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3915|回复: 1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女贝贝开始读经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3 14:5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写之前先摘一些乐乐妈楼里的好东西贴在这里共勉. (备注,从乐乐妈妈15楼开始COPY的经典,15楼之前没有想到去开自己的楼,有时间在去爬一下乐乐妈妈的楼,在此谢谢乐乐妈和坛子里所有热心的坛友及版版们,谢谢了)


人生之问题本即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小孩有个别差异,也不要用别人来相比.(如果相比,是为了鼓励,还可以,如果相比,是用来责备孩子,并且用来扰乱自己的心情,减损自己的信心,那不仅失去了教育效果,反而带来了更多的麻烦.)

不过人生的问题,也非常简单,譬如您已经开始教孩子读经,已经把握到教育的要点,那就对了.一定有效果的,不要怀疑.一定要坚持,不管任何困难,都不要停下.这就对了.
至于效果,有时现在看到感受到,有时现在还看不到感受不到.不要太着急,不要生气.着急生气会害事的.

有大信心,就能等待,以愉快的心情一面读,一面等待,大家就愉快了.愉快才能自动.
信心不够,常会怀疑,虽然也读经,带着勉强,是愉快不起来的.尤其一遇到挫折,就会放弃.

[ 本帖最后由 wynnzhang 于 2010-1-13 08:1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16 金币 +16 收起 理由
mayavati + 10 + 10 真好哇!
紫霞湖 + 2 + 2 我很赞同。
果行育德 + 2 + 2 纯粹支持。
tracylin2002hk + 2 + 2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4:53:00 | 只看该作者
读《论语》第一个是广大的心胸的态度,第二个是恭敬的态度,这样我们才能够接近圣人的智慧。

天地之间大家互相尊重,而每个人都尽力地学习、长进,这是我们推广《论语》的态度。推广《论语》并没有限制其它学问的发展,只是我们都要诚心诚意放下偏见执着。孔子说见贤思齐焉,并没有说他是天下唯一的贤者。你如果信佛、通道、信各种的学派甚至信西方的哲学,认为对你的生命有所开展,你就是在见贤思齐,你也是孔子之徒。儒家并不是固定的一家,儒家是家,儒家没有家,没有家就处处为家。(鼓掌)因此儒家是最好学的,是要一颗诚恳的心,知道人性是要开发的。

一个人心中假若没有圣人,不是圣人的悲哀,而是这个人的悲哀。因为他不知道天地之广大,不知道人性之光辉,他这一辈子也就行尸走肉于草木野兽之中。


从今以后,我们面对文化,面对古人的智慧,特别是面对像《论语》这种书,你最好不要怀着一种“小人”之心,不要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心地要先光明、态度要先诚恳,才能接近圣人的智慧。你本来就没有智慧,还要厌恶智慧,你怎么可以得到智慧呢?依照古人的教导,我们先“信”吧。你的疑惑批判的态度要藏在后面,对传统要有信任感。


因为经是智慧的记录,那么想要开拓自己的智慧就必须读经。假如你是天纵英明,而你的心灵和经典的记录也完全相应,你可以不读经。这叫“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假如不是这种情况,而是经典的境界比你高,那说不定一句经典就可以提升你的境界。
论语》是要你去读,要你去沉浸于其间的,要你去體會的。总之,《论语》不是用来讨论的。


一个人心中假若没有圣人,不是圣人的悲哀,而是这个人的悲哀。因为他不知道天地之广大,不知道人性之光辉,他这一辈子也就行尸走肉于草木野兽之中。



当你读《论语》读到一章觉得这智慧真高啊!这就是你智慧长进的时候,你的心中充满智慧,你以智慧来过生活,以智慧来充满你的生命,这就是仁者的境界。每个人去读《论语》就会有这种感受,只不过有时持续一小时、一天或二天。最有智慧心灵越清明的人,就感动得越深越久。

读《论语》有各种不同的现象,程子把读《论语》分为四等人。第一读后有“全然无事者,便是不成读”;第二是“得其中一两句喜者”,读到其中一二句觉得很欢喜,说不定你就终身奉行受用不尽,因为它触动了你的智慧。从这一点触动往前开拓出去,你就会通于所有的篇章;第三读《论语》后“有知好之者”。哇!《论语》真好,我要永远读下去;第四读《论语》后“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读《论语》读到手舞足蹈、读到满心欢喜、读到法喜充满、读到起来唱歌跳舞。


读这本书不是就很有趣味了吗?小朋友去读有他的体会,大人读有他的体会,读一遍有一遍的体会,读二遍有二遍的体会,这本书就变成天下间最活泼、最有兴趣的书。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我们读《论语》感动之真切的地方,就必定要去实践。你把它落实在生命中,你就改变了生命的现实状况,《论语》是一本赞天地化育的书。一个人要使你的生命回归天地,能够上通千百世下开千百世,就请你读这种智慧之书。因此有福气的人才能够读《论语》,福气大的人多读《论语》,没有福气的人读《论语》也会增长你的福气。让我们共同来读《论语》!(鼓掌)


其实凡是智慧都是相通的,在同样的高度,这些圣贤是相识而笑莫逆于心的。我们作为平常人虽然没有这样的生命状况,但是要有这种向往。假如我们都有这种向往,我们能够互相尊重讲信修睦,这样世界就和平了。


做人也是这样,我们以诚恳的心来面对他人,不仅人际关系归好,还可以得到别人的信赖而且你是一个幸福的人。为什么你是一个幸福的人呢?因为你的眼光远大了境界提升了,所有的现实生活所有的艰难困苦都有其所在的位子,我们以智慧来开拓我们的清明,以我们的清明来面对我们的现实的生活,在整个人生的追求中它不足以妨碍你,一个心量广大的人是绝对幸福的。


