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道经》己经被考古证实为老子原著己是不争的事实,其原著《德道经》中富含很多对身体重要部位和性体的调整,这是篡改本《道德经》所不具备的或不全的,所以诵读之会产生很大差别,及是如此,也是其它经典无可比拟的。道学统御一切,儒术独专时想一统天下,,只有对道学分割肢解才能做到,因而对黄帝法道思想进行了彻底清除,对《德道经》进行了篇续颠到和章节篡改,从而使人们较为难于跨进宇宙自然的道中了解生命和自然的真谛和奥秘。然而儒学四书独专的两千余年中,除了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启用诵读老子《道德经》达到治世强国安民的大治外,光武中兴,康乾盛世也是道学思想的结果,其余几乎都在外忧内乱之中。能量可以决定和扭转一切,不然孔子见老子后不会说“犹龙也”。一部经典要想达到治世治人的结果,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具有培养道德品格的思想,2、具有改变事物本质的能量。3、具有一诵就能深入经藏打开智慧的能力。这三者是很多经典所不共有的。而《德道经》却具备。她所携带的是天地最纯正之能量,善能纠化一切恶性因子,要想改变物质结构,净化社会,改变我们生命层次,只有能量可以解决,这一点我们的读经指导者是应该明白的。对于七岁以后加入四书,则比较合适。老子精于大道,孔子精于常道是人们的共识,如果细加品味就不难明白,难在德性教育不足,慧识教育丢失,所以至简的问题变成了絮絮叨叨。孩子七岁前是处于先天无为状态,需要最具能量性的经典来提升改变孩子因遗传基因中造成的五德亏缺现象,使其园满,只有七岁前最易,这是人才出的奠基关键年令段,因为德的能量性是产生智慧的根本物质,是万不可忽视的。而七岁后智识发育快园满,再要提升和培补较难,是因为智识对大脑质层和核心层产生的封闭所致,如没有具体方法指导,则很难深入大脑深层产生良好开慧作用,慧智双运的优秀人才也就成为雾里看花,从而失去最隹人生改变,终为憾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