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63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超前的孩子应该跳级吗?(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10 17:1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超前的孩子应该跳级吗?
文/【每個孩子都是神童】

5岁半的大卫进了美国一家公立蒙特梭利学校的学前班一个月了。他是一个阅读和数学都超前的孩子,得益于从小每天半小时的和孩子一起床前阅读,以及每天半小时到一小时的公园散步锻炼身体兼数石头树叶等各类游戏,大卫能独立阅读各类书籍和熟练运用加减乘法。很多朋友都劝我或许应该考虑为大卫找个允许跳级的私立学校。在我心里,孩子要走什么样的路我心里非常清楚,其中一条就是:我的孩子不跳级!读过了太多“当神童走向成年”的悲剧例子,我知道跳级并不适合大部分孩子。

从儿童心理教育的角度来看,孩子的玩商、智商、情商、慧商、财商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一个好的,真正成功的儿童教育是在这五方面都取得良好的平衡。而很多急功近利的家长为了培养自己的孩子成为“人造神童”,让孩子的童年失去了应有的童真和幸福。这些望子成龙的父母大多心肠够硬够狠够严厉,不惜牺牲自己儿女欢乐的儿童时光而毫无指望地挺力与命运之神一搏。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素质健全是最重要的。而一个孩子在童年时的成长背景几乎影响着这个孩子以后一生的心理状态。很多研究表明,孩子从小如果生活在一个被精神虐待的生活环境:非打即骂,呵斥,压制,强迫,过于严厉,或者过于骄纵溺爱。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日后成人后罹患心理精神疾病等,以及反社会人格倾向等的比例是非常高的。

比如说大音乐家贝多芬就是一个典型的“人造神童”。贝多芬四岁开始学习钢琴,八岁公开举行演奏会,十岁开始作曲,十岁出版了九首钢琴变奏曲。但是这一切都是贝多芬从小被自己酗酒的暴力父亲每天痛殴下实现的。他父亲是个乐师,把自己没能实现的理想强加于贝多芬身上,每天逼迫贝多芬长时间不停地练琴,稍有松懈或错失就呵斥加老拳伺候。可以说,贝多芬的整个童年都是在暴力父亲的身体和精神虐待下屈辱地渡过的。贝多芬的父亲是用棍棒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为人类培育了一个音乐大师,但是他毁掉了一个儿童应有的快乐与幸福,甚至毁掉了贝多芬一生的幸福。贝多芬长大后,也是性格极为暴怒,举止怪异,罹患忧郁症(也有贝多芬身边的朋友认为他是罹患精神错乱),即便是顶着大神童的光环无数次追求心仪的女人从未成功,也终身没有结过婚。我想,大多数父母都会宁愿自己心爱的孩子成为一个有爱心、会体贴关心人、热爱生活、有责任心的快乐的人,而不是一个心灵被虐待而扭曲痛苦的神童吧。

其实在早期教育中,像贝多芬父亲那样的人还大有人在。他们不惜花费金钱与牺牲孩子快乐的童年时光,强逼着孩子做他们不愿做的事情。还美其名曰,是为孩子将来的前途和幸福而努力。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这些父母没有几个是成功的,但有一点是确实无疑的,那就是孩子一生的幸福都将被他们残酷地,毫不留情地毁灭了。

学校就像一个小社会,孩子在学校里要学会尊敬老师和同学,学会遵守规章纪律,学会处理与同学的纠纷和矛盾。这些知识很多都是只有孩子亲身体验了,才会有切身的感受。但很多超前孩子因为父母一味只重视灌输知识,除了智商满分外,这些孩子在情商慧商上多多少少总是格外地与众不同:他们自私,凡事只为自己着想、他们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等着别人伺候、他们自闭、他们不懂得关心别人、他们不会体贴照顾父母(不懂得体贴父母的孩子以后也不懂得体贴配偶)、他们抱怨教授导师不懂得赏识他们的才气、他们满腔怒火怨气冲天抱怨社会不公自己怀才不遇。一个人走入社会后,他不会因为自己曾经12岁就大学毕业而得到老板格外高人一等的待遇。反而会因为大多数人造神童孩子的这些“雷人”的人格缺陷而让他们在社会上乃至家庭中到处碰壁,头破血流。那些曾经在孩子童年时就应该开始慢慢学习和经历的珍贵的小社会经验和小人生挫折如今才延迟在信心满满、自信爆棚的成年人身上一一地残酷打击着那些智商满分的人造神童。对一个从小被人众星拱月一样宠着的人来说,每一个这样残酷的打击都会加速一个人精神崩溃的程度。

