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学生是他们班上某一门功课的课代表,一次,老师让他负责收取全班购买该课练习册的钱,由于这个学生毫无经验,结果收上来的钱少了108元。于是老师把家长叫到学校,让家长把这些钱赔了。
这件事老师的处理显然不妥当。但是,家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一、孩子收款这件事家长事先知道,既然知道了为什么不帮助孩子呢?作为家长应该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能力。第二、收款用了多天时间,在这中间家长为什么不去帮助或教孩子整理审核帐与款是否正确?因此,家长该好好地反省自己了。
这件事家长该如何处理呢?找学校?打官司?从理论上都是正确的,但效果会怎样呢?假如这样做了,老师无疑要承担责任,可孩子则如何在学校走完三年的求学路呢?
其实我倒认为这并非是一件坏事,它就像一瓢凉水使家长清醒,让家长认真反思自己十几年来在对孩子培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什么问题?找出问题,便可以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孩子进行过培养训练。
因此我倒认为家长不妨这样做,首先从坏事中看到好处,通过这个事件让你们看到孩子没有管理现金的才能,今后就要开始注重对他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比如有意识的每周让孩子管理一定数额的生活费,支出花销都从孩子手里领,回来再向孩子报账,周末再和孩子结账。提高孩子理财能力。
其次,与学校老师沟通,告诉老师,这件事让我们看到了孩子在这方面的不足,我们想让孩子有所提高,请继续把班级收款的事交给他。我们从头开始一点一滴的教他,使他学会这一能力,请老师给孩子以锻炼的机会。
最后,通过一段时间这样的锻炼再与孩子一起总结一下,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提高,提高自信心,家长再不失时机地给孩子以鼓励.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受到一些挫折.同样, 每个人的能力也不是与生俱来,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锻炼、总结提高的。
现在的孩子过惯了依赖家长的生活,缺乏自理自立的能力。但我们的家长往往忽视了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在事后的训斥教育,家长不能仅仅是消防员,哪里出现火情就出现在哪里。父母应该是良师益友,引导、帮助、陪伴孩子走好人身的每一步,但这还远远不够,父母应该是一盏灯,用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指引孩子的前进之路,及时对孩子进行预见性的教育和培养。要知道,他们今后的路还很长,将来需要独自面对社会的挑战。
因此在他们把好事办成坏事的时候,我们当家长的不要埋怨,不要斥责,在帮他们改正的同时应该深刻地反省自己找出在教育管理孩子中的不足,重新调整我们的管理方法,把坏事变成好事。
各位家长:你是否也尝试一下,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