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4416|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资料] 如何才能看懂《易經》呢?曾仕強教授又是怎樣開始學習《易經》的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9 11:0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易經是一本人人皆知卻又深奧莫測的古老經典,臺灣學者曾仕強教授認為《易經》是中國哲學思想的源頭,看懂了《易經》也就看懂了人生,如何才能看懂《易經》呢?曾仕強教授又是怎樣開始學習《易經》的呢? 易經與人生 研讀《易經》,研修易學,真正的功能,是改變自己的命運。方法十分簡便,就是以自己的心,來改變自己的行為態度。也可以說,用心選擇合乎自己需求的人生途徑。 簡單一句話,用心變易,所以叫做「心易」,和「心想事成」是一樣的。很可惜一般人只知道把「心想事成」當作祝福用的祈願語,卻不知道它原來是一種可以成為事實的敘述語。起心動念,想正確的事,表現出合理的行為態度,事情就順利地完成了。這不是很簡單、方便、愉快嗎? 二十一世紀,是《易經》重心站上觀念思潮舞台的世紀。隨著科學與知識的數位化快速發展,在複雜現象中找到簡易的原則與道理,已成為知識份子努力的目標。 中國管理學大師曾仕強教授以獨步全球的《易經》解析觀點,讓讀者輕輕鬆鬆掌握《易經》簡易、萬變的原則,積極管理變化萬千的人生。
曾仕強教授《易經》是中國哲學思想的源頭,而“易”字就是變化的意思,64卦只是表示一種現象,根本沒有好卦,壞卦之分,而《易經》其實就是告訴我們應該如何認知世界,應該如何認知自我,從而做到持經達變,通達樂觀。
那麼《易經》不是很難看懂?曾仕強教授又是什麼時候開始學習《易經》的呢?又是怎樣通過學習《易經》而逐漸瞭解社會,認知自我的呢?
        (一) 我的名字叫做曾仕強,可是我39 歲的時候,我的身體非常的衰弱,簡直是一點都不強,我總覺得頭重腳輕,兩腳無力。那個時候我的辦公室在二樓,可是上下樓梯我都要小心翼翼地扶著樓梯走,生怕摔跤。那我就很緊張啊,年紀輕輕搞到這種地步,怎麼辦?所以我就利用週末的時間我回到家裏,我就把我情形向我爸爸彙報,我爸爸愣了一下,他說早叫你讀《易經》,你為什麼不讀呢?我說讀《易經》跟我這種生病有什麼關係,他說當然有很密切的關係,我說我所知道的《易經》只是用來算命,用來看風水,而我是學科學的,我根本不信這一套,所以我就不學。我爸爸說那是一般人錯誤的觀念就把這本書給害死了,《易經》它是講道理的,講什麼道理?講未來變化的道理。 那天他跟我談了半天,他說我們中國人受《易經》的影響,我們有一句話叫無三不成理,我們把任何東西都分成三塊,外國人經常分成兩塊,我們都分成三塊。時間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同一天有上午,有中午,有下午。人也是一樣,連孔子都說有中人以上,中人,中人以下。它一定湊成三個,它就告訴我,《易經》告訴我們未來它是會變化的,所以一個人要重視你的未來,但是未來它是不確定的,它是會改變的,改變它有一定的道理,這是我們要去掌握的。我聽了以後我就說那就很好,那我去讀讀看,可是我回去怎麼讀都讀不懂,拿了十本書裏面有七八本都是告訴我怎麼去算命的,怎麼去看風水的,那不是我要的東西。所以我回去就問我爸爸,我說看不懂的書有什麼用,他說你應該先讀《易傳》,你把《易傳》讀懂了你回頭看《易經》,你會覺得它很清楚。 我就很認真去讀《易傳》,讀完以後我真的有很多感悟,我就很開心跟我爸爸講,我現在最大的收穫就是我終於看懂中國人了。 曾仕強教授在美國獲得了管理學碩士學位,在英國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回到臺灣工作後,他常常覺得中國人很難理解,39 歲那年,他被複雜的人際關係弄得身心疲憊,而學習《易經》以後他發現許多困擾他的問題用《易經》中的道理解釋就都能夠理解了,這是為什麼呢? 憑良心,我那個時候跟現在年輕人一樣,是很羡慕做外國人的,但是自從我讀了《易經》以後,我的觀念改變了,我說我今天才懂為什麼叫做內方外圓,就是中國人他很有原則,但是你的原則就是不能表現出來,你一表現出來就跟別人起衝突就格格不入,人際關係就很差。所以外邊要圓,可是我爸爸跟我講,你這樣不是很圓滑嗎?我說不是,我以前也是很痛恨圓滑的,現在我才知道是圓通,不是圓滑。中國人最討厭的是就是圓滑,這個 人滑頭、奸詐,沒有人喜歡,但是你不圓通你又很吃虧,我們需要很小心地用現代的觀念來看古老的《易經》,我就越讀越有趣,而且我看到很多我們平常真的看不懂的,真的聽不懂的話,慢慢我都找到它的根源。我覺得古代的人不要看他沒有科學,他知道地球是圓的,我們在這裏,美國在底下,所以你要到美國去最好就是挖一條隧道,一直坐電梯就到了,也不必坐飛機。但是事實上行不通,因為它地心當中有一團火會燒得你整個熔化掉,這樣我就知道了,《易經》裏面有一條曲線的,就告訴我們直線是最快的,但是經常是走不通的,你還是打個轉才能到美國        (二) 我又發現我們中國人三個人在路上走,大家躲來躲去,憑良心講你問他為什麼躲來躲去,他也說不出道理,原來他很避免去走中間,因為中國人他是中間最大,如果你跟領導在一起走,你無論如何要讓他走中間,尤其很多年輕人他不懂事吃很大虧,就是每次照相他都擠到中間去,那一洗出來領導看著就這個傢伙最討厭,擠中間來幹什麼,人家懂事的就坐旁邊,該你坐中間人家自然會把你請到中間來,你急什麼,所以中間最大 ,這就是《易經》的觀念然後我又聽懂一句話,我相信這句話各位可以去考你的朋友,你的親戚,什麼叫不三不四?