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51599|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跟我来》看云的博客――薛瑞萍老师的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30 10:05: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跟我来》看云的博客――薛瑞萍老师的话
这不仅是老师所需要的,也是家长需要的,我想当我成为一个家长时,它亦是我引领孩子成长的最好的建议。

因为孩子──“请跟我来”之一
亲爱的家长:
您好!
很高兴因为孩子,我们走到了一起。初入学的孩子,对学校生活充满了向往,老师将会尽全力保护孩子浓厚的学习、生活热情。然而,有些家长以为,孩子进 入学校,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事情──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念。决定孩子将来的,首先是家庭。当然,你也可以举出文盲父母“培养出”优秀子弟的例子来反驳我。但你不要忘记,物以稀为贵,之所以文盲之家的才俊可以名噪一时,恰是因为那样的情况太少啊。书香门第出学者──谁会为此而惊讶呢?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给教师的建议》里指出:
“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学素养。”“所有那些有教养、好求知、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心的家庭。”
所以,如果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为读书型的父母,那就从今晚做起──和孩子一道,安静地看书。如果你不能在书桌前坐半个钟头,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从早到晚坚持五、六个小时的艰苦学习呢?今后,关于孩子的读书,关 于家长的读书,以及教学教育中的其他问题,我们会根据具体情况向您提出建议,仅仅是建议。如果您愿意,如果你真的很爱你的孩子──请跟我来。
今日建议:
一、在孩子的书包里装一本轻便的课外书,他作业完成的时候可以看。
二、给孩子买《新编365夜儿歌》。在汉语拼音学完之后,我们要将它列入课外阅读书目。一定要是正版。不着急,两三个星期内买到都行。
三、每次给孩子买书的时候,您也给自己买一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10:01:26 | 只看该作者
梦想──“请跟我来”之二
亲爱的家长:
感谢您的配合。
拼音教学还没有结束,我知道,我们班已经有四分之一的家长开始和孩子共同读书了。我相信,这些走在前面的家长,他们的孩子,也必定会走在全班同学的前面。负责任的父母,能够给予孩子的,决不止是孩子生活所需要的衣、食和漂亮的玩具,而是能留给孩子──个丰富的精神世界。家长也许有读过《傅雷家书》的,如果没有,建议你一读。傅雷先生是一代宗师,治学严谨,治家也不例外。这本书收集了傅雷写给儿子的180多封家信,洋洋洒洒数万字,字字爱意涌动。每一个读过的人,无不为傅雷先生爱子、教子情之深切所感动。傅雷的儿子傅聪在70岁的时候说,他不敢看家书,因为每一次看都要太激动,太动感情,整天都没办法工作。
我们每—个做父母的,能不能也留给孩子这样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我们不可能像傅雷那样,写出传世之作。但是,有一样我们和傅雷是相通的,那就是一颗爱子之心。因此,在第一周部分家长参加的家长会上,我们共同制定了一个计划:每个学期,老师、家长和孩子共同编写一本书,记录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故事。小学五年,每个孩子就有了独属于自己和爸爸、妈妈的10本书。这10本书,必将把您带入教育的美丽殿堂,让您在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享受教育的芬芳;这10本书,也必将让孩子感受成长的快乐,感受亲情的圣洁。
