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805|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搞的我很没有面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 21:45: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孩子搞的我很没有面子


(原创)心海导航wsjwwq@163.com


为了孩子的学习,有众多妈妈抽出时间到书店购买相关的书籍和听一些专家的讲座,不能不算是一位积极进取,虚心求教的优秀母亲。事实是,从专家和书籍中学来的方法,在孩子身上使用不超过三天就会失效。所谓的理解、交流和沟通如果缺乏了相互的尊重,家长的心平气和总能换来孩子一脸的不屑一顾,依然我行我素,从不把妈妈的好言相劝放在心上,学习依然不认真,上课依然不专心听讲,成绩依然搞不上去。学校的老师把家长呼来唤去的,每次都像对待小孩似的,劈头盖脸,毫不客气的一顿训,可怜的家长,我们似乎都有这种感觉,日常生活中哪受过这个气呀!工作中连顶头上司想批评自己也得看个时辰,可就在孩子的老师面前,自己就得低头哈腰忍气吞声,逆来顺受,搞的自己很没有面子。

说到面子,这自然而然的又引申到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许多失误。家长在
老师面前没有面子,在同事面前提及孩子也没有面子,其实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时常更不给你留面子,有时候孩子和你争执的面红耳赤,简直不给自己留一点台阶下,气急败坏中,噼里啪啦只好来个武力解决,这下小家伙老实了(个别固执的孩子火气会更大),不管是哪种情况,孩子毕竟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打了骂了,过后心里特心疼,于是,心平气和之后,态度来个360度大转弯,可怜巴巴的又向孩子认错,说不该骂也不该打,方正都是妈妈的不是,呵呵!说到这里,有的家长会说:“yes”,也有的家长会说:“no”,不管是YES还是NO,只要家中有不爱学习、对家长依赖心理重、总把家长的话当耳旁风的孩子,家长时常在孩子面前找不到一个做长辈的尊严,就一定是个不争的事实。家中有这样的孩子,最容易挑起家庭教育中的硝烟,导致母子之间战争的引线往往是我们家长自己点燃的,同时,结果只能培养出更多的不听话的孩子,它就像一个温床让孩子滋生着更多的不良习惯。

来我们中心进行心理疏导的孩子中,刘柳是比较典型的孩子。他来我这里的时候读小学三年级,小男孩长的非常英俊,性情文静,一说话更显出他的通情达理和懂礼貌,俨然没有他妈妈所说的那种小赖皮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小男孩,使他们母子间战争不断,时常闹的互相赌气。其实这位妈妈和很多孩子的母亲一样,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一个是好的,一个是坏的。刘柳读一年级的时候成绩很好,因为在家写作业时出现一些注意力不集中,妈妈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去让孩子独立承担后果,而是时常不断的督导(唠叨)孩子,甚至迫不及待的搬把椅子陪护在孩子身旁,替代他本应承担的责任,从而造成孩子对家长的依赖,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学习心态。刘柳进入二年级后,成绩非但没有提高(这种教育方式,孩子的成绩即使提高了,也是暂时的,一旦家长不管,成绩很快就会落下来),反而出现了滑坡,家长心急如焚,孩子一遇到难题,就迫不及待的为孩子讲解,明明很简单的题,可孩子的脑子就是不开窍,这时的家长往往急火攻心,言辞激烈,甚至体罚孩子,打了又心疼,反过来又要向孩子认错,搞的孩子责任意识紊乱,从而埋下不善于尊重家长言行的种子。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这位妈妈辞去了工作,专职担起了教育孩子之责,可越是急功近利,孩子的成绩越是下滑,在学校的毛病越来越多,三番五次被老师请到学校挨训,然后他到家又把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尽管这时候的孩子已经不听她的,任凭她的语言像刮风一样在孩子面前唠唠叨叨,无形中,家长在孩子面前逐渐丧失了自己的尊严,丧失了自己的形象,丧失了孩子对自己那份本能的尊重。家长的爱心换来的是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甚至言辞顶撞,不给家长面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搞的家长很被动。说到伤心处,刘柳的妈妈凄然泪下,哽咽着继续对我说:“我也知道自己的教育方法错了,在筋疲力尽中,我在逐渐改变自己,无论我怎样变化,可孩子就是无动于衷,也可能孩子习惯了,他一有不会的题就来问我,甚至是一个简单的字,明明用身边的字典很快就能解决,可他就是懒得动手,我不讲给他,他就会给我闹,他一闹我就来气,急了就出手揍他,打过之后又心疼,在孩子面前,我自己都感觉自己很“贱”,王
老师,我已经黔驴技穷了,我已经管不了自己的孩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0-1-3 15:18:20 | 只看该作者
是啊,要想改孩子的毛病,要先从家长做起。
对待孩子,要“和善而坚定”。
一起努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1-4 10:28:34 | 只看该作者
一起努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1-5 11:24:40 | 只看该作者
我家宝宝2岁2个多月,现在很多东西都不听话了,管不住,也不听你的。不知道怎么办 比如光脚在地上走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1-5 11:54:02 | 只看该作者
教育孩子真是一门大学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2:14:23 | 只看该作者
孩子养成坏习惯的三大因素
一、模仿
  习惯源自模仿。调查发现,一般孩子容易出现的坏习惯,绝大部分是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影响,
  婴幼儿时期孩子的模仿力极强,大人的一言一行容易为孩子所吸引、模仿,进而造成一些不良习惯的养成。
二、重复
  习惯是行为不断重复制造出来,并根据自然法则养成的。一个动作,一种行为重复N次就会成为习惯。
  大哲学家柏拉图有一次就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一个小男孩,因为这个孩子总在玩一个很愚蠢的游戏。
  小男孩不服气:“您就为这一点小事而谴责我?!”
  “你经常这样做就不是小事了”柏拉图回答说,“你会养成一个终生受害的坏习惯。”
  三、纵容
  还记得临刑前咬掉妈妈乳头的那个盗窃犯的故事吗?他之所以成为江洋大盗并最终被判处极刑,与小时侯母亲对他的纵容是有直接关系的。试想,当他第一次偷人家东西的时候,母亲及时予以制止而不是采取赞许和鼓励的态度,他也许会有另一种人生。
很多孩子的不良习惯,都是在父母的纵容下形成的。当孩子第一次做了错事,父母一定要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并予以制止,否则一旦形成恶习,改起来就难了。
  有时侯,父母对孩子偶发的不良行为,采取不闻不问的沉默态度,这也是不对的。须知沉默也是一种纵容,是一种心理的暗示。它会使孩子觉得这样做没什么不可以,于是放手去做,终成恶习,贻害终生。
  后天环境和后天教育是可以人为控制的。父母了解了不良习惯的家庭成因,从改正自身不良习惯做起,给孩子做好的榜样,并努力在家庭教育中加以预防,就能极大限度地降低或避免儿童不良习惯的形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1-25 10:00:09 | 只看该作者
切身体会,养成一个好的行为习惯真不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1-25 10:03:23 | 只看该作者
家长和孩子都不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0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0 23:06 , Processed in 0.07413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