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wynnzha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女贝贝开始读经录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5:53:55 | 只看该作者
美国的中小学都没有午休时间。孩子们早上七八点钟就到家门外去等校车来接到学
校去,在学校一直呆到下午三点钟,再由校车送回家来。学生可以自带午餐,也可以在
学校的食堂里买饭吃。在克瑞莫学校时,由于孩子们都还小,可能是怕孩子午餐时不正
经吃东西,一般在下午两点左右,又给孩子们吃一餐点心。点心则是由家长提供的。每
个月,家长都会收到老师列出的一份名单。每天由一名家长负责买点心送到学校去。对
于家长来说,这正是表现爱心的好机会,很少有人在这上面吝啬的。于是,孩子们的这
顿点心也就异常丰富,奶油饼干。草莓蛋糕、巧克力甜点、水果、冰淇淋……应有尽有。
    有一天,妻子带着儿子去超级市场买东西。一进门,矿矿就硬拉着他妈妈往冰冻食
品的地方走。到了摆满五颜六色冰淇淋的大冰柜前,他停住了脚步,然后细细地寻找起
什么来。突然,他高兴地大P4了起来,“妈妈,我可以要这种popsicle吗?”
    POPSi。ie类似中国的冰棍,有的是用果汁做的,也有的是用色素加调味素做的。
    他指的那种冰棍是极普通的一种。矿矿井不喜欢吃冰棍,有时一盒冰棍(12根)吃
上一个月还有不少剩在冰箱里。但这次不同,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盒子,一根
一根地吃起来。结果,一口气吃了三根冰棍。妻子望着我,一脸的纳闷,这究竟是怎么
回事?
    我也觉得这事有点蹊跷,这种冰棍怎么能让这个挑吃桃喝的儿子如此感兴趣?我把
儿子拉过来,开始盘问他。
    “能让爸爸尝一口冰棍吗?”
    矿矿犹豫了一下,把冰棍往后一编:“不!你可以自己吃一条嘛。”
    我逼他说:“这么好吃的冰棍,还是留给儿子吃吧。”
    矿矿看看我,没吭声。
    看着他津津有味地啃着那冰棍,我说:“这么好吃的冰棍,我们以前怎么不知道呀?
你是怎么知道这种冰棍好吃的?”
    “今天在学校里,杰西的妈妈带了这种冰棍去,小朋友们都吃了……”说着说着,
矿矿的眼圈一红,“可是我没得吃。”
    听儿子这么一说,我不禁一愣。这怎么可能?哪有这么不公平的老师?在我的一再
追问下,矿矿才吞吞吐吐地说出了原因。原来,当天矿矿在上课时同小朋友讲话,结果
老师给他和参加讲话的另外三个小朋友的惩罚就是不给吃午点。据说,最容易使狗发怒
的方式,就是让这条狗看着其他的狗或动物吃东西,而不让它吃。真不知矿矿是怎么熬
过这个惩罚的。看着其他孩子吃东西,而自己不得吃,这种惩罚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
是不是有点太残忍了。
    儿子很敏感,看我的表情不太对,他又做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那些小朋友
故意用冰棍来逼我们,想惹我们生气。我们就装出没看见他们的样子。”说完,又补充
一句,“我才不在乎呢。”
    一口气吃下三根冰棍,他当然可以说不在乎啦。
    几个星期后,开家长会时我见到矿矿的老师利波尔太太,提及矿矿一口气吃下三根
冰棍一事。我告诉她,我认为这种惩罚非常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的发展。我同她谈起了美国教育的基础理论所推崇的个性发展,谈起了“吃”在弗洛伊
德儿童心理学中的重要意义。我最后强调说:“可以考虑其他的惩罚方式,千万不要在
吃上做文章,惩罚孩子…”
    科波尔太太一脸的不以为然。她认为,正是因为“吃”能刺痛孩子,在这上面作文
章才能对孩子起到刻骨铭心的惩罚和警戒的作用。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科波尔太太的观点正好反映出美国惩罚教育的一个基本理论: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存
在“ego”。“ego”是一种膨胀的自我,“o”与人之本性共在。它表现为过分的自负
和过多的自我中心。个性的过度发展,会衍生出“eso”的膨胀。孩子在成长的过程所
表现出来的非社会性行为,例如,不遵守课堂纪律,不听从老师的指导,打架,等等,
其实都是“o”膨胀所致。要矫正这种非社会性行为,扼制“旺p”膨胀是非常重要的措
施。因此,惩罚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扼制“o”的膨胀。
    在美国的电视、电影、小说及各种文艺作品中,这个可怕的“ego”就像个惹是生
非的魔鬼。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描写:当一个人处于两难境地时,特别是处于“天
人交战”的道德选择中,往往会有两个象征性的小人出现。一个身穿白袍长着一对翅膀,
另一个身穿红袍,头戴着两角帽子。穿白袍者是天使,是正义、道德和一切美好的东西
之化身。穿红袍者则是魔鬼,是非正义、不道德和一切丑陋的东西之化身。英文把这个
魔鬼叫做“aevil”。“aewl”总是会把个人的“o”推向极端,最终毁灭人的幸福。
    我在前几章谈到了美国教育所推崇的个性发展。相对来说,与那些来自中国以及亚
