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212|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冯氏早教——看电视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21 19:4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家有“神童”不是梦吗——

http://vod.cctv.com/video/VIDE1258722157000539

看了这部片子,百感交集。

1
晚上,朋友打电话来,谈到中央二台正在讲冯氏早教商业运作中的负面问题。我与冯的商业运作没有任何关系,事实上,我曾当冯的面表示,并不赞同冯将他的运作完全交给一个只认钱的商业团队,那样的做法注定了冯氏的早教宣传和与此相关的加盟只会是一场难以持续的近乎圈钱的商业行为,“早教之父”的晚节也有不保之虞。然而,作为一代早教启蒙者,冯的学术活动功不可没,尽管他的商业运作问题多多。

2
片中揭露的虚假、作伪,实在令人作呕。这种低档次的商业行为,为人所抵制,也是必然的。如引起法律纠纷,也是咎由自取。

3
但片中,也有一个不健康的倾向,即用某些人的怀疑、否认早教和早教成效的方式来混淆视听,也绝对不是科学的态度。很多挂着权威、学者身份的人,一直在阻碍着早期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我国官方的幼教是十分落后而失败的,几乎几十年未变,这方面已严重阻碍我国人才的培养,也阻碍着整体教育的发展。

4
事态的发展是值得关注的。希望在泼出脏水的过程中,可别把孩子也扔了。



附:http://news.sina.com.cn/o/2009-11-20/061516637772s.shtml
图文:教育部批《早教革命》虚假宣传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0日06:15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图为:冯德全  
  本报记者高家龙
  关于《早教革命》一书冒用教育部名义进行虚假宣传的声明
  近期,我部经常接到各地家长来电举报和询问,国内多家电视台频繁播出题为“科技探索”、“揭秘婴幼儿大脑”等宣传片,推销《早教革命》书籍及光盘,一些报纸和网络媒体也大力宣传该书,并在其购物广告和宣传中多处冒用教育部名义,称该套资料“受教育部委托,得到教育部认可”,编写者是“教育部儿童潜能开发顾问”或“教育部科学教育课题高级顾问”,或称该书“被教育部列为中国家庭早期教育范本,并受到了高层关注”,“被教育部倡导且大力推广”等等。
  为此,教育部办公厅声明:教育部从未聘任过儿童潜能开发顾问和科学教育课题顾问,从未组织、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编写《早教革命》,更未鉴定、推荐和倡导《早教革命》。《早教革命》一书的编写、出版发行和推广行为均与我部无关。在儿童早期过早进行识字强化训练违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请有关单位和广大家长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教育部办公厅
  11月18日,教育部办公厅发表声明,批评《早教革命》一书冒用教育部名义进行虚假宣传,称该书编写者并非书中所称的“教育部儿童潜能开发顾问”。《早教革命》一书的主编是有着中国“早教之父”之称的冯德全,原为湖北大学教师,退休后创办湖北冯德全儿童潜能开发研究所并任所长,长期在全国从事早教活动。冯德全昨晚接受记者采访时喊冤:夸大宣传是经销商干的;自己是教育部一个课题组组长口头聘请的顾问,且该课题组的一个子课题给自己发了聘书。
  谈授权
  “经销商为了推广夸大了宣传”
  昨晚,记者通过电话联系上正在北京的冯德全。对于教育部认为的《早教革命》自称“受教育部委托,得到教育部认可”、“被教育部列为中国家庭早期教育范本,并受到了高层关注”、“被教育部倡导且大力推广”属于虚假宣传,冯德全表示,这些都是“经销商为了推广夸大了宣传”,他本人“并不知情”,“书和资料的宣传、发行我都包给人家做了,我很忙没有精力管。我只拿点稿费。”
  论身份
  “课题组组长口头聘请的顾问”
  教育部称《早教革命》编写者不是书中所称的所谓“教育部儿童潜能开发顾问”或“教育部科学教育课题高级顾问”,对此,冯德全坚持认为自己确实是“顾问”,只不过是“教育部‘开发儿童少年潜能研究’课题组组长聘请的,教育部人事变动很大,可能不知道”。
  他说,大概在5年前,“教育部‘开发儿童少年潜能研究’课题组组长在南京的一次大会上,口头聘请我为他们课题组的高级顾问,当时没有发文”,“后来这个课题的一个子课题给我发了聘书,聘请我为课题组的顾问。”记者提出要看聘书,并索要这位组长的电话号码,冯德全说,聘书在湖北的家里,这位组长的联系方式在浙江住处的电话本里,过两天回浙江才能提供给记者。
  说意见
  “我没有强迫儿童早期识字”
  教育部在声明中提醒家长,在儿童早期过早进行识字强化训练违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冯德全说:“我也反对儿童强化识字,教育部有关人士可能是听信了一些学院派人士的意见,将强化识字强加到我身上。”
  对于教育部的声明,冯德全表示:“这是一棍子打死人。教育部有些人对我有成见,总把我当成歪门邪道,因为我的教育理论跟传统的教育理论不一样,但是他们有几个人真正看过我的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2 13:38:06 | 只看该作者
再谈冯氏早教(2009-11-22 12:23:07)[编辑][删除]标签:冯氏早教 媒体 早教革命 早期教育 杂谈   分类:哈利诗抄、杂评、漫谈
对于冯氏早教,我有几点基本看法:

