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让阳光灿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孩子,你不安全:2009年最大的儿童安全威胁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10:50:58 | 只看该作者

抑郁症 别忽视了童心

事件报告

看了这组数据也许你会震惊:卫生部最后一次公布的中国自杀人数,2003年超过25万人,还有近200万人自杀未遂。有研究者据此分析,实际自杀数往往比公布的自杀数高3到5倍,由此推算,中国自杀人数可能达每年60万人以上。世卫组织的统计,5到14岁的少年儿童占自杀总人数的1.02% (1988年),如果以60万人为基数,5到14岁的自杀人数每年达6000人以上。

还能有什么悲剧比孩子自杀更让人痛不欲生?象征红旗一角的红领巾,却成了孩子选择离开世界的工具。2009年12月10日晚,11岁的湖南籍学生小华在东莞出租屋内用红领巾上吊自杀身亡。12月16日晚上,云南晋宁寄宿制小学12岁的学生小勤也用自己的红领巾结束了生命。两个孩子都来自单亲家庭,母亲早亡,父亲在外工作。

易发时间:

有研究表明,12岁的孩子在自杀人数中占了近四成,其次是14岁、11岁和13岁。

易发场合:

单亲家庭、父母很少照料孩子的家庭。

主要特征:

如果孩子说了下面的这些话,父母就警惕了,观察下孩子是否患上了抑郁症:

“我对不起爸爸妈妈,他们赚钱很辛苦,可我成绩总是很差,让他们丢脸。”

“我就是这样子,不能改了。”

“我讨厌我自己,我不如XX。”

儿童自杀的预警信号包括逃学、焦虑、睡眠紊乱、攻击性等,其实引起儿童自杀的原因通常是一些微小的事情,例如挨打、受到严厉批评等。

防范建议:

事情的发生通常都会有预兆,只要爸妈及老师多些警觉,悲剧是可以避免的。首都医科大学副教授心理专家杨凤池曾在一个月内接待了5例抑郁症的孩子,都告诉他“活着一点儿意思都没有”,而家长却完全没意识到孩子的严重程度。

孩子的心理成长和生理的发育一样,处于一个脆弱、波动较大的阶段,他们的问题多数跟家庭环境和在校人际关系有关,杨凤池建议家长们要细心观察孩子,但又不要轻易干预,当孩子表现出需要父母时,父母就要立即温柔和理性地去陪伴,和孩子共渡成长的难关。

杨凤池提醒家长们,抑郁症是病,一定要带孩子治疗。平时不仅要注意孩子的衣食住行,还要留心他们的精神状态。如果没有任何刺激和外部事件,孩子突然行为和情绪发生重大变化,就一定要警惕。而如果抑郁症的孩子一旦决定自杀,他的情绪又显得豁然开朗,看上去稳定和自然,越是这样就越加危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10:51:32 | 只看该作者

甲流 细微处发现病情

事件报告

当人们对甲流的恐慌情绪降低后,在这个冬天里,因甲流致死的儿童的数字开始增加。2009年11月,东莞14岁的女中学生陈红弟和9岁的小学三年级男童陈鹏辉分别死于甲流,死因为脑部感染。而在深圳治疗的8名重症甲流患儿中出现了属于神经系统病变的脑白质病。

甲流病毒会引起脑部感染或者病变,目前这个情况仅在深圳、东莞、广州三地发生,是否为本地区的特性,目前仍然有待专家进一步论证。

易发时间:

秋冬季节

易发场合:

学校、幼儿园、医院、商场等人群密集的场所

易发原因:降温天气助长甲流病毒的传播,孩子在秋冬季节更容易被病毒攻击,加上3岁以下的孩子不宜接种甲流疫苗,感染风险更高。

主要特征:

年龄越小病情越重,嗜睡、烦躁、呕吐等症状多见。成人多见的休克症状,儿童表现不多。

防范建议:

勤洗手、常通风,加强锻炼,饮食均衡。这是抵御任何流行感冒的要诀,对付甲流也一样。如果孩子到了3岁以上,建议接受甲流疫苗接种,毕竟这是目前有效预防的方法之一。

5岁以下儿童是甲流的高危人群,尤其对于无法清楚表达自己病情的孩子,父母要时刻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比如婴儿躺在妈妈怀里不肯动,大点的孩子不肯起床;对以前喜欢的东西突然失去兴趣、没有食欲等,这些细节都说明孩子的病情发生变化,要立即送到有条件的医院就诊。孩子在生病期间应在家或在医院隔离治疗,并在孩子退烧后3天并且呼吸道症状消失后才返校上课。

