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951|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美国小学 孩子的乐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8-29 14:43: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起美国的大学,许多中国人都赞许有加。可说到美国的小学,大多数人免不了要摇头。在美国工作期间,我把儿子带到华盛顿,在当地的斯汤德特小学从学前班上到了二年级上半年。孩子学了多少东西谈不上,但我亲身体会了一番美国的小学课程。美国小学大体上分为公立、私立、家庭几种,公立学校占主流,是面向大众的免费学校。记者的孩子上的就是这种学校,在此向读者讲几则有趣的故事。

    不会说英语 照样爱上学

    孩子没上学,大人还觉得挺轻松。可真要上学了,不免有点紧张,因为孩子还不会说英语。尽管也教过几个单词,可说到底,斗大的字识不了一箩筐。上学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夫妇俩临阵磨枪,教了孩子一些必用的词汇,可根本记不住。最后,我想了一招儿,别的甭学了,把至关重要的“厕所”一词学会就成。第二天一早,孩子穿了一身新衣服,背着新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了。

    下午3时15分放学。我们本以为,一定会接回一个满脸委屈的泪孩子,没想到这小家伙又蹦又跳,根本没把和一群洋孩子在一起当回事。第一周一切顺利,第一个月也没问题,一直担心孩子不愿到校的现象始终没有出现。这反倒让人纳闷:这孩子变了吗?他两岁半开始在北京上幼儿园的时候,整整哭了一个月后才一切正常。5岁时到呼和浩特上幼儿园,还是总不愿去。这只能说明一点:斯汤德特小学是个有乐子的地方。

    老师鼓励玩毛毛虫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英语逐渐跟了上来,作为家长自然也就放心了许多。看到他每天背回一个空空的书包,语文、数学作业最多不过是两页纸,回到家三下五除二就做完了,总共用不了10分钟。孩子高兴,家长也就没有了负担。学生的各种课本是不能带回家的,因为那是公费买的;学生在课堂上用的练习本是免费的,一般也不带回家。每个学生在教室有一个自己放衣服的衣橱以及存放书本的盒子,老师要求学生每天必须把自己的东西整理好。

    在接送孩子之际,记者留心看了各年级的教室,大体上是“花花绿绿一片”,学前班、一年级的教室最花哨,墙上有标着图画的字母表、数字、地图、学生绘画等等,根本没一块空闲的。教室看起来似乎很乱,但哪一项对孩子们都有用。应该说,这种花花绿绿的环境,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每班一般20人左右,再多了就要分班。美国小学强调的是小课堂,满足每个孩子的需要。

    老师上课也不强求学生坐个什么样,而是随意,甚至可以趴到地上,只要注意听、不出声就成。老师鼓励孩子们多玩、会玩,同时常向孩子们灌输一个概念:“分享”,大家一起玩。每周有一天让孩子们带一件自己得意的玩具到教室,彼此交流一起玩。

    有一次,我们带着孩子到一个美国朋友家过周末。女主人格外热情,抓了一只毛毛虫装到了瓶子里,作为送给孩子的礼物,临别时还建议拿到学校让小朋友看。我们也就依言而行,出人意料的是,老师大加赞赏。而且就毛毛虫向孩子们讲了蝴蝶成长的整个过程,她还专门介绍了一家书店,说那里正举办一个有关蝴蝶的展览,建议我们一定要带孩子去。说实话,记者已是人到中年,也只是通过那天的事情才得知那种毛毛虫变成蝴蝶要用两周时间。

    难闻朗朗读书声

    也许有人会说,那美国的小学不尽是玩了吗?其实不然,而是寓教于乐。记者曾翻看过孩子的各种课本,从来没有看到有背的内容。老师教英语,从不要求背什么,甚至单词都不用背。使用的方法是:给图画,选单词;给单词,选图画;给句,选词填空;默写次数绝不超过3遍。如此多次反复,没有不会的道理。

    我们中国人经常爱说的一句话是:“喜听朗朗读书声”。可在美国的校园,十几个孩子同声朗读一个东西很少见,甚至可以说是没有。美国学校十分强调阅读,但不是大声读,更多的是默读。阅读课外书从学前班就开始了,最早是一本书不过十来个词,而后再发展到几句话、短故事,一直到章节小说。

