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7667|回复: 8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感慨于一些对Doman方法的错误理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8-6 08:3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实在是因为忙,也实在是没有时间和能力逐一去反驳,但是,看到一些对Doman方法的错误理解和解释,还影响甚广,作为Doman大家谈的版主,实在觉得应当指出来。 1. 错误观点:认为Doman方法是强调右脑开发的。正确看法:Doman方法是脑潜能开发,是全脑开发。 2. 错误观点:脑伤的孩子比正常的孩子更适合Doman方法。正确看法:正常孩子用Doman方法达到的效果远比脑伤孩子好。大家看到的脑伤孩子训练的效果好,是因为他们的妈妈的伟大,给孩子的训练的好。 3. 错误观点:给孩子闪卡片和书的时候不要念。正确看法:给孩子闪卡片和书的时候要大声的念,看书不需要念是到了高级阶段的情况。 4. 错误观点:为了达到一秒种闪完卡片的目的,给孩子闪过该页的内容后,翻过去看图,但是继续让孩子听上一页的内容。正确做法:给孩子看的同时,读卡片上的内容,不应当提前翻过去,即使是对应内容的图片。 5. 错误观点:图和字可以在同一页,孩子可以分辨。正确看法:Doman要求的图和字分开是有道理的,可以达到最佳的视觉刺激效果。图和字在同一页孩子是可以分辨,但是达到的效果完全不同。其实,即使不用Doman方法,孩子照样可以学会认字和阅读,这自不必说,但是达到的效果完全不同。婴儿画报中间插页的方式改装成家制书之所以不符合Doman的要求,就是因为字和图在一起。如果真的想改婴儿画报,就应当把画报的画剪下来。 6. 错误观点:给孩子看卡片应当按照顺序看,目的是为了记忆,通过记忆开发右脑。正确看法:Doman强调的是刺激,通过刺激促进发育,所以给孩子看卡片,就是不能按顺序,按顺序,就不能形成刺激。 7.错误观点:不管图片的质量,只要给孩子看的卡片越多越好。正确看法:图片的质量很重要,可能给孩子看2000张符合Doman要求的图片的效果,比给孩子看7000张不符合Doman要求的图片的效果强得多。 8. 错误观点:给孩子看卡片的时候要解释一下卡片,不然担心孩子不懂。比如看“蓝”这张卡片,有人建议要解释一下“蓝天的蓝”正确看法:Doman要求不要解释卡片。 9.错误观点:应当利用电脑给孩子闪卡片,因为电脑可以达到快速的目的,家长依赖电脑太多。正确看法:给孩子看卡片是亲子交流,不应当过多的依靠电脑。 10.错误观点:认为Doman方法就是通过闪卡教孩子认字。正确看法:Doman方法强调的是脑功能,强调的不是识字而是阅读,阅读是大脑的功能之一,而不是教学过程。大脑发育好了,自然就会阅读了。 11.错误观点:给孩子看家制书的时候应当用手指着读。正确看法:指读会影响阅读速度,给孩子看家制书的时候不应当指读。 12.错误观点:给孩子闪卡片的时候,要求孩子跟着读。正确做法:给孩子看卡片的时候,不要让孩子跟读。读是输出,看是输入,不应当把输入和输出混淆。 13.错误观点:Doman方法就是通过闪卡片的智力训练方法。正确看法:Doman方法是包括体能、营养和智力的立体的全方位的脑潜能开发方法。 14.错误观点:使用Doman方法,应当从孩子会坐时才开始,不然孩子无法看卡片。正确做法:Doman方法应当从出生就开始的方法,而且越早开始越容易,效果越好。新生儿就是躺着看卡片的。 15.错误观点:Doman的点卡不适合于13个月以上的孩子或者对3岁以上的孩子就不适合了。正确看法:Doman从来没说过点卡不适合于13个月以上的孩子,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同样适用。只是更应当注意闪卡的方式和方法。 16.错误观点:孩子不盯着卡片看就是不看卡片或者不喜欢看卡片。正确看法:孩子只要瞄一眼卡片就可以的,别指望孩子盯视。 17.错误观点:要经常考考孩子,不然我怎么知道还是是否学会了。一边闪卡,一边心里犯嘀咕,这能就能行了、这他就会了?老想问孩子,告诉我这是什么?正确做法:不要考孩子,只要按照正确的做法教就是了。 还有一些,实在是不能逐一列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8-6 08:56:53 | 只看该作者
怎么看了两三条就有我的,呵呵,我的7000张图质量还不至于是差的,否则建议这里的人也不要下载了,ftp上很多都是我做的东西(目录在中文百科图库)。可以告诉大家这7000张图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他认知了很多平时难以接触的东西,当某天他在生活中看到的时候马上惊喜地告诉妈妈,这个学过。产生的联想和想象力也是非常惊人的。这更让我认同了七田真的方法。 对与错,自己分辨吧。我确实从一开始就并不是严格的用杜曼方法。比如改装婴儿画报,我只相信事实:孩子喜欢看就是好的。宁愿简单便捷做多一点书,书的量的刺激比严格把文字和图片分开而做少点书对大脑的刺激要强得多。 没有念完句子就翻过去看图是我给孩子看书的方式,这是观察孩子后这么做的。比如杰杰我常常给他念家制书的时候,他经常是抬头瞟一眼文字然后就边玩其他东西边听妈妈念直到看图才又抬头又看。可是我的经验知道这一瞟他已经看完学会了,因为他从几个月大开始就是这么看书的。可是这种时候不要以为他不在认真学,如果妈妈说你不想看我不念了的话,他会大吵要求妈妈继续翻书和念书。因为他瞟一眼就看完书的字了,妈妈念的速度远跟不上他的思维,与其让他有时间分心去玩东西,不如快点翻到图的地方继续念,实践下来效果是很好的。不过是否适合其他人自己观察孩子吧。我认为观察孩子的学习过程做出改变比杜曼原则更重要。 比如按顺序看图,并不单是为了记忆这么简单。是另一种更科学的刺激。我并不反对杜曼,但什么是脑科学?杜曼并不一定就是全世界最科学的。否则他在全世界已经像牛顿一样人所皆知了。杜曼写书足有40年,七田真还属于他的后辈,可是到了今天七田真在全世界的知名度比前者要高出许多,这除了商业运作的原因,应该还有其他更多的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4-8-6 09:58:05 | 只看该作者
多谢2位妈妈的无私分享。教育孩子从没有说一成不变的最对的方法,只有较好的方法。孩子是千姿百态的,对应于每个不同个体,都能有最佳适用于他的方法。这个方法的寻找就要靠有心妈妈的努力。每一个出色孩子的后面都有一位同样出色的母亲。正因为母亲的不同选择,使得我们拥有百样的孩子。而每一个不一定都是最“好”的,但一定是唯一的。希望继续看到你们的经验之谈,对于我们这些“笨”妈妈来说,帮助太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4-8-6 11:09:4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好运妈!

