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蓓蓓0707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班妈妈与女儿(23个月)读经日记!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10:33:18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又有一些改变,将论语分为早晚各两次,女儿基本能接受,早上7点左右起床,躺在床上读两遍论语[为政第二],今天表现不错,还跟读了一小部分,她的小手拿着我的小手读了一页,女儿是什么事都想自己干的,所以她说:“我教妈妈指读”呵呵,这样感觉也不错哦,7:30起床后,她自己躺在沙发上,女儿是很懒的,总是喜欢躺!边玩边听洪恩节拍英语,遇到中文时会跟着一起读,比如“见多识广,跟我一起读。”偶尔会跟着半句英语,这也只是想让她对英语有感觉,没指望她能说!在她看英语蝶片其间我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及给她洗脸,8:00钟出门去幼儿园!
      晚上接她回家后在小区里玩一会儿,然后回家放论语,放轮语时女儿准将积木倒在拼图上玩,感觉真不错,到了七点钟看二十分钟英语,感觉时间好充裕哦!现在打算每天再加一遍[弟子规]通读,晚上九点上床睡觉,这期间读[三字经]读着读着就入睡了!
      很想给她加入读故事,蓓妈是不会脱离书本讲故事的 ,只能照本宣科,可总是还没到讲故事时就已入睡,偶尔没睡着也是因为太兴奋!可那时也快到11点,已非常之困!可能[三字经]读的时间较长吧,每天读一页一百二十字读五遍,将下一页预习及前几页要读,感觉至少得一个小时读,今天打算换一换了,已让LG打印出一页仅42字的大字版,要求她慢慢开始指读,每天仅读一页读十遍!效果如何有待考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10:38:38 | 只看该作者
只所以想将[三字经]用72号字打印出来,蓓妈也是带有一定的功力性:
第一让她指读一遍或两遍,由于她小不可能每读一遍都指读,她是没那耐性的,不想让她很反感;
第二让她慢慢学会认字!培养自己读书,自我阅读能力!
第三让她逐渐要坐下来认真读一会书,每次都是她玩我读,无拘无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10:39:02 | 只看该作者
浅谈学前识字教育【转】




研究表明,简单的阅读技能对孩子的语言能力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它能帮助幼儿正确学说普通话,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长期以来,我国语言教育单纯强调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未将书面语言的启蒙教育列入幼儿语言教育的范畴。有研究者发现,4—5岁儿童已经获得日常交际语言的90%,这时幼儿已对周围环境中的文字产生反应。从完善我国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来看,我们在幼儿语言教育中,既要培养幼儿听、说能力和良好的听说习惯,也要进行相应的书面语言启蒙教育;既要帮助幼儿理解和运用日常生活用语,也要引导幼儿认识文字进而学习文学语言。

《纲要》中也指出,儿童的早期阅读能力培养已被纳入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在重视儿童听、说等口头语言能力培养的同时,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的阅读的兴趣,培养前阅读的能力。”当然,阅读的前提是孩子已有一定的识字量,那么作为教育者,如何在实践工作中让孩子有机地把文字和口语对应起来,去了解文字的功能、开展识字教育呢?

一、作为教师我们要全面了解前识字的内容。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认识一定数量的汉字。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我们应捕捉教育契机,努力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幼儿认识多少汉字为宜,目前尚未有统一的标准,我认为对于孩子来说也无需规定数量。幼儿认读的汉字大概范围有: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易于理解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社会环境中的常用字,如街道、广告牌、车站、横幅上的字,以及其他能见到的常用字。

2、让孩子知道文字都有具体的意义,不仅可以念出声来,还可以把文字与口语中的词对应起来。

3、让孩子了解文字的功能。如用文字可以把想说的话写出来,写成一封信、一首诗、一篇文章等。

二、各类幼儿园可以因地制宜地开设识字游戏活动。

我园现在正承担着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科学教育”了课题的研究项目:幼儿听读游戏识字对孩子语言发展的作用。现代脑科学成果告诉我们,人对文字的把握需要四个方面的支持,即声音、图像、语义和符号。而中国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副会长冬雪所倡导的“幼儿听读游戏识字”的原理也基于此。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科学的、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