假如等孩子出现惊厥、昏迷才送往医院,就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所以要高度重视孩子“头痛伴随呕吐或抽搐”的症状。另外,如果孩子出现反应迟钝、说话不连贯,还有性格大变等,也要引起重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10:52:08 | 只看该作者

铅中毒 城市化的毒瘤

事件报告

终于有人因为“血铅事件”被问责了。近日,陕西省凤翔县“615名儿童血铅超标事件”的责任追究有了结果,11人受到党政纪处分。

然而作为中国“铅冶炼生产基地”、因铅而富的河南省济源市,还有上千名儿童因血铅超标正在进行治疗,还有湖南武冈、福建龙岩,也许还在中国的某个地方,伴随日益加快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因为冶金加工排放的污染,导致孩子们的健康被铅毒的魔爪笼罩着。

国际消除儿童铅中毒联盟的专家曾告诫说,中国如不进行儿童铅中毒的防治,20年后中国人平均智力将比美国人低5%,弱智儿童增加1个百分点,高智商人群减少1个百分点。

易发场合:

铝生产企业附近的居住区、汽车尾气排放多的城市等。

易发原因:

生活中随处可碰到含铅量高的物品,儿童血铅中毒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含铅汽油、学习用品和玩具、食物、水和土壤等方面。高浓度的铅尘大多距地面1米以下,这个高度恰好与儿童呼吸带高度一致,因此儿童通过呼吸吸入体内的铅远远超过成人。而儿童的消化系统对铅的吸收率较成人高5倍,排泄率又较成人低,这也是儿童易发生铅中毒的原因之一。

主要特征:

当孩子出现长时间神经衰弱或食欲不振、腹胀、腹部隐痛、便秘等症状时,又无其他原因可以更好的解释,服用一般药也不能缓解,父母就应该想到铅中毒的可能。从目前情况来看,儿童铅中毒多数为慢性铅中毒,神经衰弱是早期和常见的症状。

防范建议:

环境质量的改善首先需要政府部门的作为,美国在全国推广一系列消除儿童铅中毒策略,包括停止使用含铅汽油,通过妇幼卫生保健项目和其他公共卫生项目进行儿童铅中毒筛查等,这些措施同样在中国适用。

对于家长来说,要从吃、住、用等生活小事开始预防。每天早上用自来水时,放去前一晚囤积在管道中的可能被污染的水,不要让孩子吃含铅量高的食物,如膨化食品、薯条、爆米花和松花蛋等,多吃能驱除重金属的绿豆和驱铅的生大蒜、鸡蛋、豆类、豆制品和花生等,牛奶、奶制品和猪血也有阻铅作用。

对孩子的卧室,要注意装修材料的铅指标。给孩子购买无毒漆的玩具、铅笔、蜡笔,对儿童、特别是幼儿,有必要每年定期进行血铅检测。

人体血铅标准 :

正常血铅水平 0-99微克/升(L)

铅中毒       100-199微克/L

轻度铅中毒   200-249微克/L

中度铅中毒   250-449微克/L

重度铅中毒   等于或高于450微克/L

正常血铅水平 0-99微克/升(L)

铅中毒       100-199微克/L

轻度铅中毒   200-249微克/L

中度铅中毒   250-449微克/L

重度铅中毒   等于或高于450微克/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10:53:27 | 只看该作者

透支孩子未来,换来的是毒药

任何社会其实都可能出现这种为了个人而罔顾未来的行为,为什么我们周围的情况如此严重?除了一些为官者的主导思想是不顾一切的发展之外,作为社会裁判者的机构更多的是一种“值班医生心态”。

连老虎都不会做危害下一代的事,发生在一个自诩文明、道德、高尚的社会里,更加让人触目惊心。透支孩子们的未来,挣到的钱是用来买毒药的。

文_五岳散人

生意场上有一句话叫做“女人与孩子的钱最好赚”,这被视为近似真理的话。但细细琢磨起来,两者还是有所不同。女人的钱好赚,是因为个人形象的需求,而且那需要忽悠得足够好才可以,这是一种文化性质的需求;而孩子的钱是从最基本的生物性出发,尤其是在物质条件不充裕、为孩子所花的钱基本又是必须要花的状态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赚孩子的钱有时候是形同绑架,绑架的是为人父母之心。在低端婴幼儿产品上,就更是如此。

这方面的例证最明显的就是三鹿奶粉事件。三鹿奶粉出事的那部分产品基本都是低端货色,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低端产品利润低、需求量比较大,越是低端的用户,就越是依赖这种低价奶粉来保证孩子的营养供应,因为他们不能有一个长时间的哺乳期,一旦这个时间稍微长一些的话,整个家庭生活就受到很大影响。这是贫穷与底层之痛。

