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ainbow及各位,
谢谢你们! 自从讨论区转回简化字后, 我不能直接输入繁体字, 便很少留言了. 现在要透过先在word输入, 再由繁体转简体, 十分不便.
关于看字卡或百科图卡应该每次按同一顺序还是应每次按不同次序, 可以进一步讨论一下.
虽然格连杜曼一系列的书均提及每次看字卡时要用不同次序, 但尽信书不如无书, 直得探讨一下背后的动机及意义.
格连杜曼在书中提及, 教宝宝阅读或百科知识要成功的话, 要留意几个重点: 即是强度, 速度及次数. 每日看三次是针对次数, 一日看太多则会令宝宝厌倦, 看太少则印象不足容易忘记. 每张看一秒是针对速度及强度. 因为看太慢的话宝宝没兴趣, 对脑的刺激也不够, 试想如果每两秒才看一张卡, 大脑在十秒才接收到五个讯息, 实在起不到什么刺激作用. 反之, 如果教材足够而宝宝又集中到注意力的话, 可以给孩子快速闪过50张甚至100张, 以增加对大脑刺激的强度, 建立神经突触, 突触互相连接, 从而达到建立阅读所须的大脑联机, 让宝宝较早有阅读的能力.
至于每次用不同的次序, 我认为除了宝宝的兴趣以外, 为的是增加强度. 因为, 如果每次均以同一顺序向宝宝展示字卡, 宝宝很快从中找到规律, 知道每次看完”星星”就会看到”月亮”, 接着会看到”太阳”. 他能估计到下一个是什么字. 这样, 可以预计宝宝即使不看字卡, 也会很快记得一连串词语. 这样, 聪明及记性好的宝宝可能不愿意看了. 用沉闷来形容可能未必太正确, 因为宝宝记得了, 便不愿看了. 然而我比较关注的是, 依这种方法, 宝宝能估计到下一张字卡的内容, 对宝宝的刺激强度是否足够呢? 他是用了脑部记忆功能记住了这些字. 但这种方法, 个人认为刺激略为不足. 因为, 宝宝不用”看”, 不用”听”, 也”估计”到了.
所以个人认为以顺序的方法看字卡, 能加强宝宝的记忆力. 但对真正建立阅读所需的大脑联机, 强度略为不足. 然而, 只须加强刺激的强度就可以了. 例如像你为杰杰所做的, 持续快速地为孩子提供大量刺激 (即让他一次过快速地看大量的图或字), 就可以解决强度不足的问题了. 看到杰杰的成果, 说明了你的付出很有成效. 我很羡慕呢.
然而, 如果像一般须要上班的家长, 由于不能为孩子提供同类型的大量刺激, 我相信看字卡/百科图卡时每次应用不同的次序. 孩子无法预测下一个是什么字的话, 他们会每次均留心”看”, 留心”听”. 这样对脑部的刺激强度会较大, 有利建立阅读所须的大脑联机.
这就是我在建立模版时, 让大家播放字卡/图卡时可以选择不同顺序的原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