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国教育,我也想说几句.我也了解了一些美式教育,但是把美式教育完全理解成轻松加愉快,我想也是比较片面的.
首先我们对比一下中美两国的教育历史.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要读书才有好出路.饱读诗书才有前途,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这在春秋时期就非常明显了.到了科举制度产生以后,苦读书是实现男儿抱负的重要途径.而在美国,沿用的英国的一套.在中世纪的英国,读书是贵族才做的事情.因为贵族才治理国家.另外,贵族为了体现其优雅的气质才需要博学.所以,读书是一种比较轻松的提升.虽然有些学校极为严格,但也只是为了成为一个象样的贵族.还有在英美呢,一般人对于学习的成绩没有中国人这么敏感.他们一般认为,孩子就是要快乐地,所以,他们在小学以至于中学,都不会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孩子长大以后情况就不同了,他们也需要为了生计读书.所以一般来讲,美国的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是非常不好读的.他们的大学可能和我们的高中的辛苦程度差不多.我们中国人就比较重视幼儿教育,从小就开始为孩子的前途操心.而且,中国的家长会介入得比较深.在中国,我们都知道,要想过上体面的生活,就要考学,就要竞争.这种竞争意识特别提前.中国的家长致力于让孩子将来过上比较舒适的生活.不说出人投地,也要比较说得过去,最好比自己强.这样,我们就会从小就让孩子去竞争,以便为以后打基础.对比美国的家长,他们要轻松许多.孩子的很多事情都由孩子自己做主.虽然家长和孩子的矛盾要少一些,可是也有些孩子因为过于放任,丧失前途.这两种方式可以说各有得失.你想象一下,如果你在中国采用美式的教育将是什么后果.可是在美国采用中国的教育方法呢就不同了.这就是为什么华人二代都表现得非常出色的原因.所以,我认为不该抱怨我们给孩子太多的压力.我们每个人回忆一下,如果当初不是父母要求严厉,我们现在又在做什么.这就是现实.可是美国的概念不是这样的,孩子过得不好,他也会说这是孩子自己的事.观点不同,我们用不着非得学成他那样.
但我也研究了一个美国的小学和初中的原版教材,我发现他们的教育方法的确有他们的长处.从小就会教育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假设答案,进行实验.这个方法对于孩子解决实际问题是特别有好处的.所以我在想,可能我们更要注重一下,让孩子学什么的问题.
早有专家说,让孩子学什么,以及怎么学是非常重要的.我赞同现在的教育中就死啃书本.天天认字,做题,并不可取.
我认为,我们应该借签美国的教学内容,发挥我们家长对孩子的巨大影响,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我觉得与其抱怨,我家的家长不如好好读读美国的教材,扩展自己的眼界,再扩展孩子的眼界限,我相信这种方法应该效果不错.
我的孩子也只是读一年级,我的教育方法是否正确还有待检验,希户和大家做更多的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