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38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潜力就像橡皮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20 23:06: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个孩子都是有潜力的,同时,每个孩子的潜力都是有限的。
潜力就像橡皮筋,不拉是资源的浪费,拉得太猛又会折断。

怎样克服这个矛盾?
方法其实不难,慢慢拉,一点点试着往前,紧了就松,松了就紧。

治大国如烹小鲜。建国前30年,我们的橡皮筋拉得太猛,差点折断;
后30年改变了策略,循序渐进,摸着石头过河。发展过热了,中央赶紧搞调控;发展慢了,中央就加把劲,往前拉一拉。就这样,松紧,紧松,松紧...中国创造了经济奇迹。再看苏联,用力过猛,结果国家分裂,经济倒退,现在刚刚缓过点气来...

孩子的发展也是这样,要本着松紧、紧松的原则,看孩子达到了一定的能力,就给孩子设置一个稍难的挑战。挑战要适度,就像孩子头顶有个桃子,孩子跳跳脚就能够到了。然后,等孩子掌握了这项能力,再给孩子新的挑战。再掌握,再挑战...不要挑战过度,以防橡皮筋折断...

这个办法有个中国名字叫循序渐进。有个外国名字比较长,叫“建立在最近发展区理论上的支架式教学”。所谓最近发展区,就是“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在他人帮助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之间的距离。”提出这个理论的是社会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维果茨基。

大道至简。我发现,好东西,好理论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大到国家治理,小到家庭教育,都有着相通的道理,国家发展需要循序渐进,家庭教育同样需要循序渐进。

与循序渐进类似的还有一些词,如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与时俱进,一步一个脚印等等。汉语真的到处都是智慧。

跟循序渐进相反的是什么做法呢?一类是用力过猛,如,拔苗助长,一步登天,大跃进,赶英超美,一口吃个胖子等等。另一类是无所作为,如,原地踏步,小驴拉磨,放任自流,停滞不前等等。

搞教育要做的就是循序渐进,要防止的就是左倾急性病和右倾不作为。搞清这个原则很重要,可以让我们做事情的思路更清楚。

一提到英语学习和阅读,我总强调可理解性输入,实际上,光可理解是不够的。如果孩子看的材料太简单,这顶多是简单重复,对提高孩子的能力没多大帮助。所以,要适度提高阅读材料的难度,让孩子稍稍有些挑战。遇到不认识的字或单词,或者猜出来,或者通过字典解决。当然,材料也不能过难,过犹不及。

现在一些老师留的作业要么过难,超出最近发展区,要不就是过易,只是让孩子简单重复。比如,有的老师给孩子布置手抄报。孩子就是在那里做搬运工,把别处的文字抄过来,这种简单重复没法提高孩子的能力。所以,家长这时候要站出来给孩子帮忙,帮孩子减负。留出时间,做一些能够提高能力的事情。

学校教育的很大弊病就是没法做到循序渐进。因为他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学生之间的差别非常大。尖子生的痛苦是橡皮筋太松,经常处于原地踏步,小驴拉磨的状态。后进生的痛苦是拉得太紧,超出了他的负荷。结果就是,尖子生和后进生都被耽误,都没法发挥出各自的潜力。

这其实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可以给自己安排切合实际的学习任务。同时,有了强烈求知欲,就可以不断挑战自我,发挥自身的潜力。

这里不是否定老师的作用。只是说,在自主学习者眼中,老师不再是自己学习的主导者,而是起到一个协助者、支架、咨询者的作用。同时,如果家长能担当起部分教师的职责,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此外,要重视参考书的作用。其实参考书也是老师,是不曾谋面的老师。有一句名言说,读一本好书,就像跟一个高尚的人说话。其实读一本好的参考书,也会起到这样的效果,就像跟一位名师说话。

在孩子培养起自主学习能力之前,家长一定要多费心思。这种费心思的一个重点就是培养求知欲,求知欲是自主学习的前提,没有求知欲一切无从谈起。

在这个问题上,不要陷入“主义”之争,比如,该不该“管”孩子?这是一种无聊的争论。孩子的类型是很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属于求知欲旺盛,自主学习意识强的,这个时候可少管。有的孩子求知欲淡薄,自主学习意识差,就要加强培养,引导孩子发展出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然后才能放手少管。

