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54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警惕教改走入自我否定的误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7-28 19:5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自《南京日报》)
近年来,教改改得有些令人糊涂,一方面将学龄儿童由七岁推前一年为六岁,强调早些接受教育;一方面又强调孩子太小应多玩。一方面老科学家一再抱怨年轻一代没人肯吃苦做学问;一方面又为学生一再叫苦,要“减负”,向美国家庭“零”作业看齐。美式教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究竟向他们学习什么呢?我们了解它吗?

当我们正在大张旗鼓地自我否定时,美国人却在悄悄地研究中国的基础教育

教改需要改什么?保留什么?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什么?这个概念似乎没有系统提及过。近几年所听到的,是一边倒的对应试教育铺天盖地的大批判,媒体传播最多的是:外国公司宁要中国学生的低分,也不要中国学生的高分数,中国留学生在国外找不到工作。应试教育成了恶魔,百分制成了害人精,社会已达成了与传统应试教育彻底决裂的共识。

但人奇怪的是:当我们大张旗鼓地全盘否定自我时,美国却在悄悄地加强了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与学习。他们为华人的数学天才而称奇,航天飞机的有关数据就由华裔科学家计算;一些研究机构甚至不惜重金,对华人脑细胞中是否有数学天赋的特殊物质加以研究;当我们的媒体纷纷炒作中国留学生找不到工作时,我国的留生学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科研成果;在美国硅谷工作的华裔科学家比率是世界最高的,远远超过了犹太科学家;著名柯达公司中高级科研人员中,有60%以上为华裔。

华裔子女在校成绩亦是当仁不让,大部分成绩排在最前列,即便是近几年从大陆或台湾赴美的移民中,部分在国内二三流的学生,到了美国后,只要突破语言障碍,成绩很快上升到到一流行列。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现象呢?华人总结的经验是:万丈高楼平地起,祖国严格规范的教育为孩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华人家庭普遍重视教育与学生勤奋学习的精神都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你只要深入到美国各大城市的华人社区,你都会听到华人对祖国文化与基础教育的赞美,并感受到他们成功的自豪感。他们称初中以下接受中式教育,高中以上接受美式教育为最佳教育模式。因为凡是在祖国接受过严格基础教育的孩子,到了美国后,都能产生一个质的飞跃,如同注满了燃料的火箭,进步速度令美国孩子望尘莫及。

中美教育各有优势,重在融合而不是否定

中国的基础教育,加之美国的高等教育,造就出大批杰出人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接受过中国的基础教育与美国的高等教育,他将中国老师自上而下传授知识的方法称之为“推演法”;将美国以实验为主的方法称为“归纳法”。他很荣幸既学习了祖国的“推演法”,又学习了美国的“归纳法”。他的成功即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

基础教育是中国的优势,而美国教育的优秀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上。美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关注是空前的,相对来说,对中小学生的重视不够。

为什么国内与国外对我们的传统教育得出了两种完全相反的结论呢?主要是我们自己对国外的教育认识模糊,步入了三大误区:(一)将美国的科技先进完全当成了美式教育的成果。其实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美国的社会竞争机制和拼命吸纳各国人才的策略。(二)将部分留学生找不到工作当成了普遍现象,从而看不到其他留学生与海外华人的杰出成就,以为中国人比不上外国人。(三)将应试教育成果的主流当成了弊端,导致被全盘否定。这些对中美教育认识上的误区,致使我们将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对立起来,以为是传统教育影响了素质教育,从而向传统教育大动手术。实际上,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华人学子的杰出表现已充分显示了传统教育的优越性。可见,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传统应试教育成果,不去深入、科学地研究其利弊关系,只采取因噎废食地全盘否定的方式,教育改革就有可能步入误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7-31 15:02:59 | 只看该作者
goo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4-7-31 22:45:17 | 只看该作者
教改的误区不容忽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6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7:30 , Processed in 0.075301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