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1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关于早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22 15:05: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之前我对所谓早教是比较不屑甚至鄙视的。我觉得孩子应该有幸福的童年,孩子应该玩,随便玩,疯狂地玩。有条件的话,我真希望他天天都能在田野里,山坡上,小河边,雪地里,果园中玩耍。无奈于现实的环境,只能做到常常带他户外活动,山清水秀是别指望了。

       最近看了一些早教的书,包括卡尔威特,哈佛女孩,21世纪最佳育儿法等等。我发现,之前我的看法也太极端了。原来这些孩子并不像我想象的不快乐,他们似乎都很快乐。累的看来是父母,他们的父母确实用心,很多早慧儿童的父母并没有逼迫孩子学习。比如卡尔威特吧,他带他儿子出去散步,儿子问到什么昆虫植物的知识,他就给他现场“上课”。还有他可以在游戏中教数学。这个爸爸得有多么的博学啊!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昆虫植物学的知识呢。卡尔威特爸爸说不给孩子买玩具,可是卡尔威特实际拥有的“玩具”是多么让人羡慕,爸爸在自家的院子里凿了个沙坑,让他堆城堡,挖地道。也有一些宝宝是从一出生起就给他们看字卡,到了三岁甚至更小的时候,就能认2、3千字,还会看书。我并不赞赏这种方式。
       这些“天才”几岁会认几千字,会几门语言,上了哈佛还是剑桥,倒并不吸引我。这方面我同意小巫的观点,3岁会3000字跟8岁会认3000字有什么区别。我自己认为,上了哈佛又怎么样,当了精英又怎么样,不就是过一辈子吗,生活是否幸福快乐并不是由这些决定的。
之前把早教想的极端,那是因为把早教的定义看的过于狭隘。我想象的早教是急功近利的父母,天天给宝宝看字卡,关在家里学习看书。其实早教范围很广。我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早教呢。从耀耀一出生开始我们就给他做抚触,对他说话,婴儿床边挂玩具让他摸,解放他的双手,再冷也没有包过,抓破脸也不包(我感觉耀耀的手的精细动作发育的不错应该跟这个有关),跟他讲故事,让他满地爬,只要不危险的东西都让他玩,听音乐这些都可以算是早教的一部分。

       从耀耀学说话以及给耀耀讲故事,我也发现小孩子的学习能力真的很不一般。以前我也没想着要讲故事,我想他肯定听不懂。但是听我们同事说起她家的宝宝就是9个月左右开始听故事,说小孩这时听的全部都储存起来了,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总爆发。我也是从耀耀9个月开始讲故事。一开始,讲两句他就没兴趣了,一个故事我讲一个星期。渐渐地他就能听完一遍了,渐渐的一遍也不够,一个故事还听不够,没过多久,他就开始自己主动看书,闹的时候给他书讲故事他就能安静下来。我相信他是听懂了。问他大灰狼在哪,小猪在家,都能指出来。理解力也是,好像突然有一天就听懂我们的话了。
       由此,我想到,如果一出生我就双语并用,他现在一定也能听懂我说的英文了。以前我也是认为绝对不教小孩子英语的,中文都没学好,学什么英文啊。我认为除非他有个外国爹,否则纯属瞎掰。现在我改变了。我可以给他创造环境啊。如果我跟他说英语,不就像我妈以前跟我说福州话一样吗。对他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啊。对我来说也不算教啊,只是把英语当作一种工具。有空读读英文故事书。对于小孩子来说,都是一样的。我讲的中文故事书他能渐渐明白,那英文也一样。我开始讲了两天英文,发现还可以。而且我自己也要学习好多东西。虽然工作上英文可以应付,但是到生活中因为从来没用过,有些话怎么说还要琢磨,逼着自己去学习。我不愿意让耀耀看电视,不会为了让他学英文而看碟片。我可以自己看,自己学一些儿歌、童谣什么的,在生活中给他念。中文也一样,中文的儿歌也得补课了。包括其他知识。孩子会说话后会问好多问题的。天为什么是蓝色的啊,树叶为什么会落啊,等等,这些东西我自己说不好啊,也许我自己得先学学百科全书了。一想到我自己有那么多东西要学的,就感到兴奋啊!这两天先看了《双语小天才》和《双语养育博客》,吸取一下经验。在这方面,听说Spring也有同样的想法,她也在网上看了很多相关的信息,并决定付诸实施。
       但是我不会刻意地教耀耀认字。不会强行灌输字卡什么的。通过讲故事和日常生活,他能认多少算多少。其他的交给小学老师吧。我知道要是强行灌输,他肯定能认识,不是这么教猴子,猴子都能认吗?但是我不想。还是崇尚自然的养育。

        电视在他自己主动要求前是不会给他看的。我们希望他是跟人互动,跟人交流,而不是跟电视,不是对着电脑。


以下段落摘自《科学的幼儿启蒙教育法》。符合我的观点:


