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392|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注doman快3个月了,搜集到的一些观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29 22:3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宝宝2个月多,到现在4个半月,一直关注着doman/七田这些早教方法。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着诸多疑虑,毕竟这些都是没有定论的方法。
     我决定一边采用一些能够完全认同的早教方式,同时观察其他宝宝的案例,还有来自各方的理性声音,建这个楼,和望子成龙的各位家长共同学习探讨
     祝愿每个宝宝的明天会更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xiaoxiaomama + 10 + 10 等待楼主分享更多的研究成果!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23:30:11 | 只看该作者

眼花缭乱的自制书--经济社会中,什么样的知识更有价值

很佩服各位宝宝的家长们, 无论多忙, 都无私地为宝宝的前途而制作各种各样的自制书.

虽然我还没有,但是也不失时机地下载一些网友们的成品自制书。

这些书所办函的内容太多了。上致天文地理,下有鸟兽虫鱼,人文的,地理的,历史的。。。五花八门。

恐怕历史上最著名的“杂家”看了咱们的自制书,也会感叹不如。

虽然说“让宝宝多知道一些”也没有什么不好的。但是,毕竟爸妈是要付出心血的。总觉得有些自制书中的知识“偏门了”,内容太细节了。
比如说,要我们知道不同种的螃蟹的差别,对我们一个不搞生物学的人来说,有多大的意义呢?(我只知道海蟹和河蟹味道很不一样,都好吃,海蟹做火锅提鲜比河蟹好。)

下面转今天看到的一篇博文,
看后我觉得,在现在的时代,仅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应该让孩子能够善察,敏思,力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e6cfa0100etzc.html

经济社会中,什么样的知识更有价值

世界经合组织(OECD) 在1996年的年度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将知识分为四大类:
  

    (a) Know-what(知道是什么),主要指事实方面的知识;
  (b) Know-why(知道为什么),主要是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和理论;
  (c) Know-how(知道怎么做),主要是指技术能力和做事方法;
  (d) Know-who(知道谁掌握知识),主要是指人力资源方面的知识,慧眼识才的伯乐是这方面专家。

这个报告发布于1996年,如今十多年过去了,随着互联网尤其是搜索引擎的广泛使用,有人又提出了
   (e)Know-where(知道知识在哪),主要是指搜索知识的能力以及眼界,经验积累等

    我们的学生在学校里主要是学习第一类和第二类知识。这两类知识的特点是可检索性,可以通过阅读,上网搜索,或者检索专业数据库等渠道得来,因此,理解这些知识往往比记忆更为重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然,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教育政策以及我们的学习方式。

    我国古代,书籍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拥有。所以,许多经典的传承用口耳相传的方式。老师念一句,学生跟一句,学生把知识牢牢记住,刻在脑子里,这是非常重要的能力。这就意味着,老师讲到某句经典时,他不用翻书也能够知道。

    因此在古代,一个人如果拥有非常好的记忆力是一个很大优势。不仅中国,200年前的欧洲也是如此,谁掌握更多第一类,第二类的知识,谁就能登上大学讲台,传道授业。我在阅读《卡尔维特的教育》这本书的时候,能够感觉到那个时代人们对于1,2类知识掌握者的推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天才的标签。

   但是,时代不同了。知识爆炸,靠人脑已经根本无法记忆这种以兆以亿来计数的知识。因此,如果我们还要模仿200年前的卡尔维特来指导今天的家庭教育,这无疑是刻舟求剑。200年前的天才,也许放到今天,可能不过是一个庸才。因为今天,对于天才的评价标准也因为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这一点,我还会在其他文章里详述。
  
   第三类,第四类,第五类的知识,被称为隐性知识,这些知识存储于人们的头脑中,与个人能力息息相关,是个人经验的一种体现。
   
   在经济社会,什么样的知识更值钱?如果我们掌握的知识,老板能够轻松地从数据库中搜索出来,老板为什么要花重金雇佣你?如果我们掌握的知识,跟其他人脑子里掌握的知识相差无几,老板为什么要花重金聘用你?

    第一类,第二类知识大多属于显性知识(技术机密除外),说白了就是大众化的知识,公用的知识,从非经济的角度来看,这些知识可能无比重要,但是,从经济的角度看,这些知识就是非常廉价的。因为它太容易被获得。

    一个新毕业的大学生,老板不愿意雇佣,或者工资很低,他觉得委屈。他可能学习很好,成绩很高,但很不幸,他脑子里装的全是显性知识,缺乏隐性知识,他缺乏实践,缺乏那种独特的,能够取得稀有知识的经验,因此他作为人才来说也是廉价的。

    我留学时候收获最大一门课,不是来自大学教授,而是来自一个中学老师,因为教授讲的知识我看书也能学到,而这个中学老师讲的知识我几乎没有渠道去接触,原因在于这些都是这个老师私人的经验积累。

    如果一个老师教的知识能够轻松从书本或者搜索得来,这个老师的课可能是廉价的。
    如果一个老师教的东西你根本无法从寻常渠道获得,这个老师的课就可能是很值钱的。

    在经济社会里,不妨试着从经济的角度考量一下知识这个概念,这也许能让我们做出判断时思路更加清晰些。




[ 本帖最后由 zzmam 于 2009-8-10 23:3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sailiu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8-11 02:39: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zmam 于 2009-8-10 15:30 发表
比如说,要我们知道不同种的螃蟹的差别,对我们一个不搞生物学的人来说,有多大的意义呢?(我只知道海蟹和河蟹味道很不一样,都好吃,海蟹做火锅提鲜比河蟹好。)
...

楼主的想法能让人理解.我也有过类似疑问.不过我是这样看的,或许就有那么一个孩子,因为知道不同种的螃蟹的差别,长大对生物颇感兴趣,而成为生物学家吧.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长大会成为什么,现在所能做的就是打基础,打得广阔些.至于知识,那是大学本身教育问题,大学教育更多应是培养技能,非单学知识,所以有的人毕业找工作专业不对口,触类旁通,却能很快胜任.技能是在学知识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来的,非空中楼阁.那个中学教师的私人经验,应该是和他本身具备的文化知识相关.不然大家干脆直接去学他私人经验好了.再有显性,隐性知识,知识暴炸,搜索知识等,觉得这个话题说得远了,按这种思路指导教育孩子的话,非但那些复杂的百科知识没有必要学,连简单的数学1+1=2都不必学,因为它是大众化的知识,公用的知识.而且可以搜索到.比如你不会1+1=2,一是上网搜索,二是按计算器.有的商人就是这样,没什么文化知识,却头脑精明,生意兴隆.关于早教议论很多,连专家意见都不一,有的早教书籍里专门批判另一种早教方法,就拿读经吧,就有坚决反对的,所以家长还得自己思考,什么该学,什么不学,学多少,什么方法适合自己的孩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sailiu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8-11 22:38: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gf666 于 2009-8-11 02:39 发表

家长还得自己思考,什么该学,什么不学,学多少,什么方法适合自己的孩子. ...


家长不但要勤劳,思路还要清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8-11 22:53: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gf666 于 2009-8-11 02:39 发表

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长大会成为什么,现在所能做的就是打基础,打得广阔些....



我曾经翻过一本叫做"人生设计在童年"的书。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可以翻看一下。

这是这本书的链接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39984.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8-25 21: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11-4 16:45:32 | 只看该作者
我最近也在关注这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9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01:55 , Processed in 0.081540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