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369|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活中最容易读错写错的十个汉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18 16:2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并非吹毛求疵的老学究和抱残守缺的书呆子,也不是《咬文嚼字》编辑部的,就是觉得老遇见一本正经读写错别字的情况,虽然有点见怪不怪了,但别扭感总像一根刺,隐隐不快,触之砭骨。以下十个字词标本,是我在生活中遭遇最多的错字别音,列举出来提醒别人也警示自己,有责改之无则可嘉。
  一、把按捺(音:na,音如“纳”;下同)不住读写成按奈(nai,“耐”)不住。这是我碰见最多的错读错写词汇,在口语中、文章里屡见不鲜,几乎每月每日都不期而遇。尤其是电视广播舞台讲坛上那些歌影明星和主持人,甚至某些专家学者,一说起这个词,绝大多数都要说成按捺(nai)不住。这一点不用提供任何实证,只要留心,周遭满目满耳皆是。
  二、锲(qie,“切”)而不舍被读成锲(qi,“弃”)而不舍。最糟糕的是央视广告,几年来它至少有两种不同商品的广告语在大范围扩散这种错读,误导性无以复加。我做过简单测试,问10个朋友,竟有7个读成锲(qi)而不舍,其中包括5个以上知识分子,而且个个都板上钉钉振振有词。最可怕的是孩子,问10个少年儿童,发音锲(qi)而不舍的高达8个。实在是不可思议。
  三、例如例子举例等等。例(li,“力”)成了例(lie,“列”)在中国简直已错入膏肓。最常见的是各级领导讲话。领导没文化也就罢了,反正他们不指望这个升官发财,可是无数站在讲台上的教师也普遍例(lie)如、例(lie)子和举例(lie),这就胡言乱语误人子弟了。有些方言的确读例(lie),但用普通话这么讲是十足的乱来.
  四、徘徊(huai,“怀”)。这个问题主要出在歌手身上,他们演唱时流行或喜欢念成徘徊(hui,“回”),以为一种时髦或新潮。在台湾,这个字被读成“回”音。港台文化一度在内地兴嚣,于是一半以上大陆通俗歌手跟在屁股后面东施效颦,满口的徘徊(hui)徘徊(hui),叫人听了很想抽丫几个嘴巴。
  五、梗塞(se,“色”)。是心肌梗塞(sai,“腮”)还是心肌梗塞(se,“色”)?你去问20位医生,至少10位会告诉你心肌梗塞(sai)。若给他们纠正,人家马上打断你,没准会掉脸直接大喊“下一个”。我问过一位医生朋友,她说医务界普遍这么发音,老权威老专家言传身教,满口梗塞(sai)梗塞(sai)的,听多了反而觉得梗塞(se)不对劲儿。甚至于,在他们圈子里,梗塞(sai)才是正经术语,说梗塞(se)意味着你是业余的外来的,小辈的实习的。
  六、桎梏(gu,“固”)而不是桎梏(gao“告”或ku“酷”或hu“户”)。还有人两个字都读错,开牙后让人不知所云。1999年秋天在中山大学参加一个座谈会,召集会议那位博士说了句“打破桎梏(chu“处”)”。我一开始没听懂,以为他要“突破支出”。会后私下里好心指出,他来了句“哈哈哈,我故意这么说的,调剂调剂气氛嘛”。
  七、惬(qie,“且”)意。究竟“惬”应该读成什么,已然众口纷纭莫衷一是。读惬(xia,“匣”)意的很多,读惬(jia,“加”)意的不少,也有根据港台“写意”一词读成惬(xie,“谢”)意的。错读这个字的人同样不计其数。我耳闻的最离奇读法,是人艺一位话剧演员,2003年底经人推荐给 一部片子旁白,他读成惬(gui,“柜”)意。我在录音棚当场叫停,让他改过来。他不服,嘟嘟囔囔闹情绪。我一烦就请他走人了。
  八、窠(ke,“科”)臼。许多人读成窠(guo“果”或chao“巢”)臼,也有直接写成“巢臼”的。写成“巢”与80年代末期文化界一种嬉皮思潮有关,当时大家以为“巢臼”可以算作一个创新的新词,纷纷在小说诗歌里启用,我也多次用过。后来几经思辨,方才觉得这种所谓“新文化运动”实际上不自量力,“巢臼”纯粹是扯淡。
  九、糊涂(胡涂)。糊涂的涂(tu,“图”)在北京人嘴里基本上都是糊涂(du,“度”)。大凡京片子演员,其口音不管是土生的还是后学的,影视剧里大多,或者干脆说一概糊涂(du)。北京话是普通话基础这没错,但北京话并不等同普通话。京腔对国语的越俎代庖,最甚者,我以为就是这个“糊涂”。年少时我在北京上学,教授许国泰曾针对京腔 “儿音”的语霸问题专题剖析,言优说弊,发人深省。我个人觉得,当地百姓就算了,但广播电视的播音员主持人和住在北京的影视歌从业者还是要注意糊涂(tu)以及糊涂(du)的迥异,以小见大,以正视听的好。
  十、林林总总和林林种种。语文及格的人都知道,前者是正确答案,后者是误读或误写。比较说得过去的看法,认为后者是新词,应该允许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语言文字的嬗变演进。这种说法当然有理。但是具体到“林林种种”,我认为是个伪命题。这个词分明是对“林林总总”鸠占鹊巢一般的篡改侵权,继位的理由和合法性极其可疑。我印象中十多年来这个词一直在鬼鬼祟祟地闪现,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灭“林林总总”之心不死。互联网出现后,这家伙终于细菌似的繁殖开来,由流寇升至诸侯。可是它与那些新晋的网络俚语又不同,既没创意,也没深意,如钱钟书形容的“牙签掏出来的牙缝中的碎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一看见使用“林林种种”的人,就会降低对其人智识及其文化品味的好感。类似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囿于篇幅,窥一斑点而知野兽皮毛吧。
