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40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是分享阅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8-12 14:1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四、五岁的孩子,总喜欢缠着大人给他们讲故事。无论是奶奶口中的牛郎织女,还是童话大王里的舒克与贝塔,都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而年幼的孩子之所以能够像成年人阅读书籍一样,兴趣盎然地听别人给他们讲故事,就是由于他们已经拥有了丰富的口语词汇,在语音和语义之间建立了联系,听到一个词,就能够明白它的含义。那么,有没有可能充分利用孩子们已有的口语经验,帮助他们从被动地听别人讲故事,逐步过渡到自己主动读故事,最终学会独立阅读呢?
  众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美国教育学家Holdaway等人在对阅读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充分考察影响读写能力获得的有关因素后认为,儿童的阅读学习过程,就是基于已有的口语经验,建立字形与语音之间联系的过程,通过语音的中介作用,得到语义。只要方法得当,成年人与儿童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能够极大地帮助儿童获得阅读理解所必需的解码技能,扩大书面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儿童的阅读学习。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教育方法,即我们将要介绍的分享阅读法(shared book reading)。
  分享阅读,有时也译为"大书阅读",主要指利用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根据儿童认知规律编写的分享阅读材料,配合分享阅读教育方法,在家庭或者幼儿园实施的一种不以学习为直接目的、类似游戏的阅读活动。起初,以成年人为儿童逐字朗读为主,多次重复之后,随着对故事情节和语言的熟悉性增加,逐步提高儿童对阅读活动的参与水平,使其在整个阅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最终过渡到儿童自己独立阅读。
  口语与书面语紧密联系,又存在一定差别。从严格意义上说,"讲故事"和"读故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主要使用日常口头语言,遣词造句不固定,具体用语有极大的灵活性,同一个故事的两次讲述,往往不尽相同;而读故事则以书籍中的文字为蓝本,通过成年人的朗读,为故事中的书面语言提供语音信息,让儿童结合自己已有的口语知识经验,达到对故事的理解,其用语比较书面化,句式相对固定,符合语法规则,语言较规范,可多次重复。相比之下,成年人为儿童朗读故事,为他们提供了接触正式书面语言的机会,并且,还可以让儿童发现,能够在书本中找到许多有趣的小故事,从而激发他们对阅读学习的兴趣,对今后的学习产生有意义的影响。因此,照着书本给儿童读故事,是一种比讲故事更有价值的游戏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8-12 17:40:35 | 只看该作者
我现在每天至少要给偶家多多小祖宗读那本《青蛙王子》三遍,那本书至少有上千个字,每遍得读九分钟,一天下来,俺这嗓子可真是经受考验啊! 昨天我已经把这个故事录音刻碟了,呵呵,这下子,小祖宗想听多少遍,随便了:)昨天刻完碟自我欣赏了好半天,忽然发现俺这嗓音还真是不错呢,角色表演也很到位,XIXI,以此受到鼓励,今天晚上继续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9-5 12:49:21 | 只看该作者
good , thank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7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4:08 , Processed in 0.073201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