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dgx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雨的成长日记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3:46:39 | 只看该作者
2010年4月19日
  由于工作量的加大,宝宝的学习也在断断续续的进行中。真是没有办法啊!每天工作八小时后,回家头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0-7-7 23:05:53 | 只看该作者
看完了全文,无数次的提到了申妈,还有申妈提供是数学学习资料,请问能分享?
不知道申妈有没有楼,我去寻觅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1-6-7 09:45:00 | 只看该作者
看过之后,感悟良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1-6-7 14:52:09 | 只看该作者
请多多分享,可以给我借鉴一下,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2-14 08:51:07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2月13日
   由于自己的不坚持造成孩子的不坚持。在爬完论坛里面一个读经妈妈的楼时。自己明显感觉自己的差距。昨天回家给书雨继续读三字经。都脱了很长时间了,三字经也没有读完。自己在论坛找的和我老师送的一本三字经都不同。都不知道三字经怎么那么多版本!
  读凡训蒙,须讲究。这段书雨基本能够流畅的跟着读。回家继续努力。
  最近迷上了谜语!回家给她猜了两个!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猜一家禽)
两耳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弯又长,比手还能干。(猜一兽类)
数学继续阶梯数学 5岁3阶 1-5张!
洗脚上床!读成语奉公守法,安徒生童话:风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2-15 11:02:44 | 只看该作者
几年来,通过自己和身边人的实践,我总结出一套现在认为比较可行且较易读出兴趣的、比较有幸福感的方法,或许以后有更好的,再改,试说明如下:

一、三岁以下的孩子,包括胎教了,以听为主,但不是以三岁为断然的分界线,只是一个糢糊的界线,就像王教授说   的,孩子在跑在跳在玩在闹在睡,都放经典音乐、经典诵读听,环境中都有经典字画看。妈妈也要经常念给孩子听。当然三岁以上也要听要看了。

二、从孩子能看书开始,妈妈就要和孩子一起看着书念给宝宝听,并且大人指字念,或者把着宝宝的小手指字,能指多少时间就指多少时间,不能指就自己指宝宝看着念。

三、从三岁开始(也不是断然的),要一脸庄重地告诉宝宝说,你现在长大了,需要每天读书一个小时,(这个话即是开始,又是为以后做铺垫,再大点,如果还没有读出兴趣,您可以和宝宝说,你现在长大了,又要如何如何,如果一直读不出兴趣,保持一个小时也不错呀。)接下来,不要显得很民主地问:宝宝要不要读啊?这是不行的,因为这些不是孩子懂的,不是孩子所能判断的问题,如果这样问的结果,勉强打个比方,就像有个小故事说的,问宝宝吃一个鸡蛋还是吃两个鸡蛋?吃鸡蛋还是不吃鸡蛋?,您应该问宝宝:读一个小时还是读两个小时?而不是:读还是不读?宝宝说不读,您要内心坚定,并且庄重地说:不行。

四、接下来就是读了,一开始可以做不到一个小时,天天努力大概用不到半年就到一个小时了,这些时间都不是固定的,您可以自己去体会。

五、读的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据我自己几年来的经验,我就用这一种方法自己读,也告诉其他人,大部人都认为可行,并用半年---一年就读出兴趣而不能自已,读的时间越来越长。

六、这种方法是这样的:
1.
经典的顺序如下:《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庄子选》《易经》《孝弟三百千》《诗经》《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再要接着读什么,俺不知道也。

2.
《论语》共二十篇,498章,每一章先读十遍,就读一下章,也是十遍,这样读完一篇后,在本篇上部画两个“正”字,然后通篇读,读一遍在本篇上部画“正”字一个笔划,读二十遍后,就画出了四个“正”字,这时孩子看见是有成就感的。这样就读完了《论语》一篇三十遍。

