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30 毛毛2006 的帖子
心態的轉變—不要管兒子讀不讀,媽媽喜歡讀也可以
如果他不讀,你在他附近讀,也是有效果.如毛毛喜歡老子,
你可以只讀老子,論語先放下,等毛毛老子很熟,很有成就感,可以再讀論語
我之前想讓我兒子有早上讀經的習慣,是從他喜歡的大學開始,
每天早上讀大學,大約讀了3個星期,
習慣的形成要21天…
毛毛還小,放松一些..
王教授的引導孩子自己管理自己也是我的目標,布丁媽己做到,大家一起加油
你可以參考以下我的轉貼—
王財貴教授--
做一個有智慧的老師該如何引導一個孩子呢?從現實工作上來看,這個老師能不動就不動,能不講話就不講話,能不管理就不管理,這就是教學的最高藝術,這是"智慧的教師"的本色。一切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讓孩子自己願意學習。而這樣自己管理自己,自己願意學習,我們很容易就發現他會有一種自豪感!他覺得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是一件榮耀的事,他的現實表現是從內心發出來的,不是用一個被要求的自己去激勵現實的自己,也不是用一個被規範的自己來責備自己。他的光明好學的自己跟現實的自己是合而為一的,這其中有一種深度的滿足感,安全感,也就是幸福感。
我要尽量爱护她的心情!”
有许多家长说,孩子读经读了就忘,或者说,读了易忘。这是孩子的记忆力不好吗?
假如我们将出生的孩子比做一张白纸,父母的早教就是拿着笔在纸上作画——千万记住,只有笔没墨的,没有纸是不能作画的。
孩子的记忆能力永远和大海一样,只有家长的望洋兴叹,永远无有枯竭之日。
说到记忆力不佳,成长之屋对此倒有一个结论,私以为观点不凡,兹用我之语言,将其论述一遍,给诸位父母做个参考。
天地之间、世界万物由气相充相盈,而作为“天地人”三才之一的人,更是由气所主宰。
人的血液流通,是因为气在牵引,听到一句不合意的话时,心里面的气乱了,这叫气逆。
孩子涉世未深,心中澄明干净,气血和畅。他可以做到一边玩一边用耳朵记住身边响起的声音,所谓无意识记忆,正是说明他的记忆力好,那么又如何会发生记不住的情况?答:气逆也。
我将这个道理讲给一个朋友听,她听完后回了一句话给我:“我要尽量爱护她的心情,不让她气逆。”正是这个意思。
读经,或者说读书,本该是快乐的事情,一旦父母与孩子之间发生了某些磕绊,孩子不高兴了,“生气”了,那么即使背了一些,也会容易遗忘。这其实很好理解,当他的全盘心思放在与你怄气、斗气之上,哪里还有空余处去容纳别的事物?
便是“爱护心情”,也不是百依百顺,而是塑造出一种祥和的氛围,让孩子学习、生活,让孩子从读书中找到快乐。
不强求、不考试、不苛责、不讲解,以平和的态度对待孩子,对待与他读书的时间,这会得益多多!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