但是不是家境宽裕一些,这种事情就会好呢?很遗憾,事情并非如此。深圳绑架儿童案所针对的都是家境富裕者,但这并非是问题所在,问题在于警方并不公布此消息,而是把这种消息进行严密的封锁。这也不是有什么其他原因,而是因为虽然案子已经侦破,但孩子最终还是被撕票,提醒一下大众的记忆对于自身形象不好,但如果此事不进入大众视野的话,死人不过是年终总结的一个数字,这个数字还有一个破案率的数字进行平衡嘛。所以,孩子的利益与安全就被抛之脑后,并未发送警告。

那么,可以喝得起高价一些的奶粉,而又没有到值得被绑架的孩子是不是就能逃过一劫?事情也并非如此。东莞拐卖儿童事件,并非是针对富人家或者穷人家,而是针对全体儿童;铅中毒事件又是如何?只要是居住在这个范围之内,没有人可以逃脱。学校的体罚呢?或许私立与贵族学校的孩子是能够逃脱此劫的,但大量的孩子其实只是在普通的学校中受到各种不同待遇的体罚,只不过是表面上是否皮肉遭到伤害而已,这还不说应试教育对于精神的伤害与性灵的束缚。

记得四川某地的孩子被拐卖的新闻中,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描述,当孩子的母亲得知自己的孩子在深圳等地黑工厂里拼命工作的时候自然是伤心得很,但听到记者告诉她,她的孩子两天才能吃到一次大米饭时,这个母亲的表情几乎是惊喜了:“两天就能吃到一次米饭啊?!”这个镜头背后的隐喻,正好是我们目前某种状态的极端版本,这说明很多时候在低层次上,一些很简单的利益就会诱使社会或者个人在透支孩子们的、也是我们的未来。

没有任何一个文明或者民族会真的牺牲孩子来换取发展,上面所述的除了学校那种教育与奶粉事件之外,也并非是普遍的现象,而可怕的地方在于,这种事情看上去是独立于各个领域发生的,实际上是反映了整个社会的现实。

从大的环境上说,我们这些年的经济发展是一种透支式的发展,无论是用资源还是廉价的人力,都在透支着平均下来本来就不算富裕的环境以及个人权利。这种经济上的透支必然会造成社会环境的透支行为,只要能够赚到足够的钱或者达成一些基本的目标,任何牺牲其实都是可以容忍的,哪怕是这种牺牲是针对儿童—— 只要不是自己的孩子。

任何社会其实都可能出现这种为了个人而罔顾未来的行为,为什么我们周围的情况如此严重?除了一些为官者的主导思想是不顾一切的发展之外,作为社会裁判者的机构更多的是一种“值班医生心态”。这种心态说白了就是只要不在我当班的时候死人,我就算是尽到了义务,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肾上腺素是不妨大量使用的。要是万一人没有死、并且奇迹般地有了起色,自然是升官可期。

也正是在这种状态之下,本来应该早就发布预警的毒奶粉事件,最终还是酿成了大祸,而血铅事件更是在当地主政者的支持下建设的经济项目。其实我们可以正当的怀疑,这些是不是只是冰山的一角,是不是更多被掩藏的事情还在不断发生着?社会逐利的本性本来是可以通过社会的舆论以及司法行为进行控制的,至少增加社会财富的同时使其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发展,以便增加社会整体的幸福。但只要政府本身不是监督者或者执法者,而是经济利益当中一方当事人的话,这种行为就一定会发生。

在这种状态下,甚至连作为社会最后一道保险的媒体也往往被地方利益所禁言,权力的肆无忌惮与短时性在这种状态下暴露无遗。这样的社会就如同一幅巨大的拼图,每个图板看上去受到的伤害都不大,拼到一起就会发现,受到伤害的是从上到下各个阶层与年龄段的人,只不过成人即使受到伤害也多少有些抵抗力。而从文化上来说,连老虎都不会做危害下一代的事,发生在一个自诩文明、道德、高尚的社会里,更加让人触目惊心罢了。

透支孩子们的未来,挣到的钱是用来买毒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12-31 11:12:08 | 只看该作者
看完的感觉,我们生活在怎样一个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11:2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 candyxiao020 的帖子

一个变化急剧的世界,显然的。

我们做父母的,在很多时候自己要清楚、而且也要让孩子清楚,我们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而且同时,还不能让自己、让孩子愤世嫉俗
我们需要心理医生,如果没有,就只好自己做个心理医生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candyxiao020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12-31 15:33:35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社会,真是让人没有一点安全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12-31 15:54:02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帖子,觉得这个冬天更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4-13 14:10:41 | 只看该作者
看完后,只觉得有两个字“怕怕”从心底冒出。这是个什么社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6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2:21 , Processed in 0.208873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