       孩子未来的幸福人生该是如何的一个远景,我们可以用简单通俗的话语来表示: "更聪明"、"有出息"、"常快乐"。
如果你的孩子够聪明,他会自动去适应环境;先求生存,次求发展;能够立足社会,自然就能开拓前途,有出息了(至少不会让父母时时操心,终生挂虑)!更进一步说,如果先让你的孩子"爱学习"、"肯研究",就能"更聪明",自然他会喜爱工作,欣赏异己,胸容万物,造福人群,只要心无烦恼,也就会"常快乐"了。
孩子的智力和习性,随着大脑的成长,在六岁以前,几乎已经定型了。因此,在六岁以前我们就应朝着这些能让他幸福的"远景"去培养。


更 聪 明

所谓"聪明",就是耳聪目明。通常是指视听敏锐,见解正确,博览多闻,言语清楚,而且能举一反三,否则就是平庸之材,等而下之,便成愚劣了。所以说,蒙特梭利的科学教育理论,就从感官练习开始,把握孩子各项官能的敏感期,适时地、多次地、多样地来诱发孩子感官的潜力,使之更"精确敏锐"。
此外,孩子在学校和家庭"预备过的环境"当中可以由各种事物的形状、颜色、质料、性质……而得到:(1)明明白白的认知,(2)清清楚楚的辨识,(3)发现其间的差异,(4)归纳它们的类序,(5)分析其中的关系,(6)举一反三的推理。也就是由耳聪目明,提升到心智慧敏的阶段。
当然这要靠老师的启发和父母的诱导,尤其是家庭与学校密切"配合设计"和"联合行动"的计划教育,才能使你的孩子得到充分的智力启发。除开直接的智力开发之外,同时要培养孩子打开智慧之门的习惯和性格。也就是"敢尝试、喜探索、爱学习"的习惯,和常常发现问题,喜欢追根究底的性格,遇到这样的"可造之材",老师固然要不厌其烦地解答,父母也要不怕孩子打破沙锅问到底的麻烦,应该耐心地去满足孩子这些智性活动的需要。
这样经过学校和家庭由浅入深的训练,你的孩子会随着他的年龄增加,一天比一天更聪明。在感官练习的同时,孩子的"语言"和体能活动,也需要更多的刺激和引诱,因此我们也要不失时机地诱导他们这两方面的发展。
就头脑的成长来说,这三种练习,都是刺激大脑成长的来源,而且在三岁以前,最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因为"语言"能帮助小孩和大人沟通,引起大人更多的注意和反应。"运动"由爬到站、走增加了他的活动领域,也逐次建立了"独立"和"自信";同时,这对于孩子的大脑和脑下垂体,都有良好的刺激作用。
有 出 息

所谓"有出息",通常我们是指一个人,至少他对"事"有见解,遇"责"能担当,具备这两项品性就不会人云亦云,不知好歹,毫无作为。这类人在小的时候,他会依其所好,选择玩具或玩伴。稍大之后,他会是学校的队员,团体的中坚。也许可能他做得多也错得多。但他肯认错,肯改进,见到旁人有困难,他会自动伸援手,同学、亲友也信任他和他通财。这样的人长大之后,纵非国家栋梁之才,也是世上独立之士,他可以成家立业,而且会过一辈子小康的日子。遇有机会,他可以"时来运转",依附潮流,发达一番,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是指这类人说的。
常快乐

快乐是幸福的感受。而快乐的性格,也不是光靠遗传因素,就可以让你的下一代无忧无虑,坦荡幸福地过一辈子。所谓"常快乐",是指一个人,遇事不悲观,不但有安贫乐道的品格,而且也有不叫苦,不怕难的精神。这样的人,也常会有"富贵不能淫"的操守。如果再像麦克阿瑟为子祈祷文中所说的"具有一点幽默感",让别人也能分享他的快乐,那就更完美了。常快乐的性格,也是需要自小就开始培养的。而培养你的孩子一生快乐的性格,是要帮助他。
(1)喜爱工作──蒙特梭利说:"工作是人的特性",绝大多数的动物,没有这种"特性"。大人们因为"工作"带来成就感,活得有希望;小孩每天不停地忙碌,是在做他成长的"工作"。能够喜好工作,生活就绝没有"无所事事"的苦恼,反而会有"享受成就"的感受,神经病理学家也认为,一个喜爱工作的人,必然是一个正常的人,也是一个快乐的人。
让孩子养成喜欢工作的习性,就是从小鼓励他去工作,尤其是帮助你做点家事,完成以后示以适当的嘉许,他不但会有成就感,而且非常快慰。当然在最初开始,你得要斟酌他的能力,防止他的失挫。譬如要他帮你拿碗,最好拿打不破的碗给他拿。如果想培养他从失败中重新再来的性格,得要经过精心设计,以免弄不好,使他的小心灵受到挫折或产生罪孽感。

(2) 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习性──"助人为快乐之本"。曾经有一个靠领政府社会救济金生活的老人,将他多年积蓄的一万块钱,接济了更需要的人。如果你的孩子也肯"施舍",能够像这样一位"济人之急"的老人一样,那更可以"其乐似神仙"了。
(3)培养孩子"守分际、无奢欲"的操守,让他一生胸怀坦荡,无忧无虑,自然防止了不愉快事的发生。
(4)培养他美化生活的才能,使他的生活不刻板,不枯燥,而且能欣赏或创造美的境界,那岂不更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8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1:55 , Processed in 0.161351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