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與孩子進行英語親子共讀 分類:親子英語
2009/08/21 01:48
文章轉貼於小黑魚部落格
七月11日星期六,回到基隆和幾位媽媽們分享英文親子共讀的話題。
這一群媽媽多數平常帶著孩子上Sprina老師的故事遊戲課。
雖是單身但很重視親子生活互動的Sprina老師,
不僅用心陪孩子們快樂的玩英文,
也期許媽媽們能在生活中,透過親子共讀,培養孩子們閱讀的習慣,
因而主辦了這次的談話。
-------------------------------------
開車來到深美國小附近,照著地址找到了今天『上課』的地點,49號、51號,心想再過來應是53號了,怎麼不見門牌,只有一個大大的庭院敞開著。再仔細觀看,原來門牌隱隱約約的藏躲在綠葉後面,沒錯,是這家了。院子裡種著各式植物,雖是炙熱的酷暑,但是陽光穿透這片綠撒下來,暑意已消了一半。進了門,寬敞的客廰後,一個舒適的圓形餐桌,就是我們今天談話的地方。順著眼看過去,就是巧拼軟墊拼出來的可愛遊戲區,原來這就是平常這些親子上英文故事遊戲課的地方。可想而知,這家的女主人有多用心-用心經營家,經營孩子~
由於這群媽媽在英文親子共讀的事上,多在尚待起步的階段,
所以我們就從初階繪本談起,
如何開始共讀?如何選書?如何看繪本?
孩子不愛聽時怎麼辦?媽媽英文發音不好怎麼辦?
有效的持續該如何進行?……
以下是來自Karen媽咪(也就是女主人)的心得分享,經本人同意,轉貼在此和大家分享~
上星期五晚上不太睡的著, 因為很期待看到小黑魚, 應該是有點興奮的睡不著覺。
" 小黑魚 " 正如他的名字一樣, 黑黑小小的但卻充滿著生命力. 雖然我跟他見過兩次面, 通過不少次電話. 但聽他 " 上課 " 卻是第一次. 我深深的被他那種堅定有韌性但充滿活力的聲音所吸引。在這短短的 2 個小時裡, 他讓我看到他對生命教育的努力, 也讓我知道我們也可以做到的。謝謝你,小黑魚!
開始上課時, 他帶領我們跟身旁的人說, " 你真的很棒 " 你的孩子因為有你會更好 " ( 不知道有沒有記錯 ). 這是一個很棒的開始。 讓大家先跟身旁的人打招呼. 熟習一下. 藉著 " 讚美 " 對方. 讓我們有鼓勵,有信心. 因為媽媽們也是需要鼓勵的。
當天一共有 5 個媽媽 + Sprina,這些媽媽平日都有跟孩子親子共讀,所以小黑魚就不再強調親子共讀的重要,直接導入如何和孩子讀英文繪本.
以下是大概的心得, ( 小黑魚發的講義就不在此多做紀錄, 可以自行參考 ) :
不管語言的發展是有先天的優勢, 是後天的努力, 還是先天+後天的結果. 我覺得只要父母有心多跟孩子做相關的互動. 一定會有收穫的. 孩子是一張白紙, 還是一顆種子. 種子是有生命力的. 給他土壤, 營養, 水分, 陽光等等, 他自己會長成他應該長的東西. 蘋果種子就是結成蘋果, 不會變香蕉. 孩子一樣. 他有他自己的的氣質個性. 父母只要給他一個環境, 讓他有足夠的養分. 他自然可以長成他應該長的東西. 順著孩子的個性給他需要的教養方式, 才會事半功倍. 但父母常會自主把孩子塑造成我們要的樣子, 無法達到就耿耿於懷. 在跟其他媽媽的分享中. 我看到這群媽媽有很好的觀念, 他們知道自己孩子的個性氣質, 用適合的方法. 灌養孩子. 沒有比較. 我知道這不容易. 畢竟多少會有期待. 但透過媽媽們彼此的分享, 我想我們會更容易堅持住. 如果偏了, 還會回到正途上. 孩子必竟是孩子, . 孩子聽故事的原意就是 " 聽故事 " 不要因為想讓孩子學英文, 而抹煞了孩子愛聽故事的心. 媽媽就是媽媽, 一些專業的東西就交給老師. 媽媽只要好好扮演媽媽得角色, 不用道具, 只要以一顆愛孩子的心. 孩子學中文都要經歷過一段很長的時間不斷的刺激 ( 聽我們說話 ), 到可以說出一個字, 一句話, 都要歴經 2 年的時間. 而且還是在中文的生長環境下. 那學英文我們怎可以要求他要在幾個月內就會ㄋ. 開始說英文故事 + 持續說英文故事 + 至少 2 y + 堅持的 n 次方 = 開花結果.
要經歷 2 年的過程, 孩子才可能開始運用出來. 這真是考驗爸媽的耐心. 孩子! 我願意癡癡的等你發芽!! 英文繪本的分類. 小黑魚帶了不同的繪本, 讓我們實際知道繪本的種類與分級. 原來選繪本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一來是讓媽媽們增加信心, 可以更容易上手跟孩子說故事. 二來配合孩子的學習模式. 晚上馬上看看買的英文書. 重新 review 了一次, 決定從新開始好好跟孩子說故事. 繪本故事中你看到了什麼 ? 經過小黑魚的帶領. 原來一本看似 " 簡單單純 " 的繪本, 內容可以包含這麼多的東西 ( 學習 ). 也是訓練孩子的觀察力. 當然不同的人, 也會看到不同的東西. 類似的內容, 還需要不一樣的繪本嗎 ? 就是教一樣的東西, 要不一樣的繪本嗎? 以往買書會避開重複的書籍. 但經過小黑魚的詢問, 原來一樣的東西, 可以透過不一樣的故事內容來加深印象. 小黑魚很棒的是, 他不直接跟你說答案, 他用詢問的方式問大家, 答案自然就出來了. - 選擇適合的繪本應該是成功 1/3了. 開始說英文故事 =成功 1/3. 一本故事書至少唸 7 次, 最好唸 21 次. 按照大腦神經的發展. 一件事持續做 21 次, 就會變成習慣. " 持續 " 占1/3. 建議中英文繪本最好可以以 1:1 的比例與孩子共讀. 讓孩子 " 習慣 " 英文故事.
一直對說故事很有興趣. 很想去說故事給孩子聽. 以前的我, 不捨得放假去上一些課程. 但現在覺得媽媽也需要充電. 因為我們是會被掏空的, 再加上很多資訊跟我們以前的年代不同. 據統計, 平均10 年孩子的智商會提高 3分. 所以我跟孩子就差了快 12分. 真該好好給他們足夠足夠的土壤. 另外, 透過媽媽們的經驗分享. 我們可以知道原來在教養孩子的路上我們不孤獨. 我們透過彼此的分享, 有時旁人比我們可以以客觀公正的態度看待自己的孩子, 讓我們找到生命的出口, 不會鑽牛角尖. 宇宙超級無敵鐵媽媽真的是現在媽媽的寫照. 據統計, 媽媽的工作量是單身時的 3 倍. 在這樣的狀況下, 還可以堅持住親子共讀, 真的是不簡單.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YR9TESuEGRTwekyoYG0aZg--/article?mid=3625
我要引用
我要回應
儲存至「書籤」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