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欢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里面讲述他女儿遇到困难,他的赏识教育令女儿很好的克服困难的办法.摘一些:在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家长是天生的教育家。家长本能地拥有两个宝藏,即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的正确心态:
孩子学说话时承认差异——导致差异缩小。
孩子学走路时允许失败——导致不怕失败。
由于坚信孩子“行”,在孩子学说话时,家长就能承认差异。说话早的孩子行,说话迟的孩子也行。不仅承认差异,而且欣赏差异。由于坚信孩子“行”,在孩子学走路时,家长就能允许失败。孩子不小心跌跤后,会遭到家长的斥责吗?世上有没有这种家长?绝对没有。孩子学走路时,哪怕跌十次
跤,一百次跤,一千次跤,家长都会鼓励孩子站起来。风和日丽,天高云淡。在市民广场的草坪上,一个孩子在父母的鼓励下学走路。孩子摇摇晃晃地迈开步。一步两步三步…··峨,跌倒了。宝宝不哭,宝宝真勇敢,站起来。又迈开小步,一步两步……再跌倒,再爬起。孩子天真的小脸是那么专注,爸爸妈妈是那么欣喜,这是一幅美妙和谐的画面,也是一个妙不可言的教育场面。
所有的孩子在家长的赞许和鼓励中,学会了走路,在大人营造的宽松的环境中,幸福成长。家长允许失败的态度也缘于家长坚信一个“行”字。坚信孩子跌倒了会自己爬起来,坚信孩子总有一天会坚定地迈出第一步、第二步。家长的坚信反映在行动中、笑容里。孩子被感染着,汲取着这种心理养分,轻松舒展地成长。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孩子在享受失败。正是这种允许
失败,不怕失败,使孩子走向了成功。家长在教孩子学走路时,父母都像一座座大山,总是给孩子无尽的力量。失败是每个孩子必须面临的人生课题,而孩子如何面对,反映了家长的心态。越是宽松的成长环境,孩子越不
怕失败;而越是苛刻的成长环境,孩子越怕失败。孩子有一种小乌龟心态。好奇的小乌龟把头从龟甲中伸出来时,如果很安全,它便自由自在好奇地观察着外部世界;一旦有危险情况,头便马上缩了回去。如果每次伸出来时遇到的都是危险,久而久之,它便再也不敢把头伸出来了。相反,如果每次伸出来时都是平平安安,久而久之,伸出来的头,便不会轻易地缩回去,因为它获得了安全感。
记得在教育女儿过程中,当女儿有畏难的情绪,我总是对她说,我小时候学这样本领比她差得多,她现在这么优秀聪明,就更容易学会这个本领、学好它。然后她就会信心大增。同时也告诉她,失败就代表离成功越近。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