洲一些国家的孩子相比,美国孩子往往更开朗,更敢做敢为,而且更富于表现欲。用中
国的一句话说,这些孩子“主意大着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5:54:37 | 只看该作者
美国的中小学都没有午休时间。孩子们早上七八点钟就到家门外去等校车来接到学
校去,在学校一直呆到下午三点钟,再由校车送回家来。学生可以自带午餐,也可以在
学校的食堂里买饭吃。在克瑞莫学校时,由于孩子们都还小,可能是怕孩子午餐时不正
经吃东西,一般在下午两点左右,又给孩子们吃一餐点心。点心则是由家长提供的。每
个月,家长都会收到老师列出的一份名单。每天由一名家长负责买点心送到学校去。对
于家长来说,这正是表现爱心的好机会,很少有人在这上面吝啬的。于是,孩子们的这
顿点心也就异常丰富,奶油饼干。草莓蛋糕、巧克力甜点、水果、冰淇淋……应有尽有。
    有一天,妻子带着儿子去超级市场买东西。一进门,矿矿就硬拉着他妈妈往冰冻食
品的地方走。到了摆满五颜六色冰淇淋的大冰柜前,他停住了脚步,然后细细地寻找起
什么来。突然,他高兴地大P4了起来,“妈妈,我可以要这种popsicle吗?”
    POPSi。ie类似中国的冰棍,有的是用果汁做的,也有的是用色素加调味素做的。
    他指的那种冰棍是极普通的一种。矿矿井不喜欢吃冰棍,有时一盒冰棍(12根)吃
上一个月还有不少剩在冰箱里。但这次不同,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盒子,一根
一根地吃起来。结果,一口气吃了三根冰棍。妻子望着我,一脸的纳闷,这究竟是怎么
回事?
    我也觉得这事有点蹊跷,这种冰棍怎么能让这个挑吃桃喝的儿子如此感兴趣?我把
儿子拉过来,开始盘问他。
    “能让爸爸尝一口冰棍吗?”
    矿矿犹豫了一下,把冰棍往后一编:“不!你可以自己吃一条嘛。”
    我逼他说:“这么好吃的冰棍,还是留给儿子吃吧。”
    矿矿看看我,没吭声。
    看着他津津有味地啃着那冰棍,我说:“这么好吃的冰棍,我们以前怎么不知道呀?
你是怎么知道这种冰棍好吃的?”
    “今天在学校里,杰西的妈妈带了这种冰棍去,小朋友们都吃了……”说着说着,
矿矿的眼圈一红,“可是我没得吃。”
    听儿子这么一说,我不禁一愣。这怎么可能?哪有这么不公平的老师?在我的一再
追问下,矿矿才吞吞吐吐地说出了原因。原来,当天矿矿在上课时同小朋友讲话,结果
老师给他和参加讲话的另外三个小朋友的惩罚就是不给吃午点。据说,最容易使狗发怒
的方式,就是让这条狗看着其他的狗或动物吃东西,而不让它吃。真不知矿矿是怎么熬
过这个惩罚的。看着其他孩子吃东西,而自己不得吃,这种惩罚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
是不是有点太残忍了。
    儿子很敏感,看我的表情不太对,他又做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那些小朋友
故意用冰棍来逼我们,想惹我们生气。我们就装出没看见他们的样子。”说完,又补充
一句,“我才不在乎呢。”
    一口气吃下三根冰棍,他当然可以说不在乎啦。
    几个星期后,开家长会时我见到矿矿的老师利波尔太太,提及矿矿一口气吃下三根
冰棍一事。我告诉她,我认为这种惩罚非常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的发展。我同她谈起了美国教育的基础理论所推崇的个性发展,谈起了“吃”在弗洛伊
德儿童心理学中的重要意义。我最后强调说:“可以考虑其他的惩罚方式,千万不要在
吃上做文章,惩罚孩子…”
    科波尔太太一脸的不以为然。她认为,正是因为“吃”能刺痛孩子,在这上面作文
章才能对孩子起到刻骨铭心的惩罚和警戒的作用。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科波尔太太的观点正好反映出美国惩罚教育的一个基本理论: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存
在“ego”。“ego”是一种膨胀的自我,“o”与人之本性共在。它表现为过分的自负
和过多的自我中心。个性的过度发展,会衍生出“eso”的膨胀。孩子在成长的过程所
表现出来的非社会性行为,例如,不遵守课堂纪律,不听从老师的指导,打架,等等,
其实都是“o”膨胀所致。要矫正这种非社会性行为,扼制“旺p”膨胀是非常重要的措
施。因此,惩罚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扼制“o”的膨胀。
    在美国的电视、电影、小说及各种文艺作品中,这个可怕的“ego”就像个惹是生
非的魔鬼。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描写:当一个人处于两难境地时,特别是处于“天
人交战”的道德选择中,往往会有两个象征性的小人出现。一个身穿白袍长着一对翅膀,
另一个身穿红袍,头戴着两角帽子。穿白袍者是天使,是正义、道德和一切美好的东西
之化身。穿红袍者则是魔鬼,是非正义、不道德和一切丑陋的东西之化身。英文把这个
魔鬼叫做“aevil”。“aewl”总是会把个人的“o”推向极端,最终毁灭人的幸福。
    我在前几章谈到了美国教育所推崇的个性发展。相对来说,与那些来自中国以及亚
洲一些国家的孩子相比,美国孩子往往更开朗,更敢做敢为,而且更富于表现欲。用中