天天都在講不三不四就不曉得什麼叫不三不四,我也曾經跟我的學生講說你把不三不四翻成英文,全世界沒有人聽得懂,不三不四,中國人很奇怪,他不說不五不六,不七不八,他就給你講不三不四。你讀了《易經》你就知道了不三不四就是不仁不義,中國人常常講的話以後他否認,我跟你講話完以後我告訴你不要說是我說的,中國人最喜歡講完話以後加一句話不要說是我說的,結果你跟別人說,那你就是對我不仁嘛,所以他來問我聽說你講這個話,我說我沒有,我不是欺騙,我是認為你不仁我就不義,你把這些道理說清楚以後,你搞懂了,你覺得中國人是很誠實的,很實在的。我發現中國人最厲害的就是他同時講兩句非常矛盾的話,這裏告訴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這裏想的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這裏講的是禮讓為先,這裏想的是當仁不讓,那到底要不要讓?答案只有一個,你自己看著辦。這個最厲害,所以我慢慢就感覺到凡是外國人很討厭我們的地方其實就是我們最擅長的地方,你問外國人你要喝茶還是咖啡?他很乾脆,咖啡,茶,中國人不可能,你要喝茶還是咖啡?他告訴你隨便,他一定告訴你隨便。我幾十年的經驗,會講隨便的人都是長壽百歲的,他沒有壓力的,我慢慢發現我們有學理的根據,所以我常常問年輕的人,我說陰陽是兩個東西還是一個東西,如果你告訴我說陰陽是兩個東西,那這個人腦筋就已經是西化了,西方的陰就是陰,陽就是陽,他很容易分開來看,中國人是合起來看的民族,我這個幾十年才體會到,我們是合在一起,我們很少分的,我們動不動就要合作,大家和諧,不能分的,一分就糟糕了,外國人是分的,分到最後你是你我是我。我們陰陽是一個東西,不是兩個東西,同樣一個東西有時候變陰,有時候變陽,這是我從《易經》裏面體悟的最好的一個法則        (三)《易經》的哲理就是陰陽一體,如同我們看到的太極圖一樣,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曾仕強教授認為《易經》是中國哲學思想的源頭,無論老子還是孔子的思想都是以《易經》為基礎的。那麼這些古聖先賢是如何解讀《易經》的呢? 我必須要說明中國所有的哲學都是從《易經》出來的,你看,孔子有人分成中人以上,中人以上怎麼去讀《易經》,這個叫老子,老子是替很高智慧的人去解釋《易經》,所以憑良心講《道德經》是高難度的。光是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你就搞不清楚了,他先說不能說,然後才來說,你看厲害吧,這樣你就知道他對中國人影響很大。中國人有沒有意見,他說沒有意見,然後講一大堆意見。外國人有意見就是有意見,沒有意見就是真的沒有意見。中國不是,我沒有意見,不過,我認為什麼什麼什麼,講一大堆,我們先說我沒有意見是表示尊重大家的。所以我慢慢發現你把《道德經》讀完以後,你可以知道《易經》裏面很高深的那部分哲理。孔子不是,孔子是替中等智慧的人解釋《易經》,所以什麼叫做《論語》,《論語》就是家常便飯才叫《論語》,所以你要解釋《論語》要從我們生活圈裏面去體會,《論語》的一開頭就告訴你做人要快樂,所以《學而篇》提出來就是孔門三樂,三種樂趣,你如果跟孔子接觸,你還得不到樂趣那就很冤枉。“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第一個真正的意思是說你讀完以後要去做,要去實踐,實踐變成習慣,那個習要解釋習慣,你形成習慣你就很樂嘛。第二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朋友來你要設身處地把好茶端給他,把好東西跟他分享,他下一次來嘛,你這樣想就對了,做人要做到你的朋友想到你,就想到他可以從你這裏佔一點便宜,你就成功了,每個人想到你就說這個人,我一去一定吃虧的,那他就跑掉的嘛。 第三個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慍就是小小的生氣就叫慍,沒有發脾氣,只是是不太高興就叫慍,人家不知道你是誰,你一點都沒有不高興的,現在人不是,現在的人不知而大怒,你不知道我是誰啊?你沒有看過我啊?完蛋了嘛,老實講今天各行各業千萬記住隔行如隔山,誰也不認識誰這才是正常的,你如果把孔子這三個基本做完了就很樂了。還有一個人最可惜就是我們把他都忽視掉了,叫做墨子,墨子是專門替基層的人,大眾的人去講《易經》的道理,墨子要把他恢復起來,墨子的學術是最好的,所以做人先學墨子,實幹,認同上面,年紀輕輕就有一大堆意見,那不害死自己嗎?然後慢慢地走上儒家的路,最後你才可以去進入道家的境界。它《易經》是所有都包在裏面,不管你天文地理什麼,包括兵家,包括醫學,甚至於現在的電腦都是從裏面來        (四) 兵書36 計中的許多計謀都是出自《易經》的卦象之中,而中醫講究的陰陽平衡更是出自《易經》的陰陽共體之說,但是代表現代文明的高科技電腦怎麼會與古老的《易經》有關係呢?曾仕強教授認為《易經》包羅萬象,甚至包括我們現在使用的電腦,代表現代科技的電腦怎麼會來自古老的《易經》呢?
 
