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98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 (转贴)少儿珠心算的正迁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19 22:02: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龄前儿童经过两年左右珠心算基础知识的学习,绝大多数的孩子都会不同程度地形成一些特殊技能。如:超强的记忆能力、立体的思维能力、独特的创新能力和高强的计算能力,老师和家长如能适时地把这些能力正确地引导到其它学科的学习中去;会收到令人惊喜的学习效果,这就是珠心算智能开发后的正迁移所起的作用。
一、珠心算在语文课中的正迁移  
        (一)   生字记忆
        一年级的语文课每节生字一般都有5—7个,没有经过珠心算学习的孩子往往是一个个单独记忆,难度较大,记头记不住尾,家长每天跟着辅导十分吃力;经过珠心算学习的孩子,不自觉地启用脑图像功能,一组组地记忆。孩子们形容说:“当我读或默写生字时,第一个字写完或读完,后面的生字就争先恐后地蹦出来了。”一学期过后,孩子们会轻松地把生字表背诵或默写出来。如果小学老师都能懂得珠心算并能及时发现他们这种能力,在讲课的过程中引用脑照像法进行教学,引导他们主动迁移,效果会更好。
        (二)  课文阅读  
        语文课本中,许多优秀课文里的—些词汇、诗句、段落,老师都要求背诵下来,为的是让学生不断积累词汇,提高表达能力和陶冶情操。实践验证,没有经过珠心算学习的孩子,背诵二百字左右的课文要反复一小时才能背熟,而学习珠心算的孩子,由于右脑已得到有效开发,记忆能力增强,善于利用脑照像法调动右脑记忆,只需读3—4遍就可把课文背诵下来。
二、珠心算在英语课中的正迁移
      (一)  单词记忆  
      珠心算中的认字法和排积法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启动右脑、增强记忆的一种方式,特别是经过“闪电读数”、“闪电排积”启智训练的孩子,看见英语单词,就像看见了他熟悉的乘法排积一样。一串串的英文字母同数字有着相似的地方,一组单词用脑照像法反复照上几次,  就可印入脑海。孩子们都说:“在我们班里,英语单词记得最快的都是学珠心算的同学”。
      (二)  书写能力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世界各地应用广泛,但对于华夏汉语民族而言,却是一种陌生的外来语。写惯了方块汉字的手,书写起“英文”总是不习惯,可学过珠心算的孩子却说“很简单”。英语老师夸奖说:“这些孩子的英语学得快、写得好”。孩子们也骄傲地说:“珠心算形成了我们快速记忆、快速书写和笔划准确的能力,用2—5分钟解百题排积的速度和技巧,写起英文来又快又漂亮”。
三、珠心算在数学课上的正迁移   
     (一)  快速反应能力  
    很多家长都疑虑,学了珠心算上学后有用吗?会不会与常规教学发生冲突?教学班里的老师说:“这些孩子的反应太快了,老师刚说几句点题话,他们的小手就举起来了”。我校六年一班的夏老师在给一位学了珠心算的学生的鉴定中写道:“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数学课上你  总有独到的见解,举一反三的能力特别强,每次提问,最先举手解答的总是你,老师为你骄傲”。五年二班李老师说:“每次考试,别的学生40—60分钟交卷,珠心算班的孩子都是20分钟交卷,我们班学珠心算的孩子多,满分的也特别多”。珠心算班的孩子在多方面占有优势,  这是因为右脑图像的正迁移,组合出形形色色的创造板快所致。
     (二)  立体思维能力
     几何是中学数学独立的一科,许多孩子在分析几何图形时,思路总是扩展不开。一道几何题要论证一大张卷子,曲线思维多,费时又费力,经过珠心算智能开发的孩子们却另有感受,我的一个学生说:“我看图形与别人不同,在眼中、脑海里是—个立体的图形,需要作  辅助线时,它自己就变幻角度了。所以学起几何来比较省力,每次解题我都能用最简单的方法,既快又准”。这说明学习珠心算形成脑图像后的正迁移,在学习几何课程时也有体现。
     (三)  超常计算能力
     珠心算最主要的技能是超常规的计算力。计算题、应用题多么复杂繁锁,都难不倒学习珠心算的学生。实践已经证明,这种能力在高考中占绝对优势。十年前我省珠协培养的选手纷纷考上国家名牌大学就是证明。高考数理化试卷题多、计算量大,能答完试卷的很少。一些小计算题,在草纸上摆来摆去的计算几次,消耗大部分时间。这不是,十年寒窗苦读不够,也不是莘莘学子学艺不精,而是他们没有学到简便快捷的计算方法,更缺少超常规的计算能力。所以每次监考回来,我们就增强一份信心,下决心要把我们自己的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到一定水平,因为珠心算运算过程上的简化、直观,可以彻底解决运算上的难题,不言而喻就是减负。   珠心算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是开发孩子智能,使其终身受益,对于适龄孩子来说这是当务之急。从启智角度看,珠心算教学体系已成为少儿实现“一科学习、多科受益”的必修课,因此确保珠心算正迁移的关键还是要正确认识珠心算、进而学好珠心算,形成脑图像记忆功能。