为什么称为绝对?因为幸福的时候幸福,不幸福的时候还是幸福,你就拿他没有办法了。孔子周游列国恶于陈蔡,孔子的生命还是清净的,他是永远幸福的。颜渊在陋巷,他的生命是清净的,他是永远幸福的。


我们读《论语》也要有这样的态度,就是向往的态度。我们的心灵一定要有所向往,我们怀着向往的心就更能接触到圣贤的境界。以上就是讲读《论语》的态度。

以上是王财贵老师的文章里面摘出来的,常读常新,是我们的动力之源!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Nancy_2009 + 1 + 1 我很赞同。
紫霞湖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5:01:3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你要是真能做到每天让宝宝读经一定数量和时间,不但会和妞妞同步也许还会更多呢!因为我开始时走了不少弯路,在读的过程中才摸索出些适合孩子的方法就是我现在告诉大家的,我说的这些都是我带妞妞过程中总结出来最好的方法。

妞妞读经就是先读的论语,这真是个硬骨头,可是论语能熟读熟背了,其他真是手到擒来了,大学中庸很好背,有半个月就背完了,老子、诗经也是押运的,半年就大概背完,再就是孟子,有家长说孟子难背,我不知道背过论语没有,如果背过了论语,背孟子又算什么呢,一本孟子再难背有论语的基础半年也够了,剩下最初的一年用来攻克论语。

我现在能体会老法师说的一门深入,我想妞妞读经能有点效果也与以前一天只是读经有关系,以前读经真是只读经,英语没学,中间有学过一阵新概念被我婆婆制止了,一天除了读经就是讲中文的故事书百科书,象做实验其实就是游戏,剩下的时间就是玩儿了,出去玩、在家玩,报了点亲子班、韵律宝宝班也是为了让妞妞有个那种环境。

我现在想把妞妞的小提琴停了却停不了,原因就是妞妞不同意,而且是非常的不同意。我跟她说没有拉琴的时间,她跟我说她用出去玩的时间换也得拉。我只好举白旗让我挺苦恼的,我先生笑我说人家是逼着孩子学,咱家是孩子逼着大人学。他可乐意他女儿学了,说只要女儿高兴就行。

我买了其实不只六本实验书 ,觉得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的神奇的实验挺好,材料容易找到,做起来也好做;还有就是二十一世纪出版的365个趣味实验也不错,我前好些日子又买了几本觉得这几本是一套的要比以前买的都好,我刚去书架翻没找到,书柜被妞锁上了,回头我找到告诉你。



(1)您说独立背还不能熟练就过渡到第二篇,我自己的经验是这样不好,以后再背这篇时会比现在更生疏,不能形成长久记忆,熟到一定程度是可以形成长久记忆的,以前我也不相信现在通过妞妞非常认同.您让孩子熟读时是不是整篇通读的?如果是这样,我建议您把一篇分成几部分来读,因为孩子的记忆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这样整篇通读就会出现您孩子的这种情况,当初我也走了这样的弯路好一阵子.
(2)如果让我现在重头带妞妞,我会直接只认真读经而且从能会坐就开始,那就不会是现在的水平了。
(3)毕竟读经是需要耐性、耐力的,有读经这个底子啊。您的孩子如果能把读经从现在开始坚持下来,真是每天坚持认真读经,按照王教授说得去做,到了5岁的时候您就能体验到我说的这些。
(4)主题:  
我的小孩读经已好多年现已十来岁.四书已读过.内容已读过几百遍.但是背诵时这里跳那里.那里跳这里.跳来跳去.复习再复习.几乎每本经书都是如此.赵老师您所教的小朋友会如此吗.或这是小孩的通病.有何方法.或有经验的家长请提供意见.谢谢.
日期:  2007/02/03   发言人:赵升君主题:  Re:请问赵升君老师
内文:如 果开始只是分段背下来,没按一定方法规律复习至整本背下来.那对一般孩子讲,这种现象是很多的.实践来看,分段背下来,没及时连到整本背起来,往后不管如 何复习都很难.往往前面都忘光,可惜.对整本背起来这标准而言,分段背起来最多只是六成之功.譬如烧水,必要一气烧开,则永成开水,否则烧烧停停,永不能 开.
具体复习方法 :以一面为一基本段,复习至一字不差,再复习第二面.然后把两面连起来至一字不差.再重复上述过程,复习两面,再把这四面连起来,如此反复,再把八面连起来,约一千二百字左右,为一小段.
如此复习五小段,再全部连起来,约六千字左右.为一中段.能把每一个中段连起来,再连全书就不费力了.有了第一本,后面的就好办了.
只有这样,以后再复习才能不忘.
进行新课亦如此,聪明的与笨的只是遍数不同,而基本操作是一样的.又如果是课余读,最好一本一本背,不然多本同时进行则时间跨度太长,要考虑到遗忘率.
老实读经下笨工夫.不能找巧.欲速则不达.瓜熟蒂落,功到自然成.孩子经过这样一本以上的锻炼,自有飞跃.此谓功力.背个五本以上,自是大才的根基.
(5)出现这样说明还是没读到熟透。要不怎么说读经看似容易其实不然。
读的遍数还是不够。我自己的经验是:熟读后您分的这五份可以再分开,象学而篇共十六章您分成五份,读熟后可以再把其中的每份再分开来熟读,这样会加快记忆的速度。例如原来熟读1-5章,已经读熟后,把这五章可以再分成1、2一起读多少遍,3、4、5一起读多少遍,孩子开始记忆力还没增加时甚至读熟后可以分成一章一章的再熟读,每章都背的很顺了后再第一、二章连起来读、背,再加第三章一起读、背,依此类推。每五章都背熟了以后,它们之间要再连起来读、背。等到以后记忆力加强了,就不用这样分了,那猫儿会背的更快的。
(6)我的建议是孩子小坐不住打印出来大号字体,象学而篇里的第一章,两三天就读这章,一分钟就读完了,一天读20次甚至更多,隔一会抱到怀里妈妈拿手指读,还没烦就读完了。然后可以每五章为一个段落妈妈只读不指,读完两个五章,再加起来一起读,也是只读不指,这是复习,每天还可以安排妈妈抱着只读一章新的,因为一章的内容少孩子还没厌烦就读完了,还识字了,而且开始孩子的记忆力会差些,整篇的读会记不住的,就会出现总要提醒前面的才能背出后面的
(7)我举个妞妞滑冰认识的一个姐姐的例子吧,这个姐姐现在快9岁了没去过幼儿园和学校。孩子的学习等全是姥爷带,这个孩子7岁前只是读经和她最喜欢的滑冰,每天就这两件事,其余时间是玩读其它的书。7岁以后想学书法,学了不到一年,书法老师说她的一年顶其他孩子的三年,然后学英文学到现在,她的英文水平是新概念第三册。反观其他每天学一大堆东西的孩子呢?学的东西多心就会杂学的就不会精,孩子再聪明精力还是有限的。

