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956|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厌学”的原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7-16 14:3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font face="楷体"> 厌学产生的原因   人原本是爱学习的。婴儿初到人间,他不断模仿大人的表情、声音、动作,他学会了说话、走路、接受、拒绝、发脾气等许多事情。  既然人本是一生下来就愿意主动学习,那么又是什么让他一改初衷?  虽然希翼成彩虹,却试图躲避风雨,是 人性 人性 反复要求我们 <u>追求快乐,逃避痛苦</u> 。当人感觉到做某件事痛苦,他就会想方设法逃避;当人体会到做某件事快乐,他就尽其心力去做。有人学习越学越好,因他在学习中体会着自我成就,享受到他人尊重;有人学习越学越差,因他在学习里尝到了莫名苦恼,受尽了他人冷眼。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如若学而时习永远快乐,孩子何有厌学之说。因此,有些父母认为学习压力过大孩子就会厌学,不无道理。更准确的阐释是:学习中那痛苦的体验造成了孩子的厌学。  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测试,以证明人类"神经链"的存在。一个酷爱吃水果的女人,同时很讨厌看见蟑螂。每当她一吃水果,就有人马上拿蟑螂放在她面前。如此反复数次,即使蟑螂不再出现,她一吃水果仍想起了它。于是,她放弃了吃水果的念头。  还有一个例子。当你在餐桌上夹起某种菜时,你的朋友给你讲了一个非常可笑的故事。没几天你有又去那家餐馆吃饭,你的朋友这次虽然不在,但你在吃那种菜时又会想起他讲的故事,因而乐不可支。  这就是人类神经链的存在。人类的神经链能将两个看似根本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   到底是谁让孩子形成了学习与痛苦的神经链呢?   让我们回忆,寻找孩子厌学的真相。  小孩子刚出生时,看见什么信息都接受,什么都想学,模仿能力出乎大人的意料。  一岁时,孩子特别想自己拿勺吃饭,其实是学习独立生存。然而,母亲怕弄脏了衣服和饭桌,怕麻烦,不允许孩子自己吃……   两岁时,父母干什么,他都想试试,都想跑来参与,学习热情非常高,然而得到的却常常是呵斥……   三岁时,母亲洗衣服,孩子饶有兴趣地跑来把小手伸进盆里,马上遭到母亲斥责,她怕弄湿了孩子的衣服……   四岁时,孩子突然发现沙子竟能堆出无穷的变化,母亲怕沙子脏,马上制止……   五岁时,孩子第一次写字写的歪歪扭扭,他得到的不是父母的肯定,而是嘲笑和指责。  六岁时,孩子把数学题做错了,得到的同样是父母发呵斥。  七岁时,孩子上了学,在学校学习了一天,放学回家很想放松一下,刚拿起想玩的东西,马上听到母亲的催促声:"快写作业吧……"孩子带着不愉快的情绪去学习了。  八岁时,吃完晚饭,孩子才看了一会儿电视,妈妈马上说,快学习去吧,别看电视了。孩子带着满肚子的遗憾和不满去学习了。  九岁时,当考试没有考好,让父母签字时,妈妈先是发脾气大声呵斥,然后把以往的错误都揪出来数落一遍。他已经习惯了听妈妈对他的否定,孩子逐渐开始认为自己不行。  十岁时,他写完作业刚要出去玩一会儿,就听见妈妈说:"再多做5道题!"后来他变得写作业磨磨蹭蹭。他很清楚,反正写完了还会留新的作业,肯定不能够出去玩,干脆就边写边玩。只要妈妈不注意,他就开始玩,妈妈发现了,说他,他再不得已地写。   ……    原来我们的孩子竟然有如此强烈的模仿欲和学习动力,原来竟然是我们亲手让他们得不到快乐的体验。 当这些不快乐的体验累积起来,孩子的"神经链"形成,学习和痛苦联系起来,孩子开始厌学。  3年前,中国贵州省安顺市出现了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16岁的双胞胎少女合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被杀死的这对夫妻,其中母亲还是在教育局工作的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夫妻二人对两女儿在生活上爱护有加,在教育上异常认真,孩子却无法接受。因为这对夫妻一直在逼她们学习,只要考试成绩不好,就要罚跪挨打。两姐妹逐渐感到了学习的恐怖,当又一次考试成绩不好时,可怜的姐妹俩终于产生了除掉父母的想法。  如果这对夫妻早一点进行观念革命,我想绝不至于发生这样的悲剧。表面上,孩子们是对学习感到恐怖,可当她们想消除这恐怖的来源时,她们把目标对准了父母。我们发现了什么?   让他们恐怖的不是学习本身,而是父母的做法。   当父母把眼睛盯在孩子的成绩上时,他们忘记了一个事实: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而打骂和逼迫只会让孩子把学习与痛苦联系起来。今天的孩子们90%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如果学习使他们如此痛苦,那么他们就几乎整天活在痛苦之中。他们以放弃来逃避痛苦,厌学是他们能找到的唯一有效的逃避方式。   追求快乐、逃避痛苦。这是人性,父母绝不能背离人性的要求。 快乐实现卓越的意义也在于此。  第一章就提到"孩子教育,我的责任";"孩子有病,给我吃药"。作为孩子的父母必须从自己身上归因,要将学习与快乐相联系,将吃"苦"与快乐相联系,形成能积极影响孩子的"神经链"。我深切希望天下的父母用快乐去培养孩子,快乐实现卓越是人性的教育,只有人性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健康的人性来。———————————————————————————  屈开老师的 《把<font color="red">快乐还给孩子》 绝对是一本值得看的好书,以上文字就是该书的一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7-16 14:47:13 | 只看该作者
教育的难题
问一个很古老的问题:
给你一群孩子,想把他们培养成什么样子,就能什么样子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4-7-18 15:48:09 | 只看该作者
30多人看了,却没什么反应~~ 难过!枉打字打了一个多小时,郁闷~~