国的一句话说,这些孩子“主意大着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5:55:02 | 只看该作者
教育就是要使学生的心扉向知识敞开,向世界
敞开,向他民族他文化敞开…二••我的学生,一年后可能忘记了汉语的四声,但是中
国和中国文化却永远不会在他或她的心灵中消失!
    要不要学外语?要!目的是什么?对小部分真正学语言。钻研语言的人来说,是学
语言和研究文化。对大部分人来说,学外语的目的就是求得一种开放的心态,对外来文
化、对世界开放的心态。
    那么,有了计算器,还要不要计算技呢?
    答案同样是肯定的。
    打个比喻,俗话说“以车代步”,现在美国人都有了汽车,为什么人们还要练跑步
呢?因为汽车是工具,跑步是能力。
    同理,计算器是外在的工具,计算技是内在的能力。掌握了计算器,你只掌握了
“what”——即按哪几个键会得到什么数字?而掌握了计算技,你就弄通了“how”和
“Why”——即明白了“怎么样”去计算?“为什么”要那样计算?对少部分学数学的
人来说,学习计算技,那是终身遗游数字王国的事;对大部分人来说,尽管将来可能并
不用得着高中的代数,但弄通“怎么样”和“为什么”的过程,既是了解事物间或事物
内在的微妙联系之过程,也是培养逻辑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
我在(创造性能不能教)这一章中曾经说到:创造性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
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同样道理,人的个性、创造性、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等等素质,也像种子一样,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如果一颗种子在其发育阶段没有得到
适当的护理,没有得到科学的施肥灌溉,没有良好的生长环境,那么这颗种子就会发育
不良。等这颗发育不良的种子长到一定程度,甚至已经基本定型,才移植到良好的环境,
虽然也可能成材,但至少已较难成为参天的栋梁之材。
    美国某校有一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国际学生的郊游活动中,被“罚”表演一个节
目。我知道这位仁兄是没有半点文艺细胞的,人很实在,他为难了半天,终于扭扭捏捏
地同意唱一首歌。当他一开口,把许多人吓了一大跳。倒不是因为他的五音不全,走腔
走调,而是他选择的歌曲的歌词内容:“拿起笔做刀枪,集中火力打黑帮……”如果他
是一位玩世不恭、位笑怒骂之上,那另当别论。但此公,我太了解他了,很本分,很正
统。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选这首歌?可能他的脑海里也闪过(东方红)之类的歌,但太
长了点,也不够孔武干脆,所以就选了这首干练的短歌。但我敢肯定,他绝对没有想到
这首歌的不合时宜。好在其他国家的学生,甚至台湾来的学生都不知道他在唱些什么,
只是大陆来的有点感到无地自容。这位留学生研究的是经济理论。到底他能够研究出什
么东东来,不需我赘论。
    当然,这种例子不多。大多数来美的中国留学生都是有些“料子”的,故也学有所
成。能不能出个把诺贝尔奖获得者,我不敢肯定。但要在我们这代留学生中出“一批”
——十来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不太可能的了。发育不良的种子,再移植到别的环境,
就算能成材,也难成顶天立地的栋梁之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5:55:36 | 只看该作者
智力包括记忆力、想像力、思考力等等,一般多是先天具有的素质,但需要后天去
开发它,锻炼它。
    创造力不同于智力。创造力包含了许多非智力因素,如人的个性和独立性等等都是
非智力因素。一个智商很高的人,可以是一个依赖性很强的人,一个没有坚韧不拔的毅
力去摧毁常规障碍的人,甚至可以是一个个性不完善、或者做精的人。但是,一个创造
力很强的人,必须是非常有独到见解、独立性很强的个性完善的人,必须是一个在常规
势力面前百折不挠的人,同时又是一个具有很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像力、敏锐的观察
力、深刻的思考力、清晰的判断力的人。因此,创造力强的人智商一定高;但是智商高
的人,不一定创造力就强。
    智商极高的学生可以赢得国际奥林匹克知识竞赛奖,但是惟有创造力极强的人才具
备获得诺贝尔奖的前提。
    让我们来打一个很通俗的比喻:如果把“开发智力”看作制造VCD机子,那么“培
养创造力”就是在制造Drp机子。我们知道VCD机子放不了DVD碟子,但DVD机子既能放
DVD碟子,又能放VCD碟子。当你在市场上可以选择DVD机子也可以选择VCD机子的时候,
你选择哪一个呢?
    也就是说,培养创造力必须要开发智力,但开发智力却不等于培养创造力。因此,
培养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5:57:1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对于体制教育有了深刻的反省,对于经典教育有了本质的了解,那基本是没问题的。