妞妞现在读经的方法是先把整章通读象现在读系辞上传一起读5章,读的顺了后背一遍,然后中间有不熟,我提醒了的地方再读,然后再通背,有不熟的再读,这样需要读的越来越少,我发现这种方法很好,也很适合小小孩。妞妞刚开始读经时,是整章整章的通读,后来我发现这样读有弊病,就是前面的已经很熟了后面的却很生,而且前面很熟的孩子有点读腻了,后来我就让妞妞例如论语把一章分开来,基本上是10节为一段(按论语书上标的小节1、2、3这样算)通读,读顺了背一遍,提醒的地方再读,这样要比整章整章的效果好,孩子会背了还有成就感,背时也可以站到前面象表演节目一样,可以全家都坐在沙发上静静的听着,背完鼓掌。妞妞到现在背下来哪章都要和我拥抱一下,很幸福,很有成就的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5:03:05 | 只看该作者
到了3岁应该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地点、坐姿来读这些,先可以由少到多,不管想什么招(但不能用欲望去诱惑孩子),都要孩子坐在那,不会读时妈妈读一句孩子读一句,会读了以后可以自己指读。说到指读很重要,杜曼要求不要指读,可这在读咱们的经典里不适用,3岁应该要指读的。指读也是戒、定、慧里“戒”的一部分。先说坐姿,我给女儿买了一个专门读书用的倾斜式书桌,坐在书桌前左手按住书的左上角,右手伸出食指,其余握成小拳头一个字一个字的指读。再说读书,读的速度应该适中,不能太快,会读了以后如果孩子兴趣减少,可以和她变换方式,例如可以要她领读,妈妈跟着读等等,但不管何时读书姿势一定要固定而且正确,切记“慎于始”呀。“慎于始”对于教育孩子真的很重要,我现在时刻铭记。我记得妞妞开始读经不愿读时,我没招可出了,最后我自己坐在书桌前,先问她和我一起读吗,她说不读,我就自己坐在桌子前恭恭敬敬的读,哈哈,没读几句她就扭着小屁股过来了要和我一起读,这招对妞妞来说是我的杀手锏,百试不厌。


,妞妞读的第一本经典是论语,是一次读一章这样读下来的。第二本读的是老子,分成两部分读的,前 40章和后41章。然后是大学通读没间断,中庸亦然。再就是孟子和诗经。

家长可“恕”不可“怒”啊,“恕”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才是真正为孩子好,不管是读经也好教育孩子也好,可以对孩子严格,做错事也可以惩罚,但是不能发脾气,发脾气就是“怒”,“怒”是发泄自己的脾气,不是为孩子好。呵呵,说着好说,真正做到不容易。
给妞妞读论语时也是一次读一章,估计每章读几十遍是有的,妞妞那时我给她读完几十遍了,到开始让她读时,我说上半句或几个字她能接下来后面的,要是让她自己背就不行了,能完整的背下来还是要让她指读了以后,可以不用提醒的一字不差背出来。妞妞3岁11个月时听孙敬修讲的西游记,能把6张盘一字不差连孙敬修的语气都非常象的讲给我们听,因为我们在妞妞讲时把她录下来然后和孙敬修的一对比,发现连一个“的”字都不少,而且哪有停顿哪语调慢一些,都是一模一样。现在听袁阔成的三国演义也是一样。我想这和她听的认真不认真有关系,她听西游记和三国演义时手里虽然拿着玩具坐在那可是一看就知道小耳朵和脑子都在聚精会神的听着呢。我当初给她读论语时可没有这种聚精会神的精神。

这句话用在孩子身上真是无误,妞妞学书法正式开始写字是从上星期日开始,老师上周留的作业是每天两篇“一”字,到昨天一周,现在写的“一”字好的另我和她爸爸咋舌,孩子的能力真的不能低估,心里暗暗高兴,自己还时刻提醒自己我这个当妈的千万不能骄傲,不能“长浮华”,人家孩子都没怎么着,我自己先兴奋成这样。