潜力就像橡皮筋,只要拉,总会有的。人人都有潜力,即便学习最不好的学生,只要他的头脑是健康的,也有潜力成为人才。布鲁姆提出了“掌握学习”的观点,认为95%的学生都能掌握学校教的一切知识。可现实是,许多孩子,明明有着成为人才的潜力,却因为教育不当无法成才。每每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一方面替孩子难过,另一方面也为家长的不作为感到痛惜。

在我国的教育现状下,解决后进生问题不能光靠学校,也不能光靠外请家教,好老师是可遇不可求的。家长一定要自强,这不是说一定要家长亲自披挂上阵教孩子知识,而是希望家长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帮助孩子循序渐进,进入自主学习的良性轨道。

总之,孩子越是后进,家长越不能放弃,更不能有病乱投医,去追求所谓的潜能开发大法,速成大法...开发孩子的潜力,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握好紧松、松紧,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一步一个脚印,步步为营,如果你走的方向是对的,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孩子成才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全部博文                 家庭教育-思路-理念-方法         

0-6岁早期教育             当神童走向成   


[ 本帖最后由 老易 于 2009-10-21 13:3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27 金币 +27 收起 理由
ddslw + 2 + 2 我很赞同。
luck1 + 2 + 2 拜读------
棠棠妈 + 2 + 2 学习一下。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拜读。
bulamm + 1 + 1 真好哇!
hq1966 + 10 + 10  赞同循序渐进 也期待大跃进的平台跨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10-21 00:36:59 | 只看该作者
先坐沙发,舒服一下

橡皮筋的比喻好像以前听说过,用在学前儿童身上,有的橡皮筋拉的很紧了,但是可能和那些还没怎么拉的橡皮筋一般长

这橡皮筋的潜力不好说,这拉的松紧度就更不好掌握。有些老师或者有经验的家长可能火眼金金,真是可欲不可求。我还得修炼修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10-21 07:41:38 | 只看该作者
老易的这个比喻不错。

不过,橡皮筋或者说摸石头过河,可能有一个严重的缺陷,就是缺乏战略性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10-21 09:20:4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觉得尺度的把握无论对老师还是家长都是个大挑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10-21 09:24:3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然学校不能做到,就全靠家长了

需要家长不断的深入地关注,不断地调整,毕竟现在中国的家长绝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当家长,缺少实践经验啊!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调整出一个比较好的状态,可不是个一蹴而就的事呢

战略性的目标是要有的,但是方法上可能就要慢慢摸索啦,今天学到一个原则,那就是要保持橡皮筋的弹性,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10-21 09:26:53 | 只看该作者
拉橡皮筋的家长们需要的是耐心,有了足够的耐心才能不功利,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定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10-21 09:38:30 | 只看该作者
问题是在孩子成材前,谁也不敢说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向是正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10-21 10:11:1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最近发展区”很难把握呀,就就像让孩子跳起来就能摘到的苹果,可是这个苹果究竟多高合适呢?作为家长,怎样放置这个苹果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12:47: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乐活 于 2009-10-21 10:11 发表
这个“最近发展区”很难把握呀,就就像让孩子跳起来就能摘到的苹果,可是这个苹果究竟多高合适呢?作为家长,怎样放置这个苹果呢?


教育之所以有艺术性就是这个原因。
否则,人才就可以批量生产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sunbaby020123 + 2 + 2 鼓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10-23 12:15:50 | 只看该作者
家长好累啊,有时我在想,如果我什么也不管,说不定琪也长得蛮好,说不定比现在还好。

琪不是省心性的孩子,如果不管顺其自然,会不会长大到某一阶段他就自然成为了省心型孩子?用易版的同理心。

以前的父母养育我们好象也没这样,讨论这讨论那,不是也有一大批人还不错,不见得这些人都是省必开型的孩子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2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3:19 , Processed in 0.119210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