体制教育的反省:五四至今,八十多年过去了,也是该到对五四影响作一反省的时候了。

自从五四取消经典以后,结果是:

一:五四以后,受新式教育的,再没出一个熊十力,牟宗三这样的人才……

甚至连鲁迅、老舍这样的也没有了。也就是说五四以后再没出一个大师,中国八十年全民教育的结果是再没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二:五四以后,佛家没落了,至今徒有其表,没人读经,哪来高僧?

三:五四以后,道家几乎没了,没有经典,何来高士?

四:五四以后,书法家几乎没了。

五:五四以后,齐白石、张大千这样的画家没了,五四以前,书画是不要说的。

六:五四以后,唱戏的没了,马连良、梅兰芳……成了历史,没有文化,连戏词都写不出了。五四以后,所有曲艺、民间艺术都消失了。

七:五四以后,中医院校多了,但中医没了。与中医相关的保健、武术等没了。

…………

如此种种,一句话,中国成了没有历史,没有文化,有传统的夷狄。

基于以上反省,对于一个不能培养人才的教育体制,弃之如敝屣尚唯恐不及。读经在家自学是从错误走上正确,读几年再与体制接轨是再从对的路走回错的路。

至于将来该如何引导,很简单,王老师早有规划,不知岳兄信的及否?

