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tiantian0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田田和《论语》

[复制链接]
241#
发表于 2010-3-1 21:52:14 | 只看该作者
还是王教授最厉害,洋洋洒洒纵论千言,最后十一字才是“般若无诤法


还是鸟儿最厉害,时刻不忘替“弱者”说话,真有侠客风范也。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2#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21:57:26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大家都是从哪里读帖子啊转贴啊?谁能短消息给我一个网址啊。

上面的帖子真是很受益啊。我想其实有这些疑惑的也不止我一个人,所以问一下,虽然花费了王先生很多时间,但是相信对很多有类似疑问的人都有帮助。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paisley + 2 + 2 我发给你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22:27:30 | 只看该作者

2010年3月1日 (月 )宽为限 紧用功

发现在读经上真是一点都不能投机取巧,欲速则不达,这是一定的,没有达到一定的遍数,即使当时读很熟,过后还是会忘的。
     田田在1月开始读《大学》,昨天背一次,除去章节连接处需要提醒外,已经背下来了。(1月30日需要提醒5处,昨天反而至少9处以上。)《中庸》基本可以熟读,第二部分有错误。《易经》卦序非常熟地背下来,卦象也记住大半,目前读到48卦。本周开始49到56卦。

    3月前半个月没有加新的内容,只有《易经》最后的16个卦;后半月加《心经》,非常短,所以实际仍然是《中庸》《论语》《大学》的复习。

    4月开始,田田要上小学了,可能作息等都有调整。日本的小学开始阶段好像是半小时一节课,玩的成分比较大,下午很早就放学了。

     4月开始要加两种新的经典《孝经》和《周易》。孝经大约一个月就可以读完,田田已经听得很熟,但是《周易》是长经,虽然有前期的熏习,也快不来的,况且必须安排时间复习以前的经典,这样我想可能要用1年半的时间读完。那就是到2011年8月左右。总之是田田在中国上小二之前吧。

     好孩子,慢慢来。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新叶 + 2 + 2 好喜欢田田的这张照片,这书看的是入神了。
丹芮妈 + 2 + 2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4#
发表于 2010-3-1 22:33:35 | 只看该作者
田田妈。我给你发了短消息。你看能否收到。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paisley + 2 + 2 不好意思,原来你已经发了,我没看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发表于 2010-3-1 22:51: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春花 于 2010/3/1 21:52 发表

还是鸟儿最厉害,时刻不忘替“弱者”说话,真有侠客风范也。哈哈哈......



春花,您说的“弱者”是指王教授呢,还是指田妈和paisley呀?
在您快若闪电的大跨度反应面前,我怎么觉得自己像个“弱智”呢?

向您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发表于 2010-3-2 00:10:49 | 只看该作者
田妈,王教授特意回我那楼我还没有完全读明白,倒是你的237楼,我看了几遍,完全懂了。多谢多谢你费心打那么多字回我!

我想等我们开始读易经时,说不定也和你想的一样,不希望把解卦的一部分先背下来,理由和你的一样。只是不明白,这和你说的“心中对经典的排序与他人不同”有什么关系呢?

还有就是,如果抛开求完美的心,按着王教授的说法,只是老实读经,完全不解,你还会在生活里贯穿经典的句子吗?发感叹也好,教育田田也好。田田把经典句子使用在恰当的场合(即是在解经了),你会有赞许吗?或是假装没听见呢?(比较弱智的问题,但我确实有此困惑,多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7#
 楼主| 发表于 2010-3-2 00:11:46 | 只看该作者
所有人发给我的短消息都看到了哦。看来真是孤陋寡闻,以前居然不知道这个网站,可见是在这儿瞎读着呢。呵呵。这下好了,总算找到组织了。

To新叶 其实照片上的田田不是在看书,是在朗读呢。不过这一张碰巧嘴没有张着。读什么呢?《中庸》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新叶 + 2 + 2 这张照片,真的是非常非常喜欢,似乎有 ...
好运多多 + 2 + 2 你说的组织是全球读经网吗, 请给我一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8#
发表于 2010-3-2 00:1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47 tiantian03 的帖子

那边本来是大本营,但现在还是这里热闹呀。:) 读经日记也是这里多得多,切磋方便。

对了,照片里田田用的是什么版本啊?看起来开本超大,对眼睛一定很好。

[ 本帖最后由 paisley 于 2010-3-1 16:1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楼主| 发表于 2010-3-2 01:36:40 | 只看该作者

和 paisley随意聊天

田田用的这个版本字是很大的,可惜就是简体字,横排的。我现在受了如幻和石心的影响,凡书必要正体竖排觉得才叫个书。前些天不停地找汉服店,田田爸爸说,你可不要穿上汉服去上课啊:)我想在日本倒不打紧,反正只当我是个外国人,没去过中国的只当中国也有类似的风俗,只是如果回得国内,我真是三番五次设身处地想想穿汉服上课的景象,还是发现我是属于胆小的一类。不过,田田看了乐焉和春子的汉服,眼羡得很。说:快给我买,我敢穿的。她一个小人儿,怕什么呢。

