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97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练习课与复习课及其联系和区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20 15:5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关于练习课

练习课的定义

练习课是以多层次练习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一种讲、练、评相结合的课型。

练习课的任务

训练学生的技能技巧。

练习课的结构

揭题——练习——小结——检测。(每一种课型都有一定的结构,但不是千篇一律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练习课的结构是多样的,本文仅介绍练习课的一般结构,下面谈到的复习课的结构也是如此)

揭题——新授课揭示课题的方法丰富多样,练习课一般直接揭示课题。

练习——这是练习课的主要内容,通常有四个层次的练习组成。1、基本练习,练习的设计紧扣新知的主要内容,目的是巩固新知、形成初步技能。2、变式练习,练习的设计既从新知的“正面”出发,又从新知的“反面”、“侧面”出发,目的是深刻理解新知的本质属性、提高解题技能。3、综合练习,练习的设计结合新知重点与旧知的联系,目的是建立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形成系统的解题技能与技巧。4、创造练习,练习的设计是新知的拓展和深化,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解题技巧。

小结——小结的重点应是总结由例及类的解题规律和解题方法。

检测——主要安排学生独立作业,通过这个环节了解学生的情况,并在评议时适当补漏。

练习课的误区

1、上成新授课。把书中的习题当作例题或补充同类型的例题进行讲解,这种教法降低了教学要求。

2、做多层次的习题。这种教法比较普遍,以为多层次的练习就是练习课的全部。其实练习课中的练习与师生的评议和小结是交织在一起的,特别是小结,它是练习课的重要环节,是对练习实践中解题方法、技能技巧的总结和推广,而做多层次的习题相当于做补充作业或小测验,这种教法降低了教学要求。

二、关于复习课

复习课的定义

复习课是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主要内容,并借助板书形成知识网络的课型。

复习课的任务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系统化。

复习课的结构

揭题——回忆——整理——沟通——练习——总结。

揭题——复习课一般直接揭示课题,有时还同时列出复习目标。

回忆——由学生对所复习的内容进行回顾,学生可翻阅课本、相互提示。通常教师只是辅以提问或学生做基本的练习。

整理——分与合,即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与合并,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这种既求同又求异的环节通常同板书结合起来,形成线状、块状、网状、表格等形式的板书。

沟通——进行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构成网络,形成知识结构,并通过深化练习使之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练习——主要是综合练习,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另外设计一至两题创造性练习。

总结——总结各知识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明晰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通常借助板书完成全课总结。

复习课的误区

1、上成新授课。把教过的例题集中而又快速的复述一遍,这种教法是一种“快镜头”式的重复,学生的知识、技能及智力仍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真正意义上的复习课应是原有知识的浓缩和深化。浓缩是把“厚”变“薄”,便于学生理解并形成认知结构。深化是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上成练习课。这种教法虽使学生的技能得到提高,但没有形成知识结构及认知结构,学生掌握的技能也只是单一的,缺乏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做试题。这是最不负责任的做法,用大量试题练习代替复习课的组织设计,加重学生的负担,事倍而功半。

三、关于练习课与复习课

练习课与复习课的联系

1、一般情况下,同一章节或同一知识的内容,练习课安排在前,复习课安排在后。练习课的课时数多于复习课的课时数。

  2、练习课和复习课都在新授课的基础上加以深化和提高。

  3、练习课和复习课都需要适量的练习,且一般多于新授课的练习比重。练习设计的共同点是:练习要抓住重点、练习要突出新意、练习要讲究层次、练习要注意反馈。练习通常设计成题组的形式。

练习课与复习课的区别

1、内容上的区别。练习课较单一,通常在某个知识点或某小节之后,复习课较综合,通常在某个知识板块或某单元之后。

  2、任务上的区别。练习课重在形成技能技巧,复习课重在建立认知结构。练习课是以练为主把各个知识点串联成“线”,复习课通过梳理沟通把各个知识点组装成“面”及“体”。

  3、结构上的区别。练习课的层次是:会——熟——巧——创,复习课的层次是:忆——理——通——创。(创是指创新能力)

  4、练习设计上的区别。练习课的练习设计侧重于层次性、技巧性,复习课的练习设计侧重于典型性、普遍性、综合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6-23 10:53:30 | 只看该作者
真好,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6-29 23:5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yzsjy2008 的帖子

写的真好,什么时候我也能变的这么强就好了,就不用担心银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12-2 16:54:22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实用的贴子为什么看后不顶起来呀,写得太好了,今后如有再告诉我们这些可怜的家长们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12-10 12:54:57 | 只看该作者
写得不错,像是教育工作者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0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0:00 , Processed in 0.093597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