妞妞的作息时间在学小提琴和书法之前是上午2个小时中文包括读经和阅读,下午英文学的是新概念,讲英文故事书、百科书,其余时间出去玩3小时左右,还有就是在家玩、做小试验、读她自己的中文书、画画、手工、折纸、表演角色等等。现在学了书法,14号小提琴又开始了,出去玩的时间会少些,不过每天2个小时户外活动不能少,因为妞妞虽然是个小书迷,可是运动机能还不错,轮滑、滑冰、拍球、传球、游泳、攀爬、骑自行车和滑板车等等都非常好。
现在觉得要好好安排时间了,家务劳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觉得时间不够用,这也是我不想让她学小提琴的原因。妞妞非常喜欢和爸爸做实验,差不多每天都要做一个,买了10来本做小实验用的书,乐此不彼。
今天在网上查史记和资治通鉴的书时看到好多是繁体字的,心里不禁觉得欣慰,因为妞妞读繁体的也没什么问题,我当初托人从台湾带来论语、大学、中庸、诗经的繁体本,读经时繁体和简体两本书换着读的,这样妞妞的繁体字也就认的差不多了,又给她买了本繁、简对照的字典,一直在网上找繁体字的老子、孟子等等这些书,没找到。如果让孩子识字,自己觉得这也是不错的办法,既读经,又认识了繁体和简体。
游戏中的科学  海南出版社
有趣的科学实验 共四本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365个趣味实验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神奇的实验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神奇的实验  电和磁还有力和运动  新蕾出版社
美国中小学实验系列  现代出版社

学书法真的很好,对于画画很有帮助,既可以锻炼孩子手的控制能力,还不会抑制孩子的想像力。
我给妞妞报的是8人的小班,朋友给我推荐的一个老师,上课后觉得这个老师真不错,讲课方法很好很到位说的都是要点,而且很幽默,孩子很用心听。因为妞妞没上幼儿园,所以从很小就开始上亲子班什么的,主要是为了那个环境,那些亲子班都是上着玩的。现在4岁半了,书法是奶奶和我给报的,不是自己主动要学的,小提琴是自己争取来的用芭蕾舞换来的,也是上的小班授课,4个孩子在一起上课,主要是刚开始不想让妞妞有压力,和小朋友在一起心里上觉得轻松些,等上一学期后再看小提琴是不是找个一对一的老师,书法想让这个老师教下去。
最近妞妞都在复习“论语”每次五章,每天2遍。中文阅读《城南旧事》今天上午最后一章读完了,接下来读什么呢,没想好,刚刚在“田田长大”里问了田田妈(突然想到总叫田老师,这个称呼有问题啊)。今天想了一整天妞妞明天要读什么,鲁迅?朱自清?老舍?读这些名家,我想应该先要知道些历史背景吧,对文章理解有帮助吧,这方面真的不是行家,还得要请教。还是读冰心的小说也不错?妞妞爱极了《城南旧事》不论是里面的画还是文,一上午都在念叨自己写书的事,问我怎么写书,要自己写,自己画,中午睡觉前告诉我等她写好了书,让我给她发到网上去。呵呵,这个小人儿。。。
读经现在读孟子和孝经,现在可以我告诉她今天要读、背到哪,然后自己来读、背,我去做其他事情,很认真,一丝不苟,效率也很快,希望以后能慢慢养成自己学习。

中文阅读第二遍城南旧事,自己想再读一遍,而且发现能背下来第一章,是中午睡觉前聊天时不自觉的背出来的,其余的能背下来吗不知道,而且也不重要关键是她理解了文中的内容,在说到秀贞为什么疯了,她告诉我“因为她的孩子不见了,特别伤心,她的孩子其实就是妞儿”,然后她问我“为什么妞儿的姥姥不要妞儿呢”,妞妞对辈分称呼理的特别清楚。这两天特别爱表演书中的故事,又发现好多故事书也全都印在了脑子里,我要举着书和她演,她自己说,安排角色时都能背原文,记忆力很好。而且现在能很准确的读出多音字该发什么音,象“得、地、为、行、着、兴”等等都读的非常准确。

英文学习延长了时间,想提高下她的英文阅读能力,还有听说能力,妞妞现在如果她自己没事时看书,还是一拿就是中文书,不知什么时候能随手就拿英文书来读。现在在平时尽量用到和她看书学到的英文,只是觉得这样有时照搬句子的意思在生活中会有些牵强。我在考虑要不要找个老师每周来两次能和她用英文对话呢。

干家务的时间明显减少,妞妞现在一有时间就赶紧拿本书来读,就连上厕所也不放过,虽然我三令五申上厕所时不要看书,可她还是忍不住。弟子规要真正做到,不能只读不做,干家务、劳动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不知道别的家长让孩子读经是什么心态,我开始让妞妞读经就觉得对右脑有好处,然后记住这些经典可以在心里根深蒂固,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可是现在知道这些经典如果只读、背而不去做是不行的,怎么做就是按弟子规一条一条的去做,每条都要做到,还要给孩子讲德育故事。弟子规的每句话都很有深意,象“泛爱众”,只是对人泛爱众吗,当然不是,你倚着墙站着,不只是没做到勿跛倚,对墙也没有泛爱众,泛爱众是对任何事物而言的。妞妞端东西的时候我告诉她“执虚器,如执盈”,这句话里还包含恭敬、爱物、惜物、谨慎。妞妞做事情遇到困难了,我给她讲“勿畏难,勿轻略”,这就是告诉我们顺境和逆境要怎么去做。妞妞现在长大了,会给别人挑错误了,我告诉她“闻誉恐,闻过欣”,自己要“不见他人非,只见自己非”。别的小朋友跟妞妞抢玩具了,我告诉她斤斤计较、刻薄之人是无福之人,大度、宽容是有福之人。长大以后还会遇到更多事情,例如别人诽谤你、骂你,这时候你要怎么做,生气吗,当然不是,就当作没听见吧,这就是“恩欲报,怨欲忘”,再提升你就要感激他呀。

