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gracerachel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满足孩子的心理营养---林文采老师讲课笔记整理(转)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0-10-11 16:48:23 | 只看该作者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您是非常关心,真正关爱孩子成长的人吗?首先要了解人与人是如何沟通。有五个层次:打招呼,摆事实,有观念,讲想法、感受,敞开心怀。
人见人先打招呼,问候,是沟通开始,然后熟悉后摆事实,说自己干过什么,然后分享观念,谈想法,舒感受,交谈甚悦,就可以畅述,从而敞开胸怀。
打完招呼,说了事情,开始谈想法,就是沟通。如孩子不出门,爱打电脑,什么说服、强制、教育方法等。谈到这个层次,人会有些紧张,语速加快,关注对方表情,因为这时会考虑对方想法。认识是否相左,如果允许别人说不同观点,就可以继续,如果不允许,或有人不认可,沟通就难以为继。
如果可沟通,双方就可以畅谈,从而敞开,但不是敞开一切。
小孩子如何与人沟通?三、四岁先在哪个层次沟通?孩子是先敞开,如高兴、不愉快、不要等。人之初讲话是展现人的期望与心灵。与人敞开,分享感受,会感觉很亲近。告诉别人心思,一两天就会很亲近,心灵连接了。
孩子长大点,讲想法,再后来讲事实。如要交学费、出行。问他感受,他就说没有。如果关系不好,见面只打招呼,不讲事实和想法。关系再不好,回家不言躲入室内。孩子从敞开到打招呼,是反相沟通。十几岁爱上一个人,就会在最短时间告诉对方大量事实,讲完又讲想法和感受。如三天不见十分想念如何如何。接着敞开心怀,掏心掏肺,与人沟通非常愉快。结婚了,有从敞开倒了回去。互相指责,谈想法感受,接着说事实,关系再不好仅打招呼,开始淡漠招呼也没了。有人沟通快,有人会走进又走出,有人安全感会留住,反之会出走。
给孩子心理营养,成长快健康。
03个月无条件接纳,三四翻,生命中的至重。六滚七爬自己做。
什么叫心理营养?天性好奇愿与人学习沟通。如植物需要阳光、水肥。生命,脱离母体要成长,生理心理需要营养。生理成长不容易,小儿脆弱不知未来不知孝顺,不会叫父母,唯一是吃拉睡。只受照顾又丑头大脚小,皮皱眼都不睁,别的动物长的快,唯人类小儿不行,离开父母没有生存能力,唯有无条件关照,你只有全方位接纳,他所有的行为都牵动你,哭叫饥冷热等。父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妈也可以一人完成养育,但仅是生理需要。妈妈的荷尔蒙决定了产生乳汁及无条件接受孩子。看儿子十分完美,世上谁也比不过。什么都可以唯孩子不可。但这仅仅能维持三个月。
但三个月后,孩子开始需求心理营养。如口渴喝水一样要找一个无条件接纳自己的人。我在你心里排第几?知道自己很重如同解了渴,很舒服。没有这样感觉,会终生寻找这份缺失。
母亲完全满足孩子,父亲要完全满足妻子。三个月后无条件接纳减退,孩子产生安全感。也就是4个月至3岁时。
怀孕母子一体,出生后分离,剪断脐带成为独立人。死哪里上分不开,该独立了,但意识不强,离不开妈,一会不见就会哭,母子都需要安全感,缺乏孩子就不愿意与母分离。一岁多讲的最多的是不、要或摇头。示意自己要长大、独立,自己做独立感,以人的身份与人交流,与所遇到的人沟通联系。亲近给孩子安全感,父母关系好,母亲情绪好,孩子安全感强。反之,妈不安焦虑,孩子长大后也胆小,不敢探索探险。如上幼儿园的态度是看他能否承受分离走向独立的开端。如没发展好,今后会在外出交往婚恋等问题上表现焦虑甚至崩溃。遇到困难会退缩,严重者会自杀。一生会焦虑,会存在不安全感。
