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823|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受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我心目中的早教(转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7-15 12:18: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摇蓝网上转贴了一篇关于早教的文章,小巫的〈让孩子做主〉给了我很多的启示,但是这篇文章多多少少让我感到困感,如果没有看过的,建议看看。

受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我心目中的早教  
  
小巫  
  
说明:本文写于2002年5月,Sam当时两岁三个月,贴在摇篮网早教论坛上,后刊登于2003年4期《妈咪宝贝》,杂志有删节,此为全文。  
  
2002年 “五一”节过后,一位携子南下探亲的朋友回京后告诉我,婆家城市里学龄前的小孩子们,节日期间根本没有放假,都在各种培训班里上课。朋友大姑子的女儿因为要陪她们玩儿,放弃了语文班的学习,老师竟然打电话来斥责,说落下的课不给补。这个可怜的五岁的小姑娘,每天陪表弟玩儿完回家,不能休息,而是要夹着课本到一间小屋子里做作业。据朋友观察,这个孩子已经表现出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比如说,看到北京来的表弟不必象他那样小小年纪就头悬梁、锥刺骨,感到十分愤怒,于是对表弟大打出手,乱扔表弟的东西。  
  
那时候,一些妈妈写email问我,北京那么多早教机构,我选择了哪些送Sam去上?我平时在家里,都教Sam什么?  
我说,北京那么多的早教机构,我一家也不知道。Sam什么学都不上,什么班都不去。我平时在家里,几乎什么都不教Sam。  
Sam当时刚刚2岁3个月,仅仅能把1到10数完,有时说些“12、14”之类的;曾经自己琢磨出来“1加1等于2”;因为经常看Elmo’s ABC那本书,认得几个字母;一个汉字都不认识;原来阿姨教过他,曾经会背“锄禾日当午”,后来疏于练习,现在是背不下来了;能分辨一些基本颜色,有时弄不清白和黄;他对讲故事没有任何兴趣,所以直至那时,尚没有完整地听过任何故事,也不怎么爱看书。  
Sam酷爱玩儿小汽车,迷恋Elmo和Barney,那时每天必看这两个角色的DVD。他喜欢音乐,爱唱歌爱跳舞。每个星期去一次京城大厦的Baby Gym,有一个老师带着跳跳舞。我带他去那里,主要不是要他学跳舞,而是去跟其他小朋友玩儿,去参加集体。  
请不要误会,Sam其实是一个绝顶聪明的孩子,他经常有一些表现让我很吃惊,甚至觉得他是一个“神童”。但是我仍然不去教给他太多的知识,因为我认为,对他的健康成长来说,那些东西在他这个年龄,并不重要。  
  
我心目中的早教,有这样一个原则,是中国的一句古话,叫做“受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就是说,与其给他几条鱼,不如把打渔的本领交给他。  
几条鱼只能解决暂时的饥饿,有了打渔的本领,就会一生不愁吃穿。  
因此,与其急功近利地给Sam脑袋里填塞一些知识和技巧(鱼)——看书识字说外语演奏乐器等等,不如利用他人生最重要的头几年,在我们家长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影响下,授予他自信心和安全感,培养他的爱心和合作精神,树立他的道德品行和人格,鼓励他独立思考,教会他保护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给他充分自由发挥、自然成长的空间。  
那些知识性技巧性的东西,今后他上了学,自然会学到,现在费劲地教他,不仅会引起他的反抗,而且即使勉强学会了,也会很快忘掉,这是幼儿永久性遗忘的特点。更何况,学了太多的知识,反而会约束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我对Sam的关注,更多在于他对“渔”的掌握,我从2岁3个月的Sam身上总结出来的一些品质,十分令人欣慰:  
  
Sam是一个爱心充沛的孩子—  
看到别的孩子受伤哭泣,他会上前关心安慰人家;他吃东西的时候,会叫着爸爸妈妈阿姨一起吃,提醒我们喝水;有一次在京城大厦,阿姨给他倒了一杯牛奶,放到我们坐的桌子上,他把阿姨拉回饮料桌子,叫阿姨“倒咖啡!”阿姨给自己倒了一杯咖啡,Sam才回到我们桌子上,开始喝他的牛奶。  
  
