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07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交流] 少儿国学,又三字经所想到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4 14:57: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周六,本来想休息休息的。工作了一个星期,就这一两天能有点自己的时间。吃早饭的时候儿子就让我带他去上学,平时他妈妈带他去我也没怎么操心,今天小家伙铁了心让我带他。为了孩子的教育,我当然义不容辞了。
     周六人还是这么多,路上堵车堵了半个小时,幸好我早出来一会,正好赶到9点到秦汉胡同,不然晚了的话老师不说什么,耽误老师的时间还是不好的。想想现在的老师工资低待遇也不算好,确实算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国家虽然一次次提高教师的待遇,但是毕竟治标不治本。还有就是现在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碰到娇生惯养的老师还打不得骂不得,出现一点问题回头还怪到老师头上。所以都要理解理解老师。何况国家未来靠的就是教育,随着国家慢慢强大,相信老师的待遇会越来越好。
     孩子跟着老师上课去了,我反正闲着没事就坐在外面听老师讲了一会少儿国学。今天上的是《三字经》。我听到一段感觉特别好。“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这一段也算是经典中的经典了,特别是“养不教,父之过”“玉不琢,不成器”这两句。只给孩子提供物质上的享受而不给孩子好好的教育,这就是父亲的过错。这一句几千年前的话放到现在几乎还是真理。父母给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是一定的,但是精神上的需求,人生未来技能和品行的塑造毫无疑问是更重要的,可惜的是纸上谈兵永远不能解决问题。现在还是有成千上万的父母只注重孩子物质享受。就拿我自己来说,平时只注重工作,不工作的时候想着休息想着找朋友聊天聚会。还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咿呀学语的幼儿,殊不知一转眼孩子都已经知道是非善恶了,幸好我现在还能意识到重要性。要是待到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形成,想改变该有多难啊。至于“玉不琢,不成器”也不是简简单单说如何打雕玉器,现在这句话是如何构建一个人思想和培养一个人才能。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但是“好钢也要用到刀刃上”。天才也要从小接收教育和知识才一步步变成天才的。
     下课后我专门和老师聊了一会,《三字经》作为国学经典之一,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举止,比如“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可能不是从三字经上看到的,这种尊老的思想确实《三字经》实实在在传授给人们的。少儿国学不仅仅是传授孩子知识,对培养孩子的情操也是大有好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7-7 11:20:05 | 只看该作者
謝謝樓主分享..不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7-8 16:45:42 | 只看该作者
我家孩子也教背三字经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7-9 10:08:42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少儿国学的传统知识,学校很少有教的,仅仅是语文课上有,虽然语文课本一次次改革,不停的改版,毕竟语文只是所有课程里的一门课。正好放暑假,我就让孩子报了暑假班,收获确实不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9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16:17 , Processed in 0.11568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