3.
接着读下一篇,方法同上,不管前面的,不复习,这样读完二十篇三十遍,整本三十遍就读完了。

4.
这时从头来,通本读,也就是说把《论语》从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读一遍就在本书的前面或后面空白处画“正”字的一划,一开始的五遍至十遍还是困难期,只要过去十遍,孩子及大人就会松一口气的感觉,也就是四十遍左右的时候,以上这四十遍,需要父母有耐力,能坚持,并且时间不要拖得太长,太长会没有以下的效果。三十遍到三十五遍的时候,可以两天读一遍,三十五遍到四十遍的时候,可以一天读一遍。

5.
从第四十一遍开始(不是断然的),就开始了比较愉快的时期,这时稍稍有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感觉了,大概到八十遍至一百遍开始,孩子就非常爱读了。这个期间最少一天读一遍,但是最好要求孩子一天两遍,虽然感觉有点累,但小孩子有成就感,这时大人是很累的,大人一定不要障碍孩子哦。

6.
读到一百遍之后,一天三遍至四遍,读到一百五十遍到二百遍的时候,加新书。(这个视情况而定,可以一百遍就加,也可以二百遍再加,但不要再多了)。

7.
这时加新书《孟子》,新书每天读一个小时,然后还是复习《论语》,至少一天两遍。《论语》复习到三百遍的时候就不读了。

8.
《孟子》是十四章,每章都很长,但是孩子有读《论语》的功力,读《孟子》时困难就较少了,读法是:每章读二十遍或三十遍,这个视情况而定,读完后就进行下一章,这样读完十四章后,从头开始,通本读,这时《论语》也大概读完三百遍了,就暂且放下了。通本读《孟子》刚开始的十遍左右,可以两天一遍,十遍之后,就一天一遍。

9.
《孟子》读一百遍以后,每天两遍,每星期用一天的时间复习一遍《论语》(就是读,不要背),这一天就不要读别的了,当休息。

10.
当《孟子》读至二百遍时,再《大学》,然后再《中庸》,《老子庄子选》《易经》。。。。。方法同上,每读完三百遍后,就每个星期复习一遍。

11.
我想,如果做得好的话,四岁或五岁或六岁就能把四书、老庄选、易经读完三百遍。当然了,俺现在身边还没有出现这样的孩子,都是因为小妈妈顶不住压力,非得要上幼儿园,而不能大量读经也。希望本网的姐妹们能做到哦。

12.
到一个小时能读一遍《论语》的时候,也就是大概上午能读一个小时新书(新书总是上午开始的一个小时读,直到整本读到三十遍),再读两遍《论语》的时候,下午可以加英语的诵读了。也就是说,从这以后,可以只用一上午读中文经典,而下午或晚上读一个小时英文即可(当然能多读更好了),其它时间安排游戏锻炼等等。

13.
所以,一开始读经的过程,小妈妈要当成大事做,最好能请一段时间假,把这段时间好好做下来,如果不是全职做妈妈,我建议您要提前找一位看孩子的人,在您对孩子施教的时候,让她就跟着,一是能帮您做些家务,二是教她以后在家怎样带孩子,您在做的过程中让她完全能理解并实践,认可多花些钱,因为孩子这几年的时间宝贵,不容耽误呀,这几年做好了,以后会顺理成章,这是多少钱都换不回来的。

14.
英文诵读的方法我在下面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2-2-15 11:04:15 | 只看该作者
上面是从春花妈妈那里抄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2-2-15 11:08:02 | 只看该作者
读论语孟子法

——季谦先生2009年8月27日

一、开篇:读一本书,其实是读一个生命

各位晚上好!
本来要我来这里跟各位讲一些课程,我也不晓得要讲些什么,所以就只定了两个题目,其它的题目我说到了以后再说。那么这几天呢我也感觉到了我们所有学员好学的精神。大家在课外的时候,都还来找我私下的谈论,而且所提出来的问题都很有深度,而且对整个时代,也都能够有相当的精确的反映,也就是说,这是这个时代普遍的问题。所以假如是我们各位学员有意思想要谈什么题目的话,其实也可以跟我建议。那么等一下大家也可以建议一下,或是来找我,或是写条子给我,我才更能知道各位需要听什么样的内容。要不然的话,由我来选择讲的内容,不一定能符合大家的希望。如果大家没有特别的想法,那就照我的预定;如果有的话,那请告诉我。

