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65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温总理教师节听课总结(节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12 09:4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温家宝:树立先进教育理念改革办学体制


核心提示:今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看望师生,并听了5节课。温家宝听课后的讲话1011公布,称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提出树立先进理念,冲破传统束缚,改革办学体制。

    语文、数学、研究、地理:评论(略)


    最后我听了一堂音乐课,应该说是欣赏了一堂音乐课。老师很活泼,这堂课先是播放了迈克尔·杰克逊的《我们同属一个世界》,这堂课的主题是让世界充满爱。我对音乐是门外汉,但是我边听边感到这是一堂艺术熏陶课,对孩子是艺术的熏陶,也可以说是堂美学课。美学是什么?大概中学没开过这门课。中国研究美学有名的是朱光潜先生。美学从大的方面讲就是真善美,就是世界事物的真善美,这就是那首歌的真谛。因此听完课我就即席讲了一篇话,我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一切。一堂音乐课让孩子们通过唱歌来懂得人世间的爱,懂得人世间的真善美。其次是人们的心底。孩子们都有心理活动,就是孩子们心底都有知、情、义。这就要求学生要有爱心,懂得爱父母、爱老师、爱家乡、爱祖国。在河南南阳我给学生们在黑板上题词就是三句话:爱父母,爱老师,爱南阳。我认为这是思想教育,孩子们记得清清楚楚。人最起码的爱就是这些,爱父母爱老师爱家乡,再归结起来就是爱祖国了。所以这就要求学生有爱心,懂得爱同学、爱老师、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这就要求学生有好奇心。好奇心是什么?就是追求真知。钱学森是大科学家,但很少人知道他是画家。他从小就受艺术的熏陶。大家都知道李四光是地质学家,但很少人知道他是我国第一首小提琴协奏曲的作者。钱老曾经亲口对我说,我现在的科学成就和小时候学美术、学音乐、学文学是分不开的。因此他提倡学理科、工科的也要学艺术,学艺术的也要学工科、学理科。他在被授予功勋科学家时的即席讲话说:我有一半的功劳要归功于我的夫人。他夫人蒋英是钢琴家。我对他夫人说,你的艺术对他的科学工作很有启发。追求真知,辨别真伪,寻求真理、趋善避恶,为民造福,应该是美学教育的内容。我们要求学生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就应该在这些方面都具备一定的知识,具备一定的爱好。上午听课时我也服从音乐老师的命令做了游戏,感觉和孩子们在一起非常幸福。我对孩子们说我爱你们,我祝福你们。(听了教师代表发言后)

    刚才,几位老师的发言都很好。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应该肯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无论是在学生的就学率还是在教育质量上,都取得了巨大成绩,这些成绩是不可磨灭的。但是,为什么社会上还有那么多人对教育有许多担心和意见?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任继愈老先生90岁生日时,我给他送了一个花篮祝寿,他给我回了一封信,这不是感谢信,而是对教育的建议信。我坦率告诉大家,他对我国教育的现状有一种危机感,他尖锐地指出了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多次看望钱学森先生,给他汇报科技工作,他对科技没谈什么意见,他说你们做的都很好,我都赞成。然后,他转过话题就说,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句话他给我讲过五六遍。最近这次我看他,我认为是他头脑最清楚的一次,他还在讲这一点。我理解,他讲的杰出人才不是我们说的一般人才,而是像他那样有重大成就的人才。如果拿这个标准来衡量,我们这些年甚至建国以来培养的人才尤其是杰出人才,确实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还不能说在世界上占到应有的地位。最近,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英国首相布朗作了一次科技报告,他一开始就讲,英国这样一个不大的国家仅剑桥大学就培养出8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是值得自豪的。他认为应对这场危机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科技,是人才和人的智慧。其实,我们的学生也是很优秀的,在各种国际比赛当中经常名列前茅,许多到国外留学的学生学习成绩也很好。我们出去这么多留学生,也成长了一批人才,充实了各行各业,但确实很少有像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那样的世界著名人才。每每想到这些,我又感到很内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形势很好的时候,还要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原因。

    这里,我想着重谈一下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问题。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国内外的比较看,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这应该引起我们深入的思考,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应该说,我们早就看到了这些问题,并且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是为什么成效还不够明显?我觉得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我们需要由大批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来办学,这些人应该树立终身办学的志向,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任何名利都引诱不了他,把自己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我们正在研究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是想通过改革来努力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这里,我想提四点要求供大家参考:
第一,教育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陶行知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说要注重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自由的环境,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不仅学会书本的东西,特别要学会书本以外的知识。我曾经把学、思、知、行这四个字结合起来,提出作为教学的要求,也就是说要做到学思的联系、知行的统一,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思考,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第二,教育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第三,教育要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的要求。
第四,教育要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

最后我想对老师提点要求。
一要充满爱心,忠诚事业。
二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
三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


[ 本帖最后由 hubaichun 于 2009-10-12 09:4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10-12 10:20:46 | 只看该作者
总理的认识和思路是相当清晰的,就是不知道啥时才能影响到学校每天每天进行的“教育活动”呢

中国孩子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精神觉不是“天生”就弱的!!

我的孩子在一年级的语文老师鼓励孩子组词时组出合适的、新颖的、别人没有想到的词来,孩子在家没事就拿着语文书翻字典,以便在下一节课上“战胜”其他同学;到了三年级,换了语文老师,这个老师要求必须组课文里出现的词,比如,陶,孩子组的“陶土”、“陶瓷”不行,一定要课文里的“陶醉”才算对,屡次受挫以后,孩子再也不去动动脑筋了,直接翻书找多省事啊……

这样下去的孩子,接受这种“教育”十几年的孩子,还能有什么创新?!

只有给执教者彻底地洗洗脑,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才可能有所转变,教育的结果才有可能保留或发扬孩子的创新意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happy_99 + 3 + 3 前一个老师的办法很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10-12 17:26:41 | 只看该作者
不改革高考,下面再改也跳不出这个圈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10-13 12:06:11 | 只看该作者
医改改了几年, 越改越令人失望,病人付的钱越来越多。这又要教改了,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2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3:26 , Processed in 0.278457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