Sam大方慷慨、乐于分享—  
经常会碰到一些一两岁大的孩子,十分保护自己的玩具,不愿意别的小朋友碰,有些家长会批评他们“太小气”,甚至强迫孩子分享玩具。其实这是与他们年龄相符的表现 (age-appropriate behavior),孩子一般要到三岁以后才懂得分享。  
Sam也有不愿意分享自己玩具的时候,我们不训斥他,也不勉强他。从一开始,我们就教他如果想要别人的玩具,必须把自己的一个玩具拿给别人交换。Sam对这一点学的很到家,有时年龄大一些的孩子表示不必交换了,你就拿我的玩儿吧,Sam依然坚持将自己的玩具放到别人那里,表示公平合理。  
Sam吃东西的时候,也乐于和别人分享,经常主动把手里的吃的送给爸爸妈妈阿姨以及其他小朋友。一天我们去一家饭馆吃饭,Sam看见老板儿子在吃泰式炸虾片,觊觎良久,闹着要吃,老板就送给我们一盘。服务员小姐逗Sam能不能给她一片,Sam点点头。我拿起盘子里最大的一片,问他可不可以把最大的一片送给小姐,他又点点头(嘴里塞满了,不能说话)。小姐说,你真大方,我不要,你吃吧。我对她说,你必须吃下去这一片,不然这对他来说就没有意义了。小姐说她正上班,不能吃东西,我说那你就拿走。平时只要Sam表示我们可以分享他的东西时,我们都真的拿去,而不是假装要,再还给他。  
  
Sam富于集体合作精神—  
因为Sam是男孩子,男孩子需要广阔的空间、众多的朋友、集体的氛围,才能够健康地发育男性的大脑,所以我总是很积极地为他寻找能够一起玩的小伙伴,经常带他到孩子多的场合,并且在没有暴力冲突的前提下,尽可能让他自己和小朋友进行交流,有问题也自己解决,不是什么事情都要借助大人的力量搀和。  
Sam很乐意和别人一起玩,小朋友来家里,他很热衷于展示自己的玩具,教别人怎么玩。  
复活节那天,我们去朋友家吃饭,一共有三个年龄相仿的小男孩在场。我们大人吃着聊着,三个多小时过去了,没有受到孩子的干扰,连高声音的说话都没有。每次我去看他们,都见他们在合作搭积木,互相配合,十分默契。几次他们还轮流下楼来取所需要的东西。看着这样的情景,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Sam有耐心、恒心和毅力—  
很早我就发现,Sam有很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long attention span),能够聚精会神地琢磨一样东西,好半天不出声不挪窝。这对于他将来的学习,是一个很好的基础。因此平常我很注意,在他全神贯注的时候,不和他说话,也不打搅他。如果属于必须停止的情况,先轻声和他商量好,说好十分钟以后我们必须离开或者做其他的事情(吃饭刷牙睡觉之类)。  
在几个游乐场合,我还发现,Sam有过人的耐心和恒心,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如果他想玩一样东西,而那样东西又被别人占着,他不哭闹不灰心,而是在一边先玩别的,却又很明显地等待着另外的那一样。他可以耐着性子等很长时间(一个多小时)。等到别人玩好了,走了,他再去玩。  
我懂得,这是Sam生命中极其珍贵的一种动力(drive),这种动力能够驱使着他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持之以恒。因此如果他愿意等,我就陪着他等,而不去干涉他,叫他去别的地方玩, or even worse,以大人的力量帮助他得到想要的东西。因此有时他坚持要做的事情,只要条件允许,我都让他做,而不去挫败他。因此有时我甚至纵容他的固执,因为我要保护他的这种动力,在这个方面,给他充分的自由和自信。  
  