在识字活动中,我们通过听、看、说、玩的途径来让幼儿学习的。首先通过欣赏(听录音手指导字不出声)图文并茂的课文,在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跟读活动(听录音手指字轻声跟读),然后在熟悉课文的情况下,让孩子学习朗读,再以各种游戏的途径让幼儿识字。

事实上,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在识字游戏的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中玩、玩中学”,轻松的游戏情境让幼儿乐此不疲。例如:游戏《捕鱼》,这是根据歌曲《小鱼游》创编的。游戏时请些孩子扮演鱼带着字宝宝游玩,集体齐唱歌曲,待唱到“快快抓住”时,捕鱼人(老师或个别幼儿扮演)来捉“鱼”,被捉到的“鱼”必须大声告诉大家自己手中字宝宝的名字,方能逃脱。有趣的游戏活动、紧紧吸引着幼儿,使他们爱上了“识字游戏”。

值得注意的是,在欣赏和跟读时我们强调让孩子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通过听觉、触觉及语言觉得运用,能让孩子们把声音和文字符号联系到一起,头脑中建构起一个具有“自相似”“自复制”功能的“相似块”。

三、创设多种渠道的字宝宝环境。

识字的过程不仅仅需要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让孩子来学习,它还需要我们把识字教育渗透于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以及家园的密切配合下。

1、布置图文并茂地墙饰。

孩子认知是一个需要不断反复巩固的过程。所以,我们在教室及幼儿园的墙上恰如其分地放置相应地字卡,让孩子在游戏活动时自然感受文字的的渲染。

2、设立“天天读句”角。

我们把常用字编成一句话,放置“天天读句”角,让幼儿每天来园时读一读、认一认,边读边指字,进行不断地积累和巩固。当养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后,孩子识字的能力也会迅速提高。

3、利用区域活动,加强幼儿对文字的认识和运用。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的一种活动,我们相应地开设了语言角。其中可以进行阅读活动、玩字卡游戏、造句游戏等。在与同伴相互协作的游戏中,孩子们不断地接触和运用文字,使识字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家园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识字水平的提高。