1

冯德全先生开了中国早教的一代先风,他含辛茹苦,几十年奋斗如一日,无愧为“中国的早教之父”,历史会铭记在册。

他的历史作用就是让中国大众在教育被垄断的情形下认识和接受早教的启蒙。他在没有官方支持、甚至还时常遭到打压的情况下,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运用各种可行的方式,向国人介绍有关早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影响遍及全国,其功劳远胜过同时代任何称得上教育家的任何人。

2

冯先生的学术贡献主要是在介绍上,在他的书中,汇集了各学派的早教方式和一些具体做法。从理论上说,自创的内容并不多,但却比较完整,也比较通俗。从学术上说,因为是启蒙者,自然更多综合其他大家的成果,因而在学术上缺乏精致和严密,也不成体系,换句话说,也还有不少问题。作为第一代启蒙学者,这种情况也非常正常。严格讲,冯先生也缺乏纯学术的底子和经历。冯的早教著述完全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和余地。我曾经建议,冯先生有生之年应撇开俗务琐事、汇集人才,主持这项有意义的学术工作,这样才有可能提升冯氏早教的品味,使之成为中国的第一早教品牌。

3

我基本上反对在没有真正建好基础的时候,进行大规模的商业推广。我曾经建议先做两件事:建立样板基地,培养师资与完善课程体系。冯的浙江公司为纯粹的商人所把持,当然不是我辈所能认同。《早教革命》的商业运作已经显示出严重的问题,这种做法对早教的健康推广带有致命的负面影响,其影响会对刚刚萌发起来的早教市场全局,造成反复和倒退。冯氏浙江公司的“加盟”同样也会带来种种问题,因为加盟者所祈求的还是商业效益,甚至会导演出“老鼠会”的局面。出现这种情况,我辈为之痛心,冯先生也需要反思。

4

在商业推广的问题上,从某种角度讲,因客观上没有现成的安全模式,出现一些问题,既是难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特别是对于一位基本上是学者的老人而言,难以控制商业运作,我是持一种宽容和理解的态度,何况他的成败教训,对吾辈而言也是一种经验。对于那种别有用心者,企图将冯先生妖魔化为骗子,从而诋毁早教,我从心底里鄙视。因为很多外来的虚假商业机构正从这里看到商机,而那些应试教育的黑色利益集团也在弹冠相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11-22 20:42:56 | 只看该作者
商业商机,就变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4 12:40:20 | 只看该作者
附:冯先生的几点说明:



关于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早教革命》
一书冒用教育部名义进行虚假宣传的
声明”的我的几点说明