Sam懂得保护自己—  
尽管Sam是一个十分独立、能力很强的孩子,他却从来不冒险,相反,却往往流露出超过他年龄的谨慎和稳重。无论攀援什么,他一定确信自己是安全的才迈步。玩蹦床,他先试探,一旦觉得不够稳,就会缩回脚来,或者坐下来,等不安稳因素(大一些的孩子,蹦的比较激烈)走掉后,再爬起来玩。他已经知道在路上走,要躲避汽车。远远地听见汽车声音,马上警觉地朝那个方向看,而后很快地站到一边去,还叫我们也躲让一下。  
  
Sam有丰富的想象力—  
去年夏初的一天晚上,我带着Sam在楼下院子里玩儿滑梯,回家路上经过一片草坪,Sam拿着一根草碰着其他的草说,“Sam点蜡烛呢!好多蜡烛!”  
不久后一天晚上,Sam跟着阿姨出去遛弯儿,指着天上说,“看月亮给咱们点完灯,玩儿去了吧!”过了半个小时,他又指着天上发表意见,“月亮找云,带云回家了。”  
  
Sam有敏锐的观察力—  
他有时候能够看到我们大人看不到的细节。举一个例子,一天晚上我们在外边叫出租车,上车之前Sam叫着“轮子坏了!轮子坏了!”我看了看,没有见到瘪胎,就说轮子是好的,没有坏。但是Sam仍然坚持说轮子坏了,这时司机发话了,说孩子说的对,他的后轮轮盖(hub cap)没有了。  
  
Sam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Sam很早就知道垃圾不能随便乱扔,而是要扔到垃圾桶里。每天晚上睡觉之前,Sam会仔细地收拾好自己的玩具,再跟着我们去刷牙。  
  
至于Sam充足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我以前的贴子里说过很多,这里不复赘述。有了上述这些品行,我这个当妈的十分心满意足。尽管与其他一些同龄小朋友相比,Sam的知识面不够广,不识字不会背唐诗什么的,但是我却坚信,将来无论他做什么,都会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去做,他会实现自己的梦想;他的心中充满爱,会有很多朋友,他会非常快乐非常幸福。  
也许会有妈妈说,你提到的那些算什么呀,我们家孩子也这样的!那么我要祝贺你,你有一个心态极其健康的孩子,你的孩子的未来充满阳光。因为这些品行,是做人最最起码要具备的,是幸福的基础。  
  
也许会有妈妈说,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们家Sam将来不必应付中国的教育制度,不必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的孩子如果不现在开始刻苦,将来上学时会比不上别人,会跟不上进度,考试不会得第一,继而会在竞争中惨败,上不了大学,找不到工作。  
  
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这样的说法,只想给你讲一个故事,叫做“美丽的吻”:  
几年前,在西雅图残疾人运动会上,9名参赛者全部是身体或者智力方面有缺陷的孩子。他们整齐地排在百米速跑的起跑线上。  
随着枪声一响,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确切地讲他们并不是速跑,可是他们都满心欢喜地要跑完全程并争取获胜。突然,一个男孩子在跑道上跌倒了,他坚强地爬起来,再次跌倒,他又坚强地爬起来…连续好几次,男孩终于哭了。其他8个孩子听到男孩的哭声,放慢速度停下来,然后转身回来,无一例外。  
这时,一个患有“恐低综合症”的女孩弯下腰,在那个男孩的脸上轻轻地吻了一下说,“这会让你好些的。”  
然后,9个孩子手挽着手走向终点。  
体育馆所有的观众站起来,掌声和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朗,持续了将近十分钟。  
  
人生中很多时候,获胜并不重要,不一定出人头地才能够体会到生命的快乐。冠军是孤独的,我采访杨扬时她对我说,所以她放弃了组织上给她的物质照顾,宁愿和队友们同吃同住,其乐融融。再说,她的金牌需要依靠队友们齐心合作才能够取得。  
  
另外,我经常看到一些家长工作繁忙到了无暇照料子女的地步,他们说,今天我们拼命赚钱,是为了给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但是孩子却是最不在乎物质是否丰盛的人了,他们最需要的,是父母温暖的怀抱,是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只要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无论经济条件如何,童年的记忆都是快乐的。一个快乐的童年对于一个成人的健康心态来说至关重要。  
  
