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01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乐] 钢 琴 史 话(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12 20:4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改革开放前的二十多年中,我国钢琴产品远销国外,历久不衰,即使在十年浩劫的动荡下,上海钢琴的产销也未受到过大的影响,上海钢琴公司生产的聂耳牌钢琴,已远销于五大湖、七十余个国家。上海钢琴公司的技术人员作为专家还被国家派往国外进行技术指导。  
    钢琴的结构经历了二百多年的演变,已经相当完善,特别是作为钢琴主要部件的击弦机的结构经过不断改革,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很完美的程度。有人评价说钢琴击弦机的发明是十八世纪机构的奇迹。它的动作反应十分灵敏,力的传递极快,能量消耗很小,钢琴弹奏者手指按下的力度,即使是极细微的变化,也能从音量上反映出来,演奏者能凭借弹奏技巧在键盘上通过运指得心应手地表现乐器的感情和意境。据说国外有人曾试图将钢琴击弦机的结构改得再简单些,但时至今日还没有突破的情报,钢琴的结构造型基本稳定在目前这种样式。
    考虑到人类资源的有限性,只是在零件材料的应用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如日本早些年已开始在击弦机的顶柱、顶杆、调节器等部分零件上用塑料代替木材。近年来又以人造板材代替了原木,以人造皮革代替了真皮,以铝材零件代替木质零件,这些新材料的采用完全抑制了人类资源的消耗,也提高了制作工效,降低了成本,钢琴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并未受到影响。  
   上世纪七十年代,国际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兴的键盘乐器——电子琴。电子琴能模拟出很多乐器的声音,它的音色可变、丰富多彩,携带方便,容易学习,因此很多音乐爱好者的喜爱,一时间学习电子琴势头锐增,国际产量也成倍的增长。当时电子琴的音质和钢琴的音质有着本质的不同,它的音色表现力还远不如钢琴,特别是演奏古典音乐,电子琴很难达到钢琴的演奏效果,而且电子琴音准存在问题的话,往往会使学习者听坏耳朵。总之,钢琴这一“乐器之皇”的地位可以说任何一种乐器都取代不了。学习电子琴的高潮终于渐渐平静下来。与此同时,我国出现的钢琴热却愈演愈烈。钢琴以往被人们视为奢侈品,如今在普通老百姓的眼中不再是希罕之物,它越来越多的进入寻常百姓家。
    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史无前列的为购买一台钢琴而通宵达旦的排队交付预购款,为能购得一台钢琴而沾沾自喜。此时上海钢琴公司门庭若市该公司生产的“聂耳牌”钢琴成为市场上最枪手的高档商品,钢琴学习“热”大有飙升之势。钢琴教学也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1988年由上海音乐家协会钢琴专业委员会举办的上海钢琴考级成为我国首次举办的业余钢琴演奏等级考试。上海钢琴公司生产的“施特劳斯牌”钢琴成为上海钢琴考级的专用琴,至今已有17个年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号称有十万琴童,每年考级的人数在二万人左右。  
    上世界八十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乐器市场从未出现如此兴旺的景象。于是国内原有的四大国有钢琴生产企业通过内联外合加快投资改造,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他们有的国内联营生产,有的中外合作经营,有的引进先进设备,有的引进技术管理人员,加速提高钢琴产品质量合档次,增加产量,争取在市场竞争中领先一步。
    1986年浙江湖州钢琴厂率先从上海钢琴公司高薪用技术人员建立了全国首家钢琴集体企业,从而打破了钢琴企业“国”字号一统天下的局面,此举曾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不小的波澜。至九十年代全国各地国集、民营、外资钢琴企业应运而生,出现了集团军、正规军、游击队、洋枪队逐鹿中原,纷争市场的局面。经过十多年的急剧发展,目前全国大约有100多家钢琴生产企业。在浙江德清县就有三十多家钢琴生产企业,中成为全世界钢琴生产大国,年产量已超过37万多台。
    我国家庭钢琴拥有量也直线上升,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经济景气指数报告,2004年一季度末,我国部分地区城镇家庭平均每百户钢琴拥有量达到2.1架,上海达到5.8架,北京、广东、山东、福建一次排后。
与此同时,钢琴的档次不断提高,不但有普通的练习琴,还有高级的演奏琴,不但生产一般的立式琴,还伸生产大大型的卧室演奏琴。钢琴的品种也越来越多。1999年由北京乐器研究所首先在国内研制出自动演奏钢琴。自动演奏钢琴是将数字信号存储在硬盘内,一旦指令发送提取信号钢琴的琴键即自行按下击弦奏出乐音,一架自动演奏琴的硬盘一般可存储三百多首钢琴乐曲。
    除此之外,为今钢琴的外观款式也日新月异,在今年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上陈列的林林总总的钢琴中新产品目不暇接,有古典式的,有现代流线型的,有镶嵌的,有雕刻的,有亚光的,也有光漆的……
    随着钢琴生产的社会化协作日益完备,中国钢琴制造业正步入了史无前例的快速发展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7-22 08:16:09 | 只看该作者
已经学习过了,有启迪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3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9:04 , Processed in 0.11889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