那么原来所定的主题是讲论语,这个论语也不知从何讲起;那么今天就开个头,就讲一个题目叫做论语的读书法,或说怎么读论语。

那么怎么读论语,我是借用古人的,犹其是朱熹引用程子的话来讲。所谓程子就是程氏二兄弟,程明道、程伊川,统称程子。不过依照朱熹的性格,他的学术的特色,他所引用到的,大部分都是程伊川的言论。

我们今天的题目叫做论语孟子的读书法。因为讲到论语顺便讲到孟子,两本书一起看。朱熹所引用程子的言论,对我们现代的人,其实也有相当的启发。甚至象我自己也感觉得到,我们并不一定能够读书。也就是说读书的方法,或者说用什么心态去读书,有些时候啊并不一定有正确的心态,或者是能够有正确的方法去读书。或许也可以说,我所读的书如果性质不同,可能要用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方法去读。

那么今天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其实也是缘于我自己读书的经验。我是曾经受到了这几段文章的启发。我当时读到这些句子,我自己很感动。我也希望能够提供出来供各位共勉。因为我们一般人都在读书,是不是能够读得有效,读得对路,这个是不一定的,很可疑的。

最近几年呢,美国有一个学者,出了一本书,题目叫做“如何阅读一本书”,就是怎么去读书的意思。这个作者在序言上这样说,他以为这本书,并不一定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但是出乎他意料之外。他这本书出版以后,大受欢迎,很快地就再版。而且台湾也翻译这本书,也成为畅销书。这本书的部头很大,有些读者就反映,能不能写得精简一点,让更多人能够看。也有一些老师一些教授,就介绍学生去看这本书,所以就希望作者写得精简一点,所以作者就另外写了一部精简本,也大受欢迎,而且台湾也把这本精简本翻译出来。你看,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样子的题目居然大受欢迎,居然还要出两本书,而且象台湾居然都把两本书都翻译出来。那么可见全世界的人都在读书,但是读书的方法,是不是能够把握,如果不能够把握读书的方法,那么读书的效用就可能减低了,就达不到阅读一本书的目的,所以《如何阅读一本书》,这变成受欢迎的一部著作了。

那么我们现在要谈的是如何读论语,或者说如何读论语跟孟子。有些人或许是他已经有相当高度的学问,今天这个主题对他来讲可能比较浅近;如果大家象我一样,最先读书的时候,并不一定能够把握读书的要领,那么我们今天这几段文章应该有相当意义的。

讲到读书这个话题,我想到当代的一位国学大师,叫做钱穆,钱宾四先生。钱宾四先生曾经这样说——因为他主要是学历史的,他主要的成就是历史学——他有一本有关历史名著的导读的书。在书的开头他就告诉读者说,我们去读一本书,其实最重要的是,从书里面读出一个生命。因为一本书之所以有价值,之所以动人,不是这些文句,乃是它背后有一个生命在支撑着这本书。所以读书的人不是只读这些文句,要从文句里面去体会到,去看见这一本书背后的精神,其实就是这本书作者的生命。作者的生命表现在这本书当中。他举例说,如果我们读史记,我们应该从史记的文章里面,能够看到能够体会到司马迁的生命特质,或者说司马迁对于历史的见解,乃至于他对于人间的期待。

扩而充之,我们读论语,要从论语这本书里面,体会到孔子的精神;也可以说,让孔子从论语这本书里走出来,你当下能够面对孔子。读孟子当然也是一样。凡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学术成就的人,他写作一本书,这一本书就是记载了他的思想,而他的思想,其实就是他的智慧的表现,他的智慧其实就是他的生命的结晶。这本书是文字,文字是死的,白纸黑字,但是文字当中的字里行间所展现的智慧是活的。智慧如果是活的,这个生命就活在当下。所以读一本书,其实是读一个生命。

那么今天我们讲读论语孟子的方法,是引用于朱熹的《四书集注》。朱熹在《四书集注》里面,其实淳淳地教诲。他在跟弟子言谈的时候,常常教导弟子怎么去读圣人之书。我们今天所选的这一部分文章就是从朱熹的语录当中节录出来的。凡是朱熹谈到读论语的方法,都在这里了。那么我们以下一条一条地看。其实这不需要讲解的,每一个人看一看,都应该有相当的体会了。昨天我交代陈师兄去影印这段文章的时候,陈师兄后来跟我说,他就偷偷地先看了两遍,他自己感觉大受启发。他其实自己看就好了,不需要我再讲。但是,既然我坐在这里,能够发挥的地方就发挥一下。

二、分说

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读通一经就不用读其它经了吗?