我再讲一个故事,结束这篇文章:  
一天,富有的父亲带着小儿子去乡下旅行,想让他见识一下穷人是怎么生活的。在农场最穷的人家里他们度过了一天一夜。旅行结束后,父亲问儿子:“旅行怎么样?”  
“好极了!”  
“这回你知道穷人是怎么过日子的了?”  
儿子回答:“我发现咱家里只有一条狗,可是他们家里却有4条狗;咱家仅有一个水池通向花坛的中央,可他们竟有一条望不到边的小河;我们的花园里只有几盏灯,可他们却有满天的星星;还有,我们的院子只有那么一点儿,可他们的院子却有整个农场那么大!”  
儿子说完,父亲哑口无言。接着儿子又说:“感谢父亲让我明白了我们有多么贫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7-15 12:44:35 | 只看该作者
看后颇有感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4-7-15 12:51:55 | 只看该作者
看完也花了不少时间,不过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4-7-15 12:56:19 | 只看该作者
建议加入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4-7-15 13:09:15 | 只看该作者
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培养,才能造就真正优秀的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4-7-15 13:28:38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好象是去年在父母上面发表过的。 我是觉得不要把素质教育和知识教育对立起来看,这样就不会困惑了,并且实际上这两方面的教育本来就是相附相承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4-7-15 14:06:33 | 只看该作者
一年多前就看过这篇文章了,那时自己的孩子也只有几个月大,因为我教了孩子很多东西,曾经有人专门拿这篇文章来针对我来讨论。我觉得这文章有些东西说得太偏颇,开发大脑和文中说的培养孩子的各种素质根本没有矛盾。当时感觉她这么说只能说她无知,科学的教育来自父母所掌握的知识。sam具有的品质,我们一样可以具有。这在于父母是否以身作则的培养孩子。相反,孩子掌握的知识越多,对他将来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帮助更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4-7-15 14:14:3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没有哪个父母是十全十美的,也没有哪种教育方法是十全十美的,更重要的,每个BB都是独一无二的。小巫说的好的地方,额接受,Rainbow说的在理的,额也接受,只要是对BB有利的,额都接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4-7-16 12:17:27 | 只看该作者
rainbow+-->引用:rainbow 一年多前就看过这篇文章了,那时自己的孩子也只有几个月大,因为我教了孩子很多东西,曾经有人专门拿这篇文章来针对我来讨论。我觉得这文章有些东西说得太偏颇,开发大脑和文中说的培养孩子的各种素质根本没有矛盾。当时感觉她这么说只能说她无知,科学的教育来自父母所掌握的知识。
sam具有的品质,我们一样可以具有。这在于父母是否以身作则的培养孩子。相反,孩子掌握的知识越多,对他将来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帮助更大。


说实话,其实最先看到这个贴子是在摇篮上,为此去买了一本《给孩子自由》看完后就晕了,因为,小巫不赞成早教,她说他的孩子没怎么看过书.......等等,而我是rainbow的追随者,也是这个论坛的常客,每天必来一次的。所以就有点困惑了,其实我们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我们每个人用的方法也不尽同,但真是不能说是谁对的,都要看孩子以后的发展了,其实我个人觉得小巫观点有点偏颇了,毕竟中西方文化不一样,最重要的是教育体制不一样,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之下,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孩子更轻松的去面对各种烦琐的考试,至于孩子的品质,我觉得在有教育理念的家庭出生的孩子品质不会差的,不是说:猫生猫,狗生狗,老鼠的女儿会钻洞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6-11-13 15:49: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诸神的黄昏 于 2004-7-15 14:14 发表
其实,没有哪个父母是十全十美的,也没有哪种教育方法是十全十美的,更重要的,每个BB都是独一无二的。小巫说的好的地方,额接受,Rainbow说的在理的,额也接受,只要是对BB有利的,额都接受:)))


说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3:11 , Processed in 0.08474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