我只講一句話,我們今天都知道電腦就是010101,0 就是陰,1 就是陽,你看你現在講這種話010101 就構成浩瀚無窮的網際網路,沒有人不相信,可是我們老祖宗六七千年前就講了,陰陽變化就產生宇宙萬物,一樣的道理,電腦就是陰陽的變化,沒有什麼稀奇。所以全世界各個國家都很認真在學《易經》,我們千萬不要把這種寶貝把它丟棄了,但是我們要瞭解以前沒有科學語言,不得以用那些話,現在我們已經進入科學時代了,我們一定要用科學語言,用科學的發現來幫助我們回去瞭解《易經》的道理,這才是現代人讀《易經》的一個方法我覺得《易經》給我們最寶貴的東西四個字,也是中華文化裏面最可貴的四個字叫做“持經達變”。什麼叫做經,經就是不能變的東西才叫經,你一個人有了經以後,你還不會變那就是不會用,不會用嘛。原則是不能變的,但是方法是一定要變的,可是我們現在受美國影響很嚴重,我們說什麼都在變,我是不接受這句話的,各位你如果相信一切一切都在變,什麼都在變的話,請你今天晚上回去看看你自己的爸爸變了沒有,還是老一個,哪裡有變,可見還有人不變嘛,如果你今天回去發現全家人都變了,連爸爸也變了那就變了,沒有那回事。其實《易經》告訴我們,世界上如果沒有不變,你就不可能有變,如果沒有變,你就不可能有不變,它根本就是相對的。 其中《易經》是全世界最高明的辯證法你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中國人,你看發現中國人說要就變成不要,說不要他就是要,你送禮給外國人,外國人會當場拿來告訴你我最喜歡這個東西,中國會嗎?中國人你送禮給他,他說不要,千萬不要,好了,擱那兒好了,那最後還是要了。我小時也是很討厭這個,根本虛偽,假的嘛,後來我才懂,我讀了《易經》我才懂,學理很簡單叫做站在不要不要的立場來要才不會亂要,這樣就對了,站在沒有沒有意見的立場來發表意見才不會亂講,這樣就對了,站在退讓退讓的立場來不讓,那是不讓,最後當仁不讓嘛,當仁就不應該讓嘛,那這就是最好的邏輯。《易經》告訴我們當不當就是應不應該的意思。只有一句話尤其對年輕人特別特別要小心,少問喜歡不喜歡,多問應該不應該。現在我喜歡,你喜歡就糟糕了,你喜歡,對不對。我經常講外國人因為他腦筋是一半的,我們腦筋是全的,因為我們有陰有陽,同時要兼顧。所以外國人經常講一半的話,你看他們最流行的一句話叫什麼?“不自由毋寧死”,現在年輕人都上當了,對對對對,你就糟糕了,他只講一半“不自由毋寧死”,還有一半他沒有講,從來沒有講過,那只有中國人才懂,“一自由就墮落”,不自由當然不好,但是太自由更不好。而你說有錢多好,這句話也不對啊,錢是怎麼樣?錢是不夠很緊張,太多了很煩惱,剛剛好最愉快,那就好了嘛!還是三段呢,怎麼分都是三段。所以我是覺得我讀完《易經》以後,我不但生理健康,心神愉快,而且我懂得很多道理,所以我就開始把我們《易經》的道理把它一個一個整理出來。         (五)《易經》都包括些什麼道理?為什麼曾仕強教授讀完《易經》後會心情愉快,身體健康?我們又應該如何去理解《易經》中的道理呢? 《易經》它講的是六個字“明象位,立德業”,一個人一定要搞清楚現象,象就是現象,位就是你的位置,我們今天覺得位置站錯了嗎?位置我們用通俗的話來講叫做地盤,我問你你是武藝高強,還是佔到地盤比較好,佔到地盤比較好,武藝高強經常挨打的,一個人佔到好地盤占到合理的地盤你是比誰都強。所我們常常講位置錯了沒有就是你的份在哪 裡,很多人就是位置搞錯了,然後講話講錯了,做事也做錯了,最後自己倒楣。而位置什麼叫做對,什麼叫不對是看當時的現象,現象是變化的。孟子說男女授受不親,但是你的嫂嫂掉到水裏面去,你無論如何要去拉她,嫂子掉到水裏面去,你說男女授受不親,所有人都罵你,你見死不救,可見它有例外啊,可是你把嫂嫂拉起來就該放了,一直拉,人家說你拉夠沒有啊?你拉什麼呢?那不糟糕了所以你從這個實例,你可以瞭解到一切它都要恰到好處。所以什麼叫中庸,不要解釋說不極端,不要這樣解釋,就是恰到好處,中庸就是恰到好處。所以我們現在都是中國人,我問你什麼叫中,中就是合理,中國就講究合理的國家就叫中國,不是隨便哪個國家可以叫中國的我跟你講,中國人更難,處處都合理的人才叫中國人,你看多神氣。 從現在開始任何事情、任何話要找到合理點然後你才去講。你看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表示我們是很重視理的。所以要把《易經》的道理把它提煉出來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好好去運用,運用到你自己變成很好的習慣以後那你什麼病都沒有了,我敢保證。我現在七十幾歲,我回觀我當年三十九歲的樣子,完全不一樣了,所以我常常跟很多人講《易經》救了我,《易經》救了我,要不然我就沒命了嘛,怎麼沒命呢?一句話講過來,氣都氣死了,還有命嗎?只要你看不懂中國人,你一定活活被中國人氣死,當你看懂以後你覺得中國人很可愛,我懂得怎麼樣跟他呼應,那不是很好嗎?中國人 ,我的研究是《易經》的民族,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懂得《易經》的道理,我們只是沒有去整理沒有去提煉而已。你看我們平常所作所為啊,你從《易經》去看它都是合乎它的道理的,合乎它的道理的。你看事不過三,事不過三,《易經》畫到三劃卦,它就不畫了,你不能搞太複雜了,你搞太複雜就轉不出來。所以各位做事情你看看簡單的時候要複雜化不然會陰溝裏翻船,你看到複雜的時候要簡單化,這樣就對了。你看到複雜越來越複雜最後根本就沒有辦法解決嘛,你看到簡單就覺得很簡單最後一定陰溝裏翻船,大意失荊州,這樣就對了嘛。所以我慢慢的就去把六十四卦整理出來,我感覺每一卦都是寶貝。         (六) 很多人認為卦有好有壞,而曾仕強教授認為每一卦都是用來瞭解自己和周圍社會的。那麼我們應該怎樣來認識《易經》中的卦呢?《易經》中的卦常常被人用來算命而曾仕強教授認為卦是用來瞭解自己、認知社會的。 你看我們就拿第一卦乾卦,它一共六個字就講完了。乾卦有六個原則,每個卦都有六個原則。