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绘本阅读的讨论
[/url][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3ce4690100f4qh.html#3e3ce4690100f4qh]
关绘本童书在图书市场很火,尤其是外国原创绘本更是受到前卫家长的热捧。说明了早期阅读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本人由于接触到很多进行过早期绘本阅读的孩子,而不象普通家长那样一般只接触到自己的孩子,对绘本阅读的利弊效果就有更多的比较。
首先谈谈绘本阅读的优势。绘本阅读相对于无阅读和文本阅读的优势是明显的。绘本是指以手绘图画来讲故事的儿童读物。绘本是直观的,以画为主,字少而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很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绘本出现的主题是亲近儿童的,有关于亲情的,有关于友谊的,有关于爱心的,有关于自然知识的.绘本的主角多半是动物,为孩子喜闻乐见.好的绘本,每张图像都有丰富的内涵,图与图之间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表达绘本的整体意境,能预留给孩子想象的空间,能带给孩子美的熏陶和教育。绘本作为儿童读物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一个世纪以来,出现了许多充满哲理与诗意的经典作品.如《大卫,不可以》,《彩色的乌鸦》,《愿望树》,《我带月亮去散步》,《米菲在海边》等。
接下来要谈的是,可能也是众多家长、老师不太能接受的,绘本阅读的劣势。
首先,绘本阅读实际上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阅读。严格的讲,只能算作“前阅读”,是从口语输入到书面语输入的准备阶段。而且也并不是必经的阶段。很多有良好文本阅读习惯的人并没经过绘本阅读阶段。而且,有过绘本阅读经验的儿童在转向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有一段较长而艰难的过渡期。因为,绘本阅读时孩子的关注点在画面,有时候特别关注的是画面的具体细节,而对文字的兴趣远远不如对画面的兴趣。
另外,绘本阅读里面的情感是自然导向的,而不是社会导向的。里面的主角往往是动物,而非人类。人类在绘本中往往只是陪衬。会不会引导孩子对动物的爱甚于对人类的爱,愿意与猫啊狗啊交朋友,而不愿意与其他小孩子交朋友呢?我认为,在中国有此可能。国外没有独生子女政策,可能不会出现这种后果,但是中国的独生子女现状,没有兄弟姐妹,少有同龄小朋友交往,很可能家里陪伴自己时间最长的就是宠物狗、宠物猫,那就不能排除这些孩子只把宠物认作朋友,无法把对动物的情感迁移到对人的情感的可能。由此,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弱化,退化,从而出现自我中心、自闭症等情况。而且容易出现思想情感的幼稚化,而无法理解人与人、孩子和孩子之间的高级复杂的情感。
最后,人们在阅读时,往往有两种角度,一种是观察者的角度,就好像旁观一幅照片。由于绘本中的主角往往是动物,孩子们的角度往往是观察者的角度,以旁观者的身份去审视画面的细节,这只是浅层的阅读。而另一种则是参与者的角度,阅读的时候,你体验到的场景有如身临其境。这种阅读,忽略了外部细节,而沉浸在氛围中、情景中,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在主人翁身上,把自己当成主人翁。这种深层阅读在读小说和传记作品时往往容易达到。而绘本阅读如缺乏引导,是很难达到后者的境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