冯德全



一、我从事教育实践和研究56年,近31年专攻0~6岁胎婴幼儿早期教育,写有30余本著作。其中除《0岁方案》系列为我研究所函授、邮购用书外,其余《冯德全早教》系列,《新编0岁方案》系列,《早教革命》系列都有合作单位负责出版、印刷、宣传、发行。按与合作单位协议,我不管出版、宣传和发行,只管“文责自负”。我欢迎各方专家和广大读者对我的著作多多批评指正。


二、我拥护11月19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早教革命》一书冒用教育部名义进行虚假宣传的声明”。教育部办公厅称:“从未组织、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编写《早教革命》,更未鉴定、推荐和倡导《早教革命》。《早教革命》一书的编写、出版发行和推广行为均与我部无关”。说得非常正确,有关《早教革命》的虚假宣传应由《早教革命》经销者负完全的责任。




三、我受聘于教育部科学教育•儿童潜能开发课题顾问完全属实。大约五六年前我居住深圳其间,教育部科学教育•儿童潜能开发课题组正在南京(课题组所在实验基地)举办全国加盟培训班,课题组负责人徐文怀同志急邀我前往南京培训班讲学,我的义务讲课受到与会者(大约100多人)的热烈欢迎。讲课后徐文怀同志征得我的首肯后高兴地宣布,特聘我为教育部科学教育•儿童潜能开发课题组高级顾问,全场又爆热烈掌声。徐先生说要给我发聘书,后来也许工作忙忘记了,我也并不在意顾问一纸,因为我担任全国机构顾问太多,怎会记得去要此证书呢?此事在场开会的,我认识的大约有陈慧、格日乐、胡军、曹博、熊燕、扈 鸣等同志可以作证,希望教育部和媒体前往调查。
以后一段时间,教育部科学教育•儿童潜能开发课题组一个子课题负责人曹博同志,又来请我任子课题顾问并送来了聘书,我碍于情面收下了。这聘书待我有空去武汉家里时寻找出来公布于众。


四、我拥护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早教革命》一书冒用教育部名义进行虚假宣传的声明”,但有三点不同意见,供领导同志参考:


1、“声明”是关于《早教革命》一书冒用教育部名义进行虚假宣传为题,是针对“虚假宣传”的;但在这一主题内,为什么后面又写了“儿童早期过早进行识字强化训练违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请有关单位和广大家长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而我一贯提倡的“视觉语言”理论指导下的环境濡染、生活游戏识字,像宝宝认物、说话、走路、听音乐一样,孩子们非常快乐,毫无负担!绝不是过早进行识字强化训练。
这是很不妥当的,因为二者是两回事,性质完全不同,前者是市场“打假”,后者是有关识字教育的学术讨论问题,而学术讨论问题,政府领导机关是不宜“打棍子”的。何况这样做是给社会冯式错误早期教育的误导。


2、我的早教理论不论是正确也好还是谬误也好,但“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同步、相似发展”只是我的早教理论其中的一个部份,我发表的《0岁方案》到《早教革命》中,还有其它许多非常重要的部份,而教育部办公厅的“声明”一字不题,这会给社会一种冯式错误早期教育的误导。


3、我研究早期教育整整31年,当时在国家教委(初教司给我来信,时任教委主任的李鹏同志曾派人前来关心),全国妇联(来信,当时康大姐也很关注),国家计生委(有信,请我多次出席早教示范区会议,给我发有两项高级聘书),国家科委(对我项目有专家团评估报告书)以及许多国家领导人和科学家、教育家程思远、费孝通、钱学森、于光远、彭佩云、王夫棠、薛焕玉、李成文、张微之等都关心的项目,又是我们专家团队艰难困苦走过31年的项目,教育部办公厅的领导,不向我当事人作那怕是一个电话的调查询问,就突然发表《声明》,批判我“过早强化识字”,对此,我深深地感到遗憾和悲哀!


