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nnfiel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易版,能谈谈孩子信仰吗?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6-19 09:26:55 | 只看该作者
英文原文。词句简单,读着也更舒服,可打印做小画册。

20060821111017711.jpg (33.34 KB, 下载次数: 10)

20060821111017711.jpg

20060821111017712.jpg (33.05 KB, 下载次数: 12)

20060821111017712.jpg

20060821111017713.jpg (34.51 KB, 下载次数: 19)

20060821111017713.jpg

20060821111017714.jpg (33.58 KB, 下载次数: 21)

20060821111017714.jpg

20060821111017715.jpg (20.78 KB, 下载次数: 11)

20060821111017715.jpg

20060821111017716.jpg (30.12 KB, 下载次数: 14)

20060821111017716.jpg

20060821111056021.jpg (31.73 KB, 下载次数: 15)

20060821111056021.jpg

20060821111056022.jpg (26.45 KB, 下载次数: 16)

20060821111056022.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 收起 理由
Lppbb + 1 原来原文在这里,长知识,收了,多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9-6-19 09:42:41 | 只看该作者
“Faith is just to believe in something beyond yourself... like hope, or lov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9-6-19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我相信有某种善的力量,我相信我的力量虽然渺小,善的力量将会帮助我,保护好我的孩子,走向美好的未来”

不过我不喜欢任何组织,我的心灵应该能引导我体会到这种力量。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 收起 理由
Lppbb + 1 唉!唉!咱的党组织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9-6-19 15:17:47 | 只看该作者
洗耳恭听,好严肃的话题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9-6-20 13:41:09 | 只看该作者
年少的時候曾信仰某個政黨。現在則基本什麼都不信了。家裡人有信基督的,會安靜的聽他們講道,說經,但是心卻在外面遊走。對信仰,基本持不反對的態度。讓自己信卻有些牽強。那天給兒子講小學生讀物節選聖經的《伊甸園》,末了,他笑著問我:
"媽媽,世界上真的有上帝嗎?"
我隻模糊作答:"信就有,不信就沒有。"
"那你信嗎?" 兒子再問。
"我不信,但是你舅舅相信。"
"那科學家呢?"
當時我不知道怎麼回答他,隻說我沒見過科學家,不知道他們信不信。
後來與兒子爸爸說起,LG說,
"你這就樣回答他,有的科學家相信,有的科學家不相信。"

兒子在這個六一加入作了一名少先隊員。前幾天上學時,突遇暴雨,我們母子倆鞋襪盡濕,於是對兒子說,寶貝,你的鞋子淋濕了怎麼辦啊,今天不是一天就要穿著濕鞋,會很難受哦。"
沒想到兒子很快回答我,"不怕的。媽媽,少先隊裡有一條宣誓:"不怕困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9-6-20 14:03:16 | 只看该作者
看《好孩子的成功来自妈妈1%的改变》这本书时,恰好著书的这位妈妈,也被孩子问到了这个问题,这位妈妈的处理方式相当睿智,当时就对这一段印象深刻:


二、哲学式的思考能力———培养一个会思考的孩子的第一步
“妈妈,上帝是什么?”
如果被孩子问到这样的问题,妳会如何回答呢?如果问这个问题的,不过是个还没上国小的小孩子,又该如何回答呢?
相信如果平常根本没想过这方面问题的父母,现在应该会哑然。
如果对孩子讲解各种宗教,他们会感到很复杂又深奥,如果配合孩子的水平来解释,答案很可能不够明确,但是又不能回避问题,成为一个不负责的父母亲。
南希进入国小之前,就向我问及前述的问题,当时我也没能马上回答她,不过我向南希申请了一周的时间。
我对她说:“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我会想一想这个问题,妳也一起想想看,一个星期之后我们再来讨论,好吗?”
然后,我顺便也给了彼得与艾丽斯相同的作业。
哲学式思考会让孩子成长为有想法的孩子
我虽然安然度过了当时的危机,不过问题并没有解决,因为我已经向南希提议一周后再讨论,我当然要寻求相关的答案。

我翻阅了宗教书籍和哲学书籍,然后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答案对孩子而言是最好的,不过,在思考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疑问。
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是正确的吗?如果我以我的想法来回答,是否反而把孩子们的想法给抹杀掉了呢?
我想了一个星期之后所下的结论是,孩子们也需要哲学式的思考,我认为对于一个不容易有解答的问题,不应该只是轻易的提供解答,为了得到问题的结论,不断的思考并追究的过程更加重要,而且,我们所面对的这哲学式的问题,是没有正确答案的。
当我想到这一点时,之前认为是难关的问题,如今反而成了很好的机会,原本属于需要以强迫的方式来教导的部分,反而是孩子们先主动开始了。
一个星期之后,我问了每个孩子的意见,而孩子们的答案,跟和他们差不多大的孩子没什么不同。
“上帝创造了世界,并支配这个世界。”
“上帝让人变得善良,因为祂会给善良的人奖赏,给坏人惩罚。”
对于孩子们的答案,我又这样问他们:“可是我们也看到,很多善良的人因为事故或病痛而死亡啊!既然祂是制造世界、支配万物的伟大上帝,为什么会让善良的人死去呢?”
孩子们无法马上回答我的问题,并一个个沉浸在思考当中。