我要妞妞说话要三思,就是你说的话是必须要说的吗,不说不行;你说的是不是利益别人的话;再有就是你说的话是不是伤害别人。我觉得这就是“话说多,不如少”啊。

弟子规真是要好好研究,每句话都很有深意,我和妞妞讲妈妈要和你一起学、做弟子规,咱们一起把弟子规用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妞妞读城南旧事是自己读,我在旁边看着,用眼睛看着字出声读,开始读的有点慢,然后会越来越好,这个没什么进度,就是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她想读到哪就读到哪。

小提琴14号刚开始学,这周是第二次上课。

说实话以前杜曼时想过速读现在没有,但想过过目不忘,我想如果妞妞把经典一直这样背下去,离这也就不远了。妞妞古文现在还不能读一遍就差不多记住,可白话文可没问题,尤其是那些绘本故事,一遍下来就差不多,我说的差不多是指按原文一字不差。

速读不知道对原文理解怎么样,而且是暂时性记住还是可以长久,还得再研究。我希望妞妞以后能按照正常速度读书,但可以一遍记住原文而且理解文中意思,还有记忆的时间要长久。这是现在的目标。

记忆力好学别的也有帮助,象小提琴老师找我要我给妞妞转成一对一,因为第一堂课老师讲的,提问时妞妞抢着举手回答,老师挨个问时,第一个先让妞妞回答也是对答如流,老师说让妞妞上一对一可以按妞妞的进度教。学书法也是上课时和7、8岁还有10岁的大哥哥姐姐们在一起,但是坐得住,听的认真,有的哥哥姐姐还要扭来扭去的动,毕竟一上就一个半小时了。书法领悟的也行,象第二周学的是“二”这个字,第一横很难写,开始两天不行,写的不好,后来写的可不错,会意了这个上横要怎么用笔。

开始耕种的辛苦,现在有的已经可以有点收获了,真是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对两岁不到,输出还没达到这个程度的小孩来说真的很难掌握这个程度。不过不知道妈妈读时孩子在干吗,如果是坐在怀里或旁边很认真的在听,跟着一起看字的话,在读到您会背了后孩子肯定烂熟了,如果是边玩着边听妈妈读或放录音,那肯定是不会熟的。这只是根据经验推测的,因为妞妞当时象您孩子这么大时我还不知道要一次背熟呢,我读到妞妞能我说上半句她对下半句就开始了下一章,结果再重新开始时就出现了我说的那种情况。


中午妞妞睡觉出去买东西,来到家世界,看到家世界为庆祝什么举行儿童画展,那些画画得不错,可是不论色彩、风格、要表达的内容一看就是绘画班出来的,主基调都一样啊。怪不得远在新西兰的姑父千叮咛万嘱咐不让报绘画班,真的扼杀孩子想像力啊。

要开始读英文经典了,选的是仲夏夜之梦,买的绍南文化出的光盘和书。
觉得还是先学毛笔书法,上星期去上课老师正好说这个问题,老师说先学毛笔书法不会影响以后的硬笔反而会有帮助。老师说的我现在已经体验到了,现在学了“一、二、十、人、大、天”这几个字,现在不象我小时候那样先要描红而是直接用米字格的纸去写,妞妞以前没写过字,除了写出来还歪七扭八的那几个数字以外(这还是因为看围棋书要数气、目什么的练了一下数字)什么都不会写,可是上个星期自己拿铅笔在纸上把这几个字都写出来了,写得还像模像样的呢,这下我家的墙壁可遭殃啦,人家拿墙壁当老师的黑板给那些小玩具讲起课来了,我赶紧找出家里的大书写板,幸亏当初买的够大,跟老师讲课用的差不多让她过够当老师的隐啊。

遇到的这位书法老师真的不错,上课总能听到孩子们的笑声,举例子打比喻恰到好处又幽默,而且还引用一些四书五经里的知识来教,而且还不忘启发孩子们的想像力、观察力和思考能力,而且国画画的非常好,真是可遇不可求的好老师。
小提琴老师还得有待考察,因为我看光盘持弓、拿琴好多种练的方法这个老师都没涉及到,只是教了应该怎么拿,而且第一次练“咪”要拉满弓,分四拍,现在对小提琴还是没入门,不论是孩子还是我都是起步。

说到毛笔书法和硬笔书法,脑子里忽然想到妞妞学轮滑和滑冰,给妞妞找的教练是花样滑冰的教练,这个教练轮滑教的也很好,开始学时教练要一定先学轮滑,然后再学滑冰,因为轮滑比滑冰难,会滑冰不见得会轮滑,可是会轮滑了滑冰是练练就可以找着感觉,妞妞后来滑冰时发现真是这样,开始轮滑底子打好了,滑冰真的就不难了。呵呵,这也算是个小经验吧。

对,轮滑就是在马路上滑的滑轮,滑冰是在冰上滑的是冰刀鞋。现在好多超市卖的轮滑是三个轮的,这个不要买要买四个轮的而且轮子是胶底的。觉得现在轮滑风好像有点过去了

我现在已经打印出来装在文件夹里给她读,这样比直接拿着一本书读对她有吸引力,因为她喜欢认字,有时就在上面点点点,让我念给她听,她毕竟可能还太小不像读她的绘本和故事书可以一连读上好几本都不满足.
我那天重翻七田真的书,他也讲在孩子2-3岁的时候要有意识的让孩子记住一些东西,他说的记住应该是和你说的读到烂熟的程度一样的意思,他说这对以后的记忆力很有好处.所以我就想我小孩这一年中文经典就把弟子规和论语读熟就行了.
昨天,当我读到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时,她马上指着沙发上说宝宝,因为我告诉过她宝宝的衣服收进来的或脱下来的要放沙发上,不可以乱扔,洗过的要放进柜子里.看来她还懂一些了.



