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6002|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妈妈的良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7 09:09: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做为妈妈,陪着孩子走过了一十八个寒暑,我不是专家,不是学者,可是我有良心,有做母亲的良心,有为了孩子从善如流地一颗真诚的心,追随无尽的现代教育理论的脚步走了一圈又一圈,每一圈回来都让我更加茫然,更加无助,更加不知所从。

有人说:数学好的孩子,语文就一定不好。我在心里划了一个大问号,是这样吗?我明
明想让孩子文理兼达、品学兼优啊,难道这样做不到吗?心里有一点悲伤,但还是执着地在寻找。

有人说:小孩子无论学什么都要凭兴趣,这话我同意,乍一听觉得很合心,可是反问自
己:从小我都有什么兴趣?长大后有没有后悔?再看一下孩子,如果只问孩子:“你有什么兴趣?”我儿子保证会回答:“电脑、游戏、电视、玩耍”,我就真的敢这样随着他的兴趣吗?而没有电视没有电脑的时代,人们都是以什么为兴趣呢?或者说孩子真知道他的兴趣所在吗?我以一个四十多岁的人的经历来说,到今天我都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按习惯,我只爱休息睡觉。

后来有一位名字叫王财贵的真正的教育家他告诉我:

“孩子喜欢玩是天性,孩子喜欢静下来学习,也是天性。但,「玩」的欲望,在人性之浅处,所以很容易激动起来,但如果人生只表现这一层,则近于动物。

而「静」下来学习的愿望是在人类心性的深处,所以需要开发才可以出现。可见教育工作之重点,不在助长他的顽心,乃是在启发他的静性。

玩了以后,一个人的满足感也浅,或许永不满足,于是空虚内发,躁动随之。而静下来学习以后,尽了真正的天性,一个人的满足感是很深沉的,我称为幸福感,那是人生很难得的意境。

空虚与幸福的感觉,儿童只是说不出来,他内在的心灵应是懂得的。但大部份的家长和老师完全没有这种见识,只见孩子的动物性,只激发他的玩性,如何让孩子有深度幸福的感受呢?没有幸福感的孩子,或许就是中学大学生心灵空虚的初始缘由种子。”

这是我要的,也是我说不出来的感受,他这样真切地娓娓道来,不由人不振撼和动心,试问,哪一位现代教育家说过这样清晰的话呢?

有人说:不要有太多功利心,不要只想让孩子多么有出息,就平平安安,轻轻松松的活
着就行了。听到这样的话,我为自己的功利心而羞愧,然而稍一琢磨,又有许多疑惑,反问自己:怎样才能做到一辈子平平安安、轻轻松松?聪明不足、智慧不够行吗?那不是平安轻松,只是窝囊,内心不会平安轻松的。骄傲怠惰行吗?肯定不行。

由此,我知道,应该养成孩子一生性情的基调,而这种基调是什么呢?大概也能说出来一些:比如不骄傲,学习、做人要踏实,为人要厚道、心胸宽广、象个男子汉,不妒忌,心地善良,和同学能和谐相处,认真完成作业,刻苦学习,做事有始有终,不半途而废……但是这些品德又怎样培养呢?

我又去看了许多成功人士的书,他们几乎都是一种感觉: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而现在又有了许多商,所谓财商等等。透过成功人士的事情和言语,还能发现一些比较深层次的东西,比如海尔老总张瑞敏有几本烂熟于胸的书:《论语》《老子》《孙子兵法》,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大企业家涩泽荣一是那么样的推崇《论语》,哈佛男孩张肇牧的父亲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大学教授,张肇牧从小就对古文感兴趣,比尔盖茨小时候背过《马太福音》,《成长1+1》中那个哈佛女孩在十三岁以前就读了大量的英文古典名著。。。。。。
……
心中种种的纠缠与不安,让我这个做妈妈的无法安心,又无能为力,用一句话来安慰自
己:尽人事,听天命。谁让自己的能力不足呢?我就提醒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对教育的了解,不要固执,这就算我尽了妈妈的人事了,那么剩下的就只有听其自然了,这就是我理解的“听天命”的意思。这其间,我把认为对孩子有益的东西抄录,消化,力图在生活中给孩子引导,可是自己确实力不从心,恨自己不是个完美的人,耽误了孩子。

