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41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国外顶尖名校超级开放作文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18 09:45: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西北大学作文题

1、谁是你们这代的代言人?他或她传达了什么信息?你同意吗?为什么?

2、有种理论认为:伟大的领袖人物都是由他们所处的具体的时代创造产生的。照你的看法,伟大人物的产生,是由于所处的环境,还是由于个人的特质?试举出一位人物来支持你的观点。


3、在愚蠢的错误和聪明的失误之间总是存在着重大的不同。请说一说你的一个聪明的失误,并且解释一下它怎么给你或他人带来益处。

4、罗马教皇八世Boniface要求艺术家Giotto放手去画一个完美的圆来证实自己的艺术技巧。什么看似简单的行为能表现你的才能和技巧?怎么去表现?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作文题

1、想像你是某两个著名人物的后代,谁是你的父母呢?他们将什么样的素质传给了你?

2、假如一个平常的日子被加上了4小时35分钟,你将会做什么不同的事?

3、开车进芝加哥市区,从肯尼迪高速公路上能看到一个表现著名的芝加哥特征的建筑壁饰。如果你可以在这座建筑物的墙上画任何东西,你将画什么,为什么?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作文题

1、你认为什么思想、发明、发现或创造到目前为止对你的人生产生了最大的影响?请简要说明。

2、什么是你曾经不得不作出的最困难的决定?你是怎么作的?

3、直至你目前的生活,你的什么具体的成功给了你最大的满足?

法国高考(论坛)作文题
文科:

题1:感知能力是否可以来自教育?

题2:对于活体的科学认知是否可能?

题3:评述萨特《伦理学笔记》中的一段文字。

理科:

题1:艺术是否改变我们的现实意识?

题2:演示是否是确认现实的唯一手段?

题3:评论叔本华《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中的一段文字。


经济社会科:

题1:人们是否可以不受磨难而满足欲望?

题2:认识他人是否比认识自己更容易?

题3:评述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中一段文字。

外国的作文考试给了学生更多的思维自由。

从作文题目选择性上看,国外的作文考试,学生都有多个题目可以选择,换句话说就是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或专长选择作文题目。

从作文题目开放性上看,我国倾向于限制性的命题模式,比如今年的09高考海南卷作文题:材料作文《诚实善良》。《诚实善良》这个题目本身,已经用人们的道德价值观限制住了考生的思维发挥空间。而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目:品味时尚。这个题目对农村孩子来说就很有难度了,如果说勤奋读书考大学也算是时尚的话,这个题目倒还算公平。对比来看,外国的作文题更为开放,学生可以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而且这些看法没有明显的对错之分,也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不过今年的作文题目中也不乏开放性较强的,比如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我说90后》等,但总体来说还是停留在让考生“言之有物”的标准上。

外国的作文考试偏重对学生想象及思考能力的考查。

外国的作文命题与我国的差异很大。国情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了价值取向的不同,当然这两种取向并没有优劣之分。但国外的作文命题更易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进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积极思考。我国的高考作文偏重考察学生对文字运用能力,更关注考生文章的内容及形式。当然文学写作是重要的,但也会使学生学生仅仅停留在对表象的描述上,而无法做到更深层次的思考。我想矛盾在于:给学生发挥空间越大,评判标准的制定就越有难度,更何况中国的高考考生如此之多,如果照搬国外的作文考试模式,显然实现的可能性不大,但国外的命题模式至少可以给我们的高考作文提供了一种可参考的命题方式。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16 金币 +16 收起 理由
jjnbu + 2 + 2 精品文章!
棠棠妈 + 2 + 2 写好了就是一篇毕业论文
ealain + 5 + 5 谢谢你了
suyangchen + 2 + 2 学习一下。
lc4601 + 2 + 2 真好哇!
hi5 + 3 + 3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10-18 14:03:1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就是应试教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10-18 18:04:05 | 只看该作者

新京报:从法国高考作文想到的

【作者:北大菜校长 来源:新京报】

我读的西方文学理论中,真正让人赞叹,极具想像力、智慧含量和个性风格的理论家大都出身于法国,福珂、巴特、拉康、阿尔杜塞、德里达……法国在上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突然为世界喷发了一大批理论家。法国人帮助全世界解释全世界,帮助人类认识自己,让许多人知道:人类可以这样思考,而且可以思考得如此激情,如此深刻,如此贴近现实,如此富于魅力!

  为什么会这样?看了法国的高考作文,我清楚了大半。

  中国的高考和法国高考的第一个科目都是作文,中国是语文作文,而法国是哲学作文(philo)。当去年中国学生在为“摔了一跤”、“有句话常挂在嘴边 ”、“提篮春光看妈妈”、“必须跨过这道坎”等题目发挥的时候,法国学生则面对“若有所悟是否就是对于思想桎梏的解脱?”“艺术品是否与其他物品一样属于现实?”“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比较有什么意义?”“解释休谟在《道德原则研究》中有关‘正义’的论述”。



  老实说,作为一个文艺学的研究生,我可能对“艺术品是否与其他物品一样属于现实?”比较能发挥,其他的题目也是云里雾里。尤其是休谟的书根本没看过,更是无从下笔。

  作文里透露的信息是:思想!你有没有想法?能否进行较为深入的哲学思考?能否对生命,对生存状态,对自由、正义、艺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据说福珂的书在法国是畅销书,他的理论以艰深出名。国内相关研究者尚且不敢说看懂,然而,在法国却是畅销书。一个民族对有创见的思想的尊敬、推崇、对创新的尊重,真心的喜爱和热切的追捧,而且他们居然也都尝试去看懂这些大部头。原来,他们的高中生都是思考这些问题长大的。我当时看福珂传记的时候有些奇怪,福珂的母亲在他高中的时候就请家教教他康德哲学。我手头有一本康德的《判断力批判》至今还没有勇气看完。

【作者:北大菜校长 来源:新京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10-19 09:14:30 | 只看该作者

强烈对比

刚好昨天看到今年“春蕾杯”的作文题目,拿来对比一下,

“我向祖国汇报”

是不是有点不一样的气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10-19 11:29: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细雨声 于 2009-10-18 14:03 发表
中国就是应试教育。



不能这样简而言之。我觉得这跟这个地区相应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发达水平相关。不要说孩子,我们自己是否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也很难说。而且大部分的中国家庭是否富裕到有空来思考这些问题呢?怕是都忙于解决吃穿住用去了。就算思考了这些,是否有助于提升现有的生活水平呢?大人的思维至此,孩子也不会高到哪儿去。加上长久以来的传统文化浸染,应试教育恐怕不是我们这一代人能解决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10-19 13:36:09 | 只看该作者
精典的讨论,精典的作文题,受益,反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10-19 15:44:16 | 只看该作者
对头,中国是应试教育,累了孩子,累了家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3:16 , Processed in 0.094293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