    扯远了,话说这本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的四海读经的配套书。字很大,挺好。不过我到底还是想要繁体的了。可惜到了台湾,也没有找到,到了书店一问给孩子看的《论语》,店员还是挺惊诧的,反而不如在大陆那么普及,不知道怎么回事。不过因为我四处搜寻,简直连台湾的侨委会也重视起这个事情来了。因为他们的字太小了,而且他们听我说不要注释的,你想他们是多么惊讶啊,连连问我:只要字大,不要注释吗?记得当时他们面面相觑,颇为怀疑。
    说起到台湾时的事情,真是有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我们不是开了个研讨会吗?香港大学他们有一个在全港小学推广中国经典的计划,已经做了好几年了,这次介绍一下经验。不想立刻就被下面很多学者质问,自然还是五四时的矛了,争论半天,总算达成一点共识,那就是经典是好的,但是太难,让孩子诵读,增加孩子的负担,而且不会有效果。
    我是一直没有说什么的,这根本不是我发言的主题。但到最后,实在是觉得有必要支持一下港大的同仁,所以我说,我认为港大的计划是可行的,这不是凭空说的,而是我有实践的例子,我把田田的例子一说,那我简直成了一匹黑马,反对者一时间还真是无语了--谁想到研讨会中间居然就潜伏着一个读经的实践者,且已经数年了。不过,最后的情形,你简直想不到,一个俄罗斯的学者断定,田田现在身体一定有问题,应该是非常瘦,而且一定戴着500度以上的眼镜。真的,会后他n多次对我说:我知道你女儿一定戴眼镜,500度以上,你别说没戴,你说我也不相信。至今想起那位可爱的老头,我还是笑得弯腰。

    在这里,我真的再次要感谢王财贵老师,大概是10多年前的一个黄昏,我和朋友一起看他演讲的VCD,那可以说是对我教育理念改变最大的几十分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此之谓也。那时候,我第一次认识到,原来经典是可以如此亲近的。而且,只要我们尽量保有一颗老老实实的童心,就可以与圣人面对面交谈。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是“不懂怕什么,每一年都有每一年的懂啊”那时候,我没有孩子。市面上也没有现在这么多资源,我自己一点点把四书念着录下来,给自己听。每次带学生到农村,到中小学,我都会买这些书籍结缘送人。后来有了田田,自然就读经。

     我想王教授提倡的读经方法,是提起了现代以后我们逐渐忘却了的儿童先天的一种与成人不同的学习能力,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所谓不假方便,自得心开。田田说她背诵的东西中,千字文是完全不知道意思的,但是这不妨碍她倒背如流。这就是儿童的能力,换了大人就不行了。因为大人第一个问题就是,这是什么意思?不知道什么意思,就打个结在那里,疙疙瘩瘩纠结着过不去,自然记不住,但是孩子就不管它,只管单纯的声音记下去,记得牢牢的。等她长大的时候,她像任何一个成年人一样,明白了那些意思。

     当然领悟是逐渐的,就像我们逐渐习得语言一样,我们学习成语,不一定一次能悟到,但是逐渐逼近了那个意义的核心。可能通过语境,通过经验,通过别人只言片语,突然有一天,完全明白了。不过很多经典,一年的明白和一年也不一样。所以,我想特定的语境必得用那句书上的话了,就自然而然地用,只有一个经典,我是简单给田田讲的,那就是《弟子规》,但是也不是每一句,因为常常是针对她的问题,这个情境下,她多半也就理解了。最有意思的是,前些天我翻田田成长记录,发现这样一个例子:我曾经让她去拿一个东西,她开始没有动,我说“父母呼,应勿缓”,她本来要去,听到这句,就停下来看我,我意识到说错了,说“父母命,行勿懒”,她这才笑呵呵地去了。那时她其实大概3、4岁吧。

    所以,我想王教授说的不讲解,实际是提醒我们大人千万不要用我们自己学习古文的方法去让孩子学,讲得太早,好比鸡蛋不到21天,就要给她琢开一样。总之,好讲解是大人的习气。我看的四海读经的《论语》那本书的前边,特别讲到这个问题的。

    但是,实在是各人都该随缘的,没有一定之规,我看这边也有人推荐教女儿学论语,曾说了几句,但是很多人喜欢这种讲解的方法,那也是各人的喜好。另外,毕竟我们是小孩子,也没法要求大孩子的家长也都大家一致。所以我基本上是,只管田田。

      可能田田由于种种缘故,还不能做得好,但是我认可的是比较多时间的诵读经典,且不要过早讲解,阻了孩子的慧路。另外,有可能的话,要让孩子上一段时间读经学校。古人易子而教,不是没有道理的。纵然是孟母,孩子还是托付先生的。这中间是有很深的缘故的。

     聊得太远了,原先的问题却忘却了,不过借这个帖子,可以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也是好的。

[ 本帖最后由 tiantian03 于 2010-3-2 01:4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24 金币 +24 收起 理由
ptsamm + 2 + 2 我很赞同。
secretgarden114 + 10 + 10 精品文章!
好运多多 + 2 + 2 田妈, 正蒙,和裕, 和绍南不都有繁体 ...
mayavati + 10 + 10 田媽的帖子,怎么读怎么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发表于 2010-3-2 12:55:02 | 只看该作者
完整的把全楼爬过一遍,很多东西现在看来,就很有体会了,,,有一件事,看完帖,打定了主意,准备开始英文经典了,也从儿童导读开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9 收起 理由
secretgarden114 + 10 + 9 说干就干,雷厉风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9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5:12 , Processed in 0.077330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