恋爱时,男人分泌荷尔蒙,看对象会瞎眼,不见缺点。无条件接受对方。如果心理营养不够,恋爱中会依赖对方,但只是三个月,别以为会永远。希望年轻人恋爱平等,不要只是想找回儿时的缺失。
孩子4个月至3岁,安全感的需求是唯一的要求,母亲孩子安全感十分重要,好了会成长的独立、负责、完整。
45岁,需要肯定、赞美、认同。父亲塑造孩子对生命的看法。03岁,母亲一人就能使孩子长大,但父亲必须帮助孩子自信,独立,了解生命的意义价值。
做法是:欣赏孩子的成就感,肯定并告诉他有价值,夸奖他有趣、可爱并完全接纳。看重他内在的特质,鼓励他不只用外表取胜。父爱是可以争取的,父亲要鼓励孩子,我相信你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独立处理所遇问题。如需帮助,爸爸在这里。不过由你来决定是否要我帮助。我不会介入去拯救你,你的努力会成就自己。允许出错,这样会从中得到锻炼提高认识,学习的更好。父亲不一定做很多,但多鼓励肯定,拍拍肩膀一个微笑,儿子会得到很多心理营养,会增强自信。母亲做不到性别认同。父子关系好,儿子就不会发生同性恋,长大有底气,能承受挫折,有成就感。接纳孩子,肯定孩子。如孩子画画要看到他细心、善良友好的特质、肯定、赞美、信任、认同,这些信息孩子认同很重要。孩子有困难,站在身后支持他,帮助指导,在安全范围让他尝试处理一切任由他决定,为自己的行为和决定负责。不要试图总是拯救,不要让他成为被拯救的人,让他去增长自己创造自身价值的能力。
5-6岁,孩子主要表现是认同、学习、模范。其中:人际关系、情绪管理应对生活态度很重要。
会引发偏差行为的父母会有以下行为或认识:完美主义。过度压力(指示、监督、提醒、担忧)过渡屈从,过度溺爱,疑病症,依情绪处置孩子,忽略、拒绝、性刺激等。不能光说教,因孩子主要是模仿,行为模范很重要。心理营养不够,长大人际关系不好,但工作能力很强,因为他寻求安全,希望从工作中得到。爷爷奶奶也是给予心理营养的重要他人,但首选是父母。
对于情绪不安,大叫的孩子,只要保证安全,不危险,用肢体阻止,温和一点坚持就行了,不要强制。要了解他又想靠近大人,又想挣扎独立的心态和叛逆成长的过程。但在孩子有需要时应有回应。不讲太多道理,只做模范去影响。如孩子给你盖被子,要说妈会记一辈子,孩子会更关心他人。三岁前不宜让孩子上幼儿园,家人抚养最好,五岁上幼儿园教好,孩子做好事或主动帮大人要肯定,以培养自主自发性。与人沟通,因势利导,不逼迫注意不同性格内向性不愿人控制,也不愿于别人同节奏。胆小孩子不愿承担事情,更应多鼓励与人交往多做事情。心理缺失要尽早予以营养,十五岁后不易补充。要做温和、大度讲理有识父母。对爱告状孩子来说是竞争中失败多,总是跟随角色,告状是失败后的补偿行为。对不做作业好动孩子,要多陪限定时间,完成许诺可予以奖励或干自己喜欢的事。如果孩子出事不要过多指责,多与相处,关心用时间改变。安全感是人生终生需求,孩子对你不敞开,说明你不包容他,伤他自尊不安全。要让他有专注力并会处理情绪,并接纳与沟通。情绪是能量,如不产生生产力和宣泄,心会受压制,就会没有专注力爱孩子就让他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能离开你并接受失落和拒绝。(林文采,美国教育学、心理学博士)
任真老师记录并整理
2010
820日夜于西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1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4:32 , Processed in 0.071307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