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25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代儿童健康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21 17:18: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代儿童健康问题
                                                               
                                                                                                   作者:昱融
一、健康源于知识

    我就目前观察到的现象总结了一个二八定律(保守说也有三七),表现在3个方面:1、儿童的疾病20%是客观因素造成的,80%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如果父母掌握足够的知识,采取正确的方法,可以让孩子避免80%的疾病痛苦并减少就医麻烦;2、前往医院就医的儿童,只有20%是非去不可的,例如一些意外伤害的处理,一些疑难杂症的诊断与治疗等,而80%是没有必要的(07年《大河报》刊登过类似的报道)。医院要发展,职工要生存,就靠这80%的家长赞助了;3、如果所有家长都具备了相应的知识,前去医院就医的儿童少了,只有20%的儿童医院以及医院儿科有存在的必要。

    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近日正在百家讲坛讲《易经》(2009年10月7日第一讲),他提到今天的知识分科太细,整体观念淡化。今天的父母都是学有专攻,职业单一,对旁类知识无暇顾及,认为孩子的健康是医生的事。今天的医院却生意兴隆,财源茂盛。有名的大医院每天都车水马龙,人满为喜。城市内遍布着数不清的大小医院、诊所,还有密密麻麻的药店。目前医院是不是太多了?医生是不是太多了?药店是不是也太多了?

    我随便问了几个家长,食物的五大营养成分
(现在的观点是七大营养成分)是什么,没有一个家长能够回答圆满。不知道这五大营养成分,就谈不上对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了解,也就谈不上对孩子的饮食进行合理的搭配,更谈不上一些食疗常识。

    孩子一旦生病,家长的第一反应应该是:“找原因” !而不是:“找医生” !找到了原因,找到了源头,往往很快就能解决问题。而到了医院,医生只能执行既定的规程:诊断、开药,往往并不去找原因,也不一定找到原因。挂号,排队,耽误的是时间,好不容易挨到自己,就那几分钟,后面的人还等着,催着,有多大的准确率呢?只有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更能找到原因。

    医生的主张只是建议,并不是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决定权还在自己。家长要学会处理自己孩子的问题,不要把一切交给医生。如果必须去医院的话,同一种病症,三个医生可能就有三种诊断结果和三种治疗方案,这时候就需要自己来鉴别,选择最佳的方案、选择更准确的方案。医生的话是用来参考的,家长的大脑是用来思考的。


    我把治病的方案分为“五策”:上上策:按照最佳方案抚养孩子,就很少生病;上策:孩子身体不舒服之后,饮食调理和行为调理是第一位的;中策,现代科技含量较高的保健品对儿童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下策:中医中药是可以治病的;下下策:西医西药总是折腾人。

    卖炭翁“心忧炭贱愿天寒”,药厂、医院最怕“全民健康”! 建议家长要了解儿童身体成长的规律与特点,了解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常识,了解食物的营养结构与搭配常识,把力所能及的问题自己解决,使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谨记:孩子的健康掌握在家长手中,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20:30:55 | 只看该作者
二、儿童为什么易患呼吸系统疾病
      
       今天的儿童为什么易患呼吸道疾病?什么感冒、扁桃体炎、咽炎、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等,请问儿童为什么不得胃炎?为什么不得肾炎?为什么不得肝炎?为什么不得脑血栓、高血压、糖尿病?人体器官在年老的时候才容易出问题,为什么呼吸道在儿童时期就容易出问题?我查阅了多方面资料,经过反复论证,从另外的角度得出结论——穿得厚了,这个问题实在太简单了!


       儿童处于长身体阶段,新陈代谢较成人旺盛,穿衣必须比成人薄,才能正常生长。如果穿得过厚,身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能通过身体表皮散发,这时身体与外界散发热量的通道就剩一个呼吸道了。呼吸道本来的功能是呼吸的,不是散热的,大量的热量通过呼吸道散发,影响到了呼吸道的生理平衡,呼吸道就变得十分脆弱。细菌趁虚而入,就出现炎症,病毒乘虚而入,就出现感冒症状。所以民间俗语曰:“要得小儿安,三分饥和寒”。又加今之空气污染厉害,更增加了患病机会。

       医生总是说,春秋天儿童容易患呼吸道疾病。春天呢,细菌、病毒开始生长,秋天是天气转冷。笔者倒要反问:夏天的温度不是更适宜细菌、病毒生长吗?冬天不是更冷吗!笔者认为,根源就在那个温度段。冬天,不管穿的再厚,人体通过手、脚、头、脸也会散发大量的热量,夏天人们穿衣少,人体通过表皮很方便地散发热量,而在春秋天的温度段,身上的厚衣服阻止了散热,才导致阴阳失衡,细菌病毒乘虚而入而生病的。春捂秋冻是对的,但是现在儿童穿的整个厚了很多,春天就不要捂了吧。“要得小儿安,三分饥和寒”也包括春天的。

       在食物匮乏的五、六十年代,孩子吃不饱,热量小,为了活命,减少热量散发,家长就给孩子穿很厚的衣服。今天的食物已经十分丰盛,再用那个年代的标准来给孩子穿衣,就错误了。另据有关报道,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平均气稳150年来升高了1.8°C,中国近50年来,平均气温升高了1.1°C。大城市的气温升高幅度更大。五、六十年代没有空调可以,现在夏季没有空调就受不了。气温升高了,生活提高了,食物热量提高了,而一些老人抚养孩子的观念没有变,在平均气温远高于农村的大城市,在温室气体越来越多的今天,仍然用老的标准,给孩子穿厚衣服,当然会生病了。

       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在每天晚上的19点30分,在这个收视率最高的时段,每到天气降温,播报员总忘不了关切地提醒大家增加衣服,各地电视台又效仿,成为一个严重的误导,这个还用提醒吗?为什么不提醒大家“春捂秋冻”呢?还有各类短信问候,电话问候,都是“天冷别忘加衣服”,居心何在?