当然,这样的负面例子虽然非常多,但不可否认也有少量的超前孩子是各方面均衡发展的,这就要求有极其智慧和勤劳的父母花费比常人要多好几倍的精力和毅力做好掌舵,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比如说我们教育圈子中的“博雅讲堂”就有一位13岁读大学的儿子。另外一位圈友教育家何振也是有一位10岁就读初二的超前孩子。从他们的大量教育博文中就能感受到他们的孩子是一位从小就被父亲全面均衡培养发展的智慧型孩子。而且,更难得的是,他们是身为父亲的教育工作者,这本身对孩子就是一个福音。尤其是对男孩子来说,父亲的理性参与智慧育儿是更能让教育事倍功半的。

但这样的例子毕竟少之又少。父亲参与智慧育儿的例子还有一位比较典型的: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新东方教育集团的总裁俞洪敏。他出身于农村,父母都没什么文化,但他很幸运拥有一位大山一样的好父亲。他父亲虽然不是什么教育大师,但对待俞洪敏的教育理念堪称大师。俞洪敏说,他的太太是一位脾气比较急躁的女人,但是无论太太气头上如何吵闹,他都绝不还嘴,硝烟便很难点燃。大家都很奇怪,身为美国上市公司总裁,在老婆面前如此窝囊,有必要吗?俞洪敏说,倒不是有多“气管炎”或是多伟大,只不过刚好因为他的母亲就是一位脾气格外暴躁的女人,而每次开战,好脾气的父亲从来不会还半句嘴,母亲一个人吵不起来也就很快偃旗息鼓了。但是父亲除了让着母亲这一点以外,却是一条铁一样的刚强汉子。他的性格与父亲如出一辙。这也是造就他血液里与命运抗争向上的基因与后天的处事性格。是啊,如果不幸有一位脾气暴躁的配偶,除了俞洪敏父亲的这种方法,还能有另一种不延祸与孩子的方法吗?

你的孩子是否拥有一个容易培养孩子良好的情商慧商的环境?你可以大致从以下10点推断:
1.你不是一位用严厉呵斥、打骂来教育孩子的父母;
2.你的配偶也不是一位用严厉呵斥、打骂来教育孩子的父母;
3.你拥有健全的幸福家庭;
4.你的孩子体贴、懂事、会关心人;
5.你的孩子在家里会每天主动帮忙大人做家务;
6.你的孩子教养良好。
7.你的孩子独立性强。
8.你的孩子性格温和,不会暴躁。
9.你的孩子做事有耐心,有毅力。
10.         你的孩子自制能力强,处事从容。

我相信能真正做到同时拥有这十条的家庭的孩子少之又少。其实,孩子的教育是父母的教育。人无完人,有时候,像这样那样的因素不是我们自己能控制的。比如说俞洪敏恰巧有一位那样性格暴躁不懂得赞扬孩子的母亲,无论父亲多么尽力,那么俞洪敏作为孩子时的心态就会有50% 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的可能,所幸俞洪敏潜移默化地吸取的是他父亲的伟岸人格和良好的情商慧商,这比只有智商的孩子要事半功倍得多啊。又比如俞洪敏没有一个真正健全的幸福家庭,那么即使他父亲万般忍让,家人相敬如宾,孩子也能感受到家里缺失一种浑然天成的温馨和爱。这些都是造就孩子拥有良好的情商慧商的理想环境。环境不够良好便需要笨鸟先飞,慢慢学习改进。如果智慧的父母能有一股强大而平和的心态,这一切逆境都可以被改善。这也是俞洪敏父亲造就他血液里与命运抗争向上的基因与后天的处事性格。俞洪敏说他自己是典型的笨鸟先飞,自己从来不是最聪明的那个,但从来都是最努力、最踏实、最勤奋的那个。他考了三次才考上北大,毕业时成绩是倒数第几名之列的。但这一切都不妨碍他笨鸟先飞从任人践踏的小草变成为他人提供阴凉庇护的参天大树。