好,现在请大家一起来看,我们一条一条地说。那么为了尊重古人起见,我们先念它一遍,就是请跟我念,我念一句,大家跟着念一句。这样子我们也将有大略的心得。我们先看第一条。从下面,从中间这里,读论语孟子法,从这里讲,把前面这三段放在最后讲。来,请跟我念(大家跟读)。程子曰: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  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圣人之所以至于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

这个谁不明白呢,谁都知道。不过,经过这样一提醒,我们会更加地熟记于胸,因为有些时候读书确实没有这么用心。那么第一段说,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我们最近几天讲读经,那么也把论语孟子首先提出来。这里是指成人读书,现在我们连儿童读经都还是以论语孟子为本。

后面那一句话很重要: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这一句话可不要误会说,我们就真的可以不治六经了,这是一种文学性的修辞方法,是一种强调,一种夸张。当然也是事实,不过,这种夸张就是来反映论语孟子的重要性。说它夸张是反映重要性,而也说它是事实,道理本来就如此。为什么呢?假如我们把读书犹其是读圣贤书,不把它当做是知识的追求,而是一种智慧的开启。那么,只要智慧开启就达到读书的目的。所谓“见道”,要能够见道。那么道是一个道,假如能够见道,如果四书中有道,或者论语孟子中有道,读论语孟子可以见道;而六经中有道,读六经也可以见道。所以所见的是同一个道,如果读书的目的在这里,那么,读论语孟子比读六经更容易见道。因为,如果读论语孟子能够见道,所以“六经可不治而明矣”,就是不必再深切地追求,你就能够明白六经的道理。为什么?六经的道理只不过也是四书的道理,只不过也是论语孟子的道理。所以从求道,见道的立场来讲,可以说,论语孟子既治,你已经“治理”好了,那么六经不治而明。但是,如果从知识的立场来讲,一个儒者,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啊,儒者的学问当然越丰富越好。那么象这样子,你就不能够说,那我只读论孟就好了,六经都都可以不必读。所以不要误会“六经可不治而明矣”。

对于一个问题有两种回答的方式:例如说读经就是万能吗

就好象我们讲读经,我们有些时候会说,读经就是了,只要读经,一切的功课不在话下。那么有的人就会质疑:难道说读经就是万能吗?所以有人就质疑说我们是读经万能论。读经就是万能嘛。我说这里有两个了解的方式。所以我一直——这一句话已经讲过好多次了——对于一个问题有两种回答的方式,而两种回答的方式往往是针锋相对的。比如说读经是万能的吗?我们也可以说,不是,也可以说是。那么两种回答既然是不同而且是完全相反,这怎么可能呢,这岂不是矛盾吗?如果是平面地看,它是矛盾的,是与不是是矛盾的;但是,如果从不同的观点,或者说不同的层次来看,它就可以不矛盾。就是各归其位,各得其所。当然读经不是万能的,你只有读经,那么其它的知识怎么办?犹其现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没有其它知识,难道是只有经典就够了吗?所以我们说,不是,读经不是万能的。但是也可以说是。从哪个观点说是呢?说读经是一个基本的教育,核心的教育,笼罩性的教育,所以读经能够提升一个孩子的学习的智能。如果读经能够提升一个孩子的学习的智慧,智慧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叫做聪明,一方面叫做兴趣,所以一个孩子如果有读书的聪明,又有读书的兴趣,学习的能力提升了,那么他就可以很方便地去学习其它的功课,这叫做笼罩性的教育,或者说这叫做核心性的教育,从这个地方说读经是万能的。

