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882|回复: 4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省心型”孩子与“费心型”孩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20 19:4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现实,就是有的孩子相对而言更让父母省心,有的孩子则更让父母费心。新生儿阶段这个特点就会显现出来,有的孩子哭闹不停,有的孩子则安静好哄。

儿童心理学家根据孩子气质的不同,提出了“难养型”和“易养型”的概念,前者的特点是生理节律性较差,负面情绪较多,情绪反应激烈,较难适应环境。后者的特点则更容易适应环境。

我现在想把“难养型”和“易养型”这个概念扩展一下,把智力因素也考虑进去,如果一个孩子个性温和,智力较高,那么,这种孩子不妨称之为省心型孩子,反之,则是费心型孩子。

由于女孩子天性比较温和,又比男孩早熟,如果再聪明一些,那么,女孩子很容易成为省心型的孩子。当然,这也是相对的,可能到了成年後,会在工作、婚姻问题上让父母费心一些,可起码在求学这个阶段,聪明的女孩子相对而言会让父母更加省心,这点应该说是比较明显的。

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概念?起因是我翻看一些教育个案的书籍,作者大多是那些省心型女孩子的父母。比如几年前流行一时的“哈佛女孩”。

这类家庭教育个案有个很大问题就是容易让家长们产生错觉,把复杂的教育问题简单化。尤其是一些新手家长,看了这类个案就会感到激动,“原来养孩子这么简单啊!”然后就摩拳擦掌准备照猫画虎一番。实际上这类书的作者还算比较费心的,如果是比尔.盖茨和奥巴马的父母写这类书,估计各位父母更会产生错觉。

经常有人让我评价一些家庭教育类的个案书。我觉得判断这类书的好坏一定要看这个作者的写作态度,是客观视角还是主观视角。客观视角就是把自己的孩子作为一个特殊的个案,从这个特殊的视角切入来谈自己的教养方法。所谓主观视角就是把自己的特殊经历当作万灵药,向全体家长去推销。这种个案就非常容易造成误导。

所以我建议大家看这类书的时候,不妨多一些视角。其一,就是看看这类书的孩子是什么类型的,是省心型的还是费心型的,是执行型的还是创造型的。其二,就是看看这类书的作者是主观视角还是客观视角。

除了个案书之外,我们在网上看到的一些个案也存在这些问题。也需要我们多一些视角。

如果自己的孩子是费心型的孩子,除了费心之外别无选择。别总想着走省心型孩子的捷径。实际上,许多费心型的孩子是完全可以在家长的努力下转变成省心型孩子的,但由于一些家长采取“省心”的方法,反而会造成费心型孩子的问题更加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比如有些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比较费劲。可家长看了省心型家长的经验,“别管孩子,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云云,结果就真的不去管孩子了。结果孩子只能是越来越费劲,家长也只能越来越费心。

独立性不是“不管”就能培养出来的,跟孩子的能力有很大关系,孩子的能力强了自然独立性就强了。就像我们教孩子游泳,孩子不会游的时候我们会比较费心,一旦学会了就会很省心了。而省心型的孩子由于能力比较强,自然表现得更独立一些。而他们的家长却往往产生这样的错觉,孩子的独立性是自己“不管”的结果,从批判性思考的角度看,这是典型的因果倒置。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3 金币 +13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哈,孩子的教育嘛,还是因材施教的咯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9-20 20:02:07 | 只看该作者
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易养型”的孩子父母用点心的话就可以比较出色,比如学习上、为人处事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9-20 20:02:56 | 只看该作者
天哪!我竟然坐上老易的沙发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 金币 +8 收起 理由
Lppbb + 8 + 8 抢沙发好!但别把脚也翘到板凳上嘛^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9-20 22:04: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fagz 于 2009-9-20 20:02 发表
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易养型”的孩子父母用点心的话就可以比较出色,比如学习上、为人处事上?


是啊。。省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9-20 22:08:19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带孩子到老师那学钢琴,我说这孩子独立性差一些,依赖性强,让她自己弹琴40分钟,不如我看着她弹20分钟。总这样下去很不好,如果其它科目也习惯于这样,岂不可怕。

老师也举个例子,说音乐学院附中她带的一个孩子,从地级市送过来的,孩子的母亲就是钢琴老师,因此每个假期孩子在家里钢琴曲子都复习的非常好,但是开学后第一周就看得出来新学的课程质量下降,第二周后就更不好了。

在家省心,住校就费心了。除了天生因素,后天的教育方式,教育经历影响很大,家长这根拐棍用好了可以帮助孩子,用的不好也会毁了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9-20 22:20:00 | 只看该作者
好像论坛的哪位大虾说过,更喜欢调皮的孩子,我也是那么想的。

另外,孩子是“省心”还是“费心”型,似乎与智力没有什么关系。我瞎猜想的,老易研究过的,应该是有依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9-20 22:28:38 | 只看该作者
要把费心型的孩子培养成省心型的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9-20 22:32:15 | 只看该作者
哪有孩子不费心的,所谓省心,只是看上去的,家长在这看上去的“省心”上费的心是看不见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三宝妈 + 2 + 2 me too
hi5 + 3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9-20 22:56:16 | 只看该作者
是说“响鼓不用重锤敲”吗?

不过到底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究竟“省心”或“费心”特质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教养的呢?

看着省心的,其实也挺费心。因为每一种特质都有其长处与短处,问题是怎么取长补短,发挥潜力。

比如,听话的孩子省心吧?太听话又怕创造力不够或缺乏主见。天性认真的孩子省心吧?太认真怕过于执着固执.....

况且,长大成功的例子里好像不乏从小让老师家长“费心”的孩子。

不过,易版提醒得对,A的肉可能是B的毒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9-20 23:17:30 | 只看该作者
同意楼主的分类。
的确,有的孩子成长的比较顺利。这跟孩子家长在小时候给孩子培养的好习惯有关系。家长相对比较省心。孩子的很多优点都被激发了出来,会进入比较良性的循环。
而另外一些孩子,可能由于环境,可能由于家长的教育方法,(毕竟家长也是第一当爸爸妈妈)有不少习惯都不太好。孩子的优点被隐藏在了后面,需要家长的慧眼。还有孩子发育有早晚,让他达到他现在还有一些困难的事上,需要很多的鼓励。否则,进入恶性循环,会让家长费很多的心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5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0:24 , Processed in 0.210347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