五、我也理解教育部办公厅的同志,你们了解从《0岁方案》到《早教革命》的发展过程确有一定困难,因为:一是31年,时间垮度太长;二是教育思想上同一领域有不同观念,情况较复杂,你们受不同影响;三是整个过程人事更迭频繁,可能资料并未交接。可谁又知道民间教育研究的艰苦和辛酸呢?想起30年的经历我经常想哭!但在软科学领域里不用国家一分钱,坚持31年,初步完成一个创新的理论体系,这在当今中国恐怕绝无仅有,我盼望得到教育部办公厅的关爱!


六、我和我的研究团队的最高理想是:变沉重的人口负担为无穷的人才资源;变艰辛的养儿育女为无限甜蜜的天伦之乐;并希望建设"快乐天下父母心" 的科学育儿新文化!为了早日实现这一理想,我更渴望教育部办公厅大力号召教育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发展科学的早教事业,带领我们前进,包括支持民间早教研究机构!我研究的项目,早已获得“中国早期教育最具影响力品牌”证书,我热望教育部办公厅大力支持我们,让中国早教品牌走向世界。


我们一定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离不开创新的教育,其中包括科学早期教育,创新人才要从小培养。我寄希望于国家教育部的领导同志帮助我实现一个老教育工作者早教创新之心愿!




我今后还将继续发表“说明”,汇报情况,适当时接受各方媒体的采访,谢谢耐心看完本“说明”的读者们!
   
2009年11月22日于杭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4 12:47:16 | 只看该作者
心情沉重 百感交集

                    曹国兰

再次阅读教育部发表的“声明”以及观看央视二套的节目视频,我心情沉重,百感交集!



首先,对于商家的过分炒作深感痛恨,他们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而不折手段的做法,实在是令人恶心!



第二,对于冯式早教的受益者——孙天昌父母面对媒体所发表的违心声明,感到十分气愤,虽然说《早教革命》宣传片在全国范围内的公开演播给尚未成年的孙天昌带来了困扰,但是也不应该否认他的成长与冯式早教的关系,他们的声明除了迫于形势压力之外,我怀疑是不是另有所图!



第三,对于北京市某幼儿园的园长以偏概全的言论深表蔑视,我姑且不去追究她所说的那两个孩子是否真的存在她所说的那些问题,我只想问问:你有没有对3岁识字过3000的儿童是怎么被培养起来的做过深入的调查?你有没有对于如此早慧的孩子进了幼儿园之后出现的问题进行过深刻的检讨和反思?



第四,对于某些专家因从未见过广告中所宣传的那样的孩子,而怀疑冯式早教的效果,甚至批判其是伪科学的说法,我认为完全是一种井蛙之见!我不敢说他们之所以要这么讲是否也是受利益之驱,或者别有用心,至少我认为他们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很不客观的,更是不科学的!我想,他们这些人一定没有看过冯先生的书籍,更没有认真地做过一线的早期教育工作。



第五,对于教育部办公厅在发表的声明结尾处打出的“在儿童早期过早进行识字强化训练违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请有关单位和广大家长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的这句话,我深感忧患和悲哀!中国本是一个有着几千年优秀传统教育文化的国家,因十年浩劫造成了历史的倒退,已经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好不容易出现了像冯先生这样的专家学者,几十年如一日的研究人类的早期教育,推出来“0岁方案”这样的科学方案,培养了那么多卓越的青少年儿童,让人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做出如此贡献的人应该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那样受到国家的特殊奖励才对呀!怎么能在不分青红皂白的情况下给与如此沉重的打击呢?国家教育部,作为一个国家拥有绝对权威的最高层教育行政部门,面对学术上有争议的热点问题做出如此判断和号召,我认为实在是太草率、太武断、太令人心寒了!这是国家的悲哀,是民族的悲哀!中国的教育还会有改革的希望吗?中国的人才奠基工程还会有出路吗?