“我小孩这一年中文经典就把弟子规和论语读熟就行了.”

这个定位很不错。到她3岁多能把论语和弟子规背熟了真的已经很好了。弟子规是最容易融入到生活中了,做事时引用孩子很快就会知道这是在说什么了。
城南旧事是中国青年出版社的。

妞妞读经自己觉得没什么好写的了,每天都在读,每天都有进步。不知道写些什么。

妞妞现在每天都画画,她对我说她画完一张就想画两张,画完两张就想画更多,我告诉她别累着了,得玩儿会儿,画完了给我说这个故事,我拿笔记下来,这是她的书,虽然故事的内容不连接。妞爸这几天在找出版社,我把妞的画照下来用photoshop把她的故事写上,想找个出版社给印一本,妞爸说过生日时当礼物送给她,我都等不及过生日了,因为还有好几个月呢,到时小丫头的嘴还不乐歪了,不定兴奋成什么样呢!保密,保密,千万要保密,不能让妞知道,到时给她一个大大的惊喜。

同时也开始背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先每天2句,买了本柯林斯的英英词典原版的带光盘,把仲夏夜之梦的单词先用这个原版光盘的每个单词发音跟读一遍,然后再跟着仲夏夜的光盘读句子。妞妞的英语现在就是这样,妈妈跟着一起学习。我想等她把3L学完,就不能再有解释的了,这中间还要穿插没中文的英文故事,读仲夏夜也是想让他边学3L边意会没解释的纯英文。
对于书法,我觉得我在妞妞3岁多时抓住了敏感期,她要拿铅笔写字还不会写时,我给她买来了欧体的描红,用毛笔沾墨汁在上面乱画,然后我告诉她不能出边框给她写了个样子,她也有模有样的描起来,当然是描的不好了,可是这时不时的一项玩具,那时妞妞拿书法就是当玩具看的,对于现在写书法很有帮助。她对于老师的讲解很领会,写字前我都是和她拿着老师给写的样子分析字形,爸爸给把老师的样子塑封了一下,哪画要长,哪画要短,要在什么位置上,象头像上的“木”字,横要左尖横,竖要垂露竖,左尖横起笔要从横线的上面挨着横线起笔,撇、捺要在撇线和捺线上和竖成45度角,竖要最长,撇比竖短但比捺长,捺最短,这样对写字就很有帮助。而且妞妞每写完一个字都要自己审评审评,哪没写好,自己当老师。把这个“木”字放上来妞妞很高兴,我想这样鼓励她一下。
关于听说:

和孩子说英文是最好的办法 , 最好一个场景一个场景的准备,比如说吃饭,妈妈事先想好吃饭时要说的话, 然后翻译成英文,每天重复说,最后你会发现自己说的很溜了 ,就再换一个场景. 积少成多. 儿童英语里就有个情景英语的帖子. 你选的3L不错.很实用.我也准备给小雨听听这个.

关于阅读:

以妞妞现在的情况,时间又少,最好跟定一套书 , 推荐买机灵狗, 这个是美国幼儿园孩子的教材, 而且是按照phonics 规律教的, 3L你可以用来给孩子练听说,这个教材可以让孩子逐渐的进入阅读. 可以先买第三级 .我看过第三级, 每本书很薄, 里面每页都是简单句子,句型重复,一般只替换一个单词  孩子学起来不累 .  不过在开始之前,先让妞妞看看phonics kids , 把26个字母的在单词中的发音导入一下, 不是字母的读音,是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 这样看机灵狗效果会更好. 机灵狗还有abc级 , 第一级和第二级 ,但是我个人觉得第三级比较好,是完整的句子, abc级 , 第二级和第二级里的每本书都是以单词和短语为主,我读着觉得不舒服,这完全是个人感觉.

学什么东西都贵在持之以恒,坚持下去, 相信妞妞一定会学的很好.
谢谢砚儿。你说的一个场景一个场景的准备我想会不错,这是个好方法,今天晚上就先准备明天的吃饭场景。我以前是一天都在用英文说,觉得很力不从心,你这个方法好。机灵狗买了ABC级和第一集,看来第三级要买。另外phonics kids 是在哪下载或买的?