那么,那么刚才说,论语、孟子都已经有透彻的了解了,六经之道只不过如此。所以论语孟子是万能的吗?也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那借用刚才的方式我们就可以解答。问题 的解答方法并不是单一的。那么对于一个真正了解的人,他可以左右取之逢其源,左右逢源。所以,论孟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

切己有用的读经心态:读经是在读我们自己

下面更重要,“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圣人之所以用心所在”。那么圣人之所以至于圣人,而我之所以未至者。所以读经、读论语孟子,读圣贤之书,最最重要的还不是了解圣贤在说什么,而是要切己,要返身思考,要能够把自己与圣贤相比较。这里面的意义是说,圣人为什么他是圣人,那我为什么不是圣人,其实在于读书的每一句话当中,都可以作这种参照。如果能够作这种参照,那就不是在读圣贤之书而已,是在读我们自己。那么这样子才是切己有用。所以这种提示,一般人本来应该都知道,而常常忘记了。如果以这种心态来读书,一个人的进步是非常快速的。乃至于你只要读懂一句,也就可以了。

同体一太极,物物一太极:一个有智慧者必定两边都是

所以整部论语既然都是圣人生命的表现,而这种表现就好象是地下水,你在任何一个地方挖井,都可以引出所有的地下水。所以读论语并不一定每一句都要有体会,其实只要体会一句,你就体会了圣贤之心;体会了圣贤之心,所有每一句,也都可以了解,所以不是“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而应该也可以这样说,懂了一句,其它都可以不读而明白——也可以这样说。那么这是一个很高明的说法,一定要贡献给高明的人。普通人不可以这样说的,就是你的心智这么清明,你的领悟这么深刻,这一种人可以这样说。当这一种人这样说的时候,他说我只要读懂一句,我就可以懂得全部的论语,读懂论语,我就可以懂得孟子,论懂论孟,我就读懂六经,这是一个高明的人才可以说的话。当高明的人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他并不会障碍自己说,那我就不要读书了。所以一般人如果是误解了,他真的是孤陋寡闻,然后自己限制自己。当高明的人说,我懂一句,就等于懂了一切。这一个人,我想相信,他更能够句句而求之,每一部经都会老老实实去读它。因为道固然是一,但是,它的用是多。所以朱子说,同体一太极,物物一太极。这个用在读书上,你就可以说,所有的经典,只不过表现一个道,同体一太极;但是呢,经典有那么多部,有那么多的语言,它每一部,每一句话,也都是道,所以,物物一太极。那么一个真正的儒者,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他既能够了悟同体一太极,他又能够关切,物物一太极。那么也可以这样说,如果这个了悟同体一太极的人,他必定不会疏忽了物物一太极。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必定不会拒绝知识。更进一步讲,一个真正有中国文化底蕴的人,他必定不会排斥西方文化,一个真正受传统良好的教导的人,或者说领悟传统的智慧的人,他必定不会拒绝于现代化。所以这是本末之言,在这里强调一个本,但是这个本,不可以拒绝末,不可以排斥末,这才是真正的本。但是,本末还是要有清楚的区别,不可以舍本逐末,不可以因小失大,所以话要两头说。一个真正了解的人,他两边全部明白,他随机运用;一个不了解的人,就死于句下。讲高的就偏于高,他就两脚就悬空,都是浮华之言;那么如果偏于比较低的呢,庸俗的呢?那他就没有高明的境界,他不想追寻同体的道理。所以一个有智慧者必定两边都是。

凡圣同体,只是工夫不同:东西方见解之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2-2-15 11:16:34 | 只看该作者
英文读经方法

英文我是不行的,但是我想,学各国语文的道理都是一样的,我不行,也一样可以教出英文好的孩子,所以这几年我也研究尝试英文的学习方法,当然道理都是看王教授的读经教育理论,和以前教孩子的各种体会而来,更希望英文好的姐妹提供更好的方法,这里的很多人英文都很厉害,我在这里仅仅是抛砖而已。