第一個原則告訴你,你如果搞不清楚這個狀況你不要隨便表現,你不要表現,所以很多年輕人說有能力不表現那有什麼用,他錯了,你搞清楚才表現,你不搞清楚一表現就被打死的,有很多年輕人很有才幹一表現所有人都打他 ,這是必然,你沒有能力人家打擊你幹什麼啊?你有能力才要打擊你啊!這有什麼錯,沒有錯,問題是表現的人自己不知道,你要看看清楚,可以表現到什麼地步你才來表現,但是一直低調一直低調,這個人就沒有前途了。中國人低調低調當中還要去看機會,有機會一定要抓住,一抓住你就飛龍在天了,你就上去了所以孔子告訴我們一個到了四十五十,如果還沒有什麼成就的話,這輩子大概就沒有什麼後勁了,就是根據《易經》來的,你每句話都可以找到根據,而且都在卦裏面,但是各位要相信了,沒有好卦也沒有壞卦,你說我卜到一個好卦那是錯誤的,卦沒有好壞,卦只是告訴你 ,你處在這種位置,你看到什麼現象,你應該注意什麼事情,如此而已。所以前面那三個字很重要,叫“明象位”,但是後面這三個字才是根本,叫“立德業”。 一個人學問再好不能擔保你有成就,能力 再高不能擔保你會發達,錢再多也沒有什麼用,最要緊品德要好,教育最要緊的就是要養好良好的品德。我是在大陸(福建)受的國學的基礎(教育),我那個小學老師是最了不起的,我還記得那個時候我們很慘,都在廟裏頭上課,哪裡有教室,老師第一天把國語課本發給我們只講一句話,你們拿回去就開始去背,不管你懂不懂,背,你背了一課,你到我這兒來,我給你蓋一個章,我們好開心,回去不管躲在防空洞裏面,躲在家裏面也好,拼命背,差不多一個禮拜一本書就背完了。記住,年紀小的時候記憶力最強,理解力不高,懂不懂無所謂,你讓他背,他背就記住了,記住了將來到了十幾歲二十幾歲的時候,他就會把記住的東西吐出來,跟牛一樣,吐出來,然後來嚼嚼嚼,他才有東西可嚼,你小時候不背,腦袋空空,想什麼不知道,只有上網去玩了嘛,這個很可惜的。一個人小時候記憶力非常好,讓他多背,理解力不行沒有關係,慢慢長大理解力越來越好,你就把以前背的東西一個一個拿出來,好好整理去體悟,然後你得到你的東西,你有了品德以後,你比較會照你心中這把尺去做,你一旦沒有照這把尺去做,你就會歪的,就會走歪路。所以我們中國人經常講一句話要憑良心,做人別人都不是很重要,最要緊的就是憑良心,憑良心是很難的事情。所以我會常常告訴你,上半夜要想想自己,後半夜要想想別人。 所以我們很多的道理其實一以貫之,就是說從小要告訴他,做人要實實在在,做事要規規矩矩,然後才來學應變,一個不務實的人是沒有資格講應變,而一個不懂得應變的人他是沒有什麼前途的。因此我們再把剛才那四個字再說一遍,叫做“持經達變”,應變就是適應不同的人,讓大家都能夠接受你的原則,不能強制,因為強制沒有用,也不是說一定要把他拉過來也沒有必要,中國人到最後發展就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我們很和諧,但是看法不一定一樣,和諧絕對不是和稀泥,和稀泥你就完了,和稀泥就是怎麼樣都可以,那個做的沒有意思。我有我的原則,你有你的原則,我們不一定要完全相同,但是彼此要尊重。 你看動植物要多元才生生不息,人也是要多元,才能生生不息,沒有辦法把所有人都變成跟你一樣沒有必要,我們彼此尊重互相包容,然後我們一定在和諧當中商量到一個大家都能夠接受的東西,這多愉快。 《易經》中共有六十四個卦象,這些卦象沒有好壞之分,只是告訴我們,在什麼情況下應該如何為人做事,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這些卦?學習《易經》又會對我們的人生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 所以為什麼我剛才講沒有好卦壞卦,我還是要修正一下就是說八八六十四卦裏面,有一個是從頭到尾都好的卦叫做謙卦,就是謙虛的謙,做人一定要謙虛,只要人家說你不對,你不要馬上反應說不要,聽聽看,有什麼關係,也許正好是你沒有想到那一點,你把它包容進來不是更好嗎?每一個人多少有一點他獨特的地方,你聽聽嘛,有什麼關係,實在不行,你就把它去掉就好了。我年紀越大越感覺到馬上反應是很危險的,是非常危險的。所以我也跟各位建議,真正學懂《易經》的人,《易經》就是開關而已,一開一關,陰就是開,陽就是關,你可以這樣想,從現在開始碰到任何刺激,外面有任何東西進來,第一個把嘴巴閉起來,我們的壞處就是一說出嘴巴,然後得罪一大堆人,回去就後悔,哎呀,今天早知道不說就好了,那很痛苦的,養成習慣,聽到什麼話嘴巴閉起來,嘴巴閉起來才會經過腦筋想,想妥當了再講,想妥當再做,我保證你沒有事情,所以為什麼連孔子都講他讀了《易經》就可以沒有大過失,他不會犯大過失。因為《易經》告訴你如果這樣將來會那樣,如果這樣將來會那樣,如果這樣將來會那樣,你自己去選擇,那你經過判斷,經過理性的選擇,那你還會犯什麼大錯呢?就不會了,那就非常好。所以年紀輕的多花一點時間讀《易經》,你後面用的日子很長。年紀大的花點時間看看《易經》你才知道這一輩子你到底過的怎麼樣 。但是我們希望各位瞭解入門比較難。所以將來我們如果有時間的話,我們會來一步一步地把它說清楚。
謝謝大家!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得一 + 2 + 2 学习一下。
prana2009 + 1 + 1 精品文章!关注中
天高任鸟飞 + 5 + 5 曾先生讲得挺好
花儿般灿烂 + 2 + 2 精品文章!
果行育德 + 2 + 2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9 11:56:22 | 只看该作者
用語言製造希望和紛爭的時代即將過去!!--誠品系列演講紀錄8
最近承辦了誠品信義店四至六月份的人文講座,特別把每次演講有趣的事及心得在這裡分享,並做預告。 ==============================================
上週四的誠品人文講座,由劉君祖老師擔綱,主題是「見天地之心──藉易修行」。

