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BB上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读经路漫漫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21:17:46 | 只看该作者
《千字文》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它那优美的文笔,华丽的辞藻,是其他任何一部童蒙读物都无法望其项背的。
    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专门用于启蒙的识字课本,秦代出现的有《苍颉篇》、《爰历篇》,汉代则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贾鲂的《滂喜篇》、蔡邕的《劝学篇》,史游的《急就章》,三国时代有《埤苍》、《广苍》、《始学篇》等等,这些被称为“字书”的作品多数影响不大,只有《急就章》对后世产生了影响。《急就章》虽然是《苍颉篇》之后较突出的小学之书,但由于流传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其权威性到南北朝时已大不如前,而这一时期出现的一些启蒙读物如《庭诰》、《诂幼》之类,可读性有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千字文》问世了。一则《千字文》内容精、文辞美,二则《千字文》是皇室用书,知名度高,所以,《千字文》渐渐地成为《苍颉篇》之后,又一突出的童蒙读物。顾炎武说:“读者苦《三苍》之难,便《千文》之易,于是至今为小学家恒用之书。”《千字文》在内容上熔各种知识于一炉,并通篇贯穿以统一的思想,脉络清晰,语言洗炼,这些长处是此前读物所缺少的。它的长处后来为《三字经》所吸取,为这部优秀童蒙读物的出现提供了借鉴经验,这只要对二者稍加比较就可明白。
    《千字文》之后,尤其是宋以后,童蒙读物层出不穷,数目众多,这些作品在通俗性和知识性方面,都做了很多努力,各有长处,但它们的一个共同缺点就是文采稍逊,即使像《三字经》这样的作品也存在这一问题,它们都无法与《千字文》的文采相比。章太炎曾说《三字经》与《千字文》比较,有两个不足,即“字有重复、辞无藻采”。《千字文》在文采上独领蒙学读物风骚,堪称训蒙长诗。
    在《千字文》的流传过程中,隋唐之际的智永和尚功不可没。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孙,他用30 年的时间,摹写了800 本真草《千字文》分赠浙东各寺庙。智永的这一举动,既保存了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又使《千字文》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智永之后,历代书法大师写《千字文》者比比皆是,著名的有怀素、宋徽宗、赵孟頫、文征明等。他们的作品流传很广,书体与风格各异,可谓千字千姿,影响也很大,无疑大大促进了《千字文》在民间的传播,大大提高了《千字文》的知名度,而且也为世人留下了这些伟大的艺术瑰宝。
    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现被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许多人不但把它当作一部启蒙教材来读,而且作为学习书法的绝好范本,直到今天,此风依然长盛不衰。
    唐朝以后,《千字文》这种形式被人们广泛地加以采用和学习,出现了一大批以《千字文》为名的作品,如唐朝僧人义净编纂了《梵语千字文》,宋人胡寅著有《叙古千字文》,元人夏太和有《性理千字文》;明人卓人月有《千字大人颂》,吕裁之有《吕氏千字文》,清人吴省兰有《恭庆皇上七旬万寿千字文》,太平天国有《御制千字诏》等等。这些所谓的《千字文》内容各异,但都以《千字文》为名,足见《千字文》影响之大。
    《千字文》在古代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宋代真宗时,编成了一部4359卷的《道藏》,分装在400 多函中,每一函都按《千字文》的顺序编号,起于“天地玄黄”的“天”字,终于“宫”字,所以人称这部《道藏》为《大宋天宫道藏》。明清时期,用于科举考试的贡院,每一间用于考试的号房都用《千字文》来编号。《儒林外史》第二回描写了一个屡试不中的周进到省城参观贡院时的情景:“到了龙门下,行主人指道:‘周客人,这是相公们进的门了。’进去两边号房门,行主人指道:‘这是天字号了,你自进去看看。’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的齐齐整整,不觉眼里一阵酸酸的。”
    古代一些需要用较大数字编号的项目,多采用《千字文》,这是周兴嗣始料所不及的。
    《千字文》作为一部有影响的作品,在很早就涉洋渡海,传播于世界各地。日本不仅有多种版本的《千字文》,而且出现了很多内容各异但都以《千字文》为名的作品。1583 年朝鲜出版了以朝语释义注音的《石峰千字文》。
1831 年《千字文》被译成英文。此后数十年中,相继出现了《千字文》的法文本、拉丁文本、意大利文本。《千字文》的影响达到了海外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tracylin2002hk + 2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21:19:26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上面一篇文章我才知道自己是个没文化的,有眼不识金镶玉。我错了,我要努力学习千字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17:16:5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终于把《千字文》读完了,这周还是以复习为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17:32:48 | 只看该作者
从去年12月开始跟读,到现在3月份,应该有3个月整了。