是我们这里的家长都已经很好了吗?????? 哦,可能是因为孩子还小吧~~

那就换个地方看看有没有“共鸣”,也许对小学区的家长会更有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4-7-18 17:29:59 | 只看该作者
没有兴趣,没有成功感那么就没有上进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4-7-18 19:13:29 | 只看该作者
我很想知道7岁的儿子已经产生厌学情绪,我该怎么办?因为今天的作业没完成,他还没吃饭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4-7-19 03:16:20 | 只看该作者
四年级以前,孩子都不爱做作业。

   吃饭跟写作业根本没法联系啊,这不就应了楼主的贴子——“逼迫孩子建立厌学的神经链”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4-7-19 11:18:03 | 只看该作者
丑丑妈0607+-->引用:丑丑妈0607 我很想知道7岁的儿子已经产生厌学情绪,我该怎么办?因为今天的作业没完成,他还没吃饭呢。
  先买本书看看,如果有条件能带孩子一起参加屈开老师的培训的话就一定能解决问题。虽然我没参加过培训,没接触过屈开老师本人,没接触过受过培训的家长,我只是看了屈开老师的书和VCD,但从我收获和感觉上看,我对屈开老师非常有信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4-7-19 11:25:3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厌学真是个大问题,而对玩孩子天生都有兴趣,学习的兴趣还真不好处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4-7-19 11:39:40 | 只看该作者
我儿子5岁在学手风琴,我也不想逼他,可他不能自觉怎么办,逼来逼去就厌了,“家长的态度”,也许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4-7-20 05:06:46 | 只看该作者
孩子厌学,我们应该检讨我们的教育体制和家长自己。我不是个教育专家,可我是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我自己和我周围的朋友都是读了一大堆书和拥有几个学位的人。有个朋友开玩笑说:“年轻时被老爸害了,学了机械专业,到了美国被老公害了,转学电脑专业,毕了业又找不到工作。”我们很可怜,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兴趣。我们选择的标准是以世俗的眼光:体面的社会地位,金钱,和别人的眼光中的自己。
在美国的华人是一样的。别人的孩子学钢琴,游泳,体操,我的孩子也要学。我们从没有把人看作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是不同的,他的天赋,兴趣爱好不一样。经常看到,美国的父母很自豪地告诉:“我的孩子今年上了某某college.”那些college 都是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的。
不管孩子学什么都应以他的兴趣为主。六岁后,进了学校,有学业上的要求,但不应以成绩为目标。在美国小学三年级以前是没有正规考试的。可这里的孩子也很忙,但和国内不一样。(如果感兴趣,我可以详细系介绍)孩子的学习兴趣,读书兴趣,应越早培养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3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5:42 , Processed in 0.096159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