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net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读经后,说背课文很难。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9-10-17 06:55:3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就是读经与现实接轨的问题,还是值得正视的,有人说读经的孩子,以后什么都会,可是无数的事实证明,不见得,古代多少读经的孩子,成圣成贤者有几个?将来一旦不会,就要检讨很多问题,读经要读,但要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和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9-10-17 16:59:36 | 只看该作者
我家孩子也是上二年级,老师也总是要求背课文,我家宝宝背得倒是挺快,可我感觉课本里有些老师让背的课文,一般化,所以我就对儿子说:这样的课文,大体能背过就可以了,省下些时间可以看你喜欢的书,也可以玩,我觉得把国学经典背熟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9-10-17 19:57:16 | 只看该作者
我非常支持读经,但是我觉得也应该客观的读经。我曾经让我一个班的初一的学生从他们第一册的语文书的古文开始背,当做早读,到初二初三的时候,古文对他们是非常容易的。虽然读古文多了,白话文就会觉得简单。但是对于读经的孩子,最好还是让他们多阅读白话文。老师让背的课文很多都是教学大纲要求背的,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白话文,从古文到白话文思维还是需要一定转换的。所以,我觉得读经的目的在于让我们的孩子了解祖先,了解中国的文明,同时能够了解中国的价值观,人文观。同时能够让孩子比较早的掌握汉字,才有进行多阅读可能。楼主不要担心,有的时候老师留背诵作业也是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任务。我个人建议千万不要因为这一两次背诵的落后而感到沮丧,你的情绪会传染给孩子。比起能不能背诵这篇课文,最重要的还是孩子对于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能力,以及真正的语文能力。而且孩子的能力发展不一样,有的孩子机械背诵能力很强,有的孩子理解背诵能力很强,关键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属于哪一方面。另外,我个人觉得,千万不要认为你的孩子读经了,就会应该怎样怎样,这样反而会给孩子带来压力。我相信读经的孩子文学功底会深厚些,如果再能够广泛的阅读,必能更早些的吸收更广泛的信息量,从而刺激大脑生产,但是读经也不是万能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milkrabbit + 2 + 2 我很赞同。
zkyhyh + 1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9-10-18 17:40:22 | 只看该作者
怎么会这样?不是说读经可以增加记忆能力的?我儿子没读经,不过学校的背书几分钟就搞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0-7-21 15:37:48 | 只看该作者
我是个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老师,一篇课文不是一节课学完的,一般在两节课以上,大多数孩子能背诵下来,因为课堂上会反复地读,我想是不是你的孩子上课的时候不够用心,没好好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0-7-22 09:05:13 | 只看该作者
在下以为,此种现象皆属孩子的识字量不够所致。请看:2.家塾教学法 下卷(二)童子最重认字并认字法
唐彪曰:凡教童蒙,清晨不可即上书,须先令认字;认不清切,须令再认,不必急急上书也。何也?凡书必仅学生自己多读,然后能背。苟字不能认,虽读而不能,读且未能,乌能背也?初入学半年,不令读书,专令认字,尤为妙法。
唐彪曰:先生教读书,不过五六遍,至多不过十馀遍止矣。而童蒙心散,不会用心,先生教彼时,彼心已不在书,不过随先生之口,述而念之。资性钝者,既到案头,一句且不记,任先生催促,彼终不读,非不欲读也,不识字也。在童蒙,幼稚无知,但畏书之难读,疾书如仇,而不知由于不识字之故;在先生,更不深思,但咎学谓方枘(榫)圆凿(孔)两不相入也。若先教令认字,字既能认,虽教三遍四遍,彼到案头亦能按字口诵。读至百遍外,虽甚拙者,亦能记能背矣。
唐彪曰:余子正心,自六岁入学,因书不能成诵,三岁历三师,至四年无可如何,不复易矣。其岁,则甲寅(1674年)也。因兵乱,避居山中,适有朱两生设帐其地,因令就学。从游至五月,所读新书,不减于前三载,且于前三载不成诵之书,无不极熟。彪敬问其故,答曰:“吾无他术,惟令认字清切而已。令郎非钝资,止因一二句中,字认不清,不敢放心读去,则此一二句便不熟;因一二句不熟,通体皆不成诵矣。又尝试验之,童蒙苟非先生强令之认字,必不肯认;认过而仍忘者,苟非强令之来问,必不肯问。止皆先生所当知者也。”彪思:读书在认字,甚为浅近,何以前三师见不及此?乃知甚明之理,未经人指现,未易知也。




唐彪曰:教童蒙泛然令之认字,不能记也。凡相似而难辨者,宜拆开分别教之。凡见易混淆之字,即当引其相似者证之,曰:此宜分别熟记者也。如此,始能记忆,无讹误遗忘之患矣。此教认字之法。更有令彼覆认之法:将认过之字,难记者,以厚纸钻小隙露其字,令认之;或写于他处令认之。倘十不能认六者,薄惩以示儆,庶可令其用心记忆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0-7-22 12:21:05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读经不能太功利,都是为了提高记忆力,为了提高语文成绩,为了认字~~~~~反而给自己,给孩子都背上了包袱。

读经就是一个过程,让孩子有这个机会经历体验一下,结果不要强求。

而且读了经之后,孩子身上,不管是不足还是优点,都往读经身上扯,“读经”也太冤了点。

毕竟影响儿童接受能力的因素多种多样,不胜枚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0-10-9 17:22:17 | 只看该作者
太急了,戒急用忍。不逼孩子好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0-10-9 21:21:51 | 只看该作者
孩子和孩子是不同的,有些孩子记得快些,但有时候也忘得快。有些孩子记得慢,却反而记得久。要分清班上的孩子有几个背出了和大部分背出了,这还是有区别的,如果是大部分孩子都背出了你家孩子没背出那着急还有些道理,如果只是有几个背得特别快,那你家孩子是属于正常的呀。

别外,不是说读了经孩子就一定比不读经的要记忆力好,只是相对于自己以前会在记忆方面有进步。说不定如果没读经的基础会背得更慢呢?我们这里读经的孩子大多都是普通孩子,还没有看到有说自己孩孩子读了经,就变成过目不忘了的。背诵都是在反复熟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再说,你又怎么知道那些背得特别快的孩子没有在家读过经呢,说不定人家也读的呢。

还是放宽心,用读经的方法,多读几遍课文,读熟了就背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0-10-11 08:23:43 | 只看该作者
背三字经的诀窍在哪里呢?老师要求我们背,可是效果不好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1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34 , Processed in 0.08422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