然后,老二彼得对我这样说:“是不是上帝有时也会失误呢?因为上帝只有一个,但是世界上有太多人了,祂怎可能照顾到所有的人呢?”
“这么说来,上帝也不值得信赖啰?因为祂也和人一样,会犯下失误啊!”
当我说出这样的观点时,提供答案的彼得脸色变得非常严肃。
看着这样的彼得,大女儿艾丽斯接着回答:“是不是上帝在给我们警告呢?也就是说给那些自私的人传达警告讯息。”
“那么我们假设在非洲原始林里,住着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有上帝存在的天真活泼的小朋友,上帝为了警告世界上的人,结果让那个地方发生了大地震,如果那个小朋友不幸死掉了,这难道就是神的安排吗?”
此时在旁一直安静聆听的南希,成了一副苦瓜脸,并且说:“妈咪,我很努力的想,也看了很多书,但就是找不到答案,现在我听到姊姊和哥哥的说法之后,就更不知道了。”
我对不断思考的孩子们这样说:“世界上总是有一些不是光靠我们的想法,就能获得答案的事物,但是,不能因为找不到答案,所以就抛弃思考或想法,其实人类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自己思考,如果继续不断的思考,就算不是标准答案,还是可以获得一个属于自己的结论,最重要的是,我们为了寻求答案,尽自己所能努力思考过。”
以上帝为主题的对话,后来也延续了好多天,虽然我们不停的讨论,但是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不过,在那个过程中,孩子们对一个接一个的疑问,不断的烦恼思考,定下一个结论后,又会产生另外一个疑问,为了那个疑问又开始思考……
其实,最重要的并不是寻求答案,而是孩子们对于上帝的存在,有了更深一层的思考,换言之,是以哲学角度去思考。
从此之后,我开始安排与孩子们一起讨论无法马上寻求答案的问题的时间,例如:“人死了之后会怎样呢?”、“为什么世界上有些事情是尽了一切努力,却无法完成的呢?”、“让人变幸福的是什么呢?”、“如何才是正确的人生呢?”等等。
为了寻求此类问题的解答,孩子们学会以某件事或某个对象,把其原因与结果分开来思考的方法。
换句话说,他们以现象发掘其原因,并在认证自己意见的过程中,培养了论理能力。
不过,不见得自己所说的理论就是正确答案,偶尔孩子们发现兄弟姊妹或做妈妈的我提出不一样的意见,而且反而更正确时,也不得不认同。
如此认同与承认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到不执着于某一个结论,认同多元化的可能性,这是一种具备开放性的思考方式。
最重要的一点是,透过像这样的哲学式思考,不但可以增加思考能力,而且还能订定人生最需要的“确实的自我观”。
在订定自己想法的过程中,孩子能够自然而然地了解到,自己本身有着什么样的想法、向往的是什么,以及最想要的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9-6-21 10:29:49 | 只看该作者
20楼里的书中的妈妈真的很神奇,孩子还没有上小学就能和她们谈论这么深奥的问题。我觉得和孩子谈论些科普方面的问题,让她们自己查找资料,还行。谈论这样抽象的话题,我的女儿还远远地没有这个能力。
  本来是说信仰的,但是她的讲述中多处谈及生死这样的内容。这类的话题在我和女儿之间是禁忌。谈到这方面的内容她很害怕和敏感。
  说道信仰,我还是很羡慕那些有信仰的人,人真的很脆弱,有信仰和信念能度过很多困难。
   个人认为信仰基督教应该是比较幸运的,遇到困难的时候,心中有信念。犯了错误的时候,能够去祷告。圣经里的人也有真善美丑 ,有缺点,让凡人不是很自卑。
   佛教与之相比,劣势很明显。先不说现在的寺庙从事的是何种营生,就说佛经里的菩萨们吧,都是正义和善良的化生,都是清心寡欲的神仙级的,和他们相比凡人难免自惭形秽,只能仰视,不可追随。犯了错误的时候,简直是无地自容,连去寺庙的勇气都没有了,别说忏悔了。
    基督教的经典是一本圣经,而佛教的书籍繁杂, 据说还有许多佛经是唐朝时印度梵文的音译,如今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也就很难理解佛祖的意思了。
     基督教最大的优势就是每个星期的礼拜,相当于一个小型的聚会,颇具洗脑效果。这个大概也是这个宗教能够长久和广泛流传的缘故吧。
   所以从现实角度看,如果要信教,还是基督教比较好。
  本人是新中国长大的无神论者,和tutu一样,相信神佛和鬼怪,但是没有宗教信仰。上面的分析是对这些宗教的一点个人看法,估计经不起各位信教人士的推敲,欢迎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9-6-22 10:58:08 | 只看该作者
信仰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喜欢不喜欢,无神论也是一种信仰。只要能让自己安心,坚定,就是好信仰。

说起佛教,起点很低的,并不是让人仰视。一个人只要肯思考人生,或者说“悟”,就是“觉者”,也就是“佛”。没有正义的化身,只有自己的思考。任何盲从都是难以达到“悟”的状态。

基督教也是一样,虽然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但一切路都要自己走,一切真理都要自己去发觉。

一个无神论者,如果相信爱,一样可可以活得坦然而有益。

个人认为,信仰上,不存在谁比谁高级的问题。就好像拉丁语和中文那个好呢,比来比去没有意义,不如你学好用好自己的语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9-6-23 08:10:29 | 只看该作者
给孩子买了本安徒生童话集, 后面几个故事全是魔鬼啊死神啊, 读得我自己心里也在犯嘀咕, 这么早给孩子讲这些好吗. 自己从小接受无神论教育, 现在大了反而觉得有个信仰是好事, 但信不信或者信什么希望等孩子大点了自己去选择, 所以坚决不让孩子上教会学校, 不想太早为她下决定.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Lppbb + 1 格林童话更是人性间的摧残,网上有批判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7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16:17 , Processed in 0.083599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