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9861|回复: 14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一定要在小学打好数学基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15 12:22: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很高兴看到在各位学校教育及专版斑竹的努力下,这个版块开始变得生机勃勃,蒸蒸日上啦,受管理员的指示,俺也来发个文章捧捧场。

老易以前有篇文章 可持续性的“学习好”与不可持续的“学习好”  主要讲了跨越必要阶段进行学习造成的危害,讲得很好。我也在这里把它发挥一下。

学习“好”不可持续的现象是广泛存在的,相信每个父母都曾见过。一些原本学习“好”的学生掉队了,另一些则脱颖而出,甚至一些以前学习不怎么“好”的,却快步赶上来了。

这种分划大约发生在两个时期,初中二年级和高中一年级。

发生这种分化的内在原因在哪里呢,可能很多父母就不清楚了。其根本原因在于孩子数学能力和方法的差异。初中二年级开始物理和化学等理科课程,我们知道数学是所有理科包括商科的基础,因此具备数学能力的孩子,在这个时候开始凸现出优秀。高中是数学进一步抽象的阶段,而且我们国内的教育,高中事情的数学学的偏深,结果就导致了进一步的分划。

在我们国家以前有一句老话,叫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尽管有些偏激,但说的却是事实。比如高考每年理科和文科的比例是7:1,肯定是走理的几率更大,在就业方面更是如此,文科的难以就业是公认的事实。

实际上很多孩子转为学文,并不见得都是因为爱好,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理科学不好才被迫学文的。实际上对于爱好文科的孩子,学好数学至少对考学也是非常有帮助的。记得当年我的一个同学,曾经考理科三年不中,后来上了班,但不甘心,又辞了工作开始弃理从文,结果当年就考上了北大。据他所说,文科的很多东西可以通过短期的背诵去对付考试,数学则做不到,他的数学能力,给了他极大的优势。

现在很多地方择校,学校大多重点考察奥数,也是因为这些学校非常明白数学能力对于孩子今后可持续“优秀”的重要性。

所以明智的家长,一定要在孩子小学阶段,重点的关注孩子的数学学习。

关注数学,并不意味着过于看重数学成绩,而要注意孩子学会、学懂了没有,是否掌握了正确的数学方法。实际上有些孩子中学阶段才开始发力,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以前用了错误的方法,而孩子从错误方法中修正过来,学要走很大的一段弯路。但他们无疑是幸运的,大多数学习了错误方法的孩子,可能就彻底和数学Say Byebye了。

那么父母怎么去把握正确的方法呢?首先要做到不功利,不要急于求成。很多家长问我,说孩子现在算算数还要扳手指头,怎么改变他。我回答说千万不要去刻意改变。我们知道数学是一个抽象的学科,抽象的过程不是一天造就的。必须经历不断重复而升华。不仅不要反对孩子扳手指头,甚至要用计数器等教具,来帮助他完成这一转变。这个过程,绝对不能跨越。用背诵的方法跨越这一阶段是对数学思维的破坏。

要让孩子多做应用题,学以致用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把抽象的东西和具体的事物结合起来,有助于孩子数学能力的提高。

要让孩子多动手,进行测量,画图等过程,这个过程是逻辑思维培养的必要阶段。

要让孩子养成注重答题步骤的习惯,有一种思路并把它描述出来,是数学方法的必要过程。有一些聪明的孩子,可以用某种方法得到结果,但却没有学会描述其推论的过程,这是不好的方法。数学是一个重过程甚于重结果的学问。一个问题可能答案只有一个,但其解题过程却有无数个。所以父母切切不要把目光仅仅放在孩子有没有做对上,而还要深入看他的解题方法是否正确。一道题,可能根据特例就可以得出结果,但那不是一个正确的方法。

