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66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眼中的世界和大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27 19:42: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吴钩是很优秀的孩子,曾得过中央电视台希望英语大赛的小学组的亚军,现在去美国读中学,好像是高中。他妈妈开有博客。以下是摘录某博文,我感兴趣的是孩子眼中的世界和大人,虽然吴钩处于青春期,但不知道他的内心到底如何想的)

蓝:吴钩
红:新浪网友

我小时也许像很多人一样,父母教我的大多是说人们都是善良的。直到我上小学的时候,我才发现,其实他们的话都是谎言。那时,在我心中,他们立刻就像这个世界的所有人一样,为了让他们所谓“关心”的人一时好受就会去撒谎,而永远不会发现他们给这些人们留下了多大的伤。或许,他们从来都没有在乎过呢。我一直都很抱歉。我体会过至少这个世界上的一些黑暗的事实与道理。我亲眼看到没有一个人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我花了太多的时间来研究人性的丑恶。我变得愤世嫉俗,是因为这是我为了存活下来,能走的唯一一条路——我已经悲惨得不想再受打击,再付出代价了。这也让我变得自卑。

——真的,很深刻吗?
就是一个14岁男孩的孩子话,因为曾深陷中国应试教育的泥沼。对中国,甚至对你的父母,你真的了解吗?真正的悲惨,究竟在哪里?不是说泄一己之愤,不是说把青春期的郁闷渲泄出来,就算深刻。
如果这样的“悲惨”,也算深刻的话,只能说我们太浅薄了!

您说的这段话正好回过头来命中您自己的要害,您还没有发觉。
对中国,对于我的父母,我当然不够了解。我对他们说这些话有一些与事实及他们的本意不符是理所当然的事。如果的确如此,我将万分欢迎我的父母本人来此为他们自己辩解。您可以想像,如果我只是一个会说孩子话的14岁男孩的话,我可能就会用一种更鲁莽的方法来骂他们了。
对于我,您真的了解吗?

吴钩,谢谢你的回复。
我了解不了解你,这不重要。我上面的回复,也并非针对你。你能写出并表达这样的想法,很值得珍视。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在很多中国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样自主的表达或许因显得珍稀而令很多家长惊诧。但我不得不说,这样的思绪纷乱的表达,很率真,但远谈不上深刻,确实只属于14岁。
事实上,我的回复,是针对那些认为你的思想十分深刻的家长们。没有办法,现在的家长,全身心补在孩子身上,自己不学习不思考,思想深度也与十三四岁的孩子无异。孩子,这才是真正的悲哀。

如果我在上边的回复对您有任何冒犯之意的话,我万分抱歉。我对您也不够了解,这是当然的了。我绝对尊重您,也认为您100%有发言的权利。我只不过是看到有人在这篇本来就很敏感的文章里大喊,既不利于大观也不利于身心,想制止罢了。这次看到您的回复我真的很高兴。我希望我们可以继续交流,顺便多了解对方。了解其实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是的话,您何必让我了解我的父母呢?但拜托不要在这里。这将是我最后一次把我们的对话贴到这个博客上。
我任何时候也不觉得我的思想深刻到了哪去,也永远不会认为它有多深刻。也许是个人经历原因,但我见过的大多所谓“只会说孩子话的14岁男孩”都只会大喊大骂,所以看到您这样一个评价才会难免有些苦恼,在这里我表示抱歉。也许您见过的14岁男孩们都在我这个思想深度也说不定。如果真是如此,我是真心的对您身边那些14岁男孩们感到欣慰。
说实话,尽管我一直憎恨过于天真的想法,但是在我内心深处,我永远觉得:如果这个世界上只存在着纯真的小孩,而没有别人的话,这个世界其实还真可能会更好。只可惜这个世界并不是这样。“天真”也就这样变成了“愚蠢,不敢接受事实”的代名词。从我现在知道的为数不多的事实来看,真正的悲哀比您描述的这个,要可怕地多得多。
真正的悲哀不是“现在的家长全身心扑在孩子身上,自己不学习不思考,思想深度与十三四岁的孩子无异”,而是那些很保守,自认为家长拥有的一切权威、能力都应该高于自己孩子的为人父母们。他们自认为自己的思想是那么的深刻,因为他们“明显”有权利将自己孩子的任何不同观点称为幼稚的、可笑的。
这又把我们带回到了“平等”这个话题。一个人的价值不应该以肤色,人种,信仰来评判,同样也不应该以年龄来评判。世界上的所有家长都由于种种原因忽视了这一条的存在。看完我这句话您可能认为我幼稚可笑——一个青春期发泄的孩子。但一旦如此,就又证明了我的观点。我虽然不想对您用如此一句您可能用了上千遍的话,但是总有一天您会发现,家长们无时无刻不在歧视着自己的孩子们。您会意识到您用了那么长的时间作了一个伪善者,伤害了自己的孩子(幸好我在看您的回复时没有痛哭流涕,因为我早已被伤害过了)。
而等到您觉悟的时候,占到世界一半以上的——将是我们这一代。
我们所做的不会只为个人,为国家,而是会为整个世界的和谐、为我们的后任、我们的下一代。
而我们清楚地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悲哀。

                    “吴钩家园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4c22e0100bc5l.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10-28 20:56: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涓衣 的帖子

认真读一下,不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9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3:02 , Processed in 0.17290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