    学前班就有了科学课,先是认一片树叶,然后是各种动物,逐渐复杂起来。学前班开始记日记,都在课上完成,最初画一个东西,随后是写一个词、一句话,慢慢地写得长起来。到了三年级,就开始写小论文了。

    由此看来,美国小学生学得太轻松,而中国小学生学得又太沉重。如果两者能合理地取长补短,就再好不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8-29 18:44:40 | 只看该作者
好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4-8-30 12:38:55 | 只看该作者
美国的教育值得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4-9-1 15:25:52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中国人公共场合说话声音大,跟我们从小的教育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4-9-2 09:56:06 | 只看该作者
我女儿明年就要上小学了,看着小学生那个大大的书包,我真的感到沉重,童年宝贵的时光都被书包压得失去了金色的光圈,让孩子轻松的快乐的学习是每个家长的梦想,但什么时候可以梦想成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4-9-2 10:02:49 | 只看该作者
美国从小就开始学习生活,学习享受;而中国的孩子从小就知道竞争和压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4-9-16 07:07:07 | 只看该作者
是啊,如果两者能合理地取长补短,就再好不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4-9-16 08:56:2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4-9-23 10:11:0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美国教育,我也想说几句.我也了解了一些美式教育,但是把美式教育完全理解成轻松加愉快,我想也是比较片面的.
首先我们对比一下中美两国的教育历史.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要读书才有好出路.饱读诗书才有前途,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这在春秋时期就非常明显了.到了科举制度产生以后,苦读书是实现男儿抱负的重要途径.而在美国,沿用的英国的一套.在中世纪的英国,读书是贵族才做的事情.因为贵族才治理国家.另外,贵族为了体现其优雅的气质才需要博学.所以,读书是一种比较轻松的提升.虽然有些学校极为严格,但也只是为了成为一个象样的贵族.还有在英美呢,一般人对于学习的成绩没有中国人这么敏感.他们一般认为,孩子就是要快乐地,所以,他们在小学以至于中学,都不会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孩子长大以后情况就不同了,他们也需要为了生计读书.所以一般来讲,美国的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是非常不好读的.他们的大学可能和我们的高中的辛苦程度差不多.我们中国人就比较重视幼儿教育,从小就开始为孩子的前途操心.而且,中国的家长会介入得比较深.在中国,我们都知道,要想过上体面的生活,就要考学,就要竞争.这种竞争意识特别提前.中国的家长致力于让孩子将来过上比较舒适的生活.不说出人投地,也要比较说得过去,最好比自己强.这样,我们就会从小就让孩子去竞争,以便为以后打基础.对比美国的家长,他们要轻松许多.孩子的很多事情都由孩子自己做主.虽然家长和孩子的矛盾要少一些,可是也有些孩子因为过于放任,丧失前途.这两种方式可以说各有得失.你想象一下,如果你在中国采用美式的教育将是什么后果.可是在美国采用中国的教育方法呢就不同了.这就是为什么华人二代都表现得非常出色的原因.所以,我认为不该抱怨我们给孩子太多的压力.我们每个人回忆一下,如果当初不是父母要求严厉,我们现在又在做什么.这就是现实.可是美国的概念不是这样的,孩子过得不好,他也会说这是孩子自己的事.观点不同,我们用不着非得学成他那样.
但我也研究了一个美国的小学和初中的原版教材,我发现他们的教育方法的确有他们的长处.从小就会教育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假设答案,进行实验.这个方法对于孩子解决实际问题是特别有好处的.所以我在想,可能我们更要注重一下,让孩子学什么的问题.
早有专家说,让孩子学什么,以及怎么学是非常重要的.我赞同现在的教育中就死啃书本.天天认字,做题,并不可取.
我认为,我们应该借签美国的教学内容,发挥我们家长对孩子的巨大影响,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我觉得与其抱怨,我家的家长不如好好读读美国的教材,扩展自己的眼界,再扩展孩子的眼界限,我相信这种方法应该效果不错.
我的孩子也只是读一年级,我的教育方法是否正确还有待检验,希户和大家做更多的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4-9-27 11:43:44 | 只看该作者
各有所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6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7:56 , Processed in 0.077761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