应该说大概孩子读经的适应期在3-6个月,匆匆大概走过一半了。我来回顾一下他是怎么走过来的。开始让他认真坐桌子前读经,我是用了大巴掌政策的,强抱过来,按住,开读,不读就拍。在这种高压政策下,3天,匆匆就明白了,他现在还弱小可怜不能对抗妈妈,不如顺从。于是他不哭不闹了,开始读了,我还比较得意,这种状况持续了1个月吧。看到政策宽松了,匆匆就开始闹妖蛾子了。
     比如,读着读着经,匆匆就突然站起来,站到椅子上,开始演讲:“我去取经,我成正果,我成佛我成仙!” “成佛?成佛又有什么用呢?”。。。。

  然后我开始瞪眼睛,匆匆马上收敛接着跟我读。

  除了开始读经那几天,我用了巴掌后,我就对自己的巴掌开始珍惜起来,现在我用眼睛,我眼睛大,匆匆不好好读经,我就唬着脸,用我的大眼睛恶狠狠地盯着匆匆,匆匆自己叨叨一通后,终于在老妈的电眼下屈服了,他伸出手拍拍我的手背,说,好吧。然后我也不多言,我们接着读经。

  现在一天的读经量是同样的内容读三遍,前两遍匆匆还很配合,到第三遍,他就开始干嚎一通,我一般等他嚎了几声后问,你哭够了没有,儿子告诉我,哭够了,好,那我们开始读。

  我这三个月就是这么跟匆匆斗法斗过来的。我容易吗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17:41:47 | 只看该作者
匆匆为了不好好读经,或者不读满量,他试过哭闹,被镇压了。后来他改对妈妈嬉皮笑脸,改成读经的时候演讲演戏斗妈妈乐,我都得忍着,我得端着,我得装着,然后才能维持正常的读经秩序。

   我看到论坛上那么多认真读经的孩子,真是羡慕呀,人家小朋友咋就那么懂事配合有文化呢。

   饶是这样,我还是觉得儿子还是自己家的最好,虽然匆匆调皮捣蛋,他还是我的小宝贝,小饼干,小南瓜,小花生。。。,他有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他魔高一尺,我道高一丈。我有信心有能力跟他斗法斗下去。

  匆匆快3岁半了,已经熟读读《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就凭这些,已经比我和他爸爸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他的前途是光明的,我的信心是十足的,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17:45:33 | 只看该作者
我的读经计划如期,甚至是大大提前了进度在往下进行。 千字文后我打算启用赖国全老师的137读经方式,到匆匆4岁,我们读《诗经》《老子》《论语》。因为这几本经典都是我喜欢和熟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10-3-11 12:16:15 | 只看该作者
昨天我着实勤快了一把,先是我老老实实在网上跟辰妈讨论了一下137读经法,到底该怎么读,怎么听,认真汲取了她的经验。然后我就开始回家备课,我把一周要读的经都录到了一盘磁带上。我一直喜欢用磁带,容易找到自己想找的内容。录好后自己听了一下,不错,(第一周:《老子》第一第二章,诗经中《关雎》,《论语》学而第一的前半部分。) 我每篇录了两遍,第一遍用了跟读版,第二遍是用的育灵童的CD,我称之为标准版。这些内容大概有400-500字,总长10分钟左右。

