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941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找<国乐启蒙》精装合集: 含2书+12CD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19 21:05: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乐启蒙》精装合集: 含2书+12CD



(一)道:太古遗音——《神人畅》
(二)逸:逸士风度——《流水》
(三)清:隐者清唱——《山居吟》
(四)仁:圣贤仁心——《文王操》
(五)贞:赤子情怀——《潇湘水云》
(六)忆:不知秋思落谁家——《关山月》
(七)悲:近代专辑——《大浪淘沙》
(八)喜:民间风格专辑——《渔歌》
(九)春:春到人间草木知——《春晓吟》
(十)夏:人间有味是清欢——《出水莲》
(十一)秋:赠君明月满前溪——《秋宵步月》
(十二)冬:梅花香自苦寒来——《松风寒》


* 国乐是指具有中国文化精神内涵的民族传统音乐,亦是中国的古典音乐。
目录:
上辑:
(一)《神人畅》
神人畅                    古琴与小乐队
华胥引                    古琴独奏
酒  狂                    古琴独奏
沧海龙吟                古琴独奏
古风操                    古琴与小乐队
列子御风                古琴独奏
醉渔唱晚                古琴独奏
(二)《流水》
流水                       古琴独奏
雁落平沙                琴箫合奏
渔歌                       古琴独奏
(三)《山居吟》
忆故人                    古琴独奏
渔樵问答                琴箫合奏
石上流泉                古琴独奏
山居吟                    古琴独奏
欸乃                       古琴独奏
(四)文王操
文王操                    古琴与管乐队
佛上殿                    箫,打击乐伴奏
水仙操                    古琴独奏
高山       古琴独奏





中辑

(五)潇湘水云
潇湘水云                古琴与乐队
月儿高                    合奏
泛沧浪                    古琴与乐队
离骚                       古琴独奏
(六)关山月
蕉窗夜雨                箜篌与乐队
塞上曲                    琵琶,小乐队伴奏
楚歌                       埙,箜篌伴奏
哀郢                       埙
如意娘                    古琵琶独奏
阳关三叠                管子—单管,筝伴奏
关山月                    笙箫合奏
(七)大浪淘沙
良宵                       箫独奏
烛影摇红                弹拨乐五重奏
听松                       二胡独奏
寒春风曲                二胡,小乐队伴奏
大浪淘沙                三弦
二泉映月                二胡独奏
流波典                    新笛轮奏
(八)渔歌
渔歌                       巴乌
凤凰花开                中阮,小乐队伴奏
凤凰展翅                笙独奏
四段锦                    筝独奏
后小银松                琵琶,小乐队伴奏
狮子滚绣球             琵琶,小乐队伴奏
寒鹊争梅                琵琶,小乐队伴奏
过江龙·梳妆         琵琶,小乐队伴奏
蕉石鸣琴       曲笛,小乐队伴奏

下辑

(九)春晓吟
春晓吟                    古琴,管弦乐队伴奏
姑苏行                    曲笛,小乐队伴奏
黄莺吟                    小合奏
一枝梅                    曲笛,小乐队伴奏
春江花月夜             合奏
灯月交辉                筝独奏
(十)出水莲
良宵引                    琴箫合奏
流水                       编磬
小月儿高                琵琶,小乐队伴奏
雀欲回巢                琵琶,小乐队伴奏
鱼儿戏水                琵琶,小乐队伴奏
蜻蜓点水                琵琶,小乐队伴奏
高山流水                筝独奏
霓裳曲                    弹拨乐五重奏
渔舟唱晚                筝独奏
出水莲                    筝独奏
旱天雷                    弹拨乐五重奏
(十一)秋宵步月
秋宵步月                古琴独奏
捣衣                       古琴独奏
秋风词                    古琴,小乐队伴奏
平沙落雁                琴笛合奏
妆如秋思                曲笛,箜篌伴奏
平湖秋月                箫独奏
(十二)松风寒
梅花三弄                箫
飞花点翠                琵琶,小乐队伴奏
寒鸦戏水                筝独奏
寒江残雪                曲笛,小乐队伴奏
谨奉礼                    琵琶,小乐队伴奏
松风寒                    中阮,小乐队伴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9-7-19 21:06:45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这个就想,但有268.00 ,希望有人接力,一起寻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7-19 21:08:53 | 只看该作者
专家谈《国乐启蒙》

用中国的古典音乐来培养孩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道德风节



国乐启蒙——专家谈



国乐是指具有中国文化精神内涵的民族传统音乐,亦是中国的古典音乐。

中国传统的音乐教育不仅重视音乐的美育功能,更注重音乐的道德教育功能。因此,国乐又被称为“德音雅乐”。国乐启蒙就是以“德音”培养孩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道德风节,以“雅乐”培养孩子风情满怀,清逸淡远的儒雅性情。——应之