父母陪孩子说话、读书给孩子听,是实现孩子自我读书和识字的重要环节。教师与家长及时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语言及识字的现有水平,把握教育的尺度。只有家园密切合作,才能共同创造机会更好地锻炼孩子识字和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综上所述,让孩子认识足够的文字并得到足够的语言刺激,才能帮助孩子步入“顺畅”阅读的境界。培养幼儿的识字能力、增强他们的阅读水平,是孩子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孩子个性正常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孩子今后学习知识的基础。作为老师,我们应积极地创设有益的文字环境,以幼儿为本,寓识字的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努力提高幼儿的识字水平,为幼儿的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14:59:19 | 只看该作者
137学习法
  “1”就是每天读一遍,一遍约十分钟,不超过十分钟。各位能做到吗?让你的孩子在家里读十分钟书,要求各位陪自己的孩子读十分钟书,大家能做得到吗?都做得到,很好。
  “3”是每天读三样,这是我们遵守生活的一个规律,是从生活中悟到的。大家想一下,我们吃饭有哪一餐少了三个菜?一餐可以,假设让你十天都吃一个菜,你吃得下吗?或者十天都吃同一个菜,你吃得下吗?肯定吃不下的。那我们读书如果天天这么读,十天读一本书,而且不读完这本书就不读第二本书,这是不是正确的学习习惯呢?我们大部分人长期就是这么学习的。我们一天最少读三样,很轻松。我们每周的读经示范班也在不断地做实验,到我们这里读经的孩子,每周都有几十人,小孩子有二岁的,也有十岁的。我们是读七样,一样约十分钟,所以七样是读一个多小时,连两岁的孩子都能读下来,没有一个人是读不下来的。一本书快要不想读的时候,结果已经读完了,马上换一本来读,这样小孩的兴趣马上又有了。反过来,如果一个多小时只读一本书,估计很多孩子都适应不了。生活的规律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如果没有这个多样性,想一年学完真的是不太可能的。
  另外怎么解决这个记忆的问题?所以我们后面这个“7”起了很大的作用。
  “7”就是遵守七日来复的道理。易经复卦第二十四卦:“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告诉我们天地运行的规律,是七天一个反复,所以我们现在上班是七天一个周期,假设你不愿意,偏偏要八天一个周期,大家可以去试一下,看能不能行得通,不能这样的。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一个领域是知道用七的,就是中医。各位看过中医没有?一个慢***要开很多药,多少天一个疗程?假设一个医生开的是八天,不是七天,告诉你这个药不能吃。开六天同样也不能吃。这说明这个医生不懂中医,医易同源,所以中医知道用七的道理,所以开药一般都是开七天的(具体的情况有经验的中医可能会根据观察进行调整,但基本的原则是七日来复。)七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表现。比如我们头上是有七个孔,叫做七窍。我们的身高是头高的七倍。我们身上水分占70%,我们是小宇宙。地球的水面积也是70%,这个大家也是知道的,对不对?所以七在天地里面有着相当多的表现。包括我们现在看的这个日光灯是几种颜色组成的?对,是七种颜色。
  为什么佳佳能够读那么多的书,而且能够背的那么好?这个跟用七是分不开的,而且现在很多家长都采用这种方法,发现很神奇。很多人开始是不相信的,七就这么简单,有那么厉害吗?那何不试一下?第一天第二天没反应,第三天好像有点熟,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哇,我的孩子背下来了!很多人就给我打电话,说赖老师你这个方法太厉害啦。我一用才发现真的厉害。这是用七的地方,我们是做了很多试验的。大家想想,“137学习法”简单不简单?真的是非常简单的方法,所谓大道至简。但是再简单的方法,也要大家去做到才行。我们把这种简单的方法总结出来,公布出来,应该说是非常无私的。这是我们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简单实用而且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打算也试试这个方法!是啊,有时读的太多自己都觉得烦,更何况孩子听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15:01:25 | 只看该作者
读经八大原则:
  一、当下读经。我们的孩子不管是三岁,五岁还是十岁,想办法马上要他读经典。这是完善他的人格最快的方法,我们各位年纪大了,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如果没读过,不妨也读一读,很快就能改变你对人生,对生命的理解。我这几年读经典感悟是很深的,我读《易经》是四十岁开始的,现在是四十三岁,读了三年,我现在讲教育反而少些,讲《易经》讲得还多些,一会我再给大家讲讲《易经》。这是当下读经。
  二、全家读经。很多人买回一本书给孩子,儿子你要好好读书,妈妈在一边看电视。大家想这个孩子能读好书吗?女儿你读书,妈妈打麻将,能读好书吗?肯定不行的。我的小孩能够读好书的重要原因就是我每天都陪她读书,只要有空都会陪她,除非正好出差有事不在家。这是全家读经的原则。这是在家庭里,如果是在学校里,要全校读经,校长要读,老师也要读,如果老师要学生读,自己不读,一样不容易,而且还要家庭配合。我刚才也跟校长做了交流。我们八一小学的孩子很幸运,因为校长是个很喜欢经典的人,也是饱读诗书的一个人。我有一个建议给学校,一会我再讲。
  三、科学读经。就是要有一套科学的方法。没有科学的方法,乱来是不行的。吃饭很好,但是吃饭没有一套方法也是不行的,随便吃东西是容易出问题的。读经很好,没有科学的方法,也容易出问题,原则不对也容易出问题。
  四、系统读经。就像盖一栋楼,有地基有结构,有钢筋有水泥,有火砖。材料是综合的。要教育好孩子,也是非常综合的,可不是一本书能搞定的。所以我们教育孩子要系统,系统就是刚才我们做的分类,要有地基,有结构,有装修,要多样,综合,这是系统读经。
  我们坚持读经,坚持了七年,通过实践,我们总结了很多经验。很多家长他们也有读了好几年的,因为没有科学的方法,效果不是很如意。甚至有些孩子的表现还不如不读经的孩子。这是什么问题?所以我们又提出下面的四条原则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一、不离家庭。与孩子共同成长是每一个父母很好的机会,要感恩我们的孩子让我们能够有第二次学习成长的机会。另外,孩子也需要学习家道,与父母在一起生活,这是不离家庭的原则。
  二、不离社会。读经不用离开社会,也不用离开学校。学校可以学习很多东西,并不是有的人说的学校很无用,学校有音乐,有美术,有劳动,有科学知识,有集体活动,有运动会、比赛等等,有很多很多的东西,学校也有许多热爱教育工作的老师,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尊重。
  三、不离生活。就像多样性原则是我们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像盖房子打地基、做结构也是我们从生活中总结归纳出来的。
  四、不离圣贤教悔。经典里有大量圣贤的话,告诉我们怎么教育,告诉我们怎么生活,圣贤告诉我们,一切都是积小成高大。所以方法虽然简单,虽然一天读得不多,读十分钟,读半小时,但能够坚持下来就不得了。你如果能够坚持七年,我估计你的成绩也不会比我差,你一样可以达到甚至超过我们的效果,我们只不过简简单单地坚持了七年读经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15:46:16 | 只看该作者
读《易经》的方法:
第一个原则是只读原文,不要读解释。《易经》原文二万四千字,一般有人领读的话要六个小时,熟悉后,自己读的话要三个小时,我们很多人买过《易经》啊,买了易经的人,99%一辈子读不完一遍,什么原因?就是没有坚持只读原文的原则。