我想,可能也只有妈妈对孩子,才可能做到这样的真诚吧?在不断地反省,看书,学习
过程中,读到了《论语》,原来以为那里有糟粕,以为迂腐,可是读过后却觉得是如此的亲切,如此地实在,又如此深邃,如此帖心,我感叹,读一千本现代文也不如一本《论语》啊,这不是夸张,只要你读过一百遍《论语》,一定也会这样的。但刚开始我是边看注解边读的,有很多困难,不知道该怎样进行下去,就在这时,看到了王财贵教授北师大讲演,真可谓“一场演讲百年振撼”啊,从此我就明白了教育的真正道理,原来是如此地简单,所谓大道至简,而因为简单,使人不敢相信,于是问题层出不穷,而所有的问题都得到了王教授耐心的解答,我把“全球读经教育交流网”上王教授的回答打印出来,A4纸竟然打印了1400多页,可以说没有问题了,现在问到的问题,都是重复而已,但是即使如此,王教授也不厌其烦地回答,其诲人不倦如此,真令人感动不已。

王教授的读经教育理论简单地说就是:在最恰当的时机,用最好的教材:经典,用最
简单的方法:诵读。展开一点说,就是十三岁以前是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越小的孩子,记忆东西越不分难易,难易的感觉是大人的而不是小孩子的,在这个时候,为什么还要学那些一生用不上的东西呢?所谓经典,就是人类几千年累积的那几本书,是智慧的无污染的书,是启发语,是指点语,而非僵化的生硬的死板教条,小时候储存下来,就会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滋润生命,做为一生性情的基础,为什么要怕孩子读呢?而在这个时候,背诵是孩子的拿手好戏,对儿童来说一点都不难,比学数学、分析课文、写作文简单多了,这时记最难的就是最好的时机,而儿童期背下这些经典,将来就有超强的学数理化、分析课文、写作文的能力,而不用专门去训练,否则,等大了再想背,简直比登天还难。背下的经典做为一生的储备,就好像存钱,甚至就像存黄金,这多好啊,方法就是读。这个方法看似简单,但背后却有无尽的深意密意,如果上“全球读经教育交流网”,多看王教授的文章,这些深意密意自然会冰释冻解。

而有人又要认为这是排斥学校教育,哪里有呢,只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安排出一个
本末顺序,让孩子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在该背的时候背,在该理解的时候理解,该开用的时候开用,现在学校教育的缺陷就是不给孩子练内功而直接学十八般武艺,不是错,只是不够和顺序的颠倒,而读经则是真正随顺人性而行的,大人不要认为自己背《易经》很难,就一定认为儿童背也很难,儿童理解《易经》难,但背诵并不难,背和理解是两个问题,不能混为一谈。儿童期间不背,大概一辈子不能背,我们这几十年来的大人不就是验证吗?现在的国学大师应该还都是念过私塾的人吧?现代教育是不是再能出国学大师了?不只如此,还能不能出科学家了?能不能出诺贝尔奖获得者了?还能不能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样大心胸大格局的大师?这个问题教育专家要考虑啊。

也不要认为只读四书五经就不是多元化,这样理解多元化太层浅了,人如果只是平面的多元,穷一生之力能够几元?如果只追求平面的多元,那就是庄子说的以有涯逐无涯,而读经教育则是抓住大本,以一元而开多元,是真正的多元。