为了民族的振兴,为了国家的兴旺,我真诚地希望:“在泼出脏水的过程中,可别把孩子也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4 20:51:10 | 只看该作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3f07200100fzga.html

冯爷爷早期教育网的郑重声明(2009-11-24 08:55:14)标签:早期教育 早教革命 电视宣传片 冯德全 太原 杂谈   
冯爷爷早期教育网的郑重声明 
 近日,由我国当代早教之父冯德全教授所著《早教革命》教材,因各别经销商擅自窜改广告片内容,引发有关部门声明及电视媒体报道。为了解除广大会员的疑虑,冯爷爷早期教育网(www.fengyeye.com)特做如下声明:

  一、冯爷爷早期教育网是《早教革命》唯一指定官方服务指导网站,其它打着“冯爷爷早期教育网”、“早教革命”、“冯德全”等旗号,但域名并不是www.fengyeye.com的网站均为假冒。此次事件中的夸大宣传及无售后服务均与我站无关;

  二、关于冯德全教授是否受聘为“教育部课题顾问”头衔的回复

  冯德全教授从事早期教育课题研究三十一年,距今时间跨度较大,在此期间内教育部人事变动颇大,因此产生误解。对此,广大会员可阅读冯德全教授做出的“关于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早教革命》一书冒用教育部名义进行虚假宣传的声明’的我的几点说明”,也可点击声明下方相关视频进行了解;

  冯德全教授关于“教育部课题研究”问题的说明【点击播放】

  三、关于孙天昌父母在电视媒体说辞的回应

  在11月20日晚,某电视媒体的一档栏目中,采访了孙天昌父母。孙天昌的父母矢口否认在教育孙天昌的过程中与“冯式立体早教法”有任何关系,并表示对参与拍摄《早教革命》电视宣传片并不知情,亦未授权,此言论不但令一直关心他们的冯老伤心,也引起很多会员及关注此事发展的广大家长的关注,为审慎起见,冯爷爷早期教育网将《早教革命》发行方提供的资料进行扫描并上传,请各位会员及家长查阅;

  1、广告片拍摄是否有授权、孙天昌及父母是否毫不知情:孙天昌父母及本人拍摄《早教革命》电视宣传片的书面授权协议,协议内容如下:

  本人系冯式立体早期教育法的受益人,特授权《早教革命——冯式立体早期教育法》大型专题电视宣传片,在各电视台、平面媒体播出或刊登中使用本人及孩子的真实影像资料。(并附有亲笔签字,扫描本见附件)

  2、育儿过程中是否与“立体早教”毫无关系:在孙兵、崔书云(孙天昌父母)合著的《家庭早期教育指导手册》一书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这样的陈述:

  “奶奶梁彩凤,1999年受聘于‘山西宏昌早教研究所’任研究员,同冯德全教授一起在太原推广儿童早期教育。孙天昌以及她的两个外孙女和她的第二个孙子都是在她的亲自指导下实施的。”

  “孙天昌的父母孙兵、崔书云,夫妇二人志同道合,自孙天昌降生之日起,就痴迷于儿童早期教育,1999年辞掉原来的工作,到太原同冯德全教授一起专门从事早期教育的实验研究和推广工作。”

  山西晚报2007年7月3日一篇题为《13岁少年创高考奇迹》的新闻报道指出:

  “1993年母亲崔书云怀孕期间,得到了一套《0岁方案》,认真读过后,崔书云将早期教育的理念讲给了丈夫和公公婆婆,全家人对此高度认同。”

  (注:《0岁方案》中相关理论后来渗透到《早教革命》一书中。)

  四、关于“儿童早期识字”强化训练违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问题

  在教育部的声明中,指的是个别经销商对《早教革命》的夸大宣传,而这中间夹杂着关于“儿童早期识字”的质疑,而这二者虽于不同性质,一个是虚假宣传,一个是学术研究,这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关于此点,冯德全教授有正面回复,可点击下方视频链接进行了解;

冯德全教授关于“婴幼儿识字”问题的回复【点击播放】

  另外,《早教革命》电视宣传片中关于珲春的赵熙兮,长春的武笑平、崔百卉以及我站上传的早教成果展中贾茜雯、朴智恩、尹博等视频均为真实案例,应学员家长要求,我网站特在此给予公正。