在一个跳级的班上,一个幼小的孩子感受到他与别的年龄和心智成熟于他的孩子的不同,同学的疏离或是特意的关照,大人的众星捧月式的吹捧,容易造成孩子同时拥有强烈的自卑和自大,甚至自闭的不平衡心态。而孩子的心智还未成熟到理解、倾诉和解决这种痛苦。这一切,都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尤其是心理上的健康成长的。更别说能让上述情商十条达标了。所以人们总发现大多数超前神童日后即便他们极其轻松容易地读到博士,都较容易有心智包括情商方面的严重缺失,与他们的智商的超前程度极不协调。所以在美国的普及教育里,是不赞成孩子跳级的,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不影响孩子心智发育成长的方法。

有人会问,不跳级,那还那么折腾早教干吗?不是反正在学校都要学的吗?要说的是,能把父母“折腾”个精疲力竭的早教不是智慧的早教。另外,很多父母吧早教等同于纯“智力早教”识字数学等,其实,儿童的健康成长总的来说有两个大方向,就像一个坐标系,横坐标的核心是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健康的心理,横坐标的这些指数是大厦的根基,根基越深,大厦才越牢固。纵坐标是智力的培养,两者相互作用,才能共同构成孩子健康成长指数。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如果只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而让自己和孩子都背负重荷苦不堪言,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在父母这样的重负下成长的孩子也很难体会到快乐和幸福。“在玩乐中学习”,“润物细无声”,才是让父母和孩子都在轻松快乐的玩乐环境中学习、成长。让孩子的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从小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在玩乐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学习知识,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运用习惯,良好的身体素质,也可从中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父母随时观察孩子的兴趣所在,乘势引导,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快乐而幸福的成功孩子。

在美国的很多州,大多数学校,从小学开始,都有所谓的“天才班”,那些超前孩子的优势在这里就尽显身手了。孩子经过考核进入“天才班”后,各方面功课和年龄都是和普通班一样的,唯一有所不同的是孩数学、科学的难度深一点点的项目,孩子的心智发育成长丝毫不受影响。到了高中后,大部分学校都有一种叫做“AP (Advanced Placement)”课程。即在高中修读大学一年级课程。AP考试是由大学理事会主办的全国统一考试,在全美2万多所高中有60%提供AP课程。包括哈佛、耶鲁等著名大学在内,已有22个国家3000多所大学承认AP课程。高中优秀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到大学课程,可以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参加考试积累学分,进入大学后,通过考试的学分可以自动带到大学里面去,学生在入读这些大学时,可以将通过考试的AP课程折抵大学学分,免修相关大学课程,从而达到缩短学时、节省学费等目的。选修了AP课程的孩子大大地增加了进入名牌大学的机会。目前AP考试有19个专业34门课程:多为计算机、经济学、英语、英美文学、美国政府与政治、物理、历史等科目。AP采取的是5分制,从1分到5分,3分以上的成绩为大多数的大学所接受,可以在以后上大学折抵学分。少数顶尖大学要求4分或5分才能折抵大学学分。哈佛大学2003年作出规定,只有5分的AP成绩才能折抵哈佛大学学分。

在美国,教育是金字塔类型的,学生越小功课越浅显,给予孩子大量的玩乐、体育锻炼、培养各方面兴趣的机会,越往上面功课越难,到最高层博士能读出来,无异于涅槃凤凰。大学易进难出,GPA所有的功课平均考试总成绩必须在“C”70分以上才可以继续学习,70分以下第一个学期自动留校察看,第二个学期还未达到平均70分以上就自动除名。而在大学的研究生院里,GPA平均考试成绩则要求在”B”80分以上才会得以免除被学校自动开除的命运。很多留学生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大学低年级时,学生五花八门,各种种族都有,到了大学高年级和研究生院校的高年级里,几乎只清一色见到绝大部分的亚洲人、犹太人、俄罗斯人,和白人。

其实,真正要造就一个“人造神童”是很容易的,把12年课程浓缩精简几年就搞定了。但是要造就一个真正心理健康,心态良好,情商慧商高,人品优秀的孩子却是真正体现父母的智慧所在,而且这种智慧会给予孩子一生得到快乐和幸福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12-3 16:44:14 | 只看该作者
thanks for shar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12-3 16:50:41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很好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10-27 12:27:42 | 只看该作者
很有道理,不能只关注智育,而忽视了健全人格的培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1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0:22 , Processed in 0.08027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