劉老師是知名的易經專家,也是我的偶像。他的偶像資格自然無關於政商名流都向他學習易經,而因他與我都是大學土木系出身,但他念書深造有得,既有工科研究所的專業知識,又能以倍人之力長期薫染古代經典文化,相較我則是半調子,凡課內分數能低空略過便有小人得志之貌,而稍涉課外修習雖行無餘力亦鑿慧學文並以此驕人,故我樂以他為榜樣。而我對易經的認識,也發端於當年在文學院胡亂聽課下的一知半解。




我的易經啟蒙經驗,來自當年在中興大學理工學院任職工友的一位不知名的外省老先生。他屬於隱士之流,住在樓梯下一坪左右的楔形小房間,每週固定一晚,讓同學登記免費卜卦,或其他時間也有老師來找他聊天。他卜卦時毫無江湖氣,像是在話家常,除解釋卦爻含意,並偶中求卜者的心思外,也喜歡隨手抽出床邊舊書,找幾段可以相互發明的文句來擴大話題,開導對方。以他飽經戰亂的人生歷練來看,也許這一切只是文字遊戲,但對剛進大學的我來說,則已近神乎其技了。
於是我進一步去文學院旁聽朱維煥老師的宋明理學。朱老師也是易經專家,著有「周易經傳象義闡釋」(學生書局),這書至今仍是我最喜歡向人推薦的易經入門書。讀朱老師的著作,我學會了古人用蓍草五十策的卜卦方法,便改以圍棋子代替,自己玩起卦來。多年之後,我發覺自己能長期保持對易經的高度興趣,其實並不來自於讀經,而來自於玩卦。由玩卦而就近取闢,易經中的文字便不枯燥難解。如果學易經的人每週固定玩卦三、五次,則一年可得兩百多卦,理論上易經中每一卦至少可被閱讀三次以上,經此則整部易經都可得心應手了。