要关注孩子对于集合、分类、几何图形的理解,这些对于今后的持续发展尤其重要。相反的,口算心算这些纯技术和速度的东西,反倒不必过于在意。

重视孩子的数学能力,一定会在今后给你带来很好的回报的。

[ 本帖最后由 子不曰 于 2009-5-15 14:1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4威望 +80 金币 +165 收起 理由
nncao + 2 + 2 精品文章!
xiaoyun69 + 10 + 10 精品文章!
gajidouma + 2 + 2 谢谢QQ。虽然是重看本帖,还是很有收获。
my99 + 1 + 1 精品文章!
lkxlk + 1 + 1 我很赞同。
千江有水千江月 + 2 + 2 学习一下。
luck1 + 2 + 2 精品文章!
dodo9427 + 2 + 2 精品文章!
小米2008 + 2 + 2 精品文章!
xyhhmt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5-15 12:51:44 | 只看该作者
说得有道理!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5-15 13:26:15 | 只看该作者
数学确实很 重要,但感觉数学是最不能着急的一科,孩子自己不开智,再怎么教也是白搭,孩子到开窍的时候了,根本不用教.换句话说,孩子如果没有真正理解计算的实际含义,即使强行记住答案,很快就会忘了,我家小子就是很生动的实例.
当然,大孩子,高年级除外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wanyi77 + 10 + 10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5-15 14:35:02 | 只看该作者
小学三年级也是个分期,那个时期的孩子多在十岁左右,台湾有个词叫十岁之璧(记不太清楚了),就是对此而言的。意思说,很多早教的教出来的孩子尤其是数学,也就管到二年级,一到三年级,形式突变。而那些没有接受过早教的,则较少出现类似问题。

个人以为,数学至少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还是多以生活应用为主,就是教,也要充分重视在生活中教。把数学课堂搬到家里来,某以为不可取。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wanyi77 + 10 + 10 数学和生活本是密不可分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5-15 14:41: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兰花慢 于 2009-5-15 13:26 发表
数学确实很 重要,但感觉数学是最不能着急的一科,孩子自己不开智,再怎么教也是白搭,孩子到开窍的时候了,根本不用教.换句话说,孩子如果没有真正理解计算的实际含义,即使强行记住答案,很快就会忘了,我家小子就是很 ...

我有同感,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5-15 15:31: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子不曰 于 2009-5-15 14:35 发表
小学三年级也是个分期,那个时期的孩子多在十岁左右,台湾有个词叫十岁之璧(记不太清楚了),就是对此而言的。意思说,很多早教的教出来的孩子尤其是数学,也就管到二年级,一到三年级,形式突变。而那些没有接 ...


小学三年级的分划也是有的,主要原因是一二年级的内容相对简单,到了三年级难度突然增加,导致出现分化,因这个和数学无很大关系,故我没有提起。

我孩子他们采用首师大课本,这种分化从一年级就提前开始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2 + 2 请教一下数学专家我该怎么培养儿子的数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5-15 16:02:15 | 只看该作者
“一定要在小学打好数学基础”,受益颇多,谢谢。

“要关注孩子对于集合、分类、几何图形的理解,这些对于今后的持续发展尤其重要。相反的,口算心算这些纯技术和速度的东西,反倒不必过于在意。”

对上面这句话,有点疑义。

在《玩学习》这本书中,作者用三个女儿的教育实例说明了速度在数学中的重要作用。我自己也感觉,比如二年级的数学中,涉及到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如果没有良好的口算能力,对结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不在意,怎么能让孩子又对又快地得出正确结果呢?

另外还有一个我孩子数学中的问题,一直没有找到解决办法。

我女儿的数学,比如乘法口诀,很熟练,可是在做题中就会出现差错,出现3*8=21的奇怪现象。而且我让她检查时检查不出错误来。至于加法算成减法,乘法算成加法,也时常发生。命其检查,面对错误答案也茫然不知。除非我提醒,才作恍然大悟状。这些难道仅仅是粗心这么简单吗?还是专注力不够?或者其他?

需要做些什么来纠正以上的错误呢?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5-15 16:13: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子不曰 于 2009-5-15 14:35 发表
把数学课堂搬到家里来,某以为不可取。


倒过来,倒是不错。如何把生活搬到数学上,嗯哼,大家开动下脑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9-5-15 16:15:20 | 只看该作者
速度在中国的小学数学里确实有很大作用,但对于数学思维的培养没有任何关系

乘法运算完全可以通过列竖式计算。

关于你所说的差错问题,我认为主要和孩子们的阅读习惯有关,一些早期开始阅读的孩子,比较习惯于泛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目十行的阅读,当面临这些式子的时候,容易出类似的错误。如果需要矫正,那就是让孩子把题目直接念出来。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tree-tree + 1 + 1 我家也容易出现这样的错误,而且确实自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5-15 16:21:11 | 只看该作者
嗯,你说的可能有些道理。

回家让孩子试试,回头告诉你结果阿。

“要关注孩子对于集合、分类、几何图形的理解”,能说具体点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9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5-17 11:40 , Processed in 0.102465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