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0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训练婴幼儿大小便自理八项注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23 00:1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贴】

训练婴幼儿大小便自理八项注意
训练婴幼儿大小便自理八项注意 训练婴幼儿如厕自理的8点提示
1. 宝宝大于18个月。
2. 宝宝在便后能感觉到尿布或者纸尿裤潮了,通过语言或者动作表达不舒服的感觉。她(他)可能扯拉湿了的尿布''或者扭来扭去。
3. 宝宝在大小便前能通过语言、动作或者其他方式表示,他(她)需要大(小)便。她可能突然涨红脸''两腿夹住不动''或者通过声音报告。
4. 宝宝能在短时间内憋住大小便。一般只有宝宝过了两岁半之后,能控制肠蠕动时,才能做到这一点。
5. 宝宝在短时间睡眠时能保持不尿,比如说午睡。
6. 宝宝对成人如厕感兴趣,并乐于模仿。
7. 宝宝能理解“坐便器”的含义''并乐意经常坐在上面。开始时''是否能成功大小便并不重要。
8. 宝宝能简单脱穿自己的裤子。许多宝宝不喜欢使用坐便器的主要原因是''穿脱裤子很麻烦。
  父母的态度最重要
    大小便训练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训练不得法,宝宝和父母都痛苦。父母的态度最重要。传统的做法通常是,时刻提醒宝宝,要求宝宝随时随地按成人指令行事。到处都可以看到成人强迫玩得正高兴的宝宝定时小便,结果宝宝哭,爸爸妈妈骂。现代幼儿教育认为,大小便训练要充分尊重宝宝,更确切地说法应该是大小便学习。学习过程中强调宝宝自身的主动性,让宝宝通过学习处理大小便,体会到独立的重要性。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父母应该保持轻松宽容的心态,既关注也要有分寸。
  大小便训练只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每个宝宝发育程度都不同。训练过程应循序渐进,不要和其他宝宝相比,更不能因为宝宝出了“事故”,喝斥或者打骂。否则,轻者可能让宝宝产生抗拒心理,不愿摆脱尿布,直到四、五岁都不能大小便自理,重者可能影响亲子关系。
  儿童专家特别指出:如果父母对宝宝大小便问题过分关注,宝宝可能不自觉地利用这种心理,或者消极抵抗,或者屡报假情况吸引成人的注意。
  如何帮助宝宝学会如厕:
  为宝宝选择一个合适的坐便器。安全舒适最重要,款式不要太复杂。市场上流行的玩具坐便器''有的还带有音乐''多半并不实用''宝宝很容易因此分心。
  养成宝宝良好的坐便习惯。大小便的时候,不玩玩具,不吃东西。特别要注意避免宝宝长时间坐在坐便器上,以免形成习惯性便秘。
  细心观察宝宝大小便前的信号。比如说,当看到宝宝突然涨红脸不动时,问宝宝,是不是要小便?然后带宝宝坐在坐便器上。
  教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想大小便的意愿。
  教宝宝自己脱穿裤子''在训练期间''不要给宝宝穿背带裤。
  及时表扬宝宝''让宝宝为自己能控制大小便感到自豪。应就事实本身肯定宝宝的努力''不要过于夸张。宝宝没能控制大小便时,态度要温和''告诉宝宝:下次要告诉妈妈。 几种常用的坐便器的特点 坐式坐便器 靠背使宝宝可以稳定地坐下,抽取式便盒便于清洁,不过要保持宝宝的注意力集中''据说有的宝宝会因受了别的吸引''而站起来就走掉了。 跨越式坐便器 这种方式避免了宝宝站起来走掉的好笑场面,使宝宝无法移动,但如果在冬天没有暖气的地区使用,则要把宝宝的裤子脱下至少一条腿,很不方便。 坐厕圈 垫在大人的坐厕圈上面的小号圈垫,省却了倒洗便盆的麻烦''但必须要垫高脚''不方便随时使用''尤其是夜间。
  过渡期 有时,宝宝明明已经学会控制大小便,又突然会尿床,或者白天大小便不愿意喊人。这种情况多半与宝宝的情绪有关。可能是环境突然改变,熟悉的看护人离开,或者这段时间玩得太兴奋等等。这种反复是非常正常的,父母应以宽容的态度看待宝宝突然倒退,找出原因,帮宝宝轻松度过过渡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3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17 , Processed in 0.072883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