儘管我曾花了些功夫玩卦讀易,但跟劉老師比起來還是野狐禪,屬於會鬧笑話的「蜩與學鳩」那一種。所以這次的講座我以「粉絲」的身份記錄,下筆貪多務細,整理後得二十五條,約三千兩百多字,希望這種粉絲行為不要讓大家感到痛苦才好。講座內容如下:


01天地之變化難知,但透過易經的歸納,將天地的種種表現,概括到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結構之中,藉此卦爻的象徵,天地的變化便有意義的脈絡可尋,不再混沌難知了。


02任何事情,發展到了爛熟,就會產生「盛極而衰」、「物極必反」的翻轉。這種例子屢見不鮮,又最易令人措手不及。探討盛衰變化的規律和形勢,是易經的核心課題,也是易經的偉大智慧。


03
典型的盛衰變化,表現在易經的「剝」卦與「復」卦。上圖左邊是易經的「剝」卦,上面一陽,下面五陰,一實而五虛,象徵底層的基礎一個個流失淘空,只剩表層尚留一門面,這是個岌岌可危的現象。此時卦象既失基礎、又失主導,逐步空洞化的結果,連最後一個陽爻亦將不保,情況之危急可以想像。


04上圖右邊是「復」卦,形式與「剝」相反,他的上方都是陰爻,前途充滿不可知的困難與變數,但一個陽爻站穩腳跟,充滿朝氣,邁出步伐。好像一棟樓房,剛打好基礎,正企圖向上發展。正所謂「一陽復始,萬象更新」。這是一個富於朝氣與生機的卦象。

05「剝」的字形,右邊是刀,有割除之意。左邊則是常見的形聲偏旁,例如紀錄,功名利祿,忙碌等等,有此偏旁大多跟努力之累積有關。而「剝」就是橫來一把刀,把所有努力之累積一筆勾消。人生面對此一情景,如何「由剝而復」,重新出發呢?這要有很大的智慧。

06很多政治人物,或大老闆,或大明星,幾年前還意氣風發,但盛極而衰,短短一年便浪頭急轉直下,例如馬英九,年前選上黨主席,做事無往不利,屬於旭日東升的卦象,但這兩年形勢逆轉,將處處出現「剝」卦的凶險。

07「剝」卦之後,緊接著是「復」卦。復不是重複,而是更新。一方面尚留舊有脈絡,一方面則是全新的局面。而凡是「復」,又總是經過一場大「剝」解、大破壞之後,才得有的更新。