  以上提呈的十种字词,都不算偏僻生涩的字眼,使用率很高,使用面很广,因此发生的误导误读和误解误会也罄竹难书。我们应该把它们与新文词新语句的发明创造区分开来。凡事缺欠起码的规矩和公认的标准难成方圆乾坤,不能打着言语自由的幌子信口雌黄信手涂鸦,是非不分指鹿为马,更不能鸭嘴虎牙螃蟹腿,不以为错反以为荣。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21 金币 +21 收起 理由
604204778 + 1 + 1 学习一下。
勤劳小蜜蜂 + 2 + 2 还真不会!
上方宝剑 + 3 + 3
ilove0356 + 3 + 3 精品文章!
loon-lin + 2 + 2 我很赞同。
liuqunb + 10 + 10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5-18 17:04:30 | 只看该作者
诚实的说,前两个我就读错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上方宝剑 + 3 + 3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5-18 17:06:29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的和版主一样哎,前两个我一直读错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6 金币 +8 收起 理由
liuqunb + 3 + 5 谢谢参与!
上方宝剑 + 3 +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5-18 19:44:09 | 只看该作者
值得学习,谢谢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 金币 +8 收起 理由
liuqunb + 2 + 5 谢谢参与!
上方宝剑 + 3 +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5-18 22:45:19 | 只看该作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5 收起 理由
liuqunb + 3 + 5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5-18 23:18:01 | 只看该作者
嗯,我读错了,第一个和第八个,而且不知道第八个的意思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5 收起 理由
liuqunb + 3 + 5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5-19 15:14:33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按耐不住的汗颜呀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5 收起 理由
liuqunb + 3 + 5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5-19 16:43:06 | 只看该作者
发现自己基本上都能读正确呢,果然是爱学语文的好学生呀~~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5 收起 理由
liuqunb + 3 + 5 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5-19 17:41:52 | 只看该作者
哈哈,还真纠正了几个发音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5 收起 理由
liuqunb + 3 + 5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7-28 20:15:03 | 只看该作者
只读对了四个,还是要好好学习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8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3 07:12 , Processed in 0.079281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