因刚开始实施DOMAN,只开始了阅读和点卡,好多错误都没机会犯 :-)

"12.错误观点:给孩子闪卡片的时候,要求孩子跟着读。
正确做法:给孩子看卡片的时候,不要让孩子跟读。读是输出,看是输入,不应当把输入和输出混淆。"
MOMO仍然是大部分是自己要跟读,而不是我要求她读,因此我也没管她,只是继续加快速度闪卡.

"16.错误观点:孩子不盯着卡片看就是不看卡片或者不喜欢看卡片。
正确看法:孩子只要瞄一眼卡片就可以的,别指望孩子盯视。"

对这点,是有点疑问,MOMO有时连一眼也没看,嘴上在跟读,眼睛不知看哪去了 <img src='images/smiles/frown.gif' smilietext=''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 />   ,我的做法是继续闪,没理她.

我会坚持, 虽然因工作关系,几天没见她了,中断了几天,不过没关系,看总比没看好!

至于是否顺序,我还没看完七田真的书,没找到理论根据,不过我相信Rainbow一定是有理论依据的,再加上在杰杰身上试过有效果,因此我的做法是,看点卡时是无序的,看字卡是夹在clear book,我就按顺序了.我想继续观察MOMO到底那种更适合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4-8-6 11:43:1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好运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4-8-6 13:22:45 | 只看该作者
好运妈对Doman的方法理解得十分正确。果然是版主。

至于Doman的方法及理念是否适合推行,视乎家长的目的及对子女的了解。

而Doman的书中强调让孩子快乐地学习。家长可以按自己对子女的了解创作适合其子女特点的方法。

我自己也基本上是按着Doman的方法实行的,当然亦有一些细节上的变化,例如用了计算机,或用Clear book,但可以依从的我会尽量跟从。

我的目的很清楚,让孩子因着较早有阅读能力,培养到阅读的兴趣,快乐均衡地成长,将来可以有能力决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至于右脑开发或全脑开发等,暂时未成为我的目的。

实践Doman的方法已经有一年多了,暂时未到收成的时候,但我相信我的孩子。大家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4-8-6 16:28:46 | 只看该作者
虽然观点,方法有些不同;但对我们这些还处于摸索阶段的妈妈来说都很有借鉴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4-8-6 21:06:57 | 只看该作者
加入精华吧!