王财贵教授是令人敬佩的智者、仁者、勇者,录相上的王教授是那么平实温和有礼,学问涵养是那么让人敬服,他是有良心的真正的大师级的老师。

受现代教育的我们这一代家长,常常会不经意的舍本逐末,我们会担心孩子成了书呆子,却不怕孩子成了钱呆子、电视呆子、赌呆子,你要睁大眼睛看一看:那些害人的网吧、游戏厅,有多少青少年由于沉迷网络而让父母心碎、社会不安;我们不担心社会上充斥的享乐主义的诱惑对孩子心灵造成的伤害,单单怕读经孩子的纯洁;我们希望孩子的发展多元化,希望孩子多能、素质好,所谓的素质教育,那么你真的知道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吗?亲爱的妈妈们,要平心静气的好好想一想了。

这一二年来,在“全球读经教育交流网”上看的文章越多,心情越笃定越平静,我也以“国家兴亡、匹妇有责”的心情,来写这篇文章,虽然我的孩子已经大了,已经错过了时机,我们这几代没出现人才已是不争的事实,普遍精神境界不高也是现状,但愿别再耽搁我们的下一代,愿我们的华族真正昌盛,愿我们祖先智慧在中华大地再放光芒,更愿孩子们真正幸福快乐,愿中华民族早日出现汇通中西文化的大才。

评分

参与人数 10威望 +33 金币 +33 收起 理由
oliverbobo + 2 + 2 说得太好了,胸中涌起一阵感动!
sungirl_zt + 1 + 1 说的太好了,深有同感
寺男 + 2 + 2 谢谢了!写的真好!
ygf666 + 2 + 2 谢谢!
hlp525 + 3 + 3 我很赞同。
tiantian03 + 5 + 5 精品文章!
沧海一粟 + 1 + 1 精品文章!
石心 + 5 + 5 精品文章!
tracylin2002hk + 2 + 2 我很赞同。
mayavati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0-1-28 00:01:59 | 只看该作者
为前辈的一片赤诚之心,感动。
也说出了我的想法和心声。
但愿也能够感动所有看了此帖的妈妈和爸爸们,
愿天下所有的孩子们都能够走上读经的道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1-28 00:51:17 | 只看该作者
文笔真好,表达出了妈妈对孩子真切的关爱。
爱是不纵容,爱是给孩子最好的,不是给他最好的经济条件,是给他最好的营养。
给孩子我们所能提供的最好的食物、环境、文化,确保他健康地成长。

ps:这个“最好”不是指“最贵”

[ 本帖最后由 cicie 于 2010-1-28 10:5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1-28 03:4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春花 的帖子

春花同学,这个帖子是我审核通过的,主要是觉得你写这么多很不容易。作为论坛管理人员,我有责任提出一个劝告,本论坛很欢迎你来交流学习心得,但请注意,“学习心得”与表扬信、推荐函等“软文”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自己的学习心得,这恐怕是对王先生最好的报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1-28 11:18:06 | 只看该作者
玩了以后,一个人的满足感也浅,或许永不满足,于是空虚内发,躁动随之。而静下来学习以后,尽了真正的天性,一个人的满足感是很深沉的,我称为幸福感,那是人生很难得的意境。

对这句话我颇有同感,小时候家长管的严,想方设法的躲开大人玩,本来挺有学习、探索精神的,但被躲躲藏藏的玩消耗大量的精力,时光也被蹉跎掉了,一转眼三十多了,感觉自己真正懂得的东西很少,对什么事物都不感兴趣、提不起精神了,可能这就叫空虚吧。现在有了宝宝,我可不希望她和我一样,要成为一个精神充实的人,所以现在我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1:27:2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朋友的回复。

回复cicie:是的,我是木木,谢您的夸奖。

谢鸟儿提醒,以后我会注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1-29 19:37:50 | 只看该作者
读了之后很感动,喜欢你的文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1 23:29:06 | 只看该作者
有心的人,总能找到一条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5-30 00:56:34 | 只看该作者
我在全球读经网上知道了你,所以我猜想这篇文章一定是你写的,木木,也就是林妈妈,对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5-30 13:41:27 | 只看该作者
我也要做有良心的妈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0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6:18 , Processed in 0.086261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