我们把这套书命名为《热爱生命系列丛书》,为什么呢?教育,就是要让人越来越热爱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教育是无处不在的,学校、家庭、社会,处处都有。在第一封信里我就说,真正决定孩子将来的,在于家庭。这也是我希望家长共同参与的原因。至于书的体例,我想主要就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家长记录孩子成长的文字,一部分是孩子自己的文章。家长的文章随时写,随时夹在里面。如果你愿意,可以让孩子带到学校,合适的,我会读给孩子听。拼音学习结束了,我们就可以让孩子用拼音来写话,写儿歌,也请家长一并收藏好。用文字,留住我们和孩子共同走过的童年。这是我的梦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10:04:53 | 只看该作者
定能生慧──“请跟我来”之三
亲爱的家长:
“定能生慧,静纳百川。”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这些古语告诉我们:静心──静气,对于渴望获得知识、拥有智慧的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学习就是向世界汲取生命的能量。人们常用“海绵吸水”来形容一个人如饥似渴的学习状态,而海绵,恰是柔软无声的。
爱吵爱闹,意味着一个人的心门是闭塞的。他的眼里只看见自己,他的耳朵只听见自己。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从生活、从书本有所吸纳和汲取?“聪明”──耳聪目明,顾名思义,就是指一个人的听觉、视觉习惯性地处于聆听和搜寻的状态。
聪明的孩子是很容易辨识的。根本不待考试,你只要注意他在人群中听人说话的神情就知道了──至于上课,他的专心致志,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所以,如果孩子爱吵爱闹,听不进别人说话,不要以为这只是个性有缺陷,这也是可忧的心智状态。
培养孩子的静气,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
家长要做到的是:自己先不制造噪音。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尽量柔和地跟孩子说话。
当你除了叫喊,不能引起孩子注意的时候,孩子已经被你训练成“很难对付的人”了。这样的孩子,到了学校,是不能期待教师的“和风细雨”对他产生作用的。
一个问题:除了叫喊,不能引起孩子注意的原因在哪里呢?大约因为你说的是老一套,你的话孩子早就厌烦了;说不定,你的语言还不够卫生:而脏话,最容易污染灵魂,毁掉孩子成长所必需的宁静和清洁。
都说孩子服教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教师语言相对丰富,能以其内容的新鲜吸引孩子。而这种语言魅力来自何处?
是读书──日不间断的读书。除此而外,别无他法。
如果你想让孩子喜欢你、聆听你,试着这样逼迫自己:一定让自己的语言新鲜、洁净、有趣味。如果觉得很难,那就意味着──你该读书了。
爱读书的父母,最容易带出爱读书的孩子。
更多时候,不需要你有意去培养──你津津有味的阅读,对于他就是最好的诱惑和示范。读书需要静心,读书也能培养静心。
试试看吧。先做读书人,然后谈教育──和孩子一起成长,这才是为人父母应当追求的幸福。
今日建议:
一、如果你家电视,音响声音一向很大,请立刻拧小。噪音是儿童智力最凶恶的杀手。
二、如果想跟孩子讲什么道理,试着用小故事、儿歌来说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10:05:52 | 只看该作者
分享──“请跟我来”之四
亲爱的家长:
关于《热爱生命系列丛书》,有的家长写了几篇后不知道怎么往下写了。今天特别推荐吴泽桐的妈妈写的几篇文章──作为孩子的老师,我深深为之动容,相信您读了之后一定和我有着同样的感受。
跟着你走,其乐融融
(一)
晚饭后,灯光下,我和儿子各捧一本书,乐在其中。自从有了老师让买的《新编儿歌365》一书后,儿子每天晚上都要读两首儿歌。尽管现在他还不能自觉自主地阅读,但我相信,在从书中吸纳和汲取的过程中,他一定会逐渐喜欢上阅读的。
儿歌里起初的几篇大多是描写冬的景致和情趣的。读完两篇后,儿子说:“妈妈,我也喜欢冬天,盼望着冬爷爷赶快来到,那样,姥姥家的小花猫就可以在雪地上画梅花了,多好哇!”我一时怔住了。没想到这么美的语言竟是从他的小嘴巴里说出──小花猫在雪地上画梅花,多么鲜活洁净的语言,多么至纯至美的意境!童心,童趣,真好!