我开始时试过读一遍繁体再读一遍简体,或者读2遍繁体再读2遍简体,觉得都没有一天繁体,一天简体这样读好。现在一直是一天简体一天繁体,就像你的中文日英文日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5:07:27 | 只看该作者
137学习法”。
  “1”就是每天读一遍,一遍约十分钟,不超过十分钟。各位能做到吗?让你的孩子在家里读十分钟书,要求各位陪自己的孩子读十分钟书,大家能做得到吗?都做得到,很好。
  “3”是每天读三样,这是我们遵守生活的一个规律,是从生活中悟到的。大家想一下,我们吃饭有哪一餐少了三个菜?一餐可以,假设让你十天都吃一个菜,你吃得下吗?或者十天都吃同一个菜,你吃得下吗?肯定吃不下的。那我们读书如果天天这么读,十天读一本书,而且不读完这本书就不读第二本书,这是不是正确的学习习惯呢?我们大部分人长期就是这么学习的。我们一天最少读三样,很轻松。我们每周的读经示范班也在不断地做实验,到我们这里读经的孩子,每周都有几十人,小孩子有二岁的,也有十岁的。我们是读七样,一样约十分钟,所以七样是读一个多小时,连两岁的孩子都能读下来,没有一个人是读不下来的。一本书快要不想读的时候,结果已经读完了,马上换一本来读,这样小孩的兴趣马上又有了。反过来,如果一个多小时只读一本书,估计很多孩子都适应不了。生活的规律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如果没有这个多样性,想一年学完真的是不太可能的。
  另外怎么解决这个记忆的问题?所以我们后面这个“7”起了很大的作用。
  “7”就是遵守七日来复的道理。易经复卦第二十四卦:“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告诉我们天地运行的规律,是七天一个反复,所以我们现在上班是七天一个周期,假设你不愿意,偏偏要八天一个周期,大家可以去试一下,看能不能行得通,不能这样的。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一个领域是知道用七的,就是中医。各位看过中医没有?一个慢***要开很多药,多少天一个疗程?假设一个医生开的是八天,不是七天,告诉你这个药不能吃。开六天同样也不能吃。这说明这个医生不懂中医,医易同源,所以中医知道用七的道理,所以开药一般都是开七天的(具体的情况有经验的中医可能会根据观察进行调整,但基本的原则是七日来复。)七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表现。比如我们头上是有七个孔,叫做七窍。我们的身高是头高的七倍。我们身上水分占70%,我们是小宇宙。地球的水面积也是70%,这个大家也是知道的,对不对?所以七在天地里面有着相当多的表现。包括我们现在看的这个日光灯是几种颜色组成的?对,是七种颜色。


摘过来看看

哈,得来全不费功夫,谢谢乐乐妈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5:10:13 | 只看该作者
那么什么是人的地基,我们大家有没有思考过?我们都很重视教育,多数的家长都会让孩子去学钢琴、跳舞、画画等各种技能培训,以及学奥数、英语这一类课程。但是对于孩子怎样做人这个问题,可能没有思考过,更没有认真去做。一个人不会跳舞,我们知道,他还是一个人;不会唱歌,我们不能说他不是人,不会画画也是人。但是一个人没有做人的标准,他就不是人。这个做人的标准是什么?老祖宗给了八个字,叫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我们做点互动,不要这么严肃,请大家跟我念一下这八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个字叫做八德,刚才讲了,不会唱歌还是人,不会跳舞还是人,但是如果你不孝不悌,还是不是人?不是人!你不忠不信,还是不是人?也不是人。谁敢跟这样的人交朋友、做生意啊?相信没人敢。这就是做人的地基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5:10:49 | 只看该作者
易经的学习方法,赖国权老师的方法:
那么我讲一下《易经》的学习方法,这是千古一秘,从不外传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人讲《易经》怎么学的,我们都知道毛主席学了《易经》,但毛主席会不会告诉你他怎么学《易经》的。他会告诉你吗?文化大革命,把《易经》放在火里烧掉,说这是封建迷信,大家都别学了。诸葛亮学了《易经》,他讲过方法吗?我学《易经》学了三年,现在各地做《易经》讲座,我跟大家谈学习《易经》的感受,我走了一条笨人的路。大家看过金庸的小说,练武功练得最好的石破天,郭靖,都是那里边最笨的,对不对?最笨的人走直路,因为他不懂看左右,所以就一路走,走到终点。聪明的人走弯路,东张西望,左看看,右看看,所以根本就走不到终点,这叫笨人法则。所以人有时一定要笨,学《易经》一定要笨,看怎么笨法?

第一个原则是只读原文,不要读解释。《易经》原文二万四千字,一般有人领读的话要六个小时,熟悉后,自己读的话要三个小时,我们很多人买过《易经》啊,买了易经的人,99%一辈子读不完一遍,什么原因?就是没有坚持只读原文的原则。

第二个原则是不求理解的原则,暂时别管理解的事,我读第一年没有考虑过理解的事,所以我走的是一条笨的路,就是不去理解。笨人嘛,反正也搞不懂,就不去搞,只管读。我本来没打算读的,当时是陪孩子读,不小心就读进去了。我到现在读了120多遍,虽然我背不下来,但是《易经》的每一句话,你只要说错的话,我就能找出来。你说上句一般我能说下句。我女儿呢是全文背诵,一个字不漏一个字不错,我们也是录了像的,这个应该也是世界纪录。我的印象,史上好象没有记载过哪一位是能够全文背诵《易经》的。我们学习《易经》就是这么一个状态。

第三个原则是以正音识字为入门。因为很多字不认识,你要有一套东西帮助你认字,要正音识字,入了门才能往下读。读到什么状态算可以了呢?读到你喜欢为止,什么时候会喜欢我们也给大家一个尺度。第一是要消除陌生感,你们今天跟我见面是第一次,还不了解赖老师,还有点陌生。当你跟我见面十次的时候,你就不会陌生了,对不对?《易经》也是这样,你先拿《易经》读十遍以上,消除陌生感。现在跟我读《易经》的应该有一千多人了,读到三十遍以上的,没有一个人说不喜欢《易经》,有些读到三十遍的人告诉我说,赖老师我现在可喜欢《易经》了,非常感谢你引导我读《易经》。所以读到三十遍你就会喜欢,读到一百遍你还不理解《易经》,你来找我,我收你当徒弟。这是我们做的一个很宏大的规划。这就是《易经》的学习方法,千古不传,非常简单,我今天给大家贡献出来。就是这么轻轻松松的一套方法。