08「由剝而復」的轉化關鍵,由上圖來看,在於「剝」僅剩的一陽(最後籌碼),如何順利轉進到「復」,作為他打好基礎的一陽(創業的根本)。事實上,剝之敗壞,讓人需在最短時間內,迅速做出抉擇,僅把最核心之力量或種子帶走,其他都只能任其剝解毀壞,想帶也帶不走。這有如聖經裡諾雅方舟的故事,在世界即將毀滅之時,方舟無法拯救全部的生物,只能各物種留下一對牝牡,作為將來復生的源頭。
(案:這意味著保留少量的樸素純真之質地,以待將來量和質的重新開展。)


09「剝」卦,上九爻辭說:「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大意謂,剝卦僅存的果實,表面看還很大,但不需多久,一切都要腐敗消亡。君子知道必須捨果實而取種子,另尋土地,才能開闢新機,所以仍有不錯的局面(得輿,有車可坐)。小人不明事理,仍留戀原處的果實,則最後連遮風避雨的地方也沒了(剝廬,屋子亦毀壞了)。

10留此種子,即是作為「復」卦的根基。讓「復」不必從零開始,又能保有勃勃生機,和充沛的精神性力量。

11「復」卦,初九爻辭說:「不遠復,無祗悔。元吉。」大意是說,一切之復,不求其遠,總是先在內心有一徹底覺悟、開創奮鬥的決心,並且知道過去的好景已經不再,眼前只應無怨無悔的重頭做起,這樣便能順利開啟新局。

12十年前,考古學家在西安挖出唐朝的蓮子,經過細心培養,竟然重新發芽生長。又前兩年,以色列附近也挖出兩千多年前的植物種子,一樣經過培育而發芽生長。這就是「復」卦的精義。小則個人或團體,大則民族或地球,都要具備「剝」與「復」的智慧。危機一到,須知何者當留,何者唯捨,如此才不至斷絕命脈。

13 「復」卦之初,有一種保護「生命之機」的意思,就像種子有外殼來保護內在的生命力。從宗教上來說,這即是一種「閉關修行」之象。在復卦的開展中,雖說生機勃勃,若開展走錯了路,也容易「走火入魔」。上圖中,左邊是「復」卦,右邊是「明夷」卦。由復而入明夷,就是走火入魔。

14「明夷」的卦象很不好,代表了「黑暗之心」。「黑暗之心」是一部很有名的小說,以非洲為背景,後來改拍成越戰電影「現代啟示錄」。片中描寫一群人,在蜿蜒的河水中逆流而上,尋找一位「發狂」的上校,途中的經歷,一方面暗示著回溯到人心的源頭,一方面也試著去理解這位上校由單純之善念,轉而走入黑暗墮落世界的原因。這部電影正好為「明夷」卦作註解。此時,夕陽西下,人間沈淪,不知何時才能重見陽光,這種感受是很痛苦的。

15這讓我想起一個老朋友,教育部部長杜正勝。他的兒子杜明夷,這一年鬧了很多新聞,所以大家都認識。我上課時,很多學員問,「明夷」這麼黑暗,怎麼杜部長要把兒子取這名字呢?難道他不知道明夷的意思嗎?其實杜是知道的,他為兒子取這名字,是指當年他在國民黨執政時期的痛苦感受。不過個人感受是一回事,把這麼強烈的字眼加諸到小孩子身上,變成一個烙印,這對小孩總是不好的。

16易經除了講盛衰變化以外,也講人間的男女之情。傳統上把易經分上下兩經,上經從「乾」、「坤」兩卦開始,共三十卦。下經則從「咸」、「恆」開始,共三十四卦。這「咸」、「恆」講的即是男女的關係。

17「咸」卦代表少男少女的純情互動,所謂「憧憧往來慕少艾」。雙方雖有熱烈的純情,卻是浮動不定的。「咸」的感情狀態是高感度的,什麼風吹草動都會掀起波瀾,故無法長處久居。等到年齡和感情都成熟了,「咸」就進入「恆」的階段,開始希望天長地久、白頭偕老。簡單說,本來是不定,現在則是要安定下來。

18很多人都抱怨,婚前是一種樣子,婚後怎麼都不一樣了?其實,由咸入恆,這是必然的轉化。「恆」的字形,一邊是心,一邊是「亙古不變」的亙。意指著亙古不變、天荒地老的狀態不會自然存在,只能有心規劃、用心經營。

19有一些古代的易經木刻版本,故意在「恆」的下面少一畫,成了左邊一個心,右邊則是一與日,合起來就是「一日心」。這種故意原是有意思的。大約刻書人覺得感情世界好難「亙古不變」,誇口山盟海誓的人後來都一一後悔,所以不妨把永遠的事,切成一日一日,慢慢經營累積,這樣比較容易。不要一開始就打高空,先過好眼前這一天再說。


20「恆」卦之後是「遯」卦。遯是逃避的意思,從字形上來看就是小豬跑路。小豬肥,大家都想抓,小豬則不樂被抓,所以到處跑,跑得遠遠的躲起來。人生走到了「恆」卦,進入婚姻,有時受不住「亙古不變」的安定生活,於是婚後想逃,四處找尋退場機制,這就成了「遯」卦。


