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698|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从小多关心,才能长大不操心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15 09:5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的朋友说,孩子进了幼儿园感觉轻松了,因为有人帮忙带孩子了。
曾经我也有类似的想法,但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其实不然。

我的孩子从两岁开始上幼儿园,到现在入小学,一直觉得自己做得还不错。但是还是有很多问题没能及时发现及早解决。
其实我儿子去的幼儿园并不算是最差的幼儿园,我对他班级的老师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老师和家长的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很多时候做事的方法也不一样。
举个小例子,孩子小的时候,吃东西都会掉在桌子上。我们当然也不会骂孩子,因为知道他控制不好。而且我们也不会让孩子从桌子上捡起来吃掉。
但孩子却说,他们老师说了,东西掉到桌子上要拿起来吃掉——这就是幼儿园,我们家长送孩子去了,走了,轻松了,孩子所得到的教育!
孩子说,幼儿园老师说桌子是消过毒的
我却知道,也亲眼见过,桌子用抹布擦擦,那就是所谓的消毒。
老师那样说、那样要求,为的不外是让孩子不要掉饭出来(掉了吃不饱家长要抗议的),方便管理。
而我当时为了孩子在幼儿园不受到“虐待”(孩子交出去了,老师苛刻一点我们基本上很难知道的,我就亲眼见过那个年轻老师抓着儿子肩膀前后摇晃,表情没看到,但从背影上看显然是惩罚而非玩笑),就想,让他吃点桌上的东西也没关系吧,只要在我们看得见的地方不让他这样做就可以了。
事实证明我的这种想法非常天真。孩子离开幼儿园已经好几个月了,从桌上捡起东西就吃,边往嘴里送边偷眼看我们的情形还时不时发生。
我该去怪孩子不讲卫生吗?
如果我当时就跟老师声明,我们要求孩子不吃桌上掉的东西,希望老师配合的话,至少现在我就不需要为纠正这个问题费很大的力气了。

另外,孩子到了幼儿园,基本上就算是个小社会了。除了老师,他们在那里还会遇到来自不同背景的同龄小孩,他们之间的互动、互相影响,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影响也会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大。
如果简单的认为孩子进了幼儿园就可以轻松、可以不管的话,孩子在不同于自己教育的环境里不断长大,等到某天我们发现他养成了一些我们不欣赏、不希望他养成的习惯,有了一些让我们感到忧虑的爱好,那时后悔,恐怕就有点晚了。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22 金币 +22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我很赞同
棠棠妈 + 2 + 2 我很赞同。
hi5 + 10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12-15 10:37:36 | 只看该作者
我儿子刚上小学,有一天回家问我,妈妈为什么我在学校做什么(无论好坏),老师总表扬我,而在幼儿园老师总批评?我仔细想,儿子正是在幼儿园学会了看大人脸色,害怕老师,不敢与老师交流,老师批评什么都不敢申辩。个性是否从幼儿园开始塑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12-15 12:59:58 | 只看该作者
孩子年龄的不同老师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能做到的就是及时和孩子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12-15 13:16:37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家孩子,掉在哪里的东西都捡起来吃,这个我倒没去追究源头是什么,只是告诉她,除了掉在自己家桌子上的可以捡起来吃,其他的一律不允许
至于幼儿园怎么样,没去问过,也没听孩子说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12-15 15:24:23 | 只看该作者
情况不同吧。

我们原来的幼儿园很好,当然也会有问题,毕竟人无完人,总有缺点,但我只看老师对孩子怎样。只要老师对孩子好,孩子喜欢老师,就OK。
在幼儿园呆了4年多,曾几次因为某些原因想换,但最终还是走到了最后,对老师的信任,是唯一的原因。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穿衣,扣扣,学会了吃饭不出声不张口,学会了自己叠被子。。。很多本来应该是我们来做的事情,都在我们的不知不觉中已经在孩子身上发生了。老师跟孩子说话都是蹲下身说话,回来问孩子,孩子从来的回答都是喜欢老师,喜欢这个老师,喜欢那个老师。。。
至今,我仍然很怀念我们的幼儿园。呵呵

[ 本帖最后由 木兰花慢 于 2009-12-15 15:2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12-15 23:05:04 | 只看该作者
我碰到过一对西方人,他们带着孩子在中国短暂生活一两年。国人吃饭都是随便吐骨头、鱼刺的,他们的孩子看了非常高兴地学样,而这个习惯在他们那旮达是很粗鲁的,因此他们纠结得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12-16 09:07: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ilovemaya 于 2009-12-15 23:05 发表
我碰到过一对西方人,他们带着孩子在中国短暂生活一两年。国人吃饭都是随便吐骨头、鱼刺的,他们的孩子看了非常高兴地学样,而这个习惯在他们那旮达是很粗鲁的,因此他们纠结得很。。。


难道老外吃鱼不吐刺,吃肉不吐骨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09:08:15 | 只看该作者
BMC Biology 2009, 7:79doi:10.1186/1741-7007-7-79

Environmentally-acquired bacteria influence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natural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at gut surfaces

Imke E Mulder* 1 , Bettina Schmidt* 1 , Christopher R Stokes2 , Marie Lewis2 , Mick Bailey2 , Rustam I Aminov1 , James I Prosser3 , Bhupinder P Gill4 , John R Pluske5 , Claus-Dieter Mayer6 , Corran C Musk1  and Denise Kelly1