德音:(国乐启蒙)编辑制作者)

在现时代的民众观念里面,一提到古典音乐大家脑子里反映出的就是贝多芬、莫扎特、交响乐等,而我们中国的音乐在大陆统称叫“民乐”,基本上尤其是给年轻一代的概念,我问过很多年轻人这样的问题“你觉得民乐怎么样”,他们会说“太吵了”,然后,“你知道有哪些曲目呢?”最多能说出几首:“《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翻来覆去不出十大名曲。而我们国乐宝库中那么多优秀的曲目,比如《国乐启蒙》推荐给大家的第一首曲目《神人畅》、后面的《文王操》,代表赤子忠贞、爱国情怀的《潇湘水云》等等,都不被大家知道,甚至在音乐界也不是很全面地被了解和研究,这些都是古典音乐,代表深厚的人文精神、文化精神的内涵,它是圣贤文化传承的代表。传统音乐中应该是民间戏曲的一个部分,当然这个划分很粗略,今天这么多专家老师,有很多种不同的学术划分,我初步是这样去理解它。所以在《国乐启蒙》的出发点上,就有一项,那就是:树立中国古典音乐的概念给大家。



樊祖荫:(著名音乐学家原中国音乐学院院长)《国乐启蒙》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中国古典音乐”,我们过去虽然也提过,但没有特别的重视,就是把中国传统音乐分为古典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当然分法还可探讨,但大致就是这个意思,按黄翔鹏先生讲法是高文化音乐,这有它的积极意义。近几年来,我们对民间音乐这一块,尤其是艺术研究院那边还是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古典这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断层、断代的问题非常突出,一般学音乐的人可能古琴音乐都没有听过,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所以现在提出是非常有意义的。
  《国乐启蒙》是面向大众做启蒙教育工作,但把重点放在对儿童的教育,这也是非常有道理的。1986年我去莫斯科访问,参观幼儿园给我的印象非常深。我原以为他们是放“小鸭、小鸡”之类给孩子听,不是。听的是什么呢?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乐《列宁格勒》,放完之后与孩子们讨论,孩子们都积极地反映,说得都不一样,不管说什么意见,老师都说好,我就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让孩子们听这么难、这么复杂的东西?后来明白,他们的目的就是灌输俄罗斯的优秀文化给儿童,孩子理解力深浅都不要紧,学文化的时候不一定要由浅入深。所以中华乐教对儿童的教育一定要优先考虑,这是我非常大的体会。复杂与简单是相对的,主要的目的是培养感性的东西,培养接受能力,孩子们如果每天听的是交响乐,听多了就习惯。而且,还是要讲究我们中国自己的东西,交响乐也可以听,但俄罗斯人放的都是他们自己的东西,绝没有听到中国的东西,我们也应以中国的为主,这还是应该很清楚的。如果从小培养,从小听中国音乐,大了就不会不习惯,他就会有感情,而不是一放中国音乐就觉得土。



李西安:(著名音乐学家 原中国音乐学院院长)《国乐启蒙》的选曲非常用心,非常好,录音也做得很好,因为我做过大量cd的录制,知道其中的艰难,能做到这样,让我非常钦佩。这件事情我认为现在已经有成品出来,还在一些地方做了实践的推广试验,我觉得这件事情意义很大,可能是件影响很深远的事情。
  我觉得至少有这么几点:首先,它是对当代人文生存环境的挑战。大家都知道,现在这个社会,人们越来越追求物质方面的东西,相对来讲,精神方面的东西越来越少,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艺术方面,大量的是大众文化、快餐文化,真正的高雅文化所占的比重很少,在这样的比重中,像德音所做的古琴为代表的中国古典音乐就更加少。因此,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推出《国乐启蒙》这样的事情,实际上是对文化生存环境的挑战。……