以下是王老师规划提纲:



(一) 主题:   读经自学接轨问题

(二) 上课板书

十年读经   从3~13岁   || 或从 0 ~ 10 岁以上

抽象运思期

皮亚杰:认知心理学

人类认知发展四阶段:

0~3岁        ||   一、感觉动作期

3~6 岁      ||   二、运思准备

6~12 岁      ||   三、具体运思

12 岁以上    ||   四、抽像运思

                               20万中文

十年读诵: 预期达到30万字  <  

                               10万外文

                               30万中文

            进而达到50万字 <  

                               20万外文

十年讲习:13岁~23岁

                    (1) 消化经典

               <

                   (2) 博习亲师

十年历练:23~33岁

                     (1) 行万里路

               <

                     (2) 接物济用

人才成就:

           1.     思想家

           2.     政治家

           3.     企业家

按:以上年龄阶段是大概,已过者顺延则可。乃至于成人想要有所成就,亦当有几年乃至十年埋首经典,否则此生又白来了,成人想成就最佳是当经典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0-1-13 16:17:44 | 只看该作者
真的是一位认真,持之以恒的妈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6:21:33 | 只看该作者
好了,言归正传,开始记录我家贝贝读经情况!
宝宝读经,是从看了读经论坛里的一篇名为<<一个懒妈妈读经情况>>的贴子里开始的, 读了那篇帖子后,深深被那个妈妈所感动,同时,留言说"如果这样的妈妈还算懒妈妈的话,我希望咱们国家的每个妈妈都能成为她那样的懒妈妈>>.

爬完那个楼以后,也没有马上实行,有一天因为在网上买了一大堆的绘本呀,书呀,拿到手后,感觉实在不适合我家宝贝读,又在为书发愁的时候,下班的路上,路过一个书店,进去逛了逛.

出来就多了一本三字经在手了,当时想买的那些现代出版的什么童谣,儿歌,都不押韵,读在口里都没有继续读下去的感觉!还不如买本老一辈的经典回去读呢! 呵呵,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shifachenn + 2 + 2 纯粹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6:3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去以后,开始读给宝宝听的时候,宝宝并不买帐,后来想起宝宝喝奶的时候最专心,就趁她晚上睡觉之前要喝奶的那个时间,读给她听,连读几天,居然,....哈哈,很给面子,并不拒绝.

这样也是没有天天坚持,有一天没一天的读,现在都已经忘记了三字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读的了..

就是上个周末,宝宝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喝奶的时候,我仍然在哪里读,她喝她的奶,突然,当我读完上一句,准备接下一句的时候,宝宝突然把奶嘴从嘴巴里拿出来,接着下一句出来,喜的我连连给她几个大KISS,哈哈,然后又接着完了几句,发现她都能记下来,在玩,就不愿意了...

然后我就忘记了最根本的了,小朋友根本都不能SHOW或者考,太高兴了,赶快向她爸爸去SHOW了,她爸爸赶紧试了几句,结果宝宝也答对了,爸爸也高兴的不得了......

然后的然后,宝宝的小姨周日到家来玩,我们就开始SHOW了,说宝宝会背三字经,并说"贝贝,背三字经给小姨听",不背,我就说上一句,她接下一句,再玩就不愿意了......

真是后悔死了....我自己也DOMAN了她一些东东,知道考试或者测试是最最忌讳的,结果自己还是不小心.....

昨天晚上在喝奶的时候,在去问,人家就胡乱回答了,赶紧打住,并同时叮嘱老公,绝对不能在说"贝贝,背三字经给爸爸听了"这句话了..老公,给了我绝对的支持,在也没有说了!

希望宝宝从今天开始走出这个小小的阴影,妈妈爸爸以后再也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紫霞湖 + 2 + 2 恭喜有福气的贝贝!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6:32:54 | 只看该作者
昨天晚上已经开始按照坛子里那些妈妈们的好方法,听<<三字经>>录音大概五至六遍,妈妈读了好象一遍还是二遍,忘了,呵呵,不好意思...

现在最重要的是加大听的量,因为已经下单买了论语还没有到,以后就要主功论语了,三字经也不知道她会不会背了,反正以后就会多多复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4 金币 +14 收起 理由
紫霞湖 + 2 + 2 恭喜贝贝妈妈开楼!
mayavati + 10 + 10 加油!
tracylin2002hk + 2 + 2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0-1-13 17:5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9 wynnzhang 的帖子

论语会背,三字经就是小儿科了。
篇篇都是精品。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ynnzhang + 2 + 2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1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22 , Processed in 0.200595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