(二)
说说我的老公。
前几天的家长会是老公匆匆从外地赶回来参加的,这是个好的开始。会后看着老公记得密密麻麻的纸,并拿着老师发的《定能生慧》一文圣旨一般阅读,不禁哑然失笑。看来,老师,不仅在孩子眼里是神圣的,在家长心里也是至高无上的。起码我老公是这样。或者是他还葆有一颗可贵的童心吧。
接下来,我发现老公开电视时,自觉地把音响声拧小了;每天晚上,我们都会谈论一会儿孩子,这可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啊。要知道,因为儿子,我们可没少吵架。(儿子入学前,老公认为教育孩子就是我的事情)
更让我欣喜的是,老公在外面应酬的时间少了,他也开始拿着《读者》读书了。而且,这几天,他对孩子说话的语言也变了,开始和风细雨了,开始循循善诱了。
还有什么事情比这更开心呢──儿子在成长,老公在变化,家庭的温馨带来的是每个人心情的愉悦!这实在应该归功于Ms.常倡导的共同读书啊。
先做读书人,再谈教育──真是经典!
这只是其中的两篇。面对这样的妈妈,我除了感激,还是感激。
读了这样的文章──没有任何功利的极纯净的文字,您有什么感想呢?学期结束,我们将在全校举行《热爱生命》书籍拍卖会,那时候,我们看到的,将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呢?
不要回信,只要您的签条──只要让我知道,您读过了。请孩子明天带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10:06:27 | 只看该作者
你是真正的收信人吗──“请跟我来”之五
亲爱的家长:
过去的四周里,我们看到:绝大多数家长在用行动配合教师──在用爱心,和孩子一起克服起步阶段的困难。
孩子学习是艰辛的,这是一个爬坡的过程,一旦上了路,对于您的家庭、对于教师,都是一件幸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自然要竭尽全力引领、帮助他们,如果再能得到家长的帮助,那孩子是多么幸福。相反,那些得不到父母应有关心的孩子,又是多么可怜。养育养育,在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的今天──父母责任更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抚养。教师的责任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家长呢?
教师能做到的是,一方面将分内之事圆满扎实地完成,竭尽全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另一方面为愿与孩子一起爬坡的家长指出努力方向。同一个班级,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平时不闻不问,考差了大发雷霆,是不负责任的突出表现。
永远不要苛责孩子。如果你以为孩子不够聪明,问问自己遗传了什么;如果你以为孩子行为习惯不好,问问自己如何做的榜样。
教师也知道,最该牢记这些话的家长,往往最不把这些话放在心上;那些各方面做得很好的家长,反而会从中得到警示,更加关注孩子们的成长。
所以,谁以行动“跟上来”了,这些信就是写给谁的。
你是真正的收信人吗?
今日提示:
关于《新编365夜儿歌》,要紧的是一定要买漂亮、悦目的正版。这是培养孩子“爱书之情”的第一步。有些孩子书包里还没有课外书,这样的孩子是很可怜的。另外,有些孩子的课外书或者字太小,或者是盗版,或者是流行的卡通书,这样的书都不能很好地培养孩子的“爱书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11-2 12:35:25 | 只看该作者
我很多时候都冲孩子大喊大叫.是我修养不到.要学习.孩子其实很好,是我方法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11-2 13:28:38 | 只看该作者
老师说的很好也很对,可有时自己真的很缺乏耐心,关键时刻总是控制不住,等发完脾气又才发现自己错了,郁闷!看来想望女成凤,不得不从自己改变做起啊。和我一样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加油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11-2 16:44:57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太好了,我也是有时也控制不住,就想大叫,我也知道这样不好,可就是有时控制不住,不过自从在上了这个论坛,我还是有很多改变的,大部分时间不在大叫了,都是尽量克制自己的,现在这方面的意识很高的,谢谢各位楼主了,谢谢也改变了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11-2 19:13:54 | 只看该作者
请问有没有博客地址的链接,找了好久,没有找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11-3 08:40:58 | 只看该作者
我现在越来越多的对女儿吼,只有这样她还听得好,我认为理所当然了,原来问题还我方法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0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11:48 , Processed in 0.218455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