乔建中:(著名音乐学家 原艺术研究院音研所所长)……另外,已经做出的《国乐启蒙》这份教材,跟我们的想法真的不一样。要是我们来做,我们一定考虑程度啊,由浅入深啊,通常是分级、分类,但她不这样,她一下子就单刀直入。为什么?就用我们中国原有的国学教育的那种理念,我自己昨晚也在想这样的问题,同样想到了私塾的教育,小孩子读四书五经的时候,什么都不懂,恰恰就是感性的东西,就是靠背诵。我们音乐界有个非常好的例子,杨荫浏先生。他从小读四书五经,十几岁和阿炳、道士和尚们成天接触,他的音乐是这么学起来的,学音乐的经历完全是感性的东西,没有影响杨先生成为20世纪的大音乐学家。这说明,这个观念上的程度深浅问题,在我们这里是有障碍的,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好像应该从最简单的开始,这是长期受到专业音乐教育桎梏以后,一定会有的。但她没有这个东西,一下子进入,就进到中国文化精神。现在这套教材做的没有问题,关键是怎么去在一个层面去实践,在学校里实施,我想可能将来会是配套的,进入一个领域以后,按照国学的教育方式来进行教育。很多是尝试,现在存在的问题,怎么打破已经形成的非常顽固的框框,为什么从五十年代到现在,音乐教育这些问题,一直在讲,却收效甚微,包括目前这次的普通学校音乐教材的制定,从教材标准到现在已经开始出的东西,我的第一个反映是,台湾的音乐教育学家的反映也是,认为我们这次改的不大。还是那个病,我们究竟得的是什么病,我们只是从表面看了一下,不知道我们病在什么地方。所以我觉得德音现在做的这件事情,很可能在这方面是个突破。最后想说,重建中华乐教,这六个字,份量非常重非常重,我们面对的是已经100年的西式的教育体系,任务艰巨、任重道远!在理论上一起来做这篇文章,可能是几本书,要建立自己的学术体系;实践层面,逆流而上,非常困难,任重道远。我们要利用我们每个人的岗位,利用一切机会,像她那样,包括家庭,身边的孩子,从一点一滴去努力,我们的后人才能记住今天开过这个会,叫“重建中华乐教”。



曾田力:(北京广播学院音乐传播学教授 研究生导师)我从小是中央音乐学院学钢琴的,怎么会忽然对传统音乐产生非常强烈的渴求呢?为什么对德音做的这些事觉得如滴甘露呢,说起来大家可能难以相信,就是我在居庸关的山里住了八年,真山真水,让我突然对中国的传统音乐产生强烈的情绪,并且非常的惭愧,50多岁了,我都没有找到自己的文化身份,如果我对中国文化的精髓都没有感觉到,我还算是一个中国人吗?这几年我非常强烈的彷徨,这是一个巧合,让我在广播学院给学生开了一个学期的中国音乐课,为了上这个课,就钻到这里面,这一轮课讲下来之后,就在想,我们文化中有李白、杜甫这样的诗人,传统的音乐,能低于他吗?中国传统的音乐它美在哪儿?它的价值何在?现代人如何去感受它?我在真山真水中获得一种感觉,我觉得中国文化是在自然中产生的,产生了一个动力,在山里听古琴。我做了一个试验,请了中央院的一个博士生弹琴,把北广的硕士生拉到山里去听,我说出来就非常感动……。我受到的文化教育是在误读中国文化,我这一代人没有受过中国传统教育,都是批判的,这责任不在我。我听到的中国音乐也不都是真正的中国音乐,已经改造、肤浅化了,我这几年,我无意去修行,但深深地体会到,要搞乐教,不能离开自然山水,不能离开乐舞诗、中国的哲学。
   另外还有一个,《发现东方》北京大学博导王文山写的,不是说西方人发现东方,是东方人自己发现东方,这是一个很现实的东西。今天我们的学生接受起中国音乐的时候比接受西方音乐更难,这个观点如果大家认同的话,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所以德音做的这件事,它的意义不止是几首曲子,即使这几首曲子,也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我很想学习中国传统的文化,我到哪里去学?我不认同《国乐飘香》那样的栏目,金色大厅的演出,这些东西文化少,演技多,中国人都感觉不到其中的文化内容,还想让外国人感受到吗?西方的古典音乐是从贵族音乐发展的,中国的不能仅仅只是民间的,文人音乐中渗透着精神的东西。我对你(指德音)的理解,是想从音乐中发掘人性的伸展和中国人对宇宙的感悟。我们要痛苦的承认我们的文化断层,我们要痛苦的承认我们的文化身份在失去,几十年的教育都让人家把魂给拿去了,要有勇气承认,要把她找回来,要找到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灵魂驻扎的地方。所以我非常感动,我现在非常想学,开始学书画、也买了古琴,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感悟的同时,也必需去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7-19 21:18:58 | 只看该作者
哇塞有这样的好东东?坐等,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9-18 19:47:47 | 只看该作者
淘宝一有卖的,8元下载12张,CD镜像,进入淘宝上搜索:国乐启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10-9 03:16:03 | 只看该作者
含2书
请问谁有书啊?里面是什么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6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8:07 , Processed in 0.104771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