下面讲一下具体的学习方法。《易经》乾坤二卦比较长,一个礼拜就读这两卦。剩下的很短,64卦有62卦是很短的,可以一次读5卦到7卦,当你稍微熟练的时候可以读10卦甚至是30卦。我们现在读是一口气读完64卦,一个小时读完。入门的人,可以一天读7遍,一次读7卦,连续读7天,同样应用这个神奇的7字原理。第一年什么都别管,只管读。第二年可以尝试去理解,因为第一年那么读一般可以读到30遍以上,最短的都可以读到30遍以上,如果你一天读一小时,就可以读到100遍。我现在有一个学生已经接近100遍了。第二年就可以开始理解的功夫,第三年就开始应用了。就这么简单的学习方法。

如果是孩子,前十年只管读,什么也别管,读到20岁才慢慢地理解,慢慢去参考别人的东西,拜师也可以,30岁以后才应用。我们的孩子你不是想让他十岁就当省长吧,你为什么这么急的让他理解呢?他现在能读你就让他读。就这么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是很多人总是搞不明白。读了又不懂,读了又不懂,不读怎么懂啊?跟吃面包一样,饱是一个状态,如果吃五个面包才能吃饱,那吃一个面包,吃了又不饱,吃了又不饱,难道你不再吃了?你不吃怎么会饱呢?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先读,读得滚瓜烂熟,还怕不理解吗?有谁读了100遍《易经》说我一点都不懂的?没有这样的人吧。这个我们是可以做得到的,只要一两年的时间。用我们这个方法一两年足够了。我不能说你能成为《易经》专家,但可以保证你入门,你不会再说《易经》你一点都不懂,看到那个书就烦,不会这样的了。这就是我们给到大家这个方法的价值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5:14:46 | 只看该作者
用任何方法,把经典
--多听
--多读
--多背
便是。
能背多少,便是他的福气有多少,
只此一法,
别无良策,别无讨巧。
没有什么是必须特别注意的,
所有要注意的,我所想到的,您也都知道,
以诚意行之,行之既久,自有心得,
古人云,把定方向,只管走去,莫问前程是也。
要紧!要紧!
如真要求方法,则两年来,本网所论多矣,可以参考。
但总不如自己从做中悟得。
有诚意,自有方法源源而生。

转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5:15:40 | 只看该作者
指字的目的,一在专心,二在认字。
但对幼儿来说,这两方面都不急。

人类大抵先发用耳朵,
然后眼睛,
然后舌头,
然后手指,
所以,会指不诵的情形比较少,如果不念出声,其实他在嘴里是念着的,亦即他的舌头神经是活跃着的,所以会指不诵的人,将来他也能背诵出来,而且背出来的发音跟他听的一模一样。

只诵不指的,他大概喜欢用听觉和视觉学习,这时他的耳朵和眼睛是很敏锐的,随便听一听看一看,就有终身受用不尽的效能了,这是幼儿的本性,千万不要以成人笨拙的学习模式来要求孩子。

如果要他指字,要以鼓励的方式,随时要求一下,指几分钟就好。只要听熟了,将来时间到了,稍长大了,要指字认字是很容易的。

又,提早养成注意力,提早认字,不是最重要的事。
最重要的事是:经典听熟看熟,会背诵。
其它,都是外围的,末节的,会自然而来的,随便教教就好的,不用急的。更不可以用一种「模子」要求人人都走同样的历程。

以上是王老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5:16:40 | 只看该作者
一,易经读经本中有三项附录,只背第二项(卦歌)即可.
二,易经之不同,是因九六初二三四五上彖曰象曰等文句差不多,容  易混淆.必须更熟才可.如小学三年级以上,或有一点理解力   时,可以教他看卦,照卦象中爻位的排列来背,就比较容了.
三,易经的读法是一卦一卦,一章一章读熟,背起来,再复习.方法  其实和其它经典完全一样.
四,莎文可以参考台湾梁实秋或大陆朱生豪先生的译文.但如能于不  了解的情况下,先熟背下来,等到其它英文书也背一些了,程度  提高了,或年龄稍大了,自有懂的能力,并且也可以自己翻查字  典呀,这才是方便而高效率的学习法.提早了解并非好事.
五,十五岁了,是可以一面读一面了解的.当然,如有志气的人,先  背完,再了解,其了解是比较深刻的--只可惜很少人肯这么沉  住气的用功.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很难教他糊里胡涂背,他已急于  了解了,所以只好随顺他吧.
六,启发右脑,最重要在于愉快的心情,其次才是无所用心地做事.  糊里胡涂地念书,较容易因无所用心而保持住愉快的心情.但一  个人如在理解时也能愉快,同样可以开发右脑.
七,背诵英文后即默写,学习效果是最好的,但较辛苦,要鼓励孩子  ,他愿意接受这种训练才可.不可以太强迫
以上是转帖
即螺旋式和段落式合用最好。
所谓螺旋式,是一面前进,一面复习。所谓段落式,是等一大段了,再加强复习。
第二:英文学习法和中文几乎完全一样。只要背多了,学习的能力就增强,要学会话,学读儿童英文书,就很容易了。
第三,退一万步说,纵使没复习,所背的文章统统忘得一乾二净,其实也没关系,毕竟他的程度总比没背好得多。
--以上所说,是所有人都懂得的道理。您其实也老早就懂,只是心中信念不足,总是要找人问一问才肯放心。
又,有关时间够不够的问题,您如不让他上普通幼儿园,而让他上全天读经的幼儿园或在家自己教读经,则读经的时间不是就有了吗?
--这也要看您对读经教育了解的深度了。
不过,不管如何,已经开始读了就不错了,能读多少算多少,毕竟有其福份的问题,不必强求。
以上是王老师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0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20 , Processed in 0.125817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