我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当然,有一条永恒不变:真正的爱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4-8-9 09:07:08 | 只看该作者
诸神的黄昏+-->引用:诸神的黄昏 加入精华吧!

我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当然,有一条永恒不变:真正的爱孩子!


是的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4-8-12 08:52:34 | 只看该作者
好运妈+-->引用:好运妈  <p align="center"><p align="center">http://www.sina.com.cn 2004<font face="宋体">年07<font face="宋体">月10<font face="宋体">日 15:58 <font color="#a20010"><font face="宋体">新民晚报 <p align="center"> [center][/center]<font face="宋体">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脑部结构经过加拿大神经学家剖析,他的大脑负责数学运算的部分比常人大15<font face="宋体">%。 <font face="宋体">  多少年来,人类的大脑一直是科学家们不懈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脑科学家们公认,人的大脑还有大量的潜力可挖。据报道,不久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布鲁斯·<font face="宋体">米勒博士曾在人的大脑内成功地发现了“<font face="宋体">天才按钮”<font face="宋体">。米勒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对72<font face="宋体">名因各种原因使大脑受过损伤的病人进行研究,发现了一个规律——<font face="宋体">一旦人的右颞下受过伤,就有可能变成某个领域的天才。比如,一名9<font face="宋体">岁的男孩在部分大脑受损后竟成了一名天才的力学专家;还有一位56<font face="宋体">岁的工程师,大脑右半球皮质的部分神经元因病受到损伤后却激发了绘画天分,成了一位大画家。米勒博士认为这是因为受损神经元坏死后,大脑“<font face="宋体">天才区”<font face="宋体">被压抑了一辈子的天分被释放出来。   现在,有不少科学家又在关注,能否通过人工手段激活人脑中的那些被压迫、被忽略的“天才按钮”。也就是说,通过人工途径把一个普通人变成天才。对此,米勒博士也曾表示,他有能力借助手术刀和一两件神经外科器械,彻底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甚至改变他的个性和信仰。   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的科学家认为,借助磁场切断人大脑内一些区段,就完全可以激活那些超级数学和艺术天分。不久前,澳大利亚科学家在17名志愿者身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证明了这一点。研究人员对志愿者的整个大脑进行磁刺激,把他们大脑皮质的有关部分断开几秒钟,获得了惊人的结果。有5个人能很快算出某个日子是星期几,还有6个人能凭记忆把马头画得一点儿也不差,其余的人轻易就能记住好几个通信地址。这些试验动摇了人们从前的“天才源于勤奋”的信念。在一定程度上,一个人的非凡才能是与生俱来的,关键在于如何找到并启动这些“天才按钮”。只要人类了解了大脑神经元运转的更多细节,掌握了更尖端、更先进的医疗技术,就有能力将常人变成天才。   对于人脑内的“天才按钮”,专门研究颅脑科学的俄罗斯神经生理学家也有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大脑内存在“转换开关”。莫斯科大脑研究所所长梅德韦杰夫进一步证实了米勒的结论,他认为,被称为“测错仪”的神经元是存在的,它是大脑内部的一种“预防机制”,具有某种压制天才的功能,不让人们的日常行为举止偏离常规。每当人们脑子里出现一个新想法时,“测错仪”就进入了“这不允许”的制约状态,使人们自己也觉得这种想法没多大意思,失去兴趣。但如果这个制约机制出了毛病,或者受到外来损害,那些非凡的念头和天才理论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这个人就成了天才,但也要冒很大的风险。有不少专家认为,大多数天才的大脑正是因为有毛病才得到了“解放”。作者:阿娟
好运妈+-->引用:好运妈 ...... 2. 错误观点:脑伤的孩子比正常的孩子更适合Doman方法。正确看法:正常孩子用Doman方法达到的效果远比脑伤孩子好。大家看到的脑伤孩子训练的效果好,是因为他们的妈妈的伟大,给孩子的训练的好。......
不知哪个是正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3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20:30 , Processed in 0.080038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