21「遯」卦之下,略動一爻則發展成「姤」卦。姤是不期而遇,感情上來說就是外遇。想逃之心而發展成外遇之實,這一路下來,可見人心企求長久的困難。「姤」有清場效應,有破壞性,要決裂走上另一條人生之路,這是面臨換跑道的抉擇。不過若破所當破,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也不能說全無正面意義。


22下面我們再說世運。民間一直流傳著「三元論命」之說,大意謂世界的局勢變化是「坎-兌-艮─離」的次序發展。目前的發展大約是由「兌」走向「艮」的中途。而在「兌」之前的四、五十年,則是「坎」的階段。坎是坎坷,一切都很困難、很辛苦。渡過坎坷,局面平緩之後,人心希望舒發,把壓抑之情一掃而光,這就是目前十幾二十年來的「兌」卦狀況。

23「兌」也是一常見的偏旁,例如「說」、「悅」、「銳」都是。其實,兌即是口說,說好則人心歡悅,說不好則銳利傷人。口說有如舞台的表演效果,可以鼓動情感,呼風喚雨,得到很大的發洩。但過度的鼓動舒發則浮噪不安,言行矛盾,說一套作一套,最後互不信任,彼此傷害。過去十幾年來,國際間的領導人物,大多是這種口說型的表演人才,例如美國的小布希,英國的布萊爾,甚至中國的江澤民等。由於人心逐漸不滿「兌」的情狀,於是反身自求,從向外的舒發取悅,轉成向內的修行自省,這就是「艮」卦了。艮象徵山,有止欲修行的意思。所以將來世界的領導人物,一定比現在更深沈些,不會再這麼虛浮了。

24華而不實,充滿喧囂的「兌」卦,未來會逐漸被追求踏實的、心靈深度的「艮」卦所取代。這是未來二十年的大方向。艮的方位在東北方,所以很多人因此傳言未來東北的方位會舉足輕重,例如亞洲的東北亞區域將帶領風騷等等。而也有人建道場時特別選擇東北方位。

25不過「艮」卦的局面也會產生弊端,例如過度追求心靈,則各式各樣的神棍就紛紛出籠,世道再度陷入黑暗矇眛,之後便需要代表光明的「離」卦再來開啟人心。不過,這是二十幾年以後的事了。
易經講座內容如上。

本週四的講座,由畢恆達老師主講「塗鴉文化」。畢老師最近出了一本暢銷書「教授為什麼沒有告訴我?」用幽默細膩的筆調,把寫論文的方法竅門全部道破,讓其他教「論文寫作方法」的教授們無不汗顏。不過他最精擅的學問還在於空間與權力的關係。其實,空間即是我們身體存在的方式,他無所不在,又處處透露玄機。而權力在我的想像中,則是一個「位能場」的概念,因為空間的差異總牽涉到「誰的身體」和「如何存在」的差異,而這種分別所造成「位能差」,以及他作用於個別身體與存在的力量,就顯現為權力的現象。

遠的不說,即以我常在公司的開會場域中,以身體和表情作掩護,於記事簿上塗抹一堆老闆並不十分確定是否與會議內容相關的圖案,而在休息時間得到同事會心的讚賞,但會議之後又絕無人過問,單單此一情景,就有許多權力的奧妙可談。
畢老師常能在身邊簡單的事物中發現關鍵性的道理,對「塗鴉」的觀察,自然也是他發揮所長的具體事例。來聽講座者,一則學得論文寫作的敘事竅門,一則養成觀察周邊事物的serendipity能力,一舉數得,豈不善哉!

先這樣,大家繼續努力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8 金币 +8 收起 理由
静好 + 1 + 1 好几天没有来了,很想念你家的子仁呢。 ...
天高任鸟飞 + 5 + 5 好的文章,加上养目的编辑,会更好
果行育德 + 2 + 2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1-9 13:34:51 |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精品文章!谢谢您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1-9 14:18: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tracylin2002hk 的帖子

谢谢子仁妈妈,正好在读易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天高任鸟飞 + 5 + 5 纯粹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1-9 17:52:44 | 只看该作者

多谢楼主

认真阅读,慢慢体会,不负楼主心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天高任鸟飞 + 5 + 5 您最近很少来,很忙吗?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1-9 21:01:31 | 只看该作者
易经是好东西,是国宝,值得国人学习。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天高任鸟飞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1-10 10:36:27 | 只看该作者

正愁着如何读易经呢!

我正不知道该如何去读,如何学,先来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1-10 12:12:19 | 只看该作者
我这里有一本周易的演讲录,牟宗三先生讲的,非常棒。您如果需要可以联系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1-10 12:42:4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6-18 22:34:26 | 只看该作者
太长了,慢慢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0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2:54 , Processed in 0.121787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