1Gut Immunology Group, University of Aberdeen, Rowett Institute of Nutrition and Health, Greenburn Road, Aberdeen AB21 9SB, UK
2Veterinary Pathology, Infection & Immunity, Langford House, Langford, Bristol, BS40 5DU, UK
3Institute of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Aberdeen, St Machar Drive, Aberdeen AB24 3UU, UK
4Agricultural and Horticultural Development Board, Winterhill House, Snowdon Drive, Milton Keynes MK6 1AX, UK
5School of Veterinary and Biomedical Sciences, Murdoch University, Murdoch, WA 6150, Australia
6Biomathematics & Statistics Scotland, University of Aberdeen, Rowett Institute of Nutrition and Health, Greenburn Road, Aberdeen AB21 9SB, UK

Background

Early microbial colonization of the gut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us, inflammatory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Recent population studies reveal that childhood hygiene is a significant risk factor for development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thereby reinforcing the hygiene hypothesis and the potential importance of microbial colonization during early life. The extent to which early-life environment impacts on microbial diversity of the adult gut and subsequent immune processes has not been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 thus far. We addressed this important question using the pig as a model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early-life environment on microbe/host gut interactions during development.

Results

Genetically-related piglets were housed in either indoor or outdoor environments or in experimental isolators. Analysis of over 3,000 16S rRNA sequences revealed major differences in mucosa-adherent microbial diversity in the ileum of adult pigs attributable to differences in early-life environment. Pigs housed in a natural outdoor environment showed a dominance of Firmicutes, in particular Lactobacillus, whereas animals housed in a hygienic indoor environment had reduced Lactobacillus and higher numbers of potentially pathogenic phylotypes. Our analysis revealed a strong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bundance of Firmicutes and pathogenic bacterial populations in the gut. These differences were exaggerated in animals housed in experimental isolators. Affymetrix microarray technology and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vealed significant gut-specific gene responses also related to early-life environment. Significantly, indoor-housed pigs displayed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Type 1 interferon genes,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 and several chemokines. Gene Ontology and pathway analysis further confirmed these results.

Conclusion

Early-life environment significantly affects both microbial composition of the adult gut and mucosal innate immune function. We observed that a microbiota dominated by lactobacilli may function to maintain mucosal immune homeostasis and limit pathogen colonizatio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09:08:45 | 只看该作者

BMC Biology:“脏”小猪更健康

BMC Biology:“脏”小猪更健康
户外放养的猪总是比圈养和严密隔离饲养的猪看起来“脏”。但英国一项研究显示,这些户外放养的“脏”小猪实际上更健康。

英国阿伯丁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日前在《BMC生物学》期刊上报道了这一发现。他们将54只基因谱系近似的小猪平均分成3组,一组在户外放养,另一组在室内圈养,最后一组不仅在严格隔离的环境下饲养,还被定时喂食抗生素。

研究人员分别在实验初期、小猪断奶期和接近成熟期对它们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户外放养的那一组小猪中,肠道里约90%的细菌都属于壁厚菌门,这类细菌的大部分都对健康有益,有助于控制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而室内圈养的小猪肠道内这种细菌只占70%,隔离饲养的小猪肠道内这种细菌仅为50%左右。

研究人员说,肠道菌群的差异甚至还引起与免疫系统相关的基因变化,在隔离饲养的小猪体内,与发炎免疫反应有关的基因表达更多;而在户外放养的小猪体内,与免疫细胞T细胞相关的基因表达更多。

研究人员认为,实验表明,看起来“脏”的环境反而更有利于小猪的健康和免疫系统发展。研究人员说,虽然在小猪身上得到的实验结果不能直接套用到人身上,但两者肠道内微生物的相似性,使得这一结果对人类也具有参考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09:23:20 | 只看该作者

环境的强大力量

昨天,因为一个玩笑和孩子他爸“打闹”起来。LG叫儿子致电110求救,儿子却一本正经地跟爸爸说:又没有发生什么事的了,男生就让着点女生好咯。

儿子得出这么个结论虽然有点让我吃惊,但细想也没什么好意外的。
身在上海,早就知道上海男人比较“乖”,但我知道我家的男人不会那么容让的,大小两位都不是。至少,小的这位,在幼儿园阶段都不是这样。
但上了小学之后就不同了。前段时间被之前的同桌(女孩)修理得够呛,挂彩的时候也有的。问他为什么,他说,他情愿的 后来才发现,原来这个“情愿”,也有部分是老师灌输的——常常听到老师在排队的时候说“男生要让着女生”,或者“让女生先走”。再后来一次,儿子的语文、数学书都不见了。追索倒容易得很,最最初是儿子的新同桌、全班最小的女生把他的脏毛巾放在了儿子头上,儿子就抄起毛巾打了她三下,坐儿子后面的男生就看不过去了,顺了儿子的书藏了起来。。。老师听了,一个一个孩子批评过来,说到我儿子,就讲“我不是跟你们都说过了吗,没什么大事要让着女生”

。。。
看来看来,无论我们家庭教育如何,儿子将来变成一个标准沪上男人的机会,还是非常非常大滴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 金币 +2 收起 理由
亮子妈妈 + 1 + 1 小绅士哦!
winterming + 1 哈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7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0:02 , Processed in 0.376914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