  五、关于“请广大家长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的声明

  冯德全教授编著的《早教革命》是由正规出版单位——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现已发现一些不法份子无视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擅自违法销售侵权、盗版产品,不但侵犯了《早教革命》作者的知识产权及发行方产品发行权、销售权,也给广大消费者造成误导产生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对此“请广大家长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特此声明

  冯爷爷早期教育网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相关链接】

  附:相关实拍资料



  该图片为教育部“科学教育”视听子课题组聘请冯德全教授为高级顾问的聘书。

  (该图片为证书原件扫描本)



  图片为:孙天昌一家与冯德全教授合影

  (该图片为电视宣传片拍摄现场实拍照片电子本)



  该图片为孙天昌父母(孙兵、崔书云)及其本人亲笔签订的授权书面协议。

  (该图片为授权书原件扫描本)





  该组图片为孙天昌父母(孙兵、崔书云)合著的《家庭早期教育指导手册》封皮、内文第6页(该图片为书封皮及内页扫描本)





  以上一组图片,均为《早教革命》方法篇二目录全部内容扫描本

  该目录资料信息充分说明冯德全教授以“立体早教”(行为早教,潜能开发,性格培养)为早教理论核心内容,并非如媒体所报道把“识字强化教育”作为理论的“落脚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4 22:03:05 | 只看该作者
三谈冯氏早教——回味那部电视片(2009-11-24 21:40:08)[编辑][删除]

标签:冯氏早教 媒体 早期教育 杂谈   分类:哈利诗抄、杂评、漫谈


如果我当教育部长,我会将那部片子中出现的那些专家一一解聘,因为学前教育的专家居然没见过认得两三千字的幼儿,居然不懂得幼儿识字的机理,导致一个堂堂大国的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如此缺乏常识而令人诧异的声明。而且,把一个幼儿识字的学术争议,搞成了是非问题,并与欺骗想联系。一个教育部,在这个年代,做出这种事情,丢脸,丢大了!几十年前,美国就通过国会拨巨款发展学前幼儿识字,并认为这是美国保持在世界上领先地位所必需的战略举措,我们的教育部却还在反对幼儿识字!搞一个片子,弄了几个月,花了那么多钱,搞出来的东西不成样子,到处是漏洞,竟连罗织罪名的事都不会干,这样的媒体也得换人,是的,一定得给中央电视台台长打电话,真丢脸!他娘的!

[ 本帖最后由 huge57 于 2009-11-28 12:5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12-8 13:24:00 | 只看该作者
我并不认为过早识字太多就是好事。我人在北美,这里的政府在幼儿园期间的教育跟国内比差距很大,并不像lz说的发展幼儿识字。不仅是幼儿园,即使上了小学,基本上孩子都是快乐童年。就拿我儿子上的幼儿园来说吧,这里的幼儿园,政府部门就会频繁的不定期检查,对于教学计划,没有太多要求。检查重点,就是安全,健康。要求孩子每天要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有时候天气太冷了,园长说希望孩子们能在屋子里多学习一些,都被政府批评,说孩子需要的是健康,而不是认识那些字。

相比之下,国内的幼儿园,就连入学的时候,也要考试一番。现在居然到几个月,就要教汉字了。个人觉得实在是没有必要!这也许就是中国和国外的不同,中国比较注重书本知识,一定要背,要记,即使不明白条件反射也要记住。而在国外更注重的是方法和实践。我想各有利弊,但我更倾向于方法和实践,主要因为感觉自己上学的时候实践的太少,又把很多精力放在背上面了。导致工作以后,感觉很多东西还是重头学起。

中国中央台的这个节目,是为了解救那些沉迷于早教的家长们的话,我觉得还是很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12-17 12:59:48 | 只看该作者
早教革命-感觉不是很严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1-14 12:13: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huge57 的帖子

早教革命的书我看了一下,还是蛮有价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2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0:14 , Processed in 0.11487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