一、        三岁前还是要多听经,中英文一起听,3岁以后中文经典的诵读正式上轨道后,就一边诵读中文经典,一边主要听英文经典了。

二、        教材的选择,我想应该从这几方面考虑:
1.        越大的孩子要选择越浅的,越小的孩子选择越深的,因为大孩子要急着表现了,而小孩子是不着急的,这时应该让孩子把一些有深度文化的内容吸收下去,由深入浅,这样就是由难到易,会越来越容易,以至于一辈子容易。

2.        父母越着急见功效的,就选择越浅的,越能“忍”得住的,就选择越深的。这里没有贬意,而是体谅,这里的“浅”可能也比一般坊间的儿童英语要高出太多了,我想,如果能把中文经典好好读那几本,读得功夫很深,那么这个孩子长大以后的境界一定会非同一般,他对生命的感悟以及情商都会很好,那么,他又有英文的“浅”的基础,而生命是相通的,到时也可以以中文带西文,用中文的义理去提升西文的程度,或许还有可能孩子还会有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呢?这些都是我的想象,也是因为我看到很多妈妈畏难学习英文经典,有时候会中文英文不能兼顾,如果有能力的话,中文英文一起都读经典,当然是最好的了。

三、        选定教材的顺序后,先选一本书,比如《仲夏夜之梦》(下面简称《仲》),将书的页数看一下,除以300天(一年按300天算,休息60多天,这个随意),或除以150天,或除以200天,得到的页数就是每天的量,这个每天的量您可以自己去体会是多了少了?要逐渐调整到合适,不过不要在这上面太过用精力,差不多就行了。

四、        确定每天读的量后,就要雷打不动地读,一开始读不到一个小时不要紧,逐渐加量,尽快加到至少一个小时就可以了,把读的遍数记在每天读的书页处(这很重要哦,因为我们都是凡人,这样做是最好的激励)。

五、        读的方法,按每天规定的量,就读一个小时这些量,读20遍,一天读不完,第二天接着读,一天内读完20遍后,还有时间,就读下一部份,总之,每一部份读20遍,每天至少一个小时,孩子如果要求继续读,是可以的。不往前复习(注意,这可是玄机哦,复习是很困扰人的,不复习,只要天天读,能力也在提升,心情又很轻松,才能不断地做下去)。

六、        这样,第一遍读下来的时间可能要超过预期的时间,读完一本后,再把《仲》的页数除以150天或75天或100天(也就是上次的一半),得到每天的量,按这个量读,方法同上。

七、        读完第二遍后,把《仲》的页数再除以上次天数的一半,按上述方法再读,以此类推。。。。。最后就通本读了。

八、        第一本英文经典,如果孩子小的话,我建议读够500遍,如果读的不是经典,而是像《1000句》和《新概念英语》之类的,读200遍就行了,因为这样的量已经足够让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达到现在大学生水平了,可能差的只是单词量而已。

九、        第一本读完后,孩子的语感一定是会非常强的,强到让您惊讶不已(这是我的想象)。

十、        英文读经我建议一本一本地读,(不像中文经典那样,读熟就加),读完一本后,读第二本时,可以每星期或每月复习一遍第一本。

十一、        我估计,如果孩子每天读一个小时,读五、六年的话,英文的水平就相当好了。这时可以随意看一些英文小说、英文动画片及电影,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孩子有能力看时,也可以穿插着给孩子看当成调剂或奖励,如果没能力看,您也不必着急。

十二、        英文读经与中文读经本该没什么不同的,但是我为什么要改动一些呢?那是因为,我想:首先,英文,我们在国内没有那样的语言环境,第一本通本读的遍数多很重要,这样可以形成像“天生的”似的语感,其次,当分块读完20遍后,前面的有些生,如果通本读,一定会有困难,困难太大了孩子就会太畏难,选择这样逐渐加大每天的量的方法应该是可行的,也应该是逐渐会读出兴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5 16:42:20 | 只看该作者
2012-2-14
继续读三字经,比昨天熟悉点顺畅点。
做阶梯数学6-11张。20以内的数字。
听巴迪童谣HELL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0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6-16 03:45 , Processed in 0.076220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