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89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孩子太听话未必是好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 15:4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培养听话的孩子,要孩子听话,这是大部分中国家长的观念。听话的孩子好带,能省去许多麻烦,长大后执行力强。但“听话”的孩子在家长的指挥下放弃了童年的欢乐,早早地开始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与技能。这样的孩子走上社会后,就很容易被花言巧语所欺骗,造成办事能力的不足。所以很多家长感叹现在的孩子多么不让人省心。其实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教育理念的问题。只有改变这种教人“听话”的教育理念,才会有所改变。



孩子的苹果不一定非是红色的

     一位幼儿教育专家到国外看到一个幼儿用蓝色笔画了一个“大苹果”,老师走过来说:“嗯,画得好!”,孩子高兴极了。这时中国专家问教师:“他用蓝色画苹果,你怎么不纠正?”那个教师说:“我为什么要纠正呢?也许他以后真的能培育出蓝色的苹果呢!”

     其实外国教师或家长这样容忍孩子“不听话”是有道理的,它可以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当然允许孩子“不听话”指的主要是思维上的“不听话”,孩子们看到的世界是独特的,他们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如果我们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对他们粗暴地干涉,就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乖孩子更多是庸才

     著名的德国心理学家海查曾做过如下的实验:他对二至五岁时有强烈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与没有这种倾向的100名儿童追踪观察到青年期。结果发现前者有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做出决定的能力。而后者仅有26%的人意志坚强,其余的人遇事不能做决定,不能独立承担责任。

     综合来看,“乖孩子”真正成为社会精英、业界尖子的不多,他们大多在一般劳动岗位上工作。当然,并不是说“不听话”的孩子就一定聪明,出尖子。孩子的“听话”应更多体现在生活规矩、行为道德上,而孩子天性好动,鬼主意多,父母应做出正确的引导,用于在学习和对待事情上。当孩子出鬼主意时,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挖掘更多的乐趣,引导他们应用在实际生活上。



不要让孩子盲目听话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他从来没有对自己的孩子高声说过一句话,也从来没有说过“你要听话”。“因为我觉得把孩子往听话了培养那不是培养奴才吗?”心理学家认为,三岁的孩子不反抗,就不是正常儿童。即使五六岁的孩子,他们的反抗行为也是很明显的。

     我们应该培养的是一个不盲目听话的孩子。孩子不但不盲目地听我们的话,而且对所有值得她怀疑的问题,她都会有自己的思考,并且可以无所畏惧地说出来。而这个“无所畏惧”依赖于平时一个宽松的环境,假如她面对的是一个严厉的环境,她不敢说。我们只要从小告诉他一个原则,一个标准。在这个标准下,他知道什么东西去执行,什么东西坚决反对,掌握好这个度就可以了。不是不管他们,而是怎样合理地管的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steph9029 + 5 + 5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1-7-15 07:05:1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7-15 07:20:14 | 只看该作者
说的有道理,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7-16 22:34:21 | 只看该作者
很赞同 我就讨厌对孩子说:你要听话!可是老人总这么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1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0 05:29 , Processed in 0.21042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