    没按捺住,我当晚就开始用录音机和自己领读并行的方式开始让匆匆读经。
    实践表明,匆匆是个一等一的懒鬼,让他听录音,他开心的很,听得非常认真,让他跟读,他就半天不张嘴,读得很是勉强。
    让我最兴奋的发现是,他喜欢跟读版,人家读一句,他自己跟一句,我没让他读他自己要跟的。看来真要好好找一套跟读版教材来。

     这样把每周读的内容都录到一起后,就非常方便听了,而且是有针对性地听。昨天我们是跟读前先听了标准朗读,然后妈妈领读,匆匆跟读,最后再听一遍录音。 睡前,我又见缝插针让匆匆听了3遍录音,今天早起一遍。
   
   在去医院换药的路上,我随口问了匆匆几句老子前两章的内容,匆匆已经能接出来了。可见,自己读,然后多听,反复熟悉这些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milkrabbit + 2 + 2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0-3-11 13:31:25 | 只看该作者

啊!

小朋友们都在读经啊!看来我家宝宝也应该开始读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0-3-16 21:37:48 | 只看该作者
明天就是我儿子3岁半的大日子,嘿嘿,大小伙子了。老话说,三岁看到,七岁看老。可是我怎么看不明白这小子长大后会是个什么样呢?

  关于读经,我是找到了更适合匆匆的方法了,经过了3个月的童蒙读物的诵读,上个星期,我们正式进入了经典部分,先从《老子》《诗经》《论语》开始。因为我现在用的是赖国全老师的137读经法,所以目前阶段,我每周安排的就是这三本经典。我把一周的内容录到磁带上,前三天读经时间让匆匆以听为主,只让匆匆跟读一遍,其余时间,有机会我就让匆匆,来回听这一周他诵读过的内容,这点上跟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以前我是一段时间让匆匆反复听一部经典的全本。现在改成一周反复听的都是他诵读过的内容。可能孩子内容熟悉,听起来更有感觉,这样听和读配合,匆匆读经效果明显比以前好了。

  匆匆在同龄孩子中语言发展算差的了,因为从他开始说话,他就不肯跟人模仿,就是某一天他突然会说啥就会说了,你教他,他肯定不肯跟你重复。他学的方式不太一样,他就是听,比如他最喜欢看六小龄童版的《西游记》,他把这部剧来回看,然后跟着学了大段大段台词。可是因为他模仿能力弱,咬字就是不清楚。所以匆匆读经肯跟读已经算是一个奇迹了。由于匆匆的语言模仿能力差,对付经典中拗口的长句多,他读起来就费劲。

这个小鬼也有读长句的办法,他总是前几个字不读,只跟读后面几个字。 目前这个阶段,我也不强求他了。能读到什么程度是什么程度,关键是要在他脑子里心里l烙下深深的经典的痕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22:17:16 | 只看该作者
匆匆读经可谓渐入佳境,首先,态度上已经从拒绝,抗拒,耍赖,嬉皮笑脸,到现在,说读经了,就能自己到桌子跟前做好,整个过程都坐得住,读前我都要跟他讲讲今天要读哪些内容,各读多少遍,虽然他没啥反应,可是不读完任务量,他自己不会主动离开。这就保证了我们读经的正常进行。

  其次,匆匆读得越来越清晰,咬字开始清楚了,虽然目前只有我能听懂,哈哈。但是,他的西游记台词确实说的已经字正腔圆了,谁都能听明白。(突然想起一插曲, 有一次我正给他领读呢,他突然指着我说,你是虎精,你是虎精。 我跟他说,我不是虎精,我是狐狸精,赶紧读你的经吧。)

  再有,匆匆的记忆力越来越好了,上星期我给他制定的读经量,他4天就读熟了,我读上半句,他接下半句。我数了一下,上周读经量就在350个字左右,这样我要加到每天500字,对匆匆说可能是合理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tracylin2002hk + 2 + 2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4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10:07 , Processed in 0.094695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