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210|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告诉孩子对的更重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27 13:05: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alain有篇好文章,<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更重要>,这里介绍一些这篇文章背后的相关理论。

上图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设计的一个实验。画中的老鼠在盒子里乱动,突然,他碰到了一个横杆。让老鼠意想不到的是,一小块食物掉进了盒子。老鼠又惊又喜,继续碰那个横杆,食物又掉下来。于是,老鼠开始乐此不疲的触动那个横杆......更绝妙的是,当食物被耗光之后,触碰横杆不再有食物掉下来。可老鼠依然乐此不疲地触碰着横杆,原来,老鼠已经玩这个游戏上瘾了。

斯金纳做完这个实验大喜过望,此后,他掀起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场革命......

除了心理学上的贡献外,斯金纳还在教育领域掀起巨大波澜。起因是他到学校听了女儿的一堂算术课,发现孩子们虽然争着回答问题,可被老师叫到的机会非常少。即使孩子们答对了问题,老师也很少给予及时的正面反馈。俗话说,内行看门道。斯金纳一看此情此景就觉得这种教育不对头,于是,回到家中便开始着手将自己的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

斯金纳设计了程序教学法,在美国教育界影响深远。这个教学法有几个基本原则:

第一:小步子原则
  
小步子实际上就是我在“橡皮筋理论”里提到的循序渐进。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每个学习单位的内容都是孩子能够轻松掌握的,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很高,而且,得到表扬的机会也会增多。

第二:积极反应原则

我在前面提到了“听课”为何是低效的。这种低效,除了“鱼牛”的因素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老师为了课程进度,忽视与学生的互动,往往自顾自的讲授,许多问题都是老师自问自答的假提问,学生很少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这会让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很受伤。

第三,即时强化原则

电子游戏在这方面做得很到位。孩子完成一个任务,立刻就会有相应的奖励,或者是一句赞美的话,或者是一个虚拟奖品,让孩子们欲罢不能。

上文中那两个老师做得也很不错,孩子在学琴、学书法的过程中不断受到肯定和表扬。实际上,孩子就像那个小老鼠一样,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得到食物,不仅当时学习的兴致高,久而久之,孩子会慢慢上瘾,爱上这项学习,就像老鼠对触碰横杆上瘾,人们对玩游戏上瘾一样。

按照脑科学家的研究,奖励和肯定能够激活大脑中的奖赏中心,分泌出多巴胺物质,这会让人感到兴奋,也是人们对某一事物上瘾的根源所在。

第四:自定步调原则

这也涉及到了我在橡皮筋理论里提到的量体裁衣,循序渐进。  

第五:低错误率原则

斯金纳认为,错误的行为往往导致惩罚,而惩罚对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帮助不大。我们看看上文的例子就清楚了,第一个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太多,这种批评一方面会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实际上也没法让孩子学到正确的东西。而第二个老师所言:“让孩子记住对的,比指出孩子哪里错了更重要。”这的确是深谙教育之道的说法。孩子又学到了正确的东西,又维持了学习的兴趣,一举两得。

怎样避免错误连连?实际上还是要把握好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不要超越孩子的能力,如果超越孩子能力太多,多半会错误连连。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

以上就是斯金纳程序教学法的五个原则。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这里所说的多鼓励少批评可能更适合于这种技能和简单知识的学习。上文中提到的练琴也好,写字也好,都是典型的技能学习。

而在进行技能外学习的时候,可能批评比表扬更重要,换句话说,可能告诉孩子什么是错的比告诉他什么是对的更重要。比如语法学习,作文学习,改某些坏习惯等等。有一种教育方式就叫“厌恶教育”,将来还会给大家介绍。总之,任何学习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教条,不仅要知道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也要懂得,正确的地方用正确的方法。

家庭教育-思路-理念-方法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ealain + 5 + 5 谢谢你的文章和你的欣赏。
hi5 + 5 + 5 精品文章!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10-27 13:16:2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强调得好
  有理论有实践
  怎么没有人来抢珍贵的沙发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10-27 13:37:20 | 只看该作者
等着看老易的“厌恶教育”,咱为修正豆豆的习惯头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10-27 19:57:33 | 只看该作者
个人感觉教育孩子时要求不能太高但也不能太低,基本就是要比孩子的能力高出一点,等他达到了再提高一点,依次类推,可惜这个度实际中总是掌握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10-27 22:51:24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儿童教育如果太拨高的话,是效果很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10-28 00:15:37 | 只看该作者

易老总是能升华出理论,

一只老鼠的引发的理论,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7-15 07:02:5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7-15 15:06:41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而且后面关于灵活运用的提醒,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9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6:47 , Processed in 0.132213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