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89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秘籍之独生子女培养方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1 14:56: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秘籍之独生子女培养方略

我国自1979年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一度曾由于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以及有些独生子女在行为上和性格上表现出了某种特异性,人们对独生子女的前途十分担忧.
并有过一些不正确的看法和说法,认为独生子女是"小皇帝","小公主","小太阳",担忧他们成为"被抱大的一代","被宠坏的一代",担忧他们无法托起明日的世界.如今第一代独生子女已步入青年期,有的正在大学校园深造,有的已踏上工作岗位.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四所高校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量表对1468位大学生(其中独生子女861名,非独生子女607名)的个性特征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发现,在16种个性特征中,两者基本上具有共同的个性特征,仅有5个特征存在着显著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又是以独生子女占优势的.它具体表现为:独生子女大学生具有比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更合群,开朗,外向,更加轻松愉快,敢作敢为,特质焦虑更低,心理健康水平更高等优点.
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具有诸多共同的个性特征,再次证实了社会大环境,时代特征和学校教育对大学生的个性形成有着强烈的影响.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某些个性特征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这主要可能与独生子女家长更有时间和精力倾注他们的爱抚,关怀和教育,不会出现多子女家庭中可能存在的对某一孩子忽视或虐待的现象,以及他们对子女寄予较多且较高的期望有关.
生活在营养多,安抚多,知识多,期望多的环境里,使他们形成了活泼,开朗,自信,好学上进,对成人充满信任的性格特征,智力发展水平也较高.也就是说,独生子女具有更好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条件和可能.研究充分证明,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并不是他们产生自私,任性,神经质等性格上缺陷的必然条件.
独生子女的家庭条件,既有不利的方面,也有有利的方面.
大多数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对于他们的成长有着良好的影响.
独生子女的家庭条件,既有不利的方面,也有有利的方面.其主要取决于家长的教育方式和素质条件.
大多数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对于他们的成长有着良好的影响.如果以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来区分他们行为上和性格上的优劣,这显然是不客观的,也是不公正的.简单地把独生子女看成是"被宠坏的一代",更是一种没有科学根据的担忧或偏见.凡是处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条件下的独生子女,完全能够被造就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
独生子女发展应对策略对于独生子女的健康发展,国内外的专家形成了以下一些观点:
1,加强儿童间的友好往来,贯彻互教原则.
整齐划一的单元楼房,加之繁重的课业负担,作为独生子女,难以与外界进行正常的联系.因此,必须帮助孩子解除孤独的生活,鼓励孩子到群体中去.日本教育家山下俊朗强调要以"儿童教育儿童",即互教.他认为这是对独生子女进行教育的根本原则.
儿童是从模仿开始他的学习生活的,而模仿最好的对象是儿童伙伴.尤其是从一些优秀的儿童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因为他们之间往往是无所不谈的,一旦形成一个健康,活泼,向上的学习共同体,最容易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成长阶段良好的同伴关系,是他们一生的财富.家长要鼓励孩子出去找伙伴,并且尊重他们的活动圈子.同时,也要欢迎他的伙伴进家门,给他们固定的活动范围.
美国家庭教育专家史蒂文先生认为:"家教最基本的内容不是教孩子掌握多少知识,而是教会孩子怎样与他人建立联系,怎样面对困难,怎样处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因此,家长要放心地让孩子到小伙伴中去锻炼,培养强烈的自主精神,这种能力将会随着他们的成长迁移到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
2,改善亲子关系,提高家教水平.
综观近来的独生子女教育,已经淡化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概念.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差异越来越小.由此更加凸显了家庭教育的价值,特别是亲子关系的改善的重要性.
日本学者诧摩武俊曾指出:"不管你立足什么理论,在从婴儿期到儿童期,青春期的孩子人格形成(其中特别是社会化)过程中,父母子女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往往会把较多的时间,精力投在孩子身上,这无疑将增加父母与子女直接接触的机会,容易使亲子关系表现出更为亲密的倾向.家长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同时改变自己的角色,从照料者,培养者,教育者,转变为孩子的伙伴和引导者,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要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很多时候,孩子的需要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他们希望别人考虑自己的感受,渴望自己的一方天空.
对于独生子女,要尊重他们的选择;重视情感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避免空洞说教;采用民主的管理方式,理解而不溺爱,民主而不放任,疏导而不压制,做到严有度,爱得法.从独生子女性格研究中的两极分化现象也可以看出,决定儿童个性品质的主要不是独生与非独生,而是家长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大包大揽或放任不管,都是极为危险的.
3,锻炼坚强意志,培养健全人格.
如今,电视上充斥着针对青少年的补钙广告.然而广大父母在煞费苦心为孩子补充生理上的钙质的同时,却忽略了人的成长所必须的另一种更为重要的"钙"质,那就是精神上的"钙"质.它不是金钱所能买到的,也不是各种辅导班里所能学到的.这种"钙"质却是人成长的至关重要的元素.这就是自立,自强,自尊,自爱和自信;就是拥有坚强的信念,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耐心,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的孩子才会勇于面对生活带来的压力,才不会被困难所击倒.>>>爱太多,宠坏独生子女
一旦孩子形成自己的主体意识,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他就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自暴自弃,也不会因一时的成功而迷失自己.而是敢于承担责任,表现自我,突出自我,勇敢地亮出自己的风采,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学会表现,形成认识自己,肯定自己,超越自己的良性循环.完善自由的个性,挺拔的人格,正是将来迎接挑战的根本,同时,逐步建立起自我设计和人生规划的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发表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里,提出了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在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普遍认识到,学生应该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人,一个"清晰而有效的沟通者,自我指导的终身学习者,创造性和实际的问题解决者,负责任的和参与的公民,合作的和优秀的工作者,整体的且富有信息的思考者."无疑,它为独生子女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方向.
"吃自己的饭,淌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或许,这应该成为独生子女的成长宣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8-8 14:39: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07:59: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7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01:18 , Processed in 0.10288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