第二个原则是不求理解的原则,暂时别管理解的事,我读第一年没有考虑过理解的事,所以我走的是一条笨的路,就是不去理解。笨人嘛,反正也搞不懂,就不去搞,只管读。我本来没打算读的,当时是陪孩子读,不小心就读进去了。我到现在读了120多遍,虽然我背不下来,但是《易经》的每一句话,你只要说错的话,我就能找出来。你说上句一般我能说下句。我女儿呢是全文背诵,一个字不漏一个字不错,我们也是录了像的,这个应该也是世界纪录。我的印象,史上好象没有记载过哪一位是能够全文背诵《易经》的。我们学习《易经》就是这么一个状态。

第三个原则是以正音识字为入门。因为很多字不认识,你要有一套东西帮助你认字,要正音识字,入了门才能往下读。读到什么状态算可以了呢?读到你喜欢为止,什么时候会喜欢我们也给大家一个尺度。第一是要消除陌生感,你们今天跟我见面是第一次,还不了解赖老师,还有点陌生。当你跟我见面十次的时候,你就不会陌生了,对不对?《易经》也是这样,你先拿《易经》读十遍以上,消除陌生感。现在跟我读《易经》的应该有一千多人了,读到三十遍以上的,没有一个人说不喜欢《易经》,有些读到三十遍的人告诉我说,赖老师我现在可喜欢《易经》了,非常感谢你引导我读《易经》。所以读到三十遍你就会喜欢,读到一百遍你还不理解《易经》,你来找我,我收你当徒弟。这是我们做的一个很宏大的规划。这就是《易经》的学习方法,千古不传,非常简单,我今天给大家贡献出来。就是这么轻轻松松的一套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15:50:04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忍不住不转到自己的贴子里,以经常来看看,不断地学习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15:55:14 | 只看该作者
下面讲一下具体的学习方法。《易经》乾坤二卦比较长,一个礼拜就读这两卦。剩下的很短,64卦有62卦是很短的,可以一次读5卦到7卦,当你稍微熟练的时候可以读10卦甚至是30卦。我们现在读是一口气读完64卦,一个小时读完。入门的人,可以一天读7遍,一次读7卦,连续读7天,同样应用这个神奇的7字原理。第一年什么都别管,只管读。第二年可以尝试去理解,因为第一年那么读一般可以读到30遍以上,最短的都可以读到30遍以上,如果你一天读一小时,就可以读到100遍。我现在有一个学生已经接近100遍了。第二年就可以开始理解的功夫,第三年就开始应用了。就这么简单的学习方法。

