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2305|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到底应该怎样让孩子学历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3 12:5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其实,这文的内容在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 ... age%3D1&page=11
这个链接里已经说了很多。不过,当时为了赚积分,把一贴的内容拆分成n贴发表了,有些地方因为写的比较快,有写笔误,造成了歧义。所以,这回梳理以后,重新发一个主题贴。

首先,学历史有没有用?这个问题是许多家长关心的。我只能说,历史就是务虚,指望着能出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那是不切实际的。抱着这种心态的父母,不如让孩子去学英语吧。但是,如果上到更高层面,历史/哲学这些务虚的学问,对一个领导者来说,可比英语之类有用处多了。邱吉尔/毛泽东这些人的例子就不用我举了吧。就算是现在,高层干部还是要请老师讲国史的。实在是因为历史这东西对提高人的思辨能力,了解天下大势,有着莫大的好处。知史可以知兴亡呀。

其次,怎么学。朱熹曾经说过,从资治通鉴入手,看完通鉴再看前四史。这样的要求对不知句逗,不懂文言的现代人来说实在是太高了。就算是做父母的,看完这几本书的原文的,我估计也没有。那么,现代这种浮躁的环境下,如何能让孩子学些历史呢?我认为,从优秀的历史小说入手,不失为一条捷径。以二战东线/西线/太平洋战场而论,西蒙诺夫的卫国战争系列/最后一役系列/战争风云系列,都是既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又是大致轮廓正确的战争史著作。文笔既好,读起来也并不枯燥。小孩子喜闻乐见,也同时培养了对历史的兴趣。以此入门,事半功倍。中国的历史小说没有这样的优秀作品,就我所了解的宋史而言,金瓯缺还算差强人意,可以一看。要是实在没得选择了,就明朝那些事儿之类的凑合看吧。

有了兴趣以后,怎么办?引导孩子看比较通俗易懂的学术著作。这学术著作的观点是否正确,并不需要去特别关注。做家长的只需要把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论述著作,放到一起拿给孩子看,孩子自然会去分辨。想当年,我最大的乐趣就是这样看书。他是这样说的,他是那样说的,那么他为什么要这样说,他又为什么要那样说,哪个是正确的,哪个是错误的,或者二者都是各自有各自的道理,大人孩子一起看书一起讨论,可谓其乐融融也。这不仅是在学习历史知识,也是在学习人性,提高思维能力。

如果,仅仅是如果,这样还不满足,那么好,教孩子去看索引/去查原始资料。这就是已经入门了。家长就不需要再操心什么了。现在,这类论坛多的很,中国史有国学,都是可以下载到史籍的。外国的历史,恐怕就需要家长掏钱买英文/俄文之类的原版书籍了,呵呵。

从小说入手,到看原始史籍,其路可谓漫长也。许多孩子做不到最后,那家长也不需烦恼,顺其自然好了。只要把方法教给他,说不定哪天,孩子就有兴趣了。如果一直没有兴趣,那也不必勉强,记着,历史毕竟是务虚。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HMB + 2 + 2 精品文章!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11-3 19:50:28 | 只看该作者

  务虚是最大的务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11-3 20:05: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y_wllw 的帖子

两种选择:以史为鉴,开天辟地;把研究历史作为职业。不管怎样,不让历史淹没,而让历史延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11-4 09:05:31 | 只看该作者
我是觉得 历史只是一面镜子,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嘛,这就是借古观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11-4 11:54:1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有适合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的历史好书推荐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11-5 10:05:31 | 只看该作者
为学而学,不可取也,顺其自然最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11-5 14:17:32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认为男孩子特别应该看一些历史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11-5 19:27:10 | 只看该作者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的序言中所写,供参考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的改进,对其国家自身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HMB + 2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11-6 11:56:36 | 只看该作者
历史是一种积累,怎样学,各人有各人的法子。

别太上纲上线就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11-10 16:32:14 | 只看该作者
历史的学习也要孩子能理解的时候进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1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4:31 , Processed in 0.133542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