[ 本帖最后由 sgbjbj 于 2009-10-19 22:0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10-19 23:01:29 | 只看该作者
坐沙发等老易拍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10-20 07:57:4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这个帖子更坚定了送宝宝学珠心算的信心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老易 + 10 + 10 要看准了,别随便一篇文章的东西就信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10-20 09:19:46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知道,学珠心算有这么多好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老易 + 10 + 10 不要信这些没有根据乱编的东西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10-20 10:20:02 | 只看该作者
不值一驳。

日本专家早就研究过,别说那些只学一两年的小孩,
就连那些学了五年以上的高手,也没有这种所谓的正迁移能力。

珠心算唯一的好处就是能给孩子初入学校时的自信。
但是,这种自信是双刃剑,变成依赖反而会成为不良的运算习惯,
到了中高年级纠正不及时,可能会让数学一塌糊涂。
这种情况很麻烦,我已经接触不止一个这样的例子。

超前学习数学不见得非要用珠心算,其他没有副作用的方式也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0 12:15: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影婵 于 2009-10-20 07:57 发表
楼主的这个帖子更坚定了送宝宝学珠心算的信心

我转这个贴子用意是抛砖引玉,希望有懂珠心算正迁移作用的朋友,能说说正迁移的理论和实趺操作方法。
        至于贴子中讲到的效果,我想要达到不是一两年能做到的。况且就象易版讲的副作用可能不少,想让孩子学珠心算,家长就要费心费力了。
        我的女儿学珠心算有两年多了,没有贴子里说的那样吸引人的效果。
        我还是让女儿继续练下去,经过两年多的珠心算训练,计算能力不用说是比别人强,在思维的积极、快速和灵活方面有了一些体现。语文老师(班主任)给她的评语是“回答问题时,经常有惊喜的答案”。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基本不抽她回答问题,我经常问她在数学课上回答问题没有,给我的印象是只有她一个人举手时,才有机会表现。她回答的问题,一部分是比别人快,一部分是有点难度的。
        说到珠心算的副作用,我一直是小心谨慎的,到目前还不是明显,或许是才二年级吧?这就是家长要注意引导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10-20 13:52: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sgbjbj 的帖子

"回答问题时,经常有惊喜的答案"
这跟珠心算没什么关系。没有这种迁移。

建议不要再学了。时间很宝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10-20 14:00:32 | 只看该作者
珠心算对数概念的建立方面,看老师怎么引导了,引导好了,作用很大,如果老师仅是为了追求计算速度,那孩子学完数概念照样没完全建立起来。
算珠是一个象数合一的模型,既具形象性又具抽象性。1颗下珠代表数字1,这是它抽象的一面;而这一颗珠子又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这是它形象的一面。1+1=2,拨上一颗珠子再拨上一颗珠子,让孩子数一数一共有几颗珠子,不仅会了计算,也会了点数。
在算盘上拨上1与2,让孩子比较哪个多,哪个少?在算盘上表示时这个一目了然的。这仅是举个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10-20 17:25:15 | 只看该作者
俺闺女也学了,但没有看出有什么特别的,可能是学校不是太正规。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08:40: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竹竹 于 2009-10-20 14:00 发表
珠心算对数概念的建立方面,看老师怎么引导了,引导好了,作用很大,如果老师仅是为了追求计算速度,那孩子学完数概念照样没完全建立起来。
算珠是一个象数合一的模型,既具形象性又具抽象性。1颗下珠代表数字 ...

这位兄台应该是老师吧?
        我们做家长的就喜欢你这样的意见:有观点、有论据、看事情从正反两方面去讲。
        我女儿开始学珠心算是没有选择的,幼儿园虽然是作为特长班开课,却是每个小孩必学,还要另外交一期200多的费用。
        到了一年级时,我看这珠心算学了一半,不上不下的,就监督她每天练个十分钟左右,当时还没有刻意去关注珠心算方面的报道。
        在无意中进入鼠版后,才知道对于珠心算有这么大的争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2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3:19 , Processed in 0.079032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