如果是孩子,前十年只管读,什么也别管,读到20岁才慢慢地理解,慢慢去参考别人的东西,拜师也可以,30岁以后才应用。我们的孩子你不是想让他十岁就当省长吧,你为什么这么急的让他理解呢?他现在能读你就让他读。就这么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是很多人总是搞不明白。读了又不懂,读了又不懂,不读怎么懂啊?跟吃面包一样,饱是一个状态,如果吃五个面包才能吃饱,那吃一个面包,吃了又不饱,吃了又不饱,难道你不再吃了?你不吃怎么会饱呢?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先读,读得滚瓜烂熟,还怕不理解吗?有谁读了100遍《易经》说我一点都不懂的?没有这样的人吧。这个我们是可以做得到的,只要一两年的时间。用我们这个方法一两年足够了。我不能说你能成为《易经》专家,但可以保证你入门,你不会再说《易经》你一点都不懂,看到那个书就烦,不会这样的了。这就是我们给到大家这个方法的价值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16:00:27 | 只看该作者
。“137学习法”中间是3,所以是有三个线程的学习。

第一个线程就是学这些“经”,《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孝经》,这是经类的。第二个线程是学“典”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一类,难度也是介于中间。第三个线程是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成语接龙》+《诗词启蒙》+《文学启蒙》这一类的,装修类的,比较基础的。遵守这三个线程,用两年时间可以学得非常扎实,如果担心时间不够,可以学三年,第三年巩固,是可以学得非常好的。这是一套系统的教育计划,假设没有这一套计划,可能十年都学不完这么多东西。我们孩子人生的地基结构,我们用两三年的时间把他打下,大家说值不值得?愿不愿意?好,我们就是要这么一个智慧的判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16:38:32 | 只看该作者
赖老师的“137”累积法。

  1 ,是每天读一遍,当然也可以读多遍,读一遍是最基本的要求,应用七日来复的原理,一周读七遍就足够了。

  3, 是每天读三样。就是说三个线程同时进行,这样学得快而且很轻松。

       例如,以下三个线程就可以同时进行:

       第一线程:易经+诗经+道德经   ··                  用时12-24个月;

       第二线程: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                 用时12-24个月;

第三线程: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用时12-24个月;

   (易经地位很特殊,建议首选)

   7, 是前面提到的以“周”为时间安排学习计划。

这样如果还不很清楚到底怎么实行,我以自身为例,解释这个137法:

我一天总共拿出半小时的时间用来读经,分为三次读,每次十分钟。第一次读,我开始跟读《易经》的首篇约400字的内容;第二次读,跟读第二线程中《论语》首篇约400字的内容;第三次读,跟读第三线程中《三字经》的内容。

第二天重复同样的顺序和同样的内容。一直重复七天,这样同样的内容共读了七遍。下周开始新的内容。在每周开始新的内容时,可以复习上一周的内容。

不知道这样的说明,大家是否已经清楚“累积法”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下来的经典数不胜数,如果不采用科学的方法,恐怕几十年也读不完,更不要说是背诵下来。既然遇到这么好的方法,而且有不少因此法让孩子受益的例子,何不牺牲一点自己的休闲时间,静下心来,学习一下累积法,选择一下适合孩子的经典,每天抽出一点时间与孩子一同读经呢?即使孩子没有像赖思佳小朋友一样背诵下那么多经典,成为“国学小神童”,但读经对孩子却是无任何坏处,何乐而不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8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2:19 , Processed in 0.110276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