       今天的儿童呼吸道疾病处于一个有病乱求医、医生乱治病,小病大治、大病乱治的年代。我在网上搜索偏方,很多是错误的:小儿感冒用生姜加红糖,限于成人以及体弱多病的儿童的风寒感冒,对于上火的风热感冒②,用这个偏方等于火上浇油,要从源头解决----穿得厚了。还有咳嗽、夜啼,盗汗等的偏方,咳嗽---穿厚导致的火气;夜啼----盖得厚了;睡觉出汗-----盖得厚了。盗汗是成人专用词。不知这些偏方来自何处。

       为了孩子呼吸道的健康,为了应对今天的空气污染,建议有心的家长从现在的秋天做起,给孩子少穿一件衣服,标准为:孩子不说冷不要加衣服。如果现在已经穿厚,要慢慢减,并随天气的变化而适当调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16:41:10 | 只看该作者
三、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治疗误区
       关于发热---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立即启动抑制病毒预案,白细胞活跃,同时体温升高。感冒病毒在36-37度时最活跃,而在38以上就逐渐失去活性,体温升高正是为了抑制病毒的免疫反应。这时医生通常的处理方法是降温,单纯的降温就是帮病毒更好地侵入人体,是错误的治疗方法!电视里广告铺天盖地,什么“大人发烧,退热要快,小孩发烧,退热药迅速”整个将是非颠倒,广告为了收入,企业为了利润,医生为了生存,家长不明真相,孩子受尽折磨。人从发热到康复,家长请记住数字7:发热的病康复需要7天,吃不吃药,打不打针都需要7天,因为病毒的抗体产生需要7天;服用一次抗生素,孩子停止7天发育。儿童发热后,要多休息、多喝水、适当补充营养,尽量不要捂汗。
       关于咳嗽----中医认为咳嗽分为风热咳嗽和风寒咳嗽,儿童多为风热咳嗽,也就是火气导致的。当呼吸道脆弱时,肺部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防御能力减弱,当有害物质将要致病时,肺部启动应急预案,开始咳嗽,目的是将这些有害物质赶出来。这个时候如果不去找原因,单纯止咳,就是帮病毒侵入人体,是错误的。电视广告曰“孩子咳嗽,多半是肺热,用……咳喘宁”,请问肺热从何而来?截掉源头不就行了!你截掉了源头,药就卖不出去了。
       关于炎症----了解到儿童身体发育特点之后,就应该明白,是抵抗力降低之后细菌乘虚而入导致的炎症。儿童呼吸道的炎症根本不会导致发热,细菌数量是有限的,人体的白细胞有足够的能力杀灭,但是前提是,1、加强营养与锻炼,从根本上提高体质;2、截掉源头(不要再穿很的厚衣服),不要压抑人的免疫力。这时如果用抗生素就是错误的。如果外伤导致大面积感染或者有可能导致较大的感染,人体的白细胞有可能抵抗不住时,才需要抗生素来支援,而这个时候也不一定发热。所以是
发热(抵抗力降低)导致了炎症,而不是炎症导致了发热发热是病毒与肌体的关系,与病菌无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10-24 21:23:19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很对!
常带几分饥和寒,有病先找原因,而不是找医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9 16:43:32 | 只看该作者
四、多动症----穿得厚了?
    2001年我在焦作时,有一个学生邹X,多动症 ,其母亲多方求医,没有好转。听说铅中毒容易得多动症,又排铅,也没有效果。那时的其他学生并没有多动症。今年我遇到了好几个多动的学生,我似乎找到了原因。潘XXX,5岁,多动,和他一块的路XX却没有多动症,对比发潘比路穿衣厚一倍。我隐隐约约意识到:莫非与穿衣有关?今年元月和2月,一学生(男孩)连续两个月得分第一名,而随着气温的升高,3、4、5月份得分直线下降,同时出现了明显的多动症。暑假因为天气热,不可能穿厚的衣服,学习情况良好,8、9月的分数遥遥领先。到了10月,气温逐渐下降,但是家长早早地加了衣服,多动症又明显起来。学生张XX,(男孩),穿衣偏厚,多动。
    我的推理:多动———精力不集中———大脑需要的营养没有及时供应上———新陈代谢没有正常进行———热量没有及时散发———穿衣过厚。我现在回想起来了,焦作的邹X平时也穿衣偏厚,当时没有做这样的联想。我的结论:身体好的孩子———穿衣厚———多动;身体差的孩子———穿衣厚———生病、生长缓慢。女孩———穿衣厚———生病,身体瘦弱,发育缓慢。
    这些只是推理,还没有更多的科学依据。但是,穿衣厚影响到了皮肤微循环,容易导致烦躁不安,是有科学依据的,为了“春捂秋冻”的经验古训,为了“三分饥和寒”的民间谚语,为了减少呼吸道疾病,家长也应该给孩子穿薄一点。
    如今科技如此发达,难道一个小小的多动症就治疗不好吗?医生不去了解儿童身体发育特点,不去找真正的原因,非要去大脑里揪出个问题细胞,当然治不好。家长不改变思路,当然治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10-30 01:09:46 | 只看该作者
同意楼主的观点。

我认识一位儿童医生,从小被他洗脑,至今小孩3岁多了,没有打过针,吊过瓶(预防针除外),发烧时也是做物理退热。

每次孩子不舒服,总要想为什么,现在慢慢也明白如何处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11-25 21:54:11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知识,谢谢楼主分享。
我发现我常给女儿穿得太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2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3:08 